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現在的人都那麼急功近利,唯利是圖?


為什麼留不住金錢與權利

為什麼有的人獲得了金錢和權力又失去了呢?就是因為他不懂金錢和權力存在的真正價值與意義,不敬重金錢和權力,不懂得如何善用金錢和權力,所以即便擁有了也會很快失去。

愛情、友誼、健康也是如此,天下萬事萬物都符合今天講的這個道理,只有你理解了它,尊重它,珍惜它,你才配擁有它。所以不要因為自己沒有得到金錢、權力、愛情、健康、友誼而怨天尤人,一切原因都在自己身上。

我們身邊有這樣一種人,當他生起利益眾生之心後,發現自己的能力不夠,於是默默地努力。經過十年、二十年、三十年,最終擁有了所需要的能力,然後去實踐自己的理想,達成了自己的初衷。

而有另一種人,他只想擁有金錢和權力,並不想做利益眾生的事,他也同樣努力十年、二十年、三十年,終於也擁有了金錢和權力,但他卻不知如何運用。

這兩種人最初的動機和發心截然不同,第一種人是把金錢和權力當成一種工具去利益他人;第二種人是為了滿足自己的慾望和虛榮心。

在修行人中也有這兩種,一種是看到眾生痛苦,希望幫助眾生解脫痛苦,於是苦苦修行幾十年,終於擁有了智慧、神通、金錢和權力,然後用這些來幫助眾生拔除痛苦,從而做到了自利利他。

還有一種是厭倦了社會,所謂「看破放下」了,躲進佛門修行,最終也獲得了金錢和地位。但他是為自己而修,利用錢財和地位來享受和滿足自己的私慾,從而達到了自利。同樣都是通過努力達到目標,前者在利他的同時自利了,後者最終並沒有真正自利,因為社會把他拋棄了,眾生把他拋棄了,他自己把自己拋棄了!

一個人的價值取決於他對社會、對人類的貢獻。選擇利己還是利他,體現了一個人的品德與境界。品德與境界決定了一個人存在的價值與意義。

人可以用金錢買到快樂、愛情、友誼和五欲六塵的種種享受,但這一切都是短暫而不真實的。佛門裡雖然大家同住一個寺廟,但各自的目的並不相同。有的人打著自己的如意算盤,想借用這個好環境來滿足自己的私慾,實現自己的私願,而不是利用這個平台來實現自己的菩薩願,利益眾生;有的人是為了修行,為了弘揚佛法,為了利益眾生。

我常講三十歲之前是學習知識的階段,三十歲到五十歲是做事培養能力的階段。五十歲以後是提升境界的階段。在三十歲之前就應該學習知識,什麼知識都應該學。如果到了四十歲還在學知識,不做事,不培養能力,那就違背了道。四十歲以後各方面都成熟了,是發揮自己能力的時候。

如果到了五十歲還在講知識、能力,不講境界,他就是個凡夫俗子。五十歲是一個人的黃金年齡,應該達到了一定的境界,成熟得像純金一樣熠熠生輝。我們那麼敬仰佛菩薩,是因為他們不僅有知識,有能力,更有無與倫比的崇高境界和智慧。

而羅漢不被我們那麼景仰和崇敬,是因為他們只有知識和能力,沒有佛菩薩的智慧和崇高的境界。世間上那麼多有知識、有能力的人,為什麼他們的成功是短暫的,他們並沒有人格魅力呢?

也是因為他們只有知識和能力,沒有境界。有的人雖然死了,但還活著,繼續利益著無量無邊的眾生。因為他的境界光耀千秋,影響和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後來人。但更多的人雖然活著,實際上已經死了。

只有知識和能力,沒有境界,會讓一個人變得庸俗,甚至墮落,因為它是無根之樹,無源之水。

境界是一個人靈魂的外延,是與生俱來的。那些「發心菩薩」之所以有悲心,是因為他們有菩薩的境界,但還欠缺知識和能力。

只有通過幾十年不懈的努力,才能實現他們的悲願,達到真正菩薩的境界。知識、能力、境界這三者同步進行,不分先後。就像我們的言行舉止所體現的,都是我們的知識、能力與境界。

為什麼世間上那麼多有知識、有能力的人,得不到他人的信任,別人在用他的同時還要提防他,限制他呢?就是因為他太有知識,太有能力,沒有境界。而有一種人無論走到哪裡都能獲得他人的信任,因為他在擁有知識、能力的同時,還擁有崇高的境界。

有根器的人可以三步並作一步走,沒有根器的人只能取其一或者取其二。真正的境界是一步到位。現代人的精神力量被物質力量所沖淡,人生觀、價值觀沒有得到正確的引導,認識上容易出現偏差,認為金錢和手腕可以搞定一切,忽略了最重要的思想境界的培養,所以無法同步。

一個人想要成功,首先要具備正確的人生理念。想成佛,沒有佛的見地、承受力和心量,成得了嗎?如果有了佛的承受力和心量,沒有佛的智慧和才能,可以慢慢學習知識,培養和鍛煉自己的能力,增長自己的智慧。

要想功成名就,心性(境界)是第一位。為什麼羅漢永遠都是羅漢?因為他就像栽在盆中的植物,生長受到了限制。要想成為菩薩,必須從花盆中跳出來,回到廣闊的土地上,才不會被局限。

東華禪寺自在堂秋霞滿天

作者:東華禪寺開山方丈釋萬行,萬行大和尚倡導以人為本的人本佛教理念,遵從農禪並重的祖訓,「堂上坐禪,堂下禪做,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三十歲創立東華家風:信教先愛國,學佛先做人,修道先發心。四十歲創立東華禪,讓學人通過學修「東華禪」的精神,融通人生四大關係:我與家庭的關係,我與社會的關係,我與國家的關係,我與自然的關係。


不是現在的人,

在任何時代大部分人都是急功近利和唯利是圖,

因為人們深信有錢就會幸福,

所以錢成為了人生的目標,

所以錢成為了所有的目標,

但數據表明並不是這樣的,

人的幸福因為錢只會佔據10%,

人的幸福因為自己的內心狀態佔據了40%。


謝邀。

似乎,自古以來,追名逐利,就是所有人的通病啊。

上下五千年,又有幾個人真的做到了超凡脫俗?

尤其現在,信息無限發達,大家進一步看到了廣闊的世界。尤其是很多人在自己心智還沒有長全的時候,就喝著雞湯和毒雞湯茁壯成長。以為讀了幾篇文章,看了幾部影視劇,就能複製別人的成功,是很多人潛意識下的想法。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成功必須付出相當的努力,這是一個很淺顯的道理。

可是現在的人早早看到的就是最後的結果,中間的過程,更容易被忽略掉,甚至也就選擇性無視了。


謝邀。這是改革開放帶來的必然結果,是經濟發展到現階段的必然結果。


因為現在這個社會有利可圖。


為什麼現在的人都那麼急功近利,唯利是圖?

是人的本性。業力也。貪婪也。

爵士貓:博導周筠"逼死"楊寶德?悲慘事件原因 楊寶德有過自殺未遂 博導對抑鬱症無知 抑鬱症心理神經機制 意識量子化zhuanlan.zhihu.com圖標

嗚呼,哀哉!

痛哭矣!

倘若中國的博士們。博導們。都向朱清時院士類似,懂點佛法,懂點唯識種子依,懂點怎樣除去煩惱,獲得智慧與定力,那麼西安交大博士的悲劇,要發生,也很難呀。

瑜伽師地論 妙境

玅境長老:瑜伽師地論卷11(第127-128集)08_4v.youku.com圖標

復有三十二相。謂自心相、外相、所依相、所行相、作意相、心起相、安住相、自相相、共相相、麤相、靜相、領納相、分別相、俱行相、染污相、不染污相、正方便相、邪方便相、光明相、觀察相、賢善定相、止相、舉相、觀相、捨相、入定相、住定相、出定相、增相、減相、方便相、引發相。

怎麽叫做「自心相」呢?我們自己的心的相貌是什麽樣子呢?誰都有心,但是自己的心的相貌是什麽樣子?未必能明白。

  這底下就加以解釋,第二科解釋,第一科「標取相」,先舉出來自心的相貌。這個「取」在這裡來說就是認識,認識自己心的相貌。

  謂有苾芻,先為煩惱染污心故,便於自心極善取相,如是如是心有染污,或無染污。由此方便,心處沉等,由此方便,不處沉等。

  「謂有苾芻,先為煩惱染污心故」,舊的翻譯叫「比丘」,新的翻譯叫「苾芻」,音稍稍有點不同,就是出家人,受了大戒的人。「先為煩惱染污心故」,以前沒有出家的時候,沒有學習佛法的時候,我的心為煩惱所染污的緣故,感覺是不對勁,所以出家修行。「便於自心極善取相」,感覺到我的心為煩惱所污染的時候,這件事是有大患的,要趕快地解除去這個染污,要對治、要消除去這個染污。那麽怎麽樣辦法呢?「便於自心極善取相」,先決條件就是對於自己的心要「極善取相」,盡其所能地達到極點,要認識自己心的相貌,先要認識。

  「如是如是心有染污,或無染污」,這個「如是」指境界說,遇見這樣的境界、遇見這樣的境界,心就有染污了;遇見了這樣的境界、這樣的情況,就沒有染污了;就是有染污和無染污,這個染污、無染污《披尋記》裡解釋很詳細。「由此方便,心處沉等,由此方便,不處沉等」,因為這個比丘是出了家,就學習佛法;學習佛法的時候,他就用,他把所學習的佛法,在日常生活上、在自己行住坐卧上就使用它,使用它來調這一念心,「由此方便,心處沉等」,若是由於有這樣情況的時候,心就會處於沉、掉、亂、著,就處於這個境界裡面,這個心就在這樣的顛倒境界裡面。「由此方便」,這個「方便」就是不用佛法來對治,還是原來的舊家風,這樣的情況心就處於沉、亂、著等的情況裡面。「由此方便,不處沉等」,若是修學佛法,用佛法來調的話,你若肯這樣努力,「方便」就是這樣努力去修行的話,「不處沉等」,我這一念靈明的心就從那個沉、掉、亂、著裡面解脫出來了,就不處於沉掉那四種顛倒裡面了,就清淨了。這就是這個比丘出了家以後,他能這樣子來調心,就是這麽意思,這叫做「自心相」,就是認識自己的心的相貌,常這樣用功。

  這是「標取相」。

  言沉等者:謂沉等四,乃至令心礙著之相,或復於彼被染污心。

  前面這節文有「處沉等、不處沉等」,這「沉等」是什麽呢?「謂沉等四,乃至令心礙著之相」,就是前面說的那個四種,沉、掉、亂、著這四個相。「乃至令心礙著之相」,沉、你若不調它,自己在塵勞裡面的情況,你跳不出去這四個相,一個沉、一個是掉、一個亂、一個著,乃至在色聲香味觸裡面去熏習,就是令你心礙著之相,他是不能夠解脫的,所以是「礙」;他是把你繫縛住了,所以是「著」,「礙著之相」;這個沉就是這樣意思。「或復於彼被染污心」,或者說這個心被色聲香味觸各種雜染的境界染污了,這也叫做沉、也就叫做掉、也叫做亂、也叫做著,是這樣子的意思。底下《披尋記》說得詳細。

  《披尋記》三九二頁:

  云何自心相等者:此中略以二義釋自心相:一、於自心遍知雜染還滅方便善巧相,二、於自心遍知雜染愛樂及過患相。此復云何?謂有貪心、離貪心、有瞋心、離瞋心、有痴心、離痴心、略心、散心、下心、舉心、掉心、不掉心、寂靜心、不寂靜心、定心、不定心、善修心、不善修心、善解脫心、不善解脫心,如是差別,名自心相。若諸苾芻,先為貪等煩惱染污其心,便於自心極善取相,遍知自心,由有貪性乃至不善解脫,如是如是心有染污。又知自心從貪等出,安住離貪等中,如是如是心無染污。又由不守根門,乃至種種廣說為方便故,心處沉等;與此相違,不處沉等。如是一切皆能偏知,數數思擇令心離染,安住無染,是名遍知雜染還滅方便善巧相。或復於彼被染污心,了知長夜愛樂雜染,雖或暫時從雜染出,然復速疾還入染中。又於彼心了知能為自害、能為他害、能為俱害,乃至廣說為緣生彼所生身心憂苦,是名遍知雜染愛樂及過患相,〈聲聞地〉中廣辯識身便知(陵本五十一卷十三頁),今准彼釋。

  「云何自心相等者,此中略以二義釋自心相」,這一大段文字,《瑜伽師地論》文是用兩種義來解釋「自心相」。第一「於自心遍知雜染還滅方便善巧相」,這是一個意思。「二、於自心遍知雜染愛樂及過患相」,這是一種。因為知道心裏面是雜染愛樂有過患,所以就要有「還滅方便善巧相」,是這麽個意思,這兩個相是有關連的。

  「此復云何?」,這兩個又是怎麽個意思呢?又加以解釋。先解釋「自心遍知雜染、不雜染相」,「謂有貪心、離貪心」,這個心的相貌有這麽兩種,見到可愛的境界就有貪心,或者是遠離了貪心。「有瞋心」,遇見一種境界心裏面憤怒了、或者是不憤怒,「離瞋心」。「有痴心、離痴心」,遇見一種境界不明白道理,不認識它的真實相,為它所蒙蔽有所執著,那麽就是痴心;或者是遠離了痴心。「略心、散心」,這個「略」在這裡邊的意思,是修學佛法、修奢摩他的止,使令這個心集中於所緣境上,遠離一切沉掉,使令心裏面明靜而住,這叫做「略」,這樣意思。「散心」,或者是心裏面不用法來約束,心裏面就散亂。「下心」,就是惛沉睡眠令心下。「舉心」就是心裏面不睡覺、不惛沉的時候,心裏面就是浮動,這叫做「舉心」。「掉心、不掉心」,掉心前面有解釋過,在一個可愛的境界上心裏面浮動、掉心;「不掉心」、遠離了這些掉動的事情,心裏面寂靜住。「寂靜心」心裡沒有煩惱的擾亂叫寂靜心;有煩惱的擾亂就是「不寂靜心」。「定心」,心裏面寂靜了而能進入到初禪、二禪、三禪、四禪,就叫「定心」了;「不定心」沒能得禪,心裏面不定。「善修心,不善修心」,或者是得了禪定用佛法來修行,使令你得大自在,遠離愛見慢的煩惱,使令入住出得大自在,那麽叫「善修心」;你沒能這樣用功,「不善修心」。「善解脫心」,你修四念住能令你這個心從一切煩惱裡面解脫出來,那麽叫做「善解脫心」;「不善解脫心」,你不修四念住,你就不能得解脫。「如是差別,名自心相」,前面這個我數了一下一共是二十個心;如是差別叫做「自心相」。

  「若諸苾芻,先為貪等煩惱染污其心」,我們用功修行的時候,我這個心「為貪等煩惱染污其心」,「便於自心極善取相」就認真的來認識自己的心;那就是得要從早晨一起來,到晚間睡覺之前的時候,時時的看自己的心怎麽反應,遇見什麽境界的時候怎麽反應,這還是不容易;時時的來看自己的心相,還是不容易,「便於自己極善取相」。

  「遍知自心」,就是普遍的;在時間上是普遍的,在境界上也是普遍的。說是我們出家人說要修行,第一件事就是這樣修行;開始修行的時候就是這樣,先是一直地看住自己的心在怎麽樣,要做這件事。這樣子「遍知自心」,約境界也是普遍的,約時間也是普遍的,知道自己的心「由有貪性乃至不善解脫」,一共是二十個心,在這個地方就是十個心。「如是如是心有染污」這就是染污;二十個心,十個是染污的、十個是清淨的。「又知自心從貪等出」,我這個時候用佛法來調的時候,我這個心就從貪解脫出來不貪了,有如理作意。「又知自心從貪等出,安住離貪等中,如是如是心無染污」,前面是說染污,這是說心不染污。

  「又由不守根門,乃至種種廣說為方便故,心處沉等」,又由自己放縱自己不守根門、食不知量、初夜後夜不勤修止觀、不勤修觀行、不正知住,所以為方便故,心就處於沉、掉、亂、著,處在這裡頭。「與此相違,就不處沉等,如是一切皆能遍知」,像前面說的,就都完全能夠明白。「數數思擇,令心離染,安住無染」,因此這個比丘他能夠修四念住、或者修九心住;修九心住就是修禪定,修四念住就是修觀了,出世間的聖道。由於你這樣子修行的關係,「數數思擇」,不能夠完全是修止,而還要修思擇的觀,「令心離染」,就遠離了污染了,安住在無染的清淨的境界裡面;就是用止觀的方法令心清淨無染。「是名遍知雜染還滅方便善巧相」,這個是這樣意思,「是名遍知雜染還滅方便善巧相」。

  「或復於彼被染污心,了知長夜愛樂雜染,雖或暫時從雜染出」,暫時地從染污的境界裡面解脫出來。「然復速疾還入染中」,若是你的正念沒有力量,那又很快地又回到染污裡面去了。「又於彼心了知能為自害、能為他害」,這是知道過患;我心在貪瞋痴裡面,在這麽個放逸的境界裡面,有什麽不對呢?有什麽不好呢?這裡說了:「又於彼心」了知道能為自己傷害,能傷害自己;現在犯了錯誤過了,法律會制裁你,那個律師來控告你,將來可能是到三惡道去,所以「能為自害」。「能為他害」,不但自己害自己,還把別人也連累了、也害了別人。「能為俱害」,自己和他人都受到傷害。「乃至廣說,為緣生彼所生身心憂苦」,這心不清淨的因緣能引起很多的問題,什麽呢?「彼所生身心憂苦」,心裏面憂愁身也會痛苦。「是名遍知雜染愛樂及過患相,〈聲聞地〉中廣辨識身便知(陵本五十一卷十三頁),今准彼釋」,這裡按照那裡的解釋。

  這一段是「自心相」,這第一個;什麽叫做「自心相」?就是這樣的,這是第一科

瑜伽師地論128

「是鈍根性」,這個人他不是利根;是個鈍根,根性非常的鈍。「鈍」這個字怎麽講呢?「鈍」就是遲鈍、就是緩慢,可以這麽解釋。就是他修學聖道的條件不夠,他對於修學佛法的事情,像聞思修的這種事情,或者是信進念定慧這一方面,他都不及格,他的心力在聖道上,修止或者修觀的時候「極遲運轉、微劣運轉」。「極遲運轉」,就是特別的緩慢;「微劣運轉」,「微劣」就是小小地有一點活動,不是一個有力量的一個活動,這樣子他當然是不合適了、不相應了。對於修學佛法的事情,他不能夠很快地能有所覺悟、能得聖道,他辦不到這件事,所以叫「是鈍根性」。「多求多務」,但是對於非聖道的事情,世間塵勞的事情,那他可是不同,「多求」,多所貪求,這個也要那個也要;「多務」,他能用很多力量,他能發出了很多力量去做那些事情。「多諸事業」,他能計划出來很多事情,做這件事、做那件事。「尋思行性」,世間上這些塵勞的事情,他心裏面會有很多計畫,他會想出來很多事,這個人是這樣的,這就叫做「鈍根」。

無巧便慧,無厭離心,不修遠離。

  這是第二科「彼行相」,就是那個亂的行相。前邊說那幾句話是「增上」,就是幫助他亂的力量很強;這個是說亂的行相,亂的相貌。

  「無巧便慧」,他沒有善巧方便的智慧;修靜坐的時候若是心裡面惛沉了,就想辨法把惛沉破除去,叫心裏面不惛沉明靜而住;若心裏面掉舉了,想辨法把掉舉停下來,叫心裏面明靜而住,然後或者修不淨觀、或者修無我觀。但是他沒有這種智慧,心裏面來了惛沉就叫它惛沉,來了掉舉一直地就是掉舉,他不能夠巧便地調轉,他不能,沒有這種智慧。「無厭離心」,來了惛沉也好、來了掉舉也好,他沒有厭離心;這個沒有關係!止觀修不來,沒有關係!就是這樣意思。對世間的塵勞有歡喜心,「沒有關係!」他不厭離這些生死惑業苦的事情。

  「不修遠離」,有這些惑業苦的業障現前的時候,他感覺沒有關係,不厭離,所以也不遠離這些事情。不遠離;說我做不得主嘛!我也想遠離,但是做不得主,所以不修遠離!這經論上佛菩薩有開導,可以修一種對治的法門,就能夠遠離一切雜染的事情,但是不修!他不修!

於勝境界,不樂攀緣,親近憒鬧,方便間缺,不審了知亂不亂相。

  「於勝境界,不樂攀緣」,對於禪定的境界,對於出世間聖人的境界他不歡喜去攀緣、去思惟觀察,不歡喜。「親近憒鬧,方便間缺,不審了知亂不亂相」,對於憒鬧的事情、障礙修道的這一切憒鬧的事情「親近」,他歡喜去接近;說什麽地方風景特別好,那他要去看看,忽然有什麽事情有特別的地方…;總而言之,這些散亂放逸的事情他歡喜。「方便間缺」,能得聖道的這一切的事情他都缺少,沒有這些行動,這些行動不歡喜。「不審了知亂不亂相」,他不能夠認真的知道,這是亂相於聖道有妨礙的,這是不亂相是能修學聖道的,他對這個亂不亂的事情他不去認真的去觀察,他不管,沒有關係。這就叫做「亂」,這個「亂」是這樣意思。

《披尋記》三九一頁:

  不審了知亂不亂相者:於心住中若有諸相尋思及隨煩惱令心流散擾動,是名亂相。若住一境,依六種想作意思惟:謂無相想、無分別想、寂靜想、無作用想、無所思慕無躁擾想、離諸煩惱寂滅樂想,名不亂相。如下〈聲聞地〉釋(陵本三十二卷五頁)。

  「不審了知亂不亂相者:於心住中若有諸相尋思及隨煩惱令心流散擾動,是名亂相」,「於心住中」就是在靜坐,令心明靜而住的這種境界裡邊「若有諸相」,你心裏面有這個色聲香味觸的相、有男相女相、或有老病死的相,就是有這些相的擾亂。「尋思」就是欲尋思、恚尋思、害尋思、親屬尋思、國土尋思、不死尋思,各式各樣的尋思。「及隨煩惱」,就是貪慾、瞋恚、散亂各式各樣的這些煩惱。「令心流散擾動」,這個「相」、或者「尋思」、或者「隨煩惱」令這個人的心流動散亂、不安靜,擾動不安靜,「是名亂相」,這叫做亂。這可見有三種:一個相,一個尋思,一個隨煩惱,這三種令他散亂。

  「若住一境」,要是這個修行人他的心安住在所緣境上不亂,「依六種想作意思惟」,他依止六種的觀想去警覺自己去思惟,「謂無相想、無分別想、寂靜想、無作用想、無所思慕無躁擾想、離諸煩惱寂滅樂想」,這叫做「六種想」。

  「無相想」就是靜坐的時候心裏面沒有色聲香味觸的相、沒有男女的相,也不去思惟這些老病死令心雜亂的相,沒有這些相;「無相」、沒有相,心裏面是想但是沒有這些相的想。「無分別想」就是沒有那個尋思的想,沒有欲尋思、恚尋思、害尋思那些尋思,沒有那些尋思想叫「無分別想」。「寂靜想」就是沒有五蓋;貪慾、瞋恚、高慢、疑惑這些想。「無作用想」,因為沒有相想,相的作用就沒有了;這個相令你心裏面散動;這是沒有相的作用。「無所思慕無躁擾想」,沒有那個尋思;欲尋思、恚尋思、害尋思那些尋思,沒有尋思的時候心裏面就不會思慕、也沒有躁擾想。欲尋思、恚尋思、害尋思、親里尋思,就是心裏面思慕;親里尋思,我想我家裡的人,想我的好朋友,那麽就思慕,心裏面躁動擾亂。現在沒有這種尋思,所以就「無所思慕無躁擾想」。「離諸煩惱寂滅樂想」,你沒有隨煩惱,沒有貪慾瞋恚等等這些隨煩惱,心裡沒有這個煩惱,所以心裏面很寂滅,滅除這一切,心裏面很快樂,「寂滅樂想」。「名不亂相」,這就是你靜坐的時候心裏面沒有亂的相貌。

《瑜伽師地論》卷第二

複次,此一切種子識,若般涅槃法者,一切種子皆悉具足。

  前邊是解釋「和合」、「依託」,解釋這個「和合」、「依託」。這個解釋,就是解「識緣名色、名色緣識」這兩句話;前面這一段。

  這以下是第二科,解釋「一切種子識」。識裡邊的種子究竟是怎麽回事?解釋這個道理。這裡分三科:第一科,是「種類分別」。種子識──這識裡邊的一切種子也是有類別的,並不就是這麽一句話就能明白了,要詳細的說一說,這一科裡邊分成五段。第一段,是「明俱闕」。

  「複次此一切種子識」,每一個眾生都有這一切種子識的,很多無量無邊的種子依止在識裡邊,以識為一切種子的依止處,一切眾生都有這一種識;但是還是有差別,什麽差別呢?

  「若般涅槃法者」,這個「般」當個「入」字講,中國話是個入,要能入涅槃。若這一個眾生他有能力能夠入於第一義諦的涅槃,他有這種功能的。「一切種子皆悉具足」,那麽這個人他是有漏的種子具足、無漏的種子也具足。有漏的種子也隨逐這個識、依止這個識;無漏的種子也依附這個識裡面,一切種子都具足的。這樣子,這個眾生他才有希望能滅除去一切煩惱、滅除一切的苦惱,一切的煩惱能消除,也能滅除一切的痛苦得大安樂的。就是『諸行無常是寂滅法,彼寂滅故寂靜為樂』,通常的舊的翻譯是『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為樂』,寂滅為樂。那麽這個眾生是「一切種子皆悉具足」的。

本地分中菩薩地.初持瑜伽處威力品第五

「當知略有三種」,佛菩薩的威力,簡略地說就是有三種,第一個就是「聖威力」,入了聖道以後就是有威力。「謂佛菩薩得定自在;依定自在,隨其所欲,一切事成」,「謂佛菩薩得定自在」,他長時期地用功修行,他得到了定的自在。初開始得定,定的功德還不圓滿,當然更不能說是自在,現在佛菩薩得到了定,而後常常地入定、出定,這樣子訓練,而最後得到自在,就是沒有障礙了。

凡夫得定呢,也有,也能長時期地用功修行,也是得定自在,那就是沒有愛見慢的關係,他還是凡夫。現在說是聖人,就是不但是得世間的禪定自在,這應該是出世間的禪定了。因為滅除去三界的見煩惱、愛煩惱,所以得定自在。

「依定自在隨其所欲一切事成」,因為他得的定有大自在的威德,所以隨其所願意做的事情,這一切事情都能做成功,那麼這就是「聖威力」。

《披尋記》一二一九頁:

謂佛菩薩得定自在者:此中菩薩唯約八地以上為論,由於無加行、無功用、無相住中得十自在故。下皆準知。

「謂佛菩薩得定自在者:此中菩薩唯約八地以上為論」,這《披尋記》的作者也是這麼的意見,八地以上的菩薩說的。因為什麼要這樣講呢?「由於無加行、無功用、無相住中得十自在故」,因為這個第八地菩薩得了十自在故,所以他就叫做定自在。這個第八地菩薩就是無加行、無功用、無相住;就是心裡面任運地與第一義諦相應,不需要特別地努力,能有這種境界,這個無相就是第一義諦了。「得十自在」,第八地菩薩,八不動地就成就了十自在。當然這十種自在,第八地菩薩成就了以後,要經過九地、十地,到佛的境界究竟圓滿,所以從第八地菩薩開始得十自在,所以這裡面說佛菩薩得定自在就是應該從這裡開始。「下皆準知」,下文也是這樣子就可以知道的。

心調柔故,善修心故,是名聖威力。

「心調柔故」,他得了定自在,他心裡面調柔,不是那麼粗暴,這就是沒有煩惱的關係。前七地的菩薩雖然也斷了很多煩惱,但是還沒有能夠得到調柔的境界,就是煩惱還沒有清淨。第八地菩薩把三界內的一切的愛煩惱、見煩惱完全清除了,得到法身的境界。「善修心故」,他從善巧地修學禪定,修學禪定的關係,所以他心調柔,所以能夠得自在。「是名聖威力」,聖威力就是這樣意思。


你的提問, 幾乎已經有答案了。

急功近利、唯利是圖的原因是,利令智昏。

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智力相差不大,關鍵的區別是,把智力用到了什麼地方。智力的使用方向和使用效率,決定了人最終在金字塔的塔尖或塔基。無論任何領域和行業。


有一半的原因是ZF在背後推波助瀾

舉個例子 政府所倡導的教育產業化 體育產業化 在我看來教育產業化的目的就是為了賺錢 而不是為了教育 那些口口聲聲說大學擴招 是為了讓更多人學到知識 事實上是以教育的名義來攬財

我並不反對 把好的知識分享給更多的人 但是現在的大學就是一個虛榮浮華 墮落的名利場 有幾個教師是在用心教學 傳授知識的 學生只是他們職業生涯的墊腳石 對任何一個國家來說 教育都是立國之本 如果教育工作做不好 培養出來的人也好不到哪裡去 同樣 老師的工作作風會深深地影響學生 什麼樣的老師 就會出什麼樣的學生 或者說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學生也就帶著跟老師學會的爭名奪利 爾虞我詐 尖酸刻薄走上了社會 要想改變現狀 必須從教育著手 立法為輔 改堵為疏 改管製為引導


謝邀

廢物弟覺得因為社會變化太快了吧. 科技變化太快了, 而真正能解決地球上最重要的資源問題的技術卻沒有, 所以導致競爭很激烈. 很多技術其實都只能有短期的商機, 如果不趁機會好好撈一筆, 那以後搞不好就要喝西北風.


浮世本為名利重,古今能有幾人拋。

致君堯舜上,為使風塵俗。

好的社會,如北歐,名利心重的人少一些,壞的社會,如我們,多一些。


因為「自古深情留不住」。

誰知道以後會怎樣,生老病死、花花世界……人性難經考驗。

所以,都想緊握住現成的。


拋開道德 拋開社會壓力來說的話。 原因如下


他倆都回答過這個問題,我就不抖機靈了。


因為一切近在眼前,皇帝原來不是在使用金鋤頭~


為什麼這樣問?這個問題太抽象了,也不知道提問的人意圖是什麼。


1、大多數人都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麼。

2、人喜歡盲從。

3、大環境洗腦。

結果就成這樣了


分頁阅读: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