以現在人類科技的發展速度,千年內有沒有可能移民外星球?
著名的英國物理學史蒂芬·霍金近日對人類的發展做出了直接的預測:我們人類將無法活過下一千年,除非我們移民到另一顆星球。
地球曾經的五次生物大滅絕,如果再發生第六次的話,就該輪到人類了。資源枯竭,核戰爆發,全球變暖,彗星撞地球,超級火山,宇宙射線,這些都有可能會是人類毀滅的原因,而人類真正的未來是在太空,這是人類得以延續的唯一方式。那麼問題來了:以目前人類科技的發展速度,有沒有可能在不發生意外的情況下移民外星球?
貼一篇我在一年多以前寫的文章:
昨天,NASA宣布發現距離地球1400光年之外的類地行星,編號Kepler-452b。於是無論是博知的、無知的人們都高潮了一把。投資人們意淫著去Kepler-452b上打造一個阿里巴巴,讓星際間沒有難做的生意;剩男剩女們重新幻想起了自己的另一半遠在天邊;歌手們想去Kepler-452b開演唱會,弄四把椅子尋找宇宙好聲音;好萊塢的演員們想去和外星生物飆一把戲,終於不用對著氣球表演科幻劇了;科學家們列出一堆數學公式計算得出人類想去那兒再等五百年吧;哲學家們開始感慨我們在宇宙中並不孤獨因為整個宇宙都是孤獨的;而你匆忙吃著早餐,在擁擠的公交地鐵上,或者把頭靠在辦公室的桌子上,將這條消息轉到朋友圈。
Kepler-452b的體積是地球的1.6倍,重力是地球的2倍,擁有岩石和水,和地球的相似係數達到了0.98。總之,Kepler-452b是這麼多年來,第一個像極了地球的星球。
當然,NASA發布過很多次類地行星的消息。只是那些時候,社交媒體尚不普及,大家匆匆忙碌,誰也沒有在意一個飛在自己頭頂萬里高空的一隻望遠鏡發現了什麼。而這次,人們開始在互聯網上瘋傳這個我們根本看不見的星球,我們似乎在潛意識中提醒自己需要關心一些星空中的事情,但當我們開始抬頭仰望星空的時候,工業的穹頂阻擋了我們的視線,星空早已空空:這才是人類最大的孤獨。
很多科幻迷,無論《星際艦隊》的影迷還是《三體》的書迷,都開始想像自己能登上一艘飛往Kepler-452b的航天母艦:藉助反重力,裝上曲率引擎,用光的速度去暫停自己的生命老去時間,逃離地球,只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但無論是相對論還是量子力學都在昭示著一個事實:光速永遠是一個美好而不可接近的東西。對人類而言,時間無法停止,速度受到局限,我們的意識、科技、眼界和命運永遠會被一隻無形大手死死壓住。除非我們的生命構成方式發生本質上的改變(例如從三維生命體變成更高的維度),不然絕無可能承受光的速度。但當然,或許還是另一種方式前往Kepler-452b更為靠譜。
科幻迷們都算好了:Kepler-452b距離地球1400光年,按照2015年當時的人類科技水平,抵達Kepler-452b需要5億年。在這艘巨大的艦里,亞當夏娃出生了,他們繁衍後代,子孫開始變多,他們形成了種族,他們為了搶佔艦上有限的資源開始發動戰爭,他們之間開始貿易,開始混血雜交,他們中產生了哲學家、商人、手工業者、科學家,他們在這艘星際之艦上創造了一個個的國家,從民主到專制再到民主;他們的文明從誕生到輝煌再到衰弱。整整五億年,他們可以有多少的輪迴:他們或許早已忘記了自己的最初踏上這艘艦的原因,他們只是在生存與發展與霸權中維持著平衡,在人的原始獸性與普世道德間維持著平衡。他們已經不在乎能不能到達Kepler-452b,他們早就把這艘星際之艦,當成了自己唯一的家。
那麼,是否地球本來也就是這麼一艘星際之艦?
退一萬步講,就算這五億年大家平安無事,大家每天閱讀著「本艦宣言」五億年如一日;而地球的科技也在不斷發展;更快的飛艦不斷追趕,送去各類物資補給,以免發生戰爭。但能量守恆,萬物皆有生命的周期,上億年的飛行足以讓最牛逼的航天母艦變成一堆廢金屬。去了又能如何?
總之,想要去那裡,太難了。
但真的沒有希望嗎?讓我們想想,地球上的生命是如何產生的。
幾十億年之前,可能是某一塊隕石墜落,幾個有機元素在無意間匯聚在一起,整整齊齊的排列起來,它們就是基因,是生命最基本的形態。每一對基因都有自己的使命,就是繁衍,讓這一片荒蕪的地方變的不再那麼荒蕪;讓這一個孤獨的星球,變得不再孤獨。我不知道基因是否是有意識的生命體,但它們開始不斷創造:它們在水、氧氣、氮氣、山、火、土木、陽光的幫助下,創造出無數的個體生命,而無數的個體生命又匯聚成無數的生命種族。但基因,則默默寄居在每一張樹葉、每一個細菌、每一隻獵豹、每一隻飛鳥,以及每一個你,每一個我的身上,並且深深印刻在我們的意識里:我們的基因告訴我們,你們是人,所以你們要有人的尊嚴和態度。
其實啊,我們都只是基因的奴隸,在這個空間與時間裡,我們都會死去,但我們的基因永生,它們會在一個特定的時間和空間創造出另一個我們。
所以,要去Kepler-452b,我們的肉體是永遠無法過去的,但我們的基因可以去。把我們的基因放在一個玻璃瓶里,超Kepler-452b的方向扔過去,也許我們還能聽到一些迴響,也許沒有,但這都不重要:在宇宙中,我們不是個體,我們也不是人類這個族群,我們只是一組與眾不同的基因編碼,一個難解的密碼。但哪怕使用最低效率的窮舉法,密碼總有一天會被解開,那個時候,我們也許就以另一種方式在Kepler-452b上重生。
可能在Kepler-452b上有些生物在看著地球,那是1400年前的地球。而他們卻要再等待1400年,才知道我們發現了他們;當然我們也要再等1400年,才知道他們也許正在嘲笑我們。
但這都無所謂,感謝人類的基因,讓我們能仰望星空,這多好玩。
參考星際爭霸歷史,我認為如果人類不統一,很難在飛出地球前不被自我毀滅,說實話,我感覺多蘭.茹斯這樣的人如果出一個對人類發展很有益處,當然,行為不咋太好
1917年,好像是第二次工業革命?
不好意思,那是一百年前(*  ̄ー ̄)
那…公元17年,耶穌還是個毛頭。火星並不遠,殖民太陽系內行星的難度對於人類來說,要不了一千年。
現在科技的發展,大部分不是向航空航天!如果全球都以飛向另一個地球為目標,我認為,千年內可以!
根本要不了一千年,頂多一百年後就是星際時代。
目前理論都還沒突破,怎麼去太空。恐龍好像統治了地球上億年,也沒去成太空,人類才多少年啊
這個問題可以反向思維,我們是從哪裡來的,如果我們是從外星移民到地球的,那麼我們就一定能再移民到別的星球,如果我們是土生土長的地球土包子,那麼可以肯定的事我們不可能移民到別的星球去。從現有的證據來看,很不幸,我們就是個土包子,所有移民外星球不管科技發展多少年概率都是一個零。
推薦閱讀:
※為什麼大家都說原生安卓比較流暢?
※人以第三人稱視角看自己做事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人類為什麼要發展軍事科技?
※為什麼日本要來中國招碼農?中國編寫代碼技術在世界上處於一個什麼水平?
※凱文·凱利國內的名聲是如何打造出來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