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俠者,不容於國」這句話?


嚴肅的學術回答。

古時,「俠」有「任俠」和「遊俠」之分。方以智在《曼寓草?任論》中說:「蓋任俠之教衰,而後遊俠之勢行。」楊聯陞先生解釋說,孟嘗信陵朱家郭解等能養士結客,有許多人依附者為「任俠」,單身或少數的俠客劍客,則為「遊俠」。我們現在理解的「俠」一般指後者。

1、任俠

開始有「俠」這一稱謂時,特指「任俠」。錢穆《釋俠》指出:史公特指孟嘗、春申、平原、信陵為俠。至其所養,則轉不獲俠稱。......故孟嘗、春申、平原、信陵之謂卿相之俠,朱家、郭解之流謂閭巷布衣之俠,知凡俠皆有所養,而所養者非俠。此義,又可征之於《淮南》之《泛論訓》。其言曰:「北楚有任俠者,其子孫數諫而止之,不聽也。縣有賊,大搜其廬,事果發覺,夜驚而走。追道及之,其所施德者皆為之戰,得免而遂返。語其子曰:"汝數止吾為俠,今有難,果賴而免身。"」此任俠為有所養之證也。至其所施德為之戰者,則轉不得俠稱。

依照這一解釋,古代的「俠」還不是個別武士,而是指這些個別武士的領袖,也就是贍養著這些武士的人。如貴族中孟嘗君之流和平民中朱家、郭解等人。他們平時都對大批武士予以財力的支持以及政治的庇護,因為這些武士中頗多犯法的「亡命」之徒。韓非所謂「俠以武犯禁」,正指這種情況而言

「俠」在戰國秦漢之際所以成為一股很大的社會勢力,便是因為「任俠」手下有大批武士,可以在危急時為他出死力。

《史記?季布傳》「任俠」一詞,如淳註:相與信為任,同是非為俠。所謂「權行州里,力折公侯」者也。可見,「任俠」是一種團體,不但互相信任,而且有共同的是非;其次,「俠」的社會結合本質,「權行州里」指「俠」的地方勢力而言,「力折公侯」則指這種勢力和政治權威處在對抗性的地位。

舉個例子。《漢書?酷吏傳》:寧成,南陽穰人也。......稱曰:「仕不至二千石,賈不至千萬,安可比人乎!」乃貰貣陂田千餘頃,假貧民,役使數千家。數年會赦,致產數千萬,為任俠。持吏長短,出從數十騎。其使民,威重於郡守。

寧成是在吏途受挫之後,回到南陽本郡「為任俠」的。他在南陽的權勢蓋過郡守。也就是,一個黑幫老大每次出門都是幾十輛車,小弟層層護衛,老百姓擁護,說句話比市委書記還管用。這自然不能為漢武帝所容,所以義縱遷為太守,「至郡,遂案寧氏,破碎其家。」

這是「任俠」的「國之不容」。

2、遊俠

《史記?遊俠列傳》:今遊俠,其行雖不軌於正義,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諾必誠,不愛其驅,赴士之厄困,既已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蓋亦有足多者焉。

可見,雖然「遊俠」言必信、行必果、諾必誠,但其行「不軌於正義」。也就是,在老百姓眼裡行俠仗義,在官家眼裡卻是違法亂紀甚至結黨造反,自然也為「國之不容」。

3、延伸

隨著歷史發展,「俠」逐漸演變成為一種精神,而不一定僅為武士所有。余英時先生說,「儒學為社會、政治批判提供了觀念,俠的傳統則提供了行動的力量。」

讓我們借用譚嗣同的例子,來說明「俠」在中國近代史上的流風餘韻。

譚嗣同著名的「獄中題壁」:

望門投止思張儉,忍死須臾待杜根。

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

「兩崑崙」之一即大刀王五。」這首詩上接東漢黨錮,下及並世俠士,一股豪情俠氣撲面而來。以中國傳統而言,這是「儒而俠」的精神所能達到的最高境界。

梁啟朝勸他一道出走,譚嗣同說:「不有行者,無以圖將來;不有死者,無以召後起。」

「各國變法無不從流血而成。今日中國未聞有因變法而流血者,此國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請自嗣同始!」

我們可以從這些革命者(也為「國之不容」)身上,看見「俠」的現代影子。

-------------------------------

參考:余英時《中國文化史通釋》


天下已定,英雄當烹。


俠以武犯禁。


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為的不是政權,為的不是黨派。

聽起來似乎很贊,很帥,很酷。

然而「俠義」我所欲也,「法治」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俠而取法者也。


推薦閱讀:

為什麼Google+上的人很多都那麼「激進」?
什麼是精英主義?它的起源,發展階段和發展現狀如何?
為什麼日本民主黨的黨徽上面是個標準的圓、下面的圓卻歪歪扭扭?
海南為什麼不富裕?有數據支持嘛?(之前有個大神說是交通!)?
如何理解普京有關列寧思想導致蘇聯解體的言論?

TAG:政治 | 人生 | 英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