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歌手》從第一季到第六季,是否提高了觀眾(聽眾)的音樂欣賞水平?


這是個非常好的問題,為了解答這個問題,我做了一個數據統計(注意,以下腦洞眾多,慎入!)

廣告線==============

PG one事件背後:路徑依賴與創意焦慮(上)

PG one事件背後:路徑依賴與創意焦慮(中)

更深的粽:如何評價湖南衛視「我是歌手」第六季第一期?

==================

《我是歌手》從第一季到第六季,是否提高了觀眾(聽眾)的音樂欣賞水平?這個問題很重要,也很難回答。首先需要界定的是,觀眾的欣賞水平怎麼去衡量?然後是,歌手播出前觀眾的欣賞水平如何,播出後如何?

對於非專業的普通觀眾來說,我認為音樂欣賞水平的衡量標準則大約有以下幾條:

1. 對不同音樂類型的理解和接受程度

2. 對不同年齡層次、不同國籍、不同類型歌手的判斷能力和解讀能力

3. 對於多元文化和價值觀的接納程度

想衡量觀眾的欣賞水平,最直接的方式首先是按觀眾的票選結果,那麼按照過去五季的最終票選結果,我們先來列一個表格:

注意,從第三季開始,歌手的最後一輪便不再排四到七位的名次,因此這裡的四到六名根據1對1PK對手的名次來排,即你對戰的對手最終排名越高那麼你的排名就越高。

然後,我們根據之前所說的前兩條標準,按照兩個指標來各個歌手的指數標註上去。

第一個指標,懷舊(新鮮)指數。衡量的方式是按照歌手為大眾所熟知的程度來分為五個級別:

注意,1.這個指標跟歌手的資歷/年齡/出道時間/經歷等都有關係,但並不是直接的線性關係,因為我們大致是按照內地觀眾對於這位歌手的熟悉程度來衡量的,比如黃綺珊出道很早,但是一直不為大眾所熟知,那麼她在我歌橫空出世的時候相當於新人和黑馬,那麼我們將其指數設定為1

2.對於不同的地域和國籍的歌手劃分不同,比如新人,我們大致界定在5年以內出道/發片/因某種原因在內地大火的人,而中生代的劃分標準在港台大致以2004年前後為界,因為這個時間恰巧是唱片時代終結,選秀時代開啟的時候。而在內地,由於樂壇迭代的速度和競爭的激烈程度遠遠低於港台,因此內地歌手的「衰老」速度顯得比港台慢很多,因此我設定2000年為中生代和資深的分界線。

3.資深歌手和殿堂級的歌手劃分有兩個指標,一是出道至少25年以上(不要跟我糾結為啥一定是25年,這是經驗數字),二是殿堂級一定是功成名就已久,至少有過天王天后的地位並多次被獎項證明過。而如果不滿足第二個條件,並且近十年來沒有發片/開過大型演唱會/出現在公眾視野,則定位成活化石級。

這裡面仍然有一些難以劃分的,比如楊宗緯2007年以超星出道,在2013年登上歌手節目,勉強達到5年,既可以算新人也可以說是中生,但是由於和他同期出道的蕭敬騰已經在《最美和聲》坐到了導師位,因此將其劃定為中生。還有之前帖子里有人提到黃麗玲,由於她出道的時代恰巧是華語唱片時代末尾,發片也集中在近十年,相比較歌手舞台上其他的港台歌手確實不那麼「資深」,因此還是劃定為中生。這樣得出的表格如下:

第二個指標,保守(多元)指數。這個指標主要用來衡量歌手的選曲和演唱風格。眾所周知,華語樂壇受眾對於音樂的多元接納程度是比較狹窄的,芭樂的統治力過於強大。這裡對多種曲風做的排列也基本按照經驗,越往下受眾面/接納程度越小:

關於各種曲風,首先芭樂的保守程度肯定是最高的,受眾面也最廣。其他的幾種曲風基本按照經驗。另外,以在歌手舞台上展現的曲風多元程度為準,比如有些歌手在唱片中或者演唱會裡嘗試過電子,搖滾等,但在歌手上卻只唱芭樂,那麼仍然劃定為芭樂類型。

另外,跨界不是一種曲風,只是一種音樂表現和演唱的手段,這裡的跨界要區別於這些年流行的歌曲混搭,比如前一段唱民謠,後一段唱京劇,或者流行歌裡面插了一段RAP,這都不算跨界。跨界需要歌手確實有駕馭不同曲風的能力,並且在作品中做了深度融合,讓觀眾有耳目一新之感,比如譚維維近幾年的作品,包括這一季的GAI,都有跨界的能力。

而個性歌手則是另一個層面,他的作品和歌手本人的氣質呈現高度一致性,或者說,作品和人是不可分割的。有不少歌手堪稱個性,但在歌手舞台上因為票選的原因,選曲偏於保守,這也無口厚非,我們還是以舞台上的呈現為主。

那麼按照歌手呈現的風格跨度,記錄如下

接著我們把對應的表格中的指標轉換為數字,對保守指數而言,我們取中間點,比如你的風格是從流行到跨界,那麼就是(2+4)/2=3,這樣得到下面的表格。

為了給每一季一個總體的指標,我們將這些數字按季進行加權統計,因為不同的名次權重不一樣,我們大概按照這樣來劃分:

這樣得出的5季懷舊指數和保守指數如下:

光這樣看不出什麼是不是?別急,我們將其轉換成圖:

這樣看是不是看出趨勢來了?我們再將這兩組數據進行協方差運算,得出相關係數為:

=0.9254

觀眾的懷舊指數和歌手的保守指數似乎呈現高度的相關性

(待續)

PG one事件背後:路徑依賴與創意焦慮(上)

PG one事件背後:路徑依賴與創意焦慮(中)

更深的粽:如何評價湖南衛視「我是歌手」第六季第一期?

請大家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粽眼觀天(ZYGT01)!

有最新的劇評,還有更多音樂、綜藝、影視文化評論等,期待更多共鳴!

http://weixin.qq.com/r/Ey9zaxXEhUj6rVEI93oB (二維碼自動識別)


瀉藥

提高一代人的音樂欣賞水平,依靠的應該是系統科學的音樂教育和審美訓練,以及良好的社會環境;依靠一個成功的綜藝節目,是不太現實的。

理解《歌手》的前提是:這是一檔音樂類綜藝節目,它的本質是綜藝節目,終極目標是收視率和商業影響力。它並不是音樂行業為了走出低谷而為自己創造的機會,也不是成年人的音樂課。如果它對中國音樂產業和大眾審美產生了正面影響,也只是附加值或者客觀產生的。

即便如此,六年下來《歌手》對一些音樂審美對象和概念的普及還是很有價值的。圍繞音樂這件事,許多之前被娛樂大眾很容易忽略的環節、因素、角色、概念被擺上檯面,通過華人世界最火的音樂綜藝節目傳播出去,被人悉知。這是它的積極作用。

  • 樂手登台:一首歌不只屬於「歌唱演員」

印象中從未有一個影響力廣泛的綜藝節目,像《歌手》這樣把現代編製的樂隊擺上檯面,至少在空間上,樂手和歌手平起平坐。梁翹柏、黃仲賢、劉效松、劉卓、郝稷倫、韓陽、靳海音等人的名字和面容,一次次出現在短暫閃過的字幕條和停留片刻的鏡頭中。 這些華語樂壇曾經和當代最重要的幕後人,可能從來沒有這樣的機會,被廣泛的大眾記住名字。並且這六年來,他們的工作是能夠被看見的。這讓更多人對「音樂人」這樣一個寬泛的概念,有了具體的分工和價值認知;像梁翹柏老師這樣以前可能只有資深樂迷才了解的人,變成了人人皆知的音樂人。一些人對「歌曲」的關注點,也終於擺脫了「歌手」的局限。

另一方面,《歌手》的全樂隊表演形式,刺穿了霸佔中國電視熒屏多年的、春晚式卡拉ok獨角戲以及理直氣壯搞假唱的毒瘤。至少在形式上,綜藝節目終於把主角還給了音樂本身。

  • 編曲的意義:到底是誰創造了音樂

《歌手》把編曲對歌曲的影響最大限度呈現給大眾。和聲、編曲、節奏、曲式、結構......什麼都可以改。顛覆式的改變能呈現出完全不同的風貌,編曲者的角色和價值,也由此被更多人理解。同時,電子、neo-soul、rb、hip-hop 等等不算華語流行樂「主流」但卻是世界性的音樂風格(甚至蕭敬騰的 80 年代日式硬搖),有了一個被更多人感受和討論的渠道。

歌手本人也是編曲的受益者,有的通過《歌手》強化了自己的風格標籤,比如尚雯婕;有的則顛覆了自己在大眾心中的固有印象,比如唱《花房姑娘》的韓磊和嘗試《You and I》的李聖傑(雖然他還是唱了《痴心絕對》)。

另外,一些華語流行樂不常見的樂器和音樂家,也通過編曲被介紹給大眾。比如姚策老師的西塔琴演奏,以及梁翹柏給尚雯婕安排的特雷門琴。

  • 音準、音域、音色......:關於唱功的空前討論

藉助《歌手》和《The Voice》這樣的綜藝節目,「唱功」這樣一個從前要麼玄學要麼缺乏專業形容詞的概念,收穫了空前的討論熱度。「不跑調兒」和「真好聽」變成了羞澀難以啟齒的形容詞。更多人的指尖開始敲打出「音準、音域、音色、X個八度、pitch、氣息」之類的名詞,即便是吵架時也用得上。不管怎樣,客觀上大眾對歌唱水準的評價,從此進入了向專業方向靠攏的軌道上。人們開始更大膽地區分唱將與流量明星的差異,流量明星的粉絲們也開始從技術角度為自己的偶像討個說法。(這部分隨便在知乎搜幾個名字,看看問題的討論場景,一看便知。)

總的來說,這是審美角度的一種進步;朝著更專業的方向,總是好的。

  • 懷舊與挖掘:華語流行音樂史的客觀「整理」

華語音樂界不算太長而又分得七零八落的流行音樂史,其實一直缺乏系統的整理,以及音樂學角度的論述。《歌手》當然也做不到這點,但是通過邀請一些隱退或半隱退狀態的「老將」,一些塵封已久的作品和彼時的音樂運動,被重新挖掘出來。

比如齊秦在 80 年代的不少歌曲,像《九個太陽》,在今天完全沒有《夜夜夜夜》的知名度;比如黃綺珊其人其事,李豐溢其人其事,沒有《歌手》可能會就此埋沒。像陳明、周曉歐、陳潔儀、品冠、李聖傑這種唱片工業時代曾經紅極一時,網路時代相對被人遺忘的人物,藉助這樣的舞台再次被人加深印象。有些人甚至在《歌手》後迎來音樂生涯第二春,比如黃綺珊和拿到金曲獎的彭佳慧。也許他們擅長的音樂形態是可以過時的,但是他們在華語流行音樂史上是有自己地位的,值得被記住。

更不用說像林志炫這樣的大師,作為自身創作能力有限但是歌手屬性「殿堂級」的人物,在音樂產業巨變以至於「遇不到好歌」的年代,通過《歌手》完成了個人形象和價值的升華。

  • 技術與審美:音樂節目製作以及前期後期的討論

《歌手》這樣一個節目,可以說展現出當下中國音樂類綜藝節目製作的最高水準。同時帶動了圍繞攝像、導播、剪輯、拾音、擴聲、修音、混音、後期等等工作的輿論關注度。作為不少此類專業人士的朋友,我能感覺到社交網路中這些話題的社會熱度,在《歌手》誕生之後有了明顯提高。而其中像「修音」這樣的話題引發的爭論,實際上也代表了大眾審美角度更加嚴苛、專業的趨勢。

  • 音樂的根基:版權、翻唱與爭議

這不是《歌手》單獨的貢獻。最近幾年的音樂類綜藝節目,充斥了大量的翻唱與改編曲,有些甚至完全依賴於此。翻唱與改編所帶來的版權話題和部分爭議性事件,間接提供了向大眾普及音樂版權知識的機會。比如若干年前,大部分人還分不清音樂行業中「詞曲版權」和「錄音版權」的意思,許多人不理解汪峰不再允許旭日陽剛翻唱「春天裡」的正當性。而今天此時,就在知乎站內搜索「音樂版權」四個字,有 6266 個關注者和多達 2446 個問題。任何涉及翻唱侵權的事件,都能引起輿論的極大關注。個人認為《歌手》在這方面對中國音樂產業的貢獻,反而要更深遠一些。

  • 新人上位:有限的造血

和挖掘老將一樣,《歌手》對新人的有限發掘是從綜藝節目的角度進行的(比如人設和人數),但客觀上確實也給了幾位資歷尚淺或因地理因素在大陸不為人熟知的歌手,演藝生涯中極其重要的推廣機會。最典型的如趙雷、鄧紫棋、李榮浩、袁婭維和 GAI,比較極端的如這季的張天。甚至包括在台灣家喻戶曉的A-Lin,實際上也是通過《歌手》才打開了大陸的知名度。在華語樂壇被連年詬病——能登台的快被綜藝節目挖光了——這樣的背景下,這幾位有限的「新人」,多少能讓大眾知道,新鮮血液還是有的。

當然,如果把眼光從「唱將」的局限放得更遠的話,華語樂壇絕對是一個精彩得多的空間,只不過專註唱歌的《歌手》無法承擔起這個媒介使命。

  • 從鄭淳元到 Jessie J :感受大中華與世界的差距

上周第一集播出上,知乎上出現了一個很有意思的題:中國歌手中,誰有實力與Jessie J一戰? 。不少人把答案指向了一個可惜再也無法唱歌的歌手。我依然記得鄭淳元唱完《那個男人》後,全場從歌手到嘉賓到樂評人張口結舌的錯愕;迪瑪希在 VCR 里「狂妄」地說「說實話我參加了很多比賽從來沒得過第二」,然後用三分五分功力吊打全場;剛做完大手術的 Jessie J 用一半力氣,把一首降 key 的多米諾玩得輕鬆奪冠。

這些人讓大眾認清了一個事實,華語流行樂與世界樂壇頂尖水準的巨大差距。聰明的人會去開始聯想,自己小時候和自己孩子的現在,那些被數學課佔用的音樂課都去哪了;以及自己小時候參加過的和給自己孩子現在安排的,那些課餘樂器班到底有啥用?就像崔健說的,再不加強爵士樂教育,中國未來就要如何如何(請描述一下爵士樂教育的現狀,為什麼崔健先生會為該領域在中國的發展滯後而著急?),這些問題都不是《歌手》能夠解決的。《歌手》只是把問題給你擺出來卻不說破。當然,你也可以視而不見。

Jessie J 表演播出後,譚伊哲老師在朋友圈說過一段話,句句中肯:

不是 Jessie J 強,是我們太弱了。她就是一個國際標準。如果你家 24 小時都是歐美音悅台你會見怪不怪。如果我們認為她強那隻能證明我們還很落後,如果我們覺得她很正常那證明我們審美已經國際化了。在歐美有一堆這樣的人,不要大驚小怪的沒有見識。職業音樂人及歌手不要被節目的大眾化音樂給拉到和大眾一樣的品位及感嘆!

除了學習和教育,我想恐怕沒有其他捷徑可以改變現狀。關鍵是,為了讓下一代接受更好的音樂教育,為了讓社會形成崇尚音樂的氣氛,你我每一個人,願意做些什麼呢?

  • 從博主到大V:一批新式樂評人的誕生

幾年前印象中曾看過一篇文章,講到樂評人「終於可以養活自己了」。的確,以《歌手》為代表的一批音樂綜藝節目,藉助社交媒體高速發展的東風,催生了一批文風語彙與過往前輩明顯不同的樂評人,其中的一些據說「稿費」已相當客觀。這些人中一部分具備專業教育背景,言之有物,角度科學,迅速聚攏了一批有求知慾的粉絲;一部分利用社交媒體剛剛興起時信息不對等的最後紅利,成為所謂的「知名音樂博主」;另有一些善於嘩眾取寵,利用爭議,擴大影響,同樣收穫滿滿。無論是哪一種樂評人,如果沒有《歌手》這樣萬眾矚目的話題核心及其源源不斷衍生出的話題,都會失去一個重要的立足點。在這樣一個特殊的時期,一檔音樂類綜藝節目代替了音樂作品本身,成為了大眾音樂審美的核心。而新型樂評人順勢而起,把握時機,擺脫了「博主」的局限,在掌握樂評界話語權的同時,客觀上也擴大了樂評人這一社會角色的影響力。

樂評人是音樂產業的重要一環,銜接著生產與消費,審美與普知,創作與商業。以《歌手》為代表的音樂類綜藝節目,對於中國新一代樂評人的迭代,功不可沒。

《歌手》六年,除了作為電視綜藝節目影響人們的審美之外,自然還有其他價值,比如綜藝節目創意和製作的角度。這些就不在我的討論能力範圍內了。對於音樂和審美這件事,雖然列舉了很多正面作用,但我確實不能認為,它對華語流行樂壇有什麼震古爍今的影響,因為那並不是它的目標和使命。流行音樂不僅是唱歌,更不僅是旋律;而大眾對流行音樂的認知,大部分可能依然停留在「唱歌」和「旋律」兩件事上。這是《歌手》這樣需要收視率的綜藝節目,註定無法擺脫的「題材」限制,不能挑戰大眾的習慣。

———————————————————————————

昨天(18號)發生了足以影響這季命運的傳聞。按照慣例,周五(19號)我們看到的版本一定會充分體現剪輯老師的功力。這件事其實恰好說明,《歌手》想對音樂本身做一點微小的貢獻,都不是那麼容易的,無論是主觀上還是客觀上。


普通觀眾是不可能去了解音樂的各個成部分的,絕大多數聽眾終生都不會,也沒有意願了解什麼叫【四分音符】,所以以專業的音樂鑒賞為標準,這是一個從零到零的過程,既無進步,也無退步,是根本沒有。

但我們要的不是【鑒賞】,而是【欣賞】。二者可能有兩個物種那麼大的區別。

欣賞無非兩種維度,廣度和深度

廣度,即對不同類型音樂的接受能力。從只能在一種音樂中找到美感,到能聽出不同類型音樂的不同美感,這就是廣度上的進步,注意,這個標準是主觀的。只要你個人認為【我開始喜歡聽更多類型的音樂,並能夠找到其中讓我滿意的部分】,那麼就意味著欣賞音樂的廣度更大了。

深度,即對同類型音樂更加細緻的體會,從朦朧地感受到一種音樂是美的,到能夠細緻得確定哪些細節能夠打動自己,這就是深度上的進步,這個標準依舊是主觀的,只要你能對音樂的細節進行一些拆分,即使這些拆分的規則只有你自己在使用,只要你以自己的標準,能言之有物地剖析一個音樂(當然在學院派看來,這種野路子拆分往往意味著瞎說),你在深度上就是有進步的。

以上兩條,都不需要你知道一個八度有幾個音符,甚至都不需要你能叫出舞台上樂器的名字,一切的標準是我能在更多類型的作品中,在更細節的部分感受到音樂的美。

這就叫欣賞能力的進步。


從個人觀感上來看,近年來《我是歌手》《中國好聲音》《中國好歌曲》《蒙面歌王》《中國有嘻哈》(吐槽一下為什麼都是國字頭),都不同程度地提高了觀眾的音樂欣賞能力。觀眾紛紛開始從單純地認為一首歌好聽,開始傾向於解釋為什麼一首歌好聽,和尋找更多種好聽的音樂

這幾年的時間,聽眾對於音樂的欣賞水平,確實是提高了的。


當然還是要再強調那個問題,音樂欣賞不是音樂鑒賞。在音樂鑒賞領域,不過是從零到零而已。


提沒提高我不知道,但是它讓我發現了迪瑪希,雖然歌手排名會有些那麼那麼,大家懂就好了,但是,如果我們不看排名,這確實也算是一檔很好的音樂節目了,當然除去迪瑪希,我也聽到了袁婭維這樣的歌手,梁博這樣的歌手,等等其他優秀的曾經不那麼紅不那麼讓人熟知的歌手,

總之喜愛音樂的人,還是會比較感謝和喜歡歌手這個節目的


提沒提高不知道,但是感謝《歌手》讓我發現徐佳瑩這個寶藏。


並沒有!只是提高了現場聽眾的演技水平!


只看過第五季

確實是提高了不少,尤其感謝迪瑪希


xy

我覺得題主這麼問

那就說明在你內心是有自己評定音樂美醜的標準

音樂這東西挺私人化的

不是你說這個音樂好水準高

別人就一定覺得好聽

如果題主這個問題是想比較一下聽眾口味和自己之間的不同

那麼其實不用問這個問題

去看看各大音樂app盤點的2017年收聽量top100

題主就應該知道答案了

雅俗共賞嘛~哪有高低貴賤

嘻嘻


沒做過調研,就談一談個人的情況吧。哪天節目停播了,會寫一個更完整的總結。

不敢說自己的音樂欣賞水平提高了多少,但節目里一些優秀的歌手,確實讓我開始認真地關注音樂,並有意識地學習樂理知識,找不同風格、不同形式的音樂來聽,拓展自己的音樂視野。

第一季喜歡的是林志炫和沙寶亮。林大仙藝高人膽大,歌曲很有味道,所以我很不贊同一些人說他唱歌沒感情。沙包讓我第一次注意到了民族融合這種音樂形式,他在歌手節目被黑慘,現在終於在蒙面歌王上翻身了。

第二季喜歡鄧紫棋、韓磊和羅琦。鄧紫棋是歌手節目上最大的黑馬,沒有之一,唱功、颱風和音樂形式都讓人驚艷。韓大爺是加強版沙包,唱功足以支撐他玩轉各種風格的音樂,歌王實至名歸。羅琦的聲音本錢太好了,只是少了當年那種意氣風發、不可一世的感覺。

第三季喜歡譚維維、李健、韓紅和張靚穎。韓紅和譚維維讓我進一步關注民族和原生態音樂,音樂詩人李健的歌是聽得最舒服的,他的創作和演唱裡面都有他多年的文化積澱。以前對超女無感,但是幾場演唱看下來,覺得張靚穎被淘汰有點可惜。

第四季說實話有點失望,哈雅樂團淘汰,後面幾乎只看李玟和徐佳瑩。李玟是真正意義上有國際知名度的華人歌手,唱功和颱風都是一流水平,可惜沒有能與之抗衡的對手,獨孤求敗。

第五季哈國天才迪瑪希讓人眼前一亮,但這也是最讓我心痛的一季,因為最愛的譚晶老師退賽了,還刪了鏡頭。原本每周等待哈哈的表演是一件多麼快樂的事情,然後就那麼猝不及防地退賽了。由於心痛後面的一半賽程都沒追,只看了決賽和巔峰會的一點直播和部分CUT。

不過,一年之後回頭去看哈哈的六首歌,水準還是那麼高,從編曲、演奏、演唱到服裝造型,都讓人回味無窮。《九兒》《欲水》《怨蒼天變了心》是成功的跨界音樂實驗,流行與民族、美聲、戲曲碰撞融合,擦出了令人驚艷的藝術火花。後來又去聽了哈哈的歌劇和音樂劇,特別喜歡《文成公主》《狂雪》和《木蘭詩篇》,以前是從來不會去接觸這些音樂形式的。


我以前是很愛看的,特別是第一季;第二季沒看 後面韓紅去了 我又看了,那首天亮了把我聽哭了!後來發現 為什麼平時唱的那麼好 到總決賽直播的時候 相當不咋滴啊!於是乎才知道 哦 還有後期調音這種操作,瞬間無感了!再也不看了


從我們不一樣和帶你去土耳其莫名其妙火起來我就知道沒有,滿大街流行老鼠愛大米時候我們好歹還有周杰倫王力宏林俊傑容祖兒陳奕迅she梁靜茹梁詠琪孫燕姿fly等優秀的新生力量,現在呢,聽小學生票選巨頭吳炮王鹿娘娘黃護國的歌嗎?算了吧。

不要說什麼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至今來看,歌手質量下降,人們音樂欣賞水平沒有多少提升是不爭的事實。


個人認為,是有所提高的!

但是,也高不到哪去!


謝邀,提高不敢說,但是通過這個舞台我喜歡上了拉拉和健哥,還讓我看到了很多歌手的成長和突破,讓我認識了很多不太被人所熟知的歌手(杜奶奶和王晰小哥,還有感覺蠻辛苦的李佳薇小姐姐)還發現了磊叔的萌點2333,歌手雖然有很多缺點,但不得不說,它給了我很多感動,讓我聽了很多歌和看了很多神級現場。

垂直入坑現場。。。


經過了六季的魔力,如今的我閉上眼,聽著我是歌手的音樂,腦海中就能自然浮現出觀眾陶醉的表情。這大概就是提高吧


謝邀,沒有,一邊倡導百花齊放一邊各種管控退賽,是怕我們被資本主義侵蝕?還是為給各路戲精鋪平道路?


說實話我是歌手沒有怎麼關注,但是聽說上我是歌手的就非常容易得到關注,至於歌怎樣,確實不好評論。因為我沒有看過。


分頁阅读: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