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追風箏的人》?


在面對自己犯下對他人造成嚴重傷害的錯誤時,會產生兩類人。一類人是逃避、隱瞞、甚至欺騙,總之不想直面錯誤,不願承擔責任,害怕認錯帶來的痛苦,最後跟隨時間的路過慢慢忘卻。

另一類人逃不過良心的譴責,從此種下心結,備受煎熬。而解脫的辦法卻只有一個,即正視錯誤,承擔後果。小說的主人公阿米爾就是這一類人,在傷害自己的小夥伴哈桑之後,逃離阿富汗,來到了美國。但時間與空間的距離並不能令他將痛苦遺忘,反而驅使他的良心在下半部書中布滿了救贖。

從書中的第十六章開始,阿米爾開始了救贖。而十六章之前,則是阿米爾對於錯誤的承認與敘述。小說的第一段,作者表達出回憶對於阿米爾的侵蝕,奠基出全書的基調,從而引發出塵封多年的那段往事。

「許多年過去了,人們說陳年舊事可以被埋葬,然而我終於明白這是錯的,因為往事會自動爬上來。回首前塵,我意識到過去的二十六年里,自己始終在窺視著那荒蕪的小徑。」——(李繼宏譯)

在往事之中,長了兔唇的哈桑自出生開始就註定他此生要為阿米爾留下一段快樂的童年,鋪平一段通往救贖的道路。

「哈桑和我喝過同樣的乳汁。我們在同一個院子里同一個草坪上邁出第一步。還有在同一個屋頂下,我們說出第一個字。我說的是『爸爸』,他說的是『阿米爾』。我的名字。」——(李繼宏譯)

正是因為哈桑把阿米爾當做最親近的人,所以他才會願意保護阿米爾的怯懦選擇與仰慕納粹的阿賽夫戰鬥,儘管他只是宗教中最弱的什葉派、阿富汗國最低賤的哈扎拉人。但他為了少爺阿米爾葉敢於戰鬥宣言:「到時候別人會說你是獨眼龍阿塞夫,如果我對準你左眼的話。」

正是因為哈桑把阿米爾當做最親近的人,所以才會有石榴樹上刻上「阿米爾和哈桑,喀布爾的蘇丹。」這一自作多情的純真話語。喀布爾就是那一片生長著這棵石榴樹的地方,蘇丹就是國王的意思。既然阿米爾是國王,那麼哈桑就是國王之手,任勞任怨。

正是因為哈桑把阿米爾當做最親近的人,所以才會在進行風箏比賽時,去撿被阿米爾用風箏線割下來的戰利品,並說出那由心而發感動千千萬萬的人的那句話:「為你,千千萬萬遍!」

為你,千千萬萬遍!哈桑做到了。

無論阿米爾再如何嘲笑他的身世,再如何因為自己的自私而陷害他,再如何因為內心不安而嫌棄他,哈桑始終都是默默承受。就像是一匹忠實的野馬,你要去走遍天涯尋找歡樂抑或是下馬回家滿臉厭惡,始終都是為你,千千萬萬遍!

哈桑是無私的,忠實友誼的。可階級的差異、宗教的矛盾以及父親的罪惡卻讓阿米爾始終流離在友誼之外。

阿米爾是一扇鏡子,照映出每個人與身份不符的卑陋心靈。阿米爾就像是許多的我們一樣,自己怯懦,卻不敢承認父親對哈桑勇敢的贊同;自己受到父親的冷落,卻接受不了父親對哈桑的青睞;自己與哈桑明明是很好的朋友,卻從不在客人面前帶他玩,也不會去承認哈桑對他的好。

「隨著時間的過去,腫傷消退,傷口禰合。不久,他的嘴唇就只剩下一道彎彎曲曲的縫合線。到下一個冬天,它變成淡淡的傷痕。說來諷刺,正是那個冬天之後,哈桑便不在微笑了。」——(李繼宏譯)

這是小說中第五章的最後一段,作者用簡潔精鍊的語句描繪出哈桑的兔唇被修復好的過程,可也正因為文段中的反差與諷刺懸念成功的為阿米爾與哈桑二人間的矛盾埋下伏筆。

哈桑去撿尋被阿米爾給割落的風箏的路程中,遭遇到了上次在他手中吃癟的阿塞夫。結果,可想而知,哈桑定會遭到一頓毒打。可作者卻試圖運用更為深沉的教訓讓哈桑受到侮辱。從而令怯懦的阿米爾因為內心的不安而犯下錯誤,從此埋下後文救贖的導火線。

是的,如我們所料,哈桑被侮辱了。可是,這個願意為你千千萬萬遍的哈桑卻遭受了作為一個男人最起碼的尊嚴踐踏,遠在我們預料之外!

他被雞姦了!被阿塞夫夥同兩個小夥伴明知道是犯罪的情況下將他強行同性奸侮!而這個受他保護的阿米爾是怎麼做的呢?

「我張開嘴,幾乎喊出來,如果我喊出來我生命中剩下的光陰將會全然改觀。但我沒有,我只是看著,渾身麻木。」——(李繼宏譯)

阿米爾只是看著,就像是魯迅筆下的那群看客般麻木不仁、卑微懦弱。在這裡,作者令阿米爾「抓緊拳頭,合上雙眼」。展現出兩段記憶和一個夢境用來放映出阿米爾內心的痛苦掙扎。

可是,掙扎有用嗎?阿米爾並沒有去像哈桑保護他一樣去保護他,而是為自己尋找著借口逃避良心上的譴責和內心的愧疚。

「結果,我跑開了。」

「為了贏回爸爸,也許哈桑只是必須付出的代價,是我必須宰割的羔羊。這是個公平的代價嗎?我還來不及抑制,答案就從意識中冒出來:他只是個哈扎拉人,不是嗎?」

「爸爸緊緊的抱著我,不斷的撫摸著我的後背。在他懷裡,我忘了自己的所作所為,那感覺真好。」

——(李繼宏譯)

當哈桑受盡屈辱把自己撿尋的風箏交給阿米爾時,得到的卻只是淡淡的回應。這一回應持續了很久,無論哈桑是怎樣的討好。就這樣,哈桑與阿米爾的友誼逐漸隔斷,也宣告出阿米爾內心愧疚得不安與逃避。

後來,阿富汗發生戰爭,全民深處水深火熱之中。阿米爾跟隨父親跑到了美國,在此期間哈桑於他幾乎等同於博爾赫斯對於他筆下得描述那般:「他那淡淡的形象也就消失了,彷彿水消失在水中。」

就這樣,小說持續到了第十五章。阿米爾的忘年好友拉辛汗從阿富汗趕回來。

「但在我求你之前,我會先告訴你哈桑的事情,你懂嗎?」——(李繼宏譯)

拉辛漢的話語鉤起了阿米爾的傷痛,他心中良心在召示他要面對當年放下的錯誤。於是,接連著十六章,全是拉辛汗告知阿米爾哈桑的消息。在這阿米爾離開這幾年,哈桑娶妻生子,看管阿米爾家。

拉辛汗又拿出哈桑寫給他的信,其中內容講述了阿富汗國內的戰亂與自己受到的禍害、兒子索拉博的故事與拉辛汗的病。但穿插這一系列的全是幼時與阿米爾一同玩耍的快樂時光,最後:

「如果你回來,你會發現有個忠誠得老朋友在等著你。」

哈桑還是那個哈桑,還是那個願意為他千千萬萬遍的哈桑。可是就是這樣的人,連同妻子在保護阿米爾家時被殺害了!阿米爾也不是阿米爾了,他以為自己已經逃避了痛苦,可是卻不知良心上的譴責已經驅使他開始救贖。

之後,便是全書的大高潮。通過拉辛汗的敘述,阿米爾得知哈桑其實是父親的私生子。所以父親會覺得自己虧欠哈桑,從而把平常的精神性父愛賦予哈桑,而把物質性要求給自己卻得不到他的父愛。

說實話,這一親生兄弟的梗早已被用爛,可作者硬是將它用出了新意,並賦予了人性的複雜。回到小說第三章,父親和拉辛汗的談話中說自己痛恨盜賊,可自己卻也成為了盜賊,偷了人家的妻子生下了哈桑。為了彌補自己對私生子哈桑的罪惡,便開了許多恤孤院照顧無家可歸的孩子。

這是什麼舉動?這是救贖!父親的命運是救贖,阿米爾也是救贖,他要救的是自己失去的人格和逃避的良心上的譴責。

十六章、十七章、十八章,這是全書最值得多看幾遍的內容。前者是記憶起逃避過的痛苦、中者是掀開秘密的荒唐、後者是救贖前的再度掙扎。

最終,經過了第十八章自我的審視。阿米爾答應了拉辛汗的要求,決定接索拉博回美國,替哈桑將他撫養大。於是,他回到了阿富汗,來到了幼時生活的時光,目睹了其中的戰亂,開啟了救贖之旅。

命運總是如此無常反覆,頗為諷刺的是阿米爾接索拉博回美國最大的敵人竟然是崇拜納粹文化的阿塞夫。這一次,沒有了哈桑的保護,阿米爾終於驅逐怯懦,鼓起勇氣面對敵人。

儘管面對著是比自己強大的阿塞夫,儘管這是他人生中第一次打架,儘管他被打的滿地鮮血令索拉博哭求著阿塞夫別打了,可阿米爾竟然只是發笑!因為,那一刻,他知道了,他通過他的救贖已經打開了心結。

「好笑的是自1975年入冬以來,我第一次感到心安理得。」

「我體無完膚,我並不知道有多糟糕,後來我才知道,我心病已愈,終於痊癒了。」

——(李繼宏譯)

大高潮過後,又有幾段小高潮。在接下來的幾章中,如果說前文是救,在此之後就是贖。阿米爾致此,已脫離了不安,化成了對自己親生兄弟也是最好的朋友哈桑的彌補。

阿米爾最終接了索拉博回到美國,因為在阿富汗成為欒童的日子裡,索拉博變得非常抑鬱,竟然要去自殺。雖然被挽救了回來,但他始終都走不出自閉症。

作者胡塞泥行文致此,經過了人與人間的友情、詮釋了背叛與贖罪、勾勒出戰爭與國家,最後主題再度升華,深入挖掘人格的美麗。

「你知道嗎,將軍大人,我爸爸睡了他僕人的老婆。她給他生了個兒子,名字叫做哈桑。現在哈桑死掉了,睡在沙發上那個男孩是哈桑的兒子。他是我的侄兒。要是有人發問,你可以這樣告訴他們。」  

「以後我在場的時候,請你永遠不要叫他『哈扎拉男孩』。他有名字,他的名字叫索拉博。」

如果說這兩段文字體現出了阿米爾最後敢於正視哈桑與索拉博,面對人性的話,那麼下面這一段就是展現出人性的美麗與風箏的意義。

「『你想要我追那隻風箏給你嗎?』他的喉結吞咽著上下蠕動。風吹起他的頭髮。我想我看到他點點頭。『為你千千萬萬遍。』我聽見自己說」

「我追,一個成年人在一群尖叫的孩子中奔跑。但我不在回,我追,風拂過我的臉龐,我唇上掛著一個像潘傑希爾峽谷那樣大大的微笑。我追!」

(李繼宏譯)

整本書都充滿了命運輪迴的基調,也充滿了人格的迷失。

父親痛恨盜竊之人,可自己卻做了盜竊之人。他偷了僕人阿里的妻子,並使其產生了自己的私生子哈桑。

哈桑與阿米爾是父親的兩面。哈桑繼承了父親的勇敢強壯,阿米爾繼承了父親的榮耀形象。父親對兩人都愛,可是卻不能公開表露出對哈桑的人父之責。而阿米爾恰恰相反,是社會所承認的兒子,將繼承父親的一切,於是受到父親的怨氣。

哈桑為阿米爾千千萬萬遍,為的竟然是自己稱作少爺的死也不知道的親生兄弟。阿米爾逃避自己的痛苦遠離了哈桑,卻發現哈桑是他的親人。

哈桑遭到阿塞夫的強行奸侮,他的兒子索拉博也成為了欒童。可是哈桑曾經為了保護阿米爾用彈弓恐嚇阿塞夫,索拉博更是直接用彈弓打瞎了阿塞夫的眼睛。

阿里沒有生育能力,自己的兒子哈桑不是親生的。阿米爾結婚許多年,也無法生育孩子,最終收留了索拉博。

可這一切,似乎又都進行了救贖。

父親為了彌補自己的罪過,開辦了恤孤院收留無家可歸的孩子;阿米爾終於正視了自己的錯誤,去接索拉博回美國,並因此與阿塞夫決鬥;阿塞夫仰慕納粹文化,並成為塔利班組織的一員被同樣的彈弓打傷眼睛後,放走了阿米爾和索拉博;哈桑為了阿米爾去檢尋風箏,並因此說出為你千千萬萬遍,而阿米爾為了照顧好索拉波也願意為他去放風箏千千萬萬遍!

這些充滿輪迴般的情節和悲天憫人的敘述使得整部小說都在為人格的追回而奔走,追風箏的人,追的到底還是迷失的人格。


《追風箏的人》是我看過的最好的小說,沒有之一。

  直到現在,依然是。

  改編的電影在中國拍攝,卻不能在中國放映。

  這是一個限制級的故事。但是廣電總局卻不能刪除限制級的情節,因為那正是影片的核心。

  電影遠不及小說,小說有更多的血腥,暴力,更真實。

  生活原本就是限制級的,用謊言給孩子營造的環境,總有一天會破滅。

「兒童不宜」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謊言和假象,那是忽略甚至剝奪了兒童作為人隊世界的認識權利。

   《追風箏的人》向世界展示了一個限制級的童年。小說第一句就是「我成為今天的我,是在1975年某個陰雲密布的寒冷冬日,那年我十二歲。我清楚地記得當 時自己趴在一堵坍塌的泥牆後面,窺視著那條小巷,旁邊是結冰的小溪。許多年過去了,人們說陳年舊事可以被埋葬,然而我終於明白這是錯的,因為往事會自行爬 上來。回首前塵,我意識到在過去二十六年里,自己始終在窺視著那荒蕪的小徑。」

  孩子發現謊言破滅的時候,那感覺很糟糕,2010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略薩在描述他第一次知道娃娃的來源時,是這樣說的:

  「我和表哥一起在河裡游泳,表哥告訴了我娃娃的真正來源,這一揭示彷彿擊傷了我。這使我覺得知道這件事是對自己的玷污,同時也玷污了我和母親的關係,在某種程度上也玷污了生活。世界對我來說一下子就變得骯髒了……過了很長時間我也不得不接受這一看法:生活就是如此。」

  蔣方舟發現了略薩世界觀崩潰時的糟糕感覺,但是不知她可曾了解,略薩一生,為反抗獨裁而奮鬥。

  謊言破滅時感覺糟糕,尤其是當謊言已經成為自己生命一部分的時候,這事情更讓人歇斯底里。

  於是,中國主流媒體對韓國電影《老男孩》的評價,用盡了生平所能想到的最惡毒的辭彙——血腥暴力色情兇殺道德敗壞滅絕人性,當然還要加上萬能理由:帶壞青少年。

  《老男孩》主題鮮明地揭露了那些「已經成年,心智卻尚不成熟」的人,描述了被社會異化的人的處境。

  但是中國太多人已經被異化得找不到自己,如同《色戒》中的易先生。

  專制的毒瘤已經如一根倒刺長入心裡,一旦拔出,自己也將一命嗚呼。所以正是這些被異化的人,在維持著這萬惡的體制,並且將每一個新生命異化。

  這和傳銷體制一模一樣。把每個人扭曲成同樣的畸形,形成一個暴民的社會。

  少數身居高位的暴民,瘋狂地施暴,以維持這體制,處在底層的暴民,對統治者表示十二萬分的理解,然後努力,奮鬥,殺死身邊的競爭者,爭取早日成為施暴者。那些沒有成為施暴者的,被壓迫一生,卻毫無怨言,他們甚至喜歡這樣的生活。

  少數人覺醒了,被暴民們視為「不穩定因素」,大家集體殺死了他們,繼續著暴民社會的繁榮和暴民主義的偉大振興。

  成長的過程,不應該是一個殺人的過程。

  那個天真,誠實的孩子最先被殺死。那個充滿同情心的孩子也沒有活到成年。

  倒是那個猥瑣的孩子,那個陰險的孩子活了下來,組成了一個不成熟的成年人。

  有人說,兇手是那個猥瑣的孩子,他有罪,他應該被關起來,在陰冷的囚室中每天懺悔。

  也有一些人堅持說要殺死他,因為他是一切罪惡的根源。但是他不能被殺死,因為沒有他,整個族群就沒有了後代,沒有了未來。

  於是這猥瑣的孩子在所有人的指責中,只能永遠躲在暗處。包括他自己,都在指責自己的猥瑣。有時候他甚至真的讓自己相信,自己就是那個萬惡的兇手,應該被處死,卻僅僅由於仍舊擔負重責而苟活著。

  沒有尊嚴,沒有地位,卑微地存在著。

  他其實不是兇手,兇手藏得很深。當兇手露面時,所有人都瞪大了眼睛--居然是他,那個受傷的,被忽略的,最弱小的孩子。

  他幾乎殺了所有其他的孩子,然後潛伏,讓那個陰險的孩子面對世界,並把所有罪責推給那個猥瑣的孩子。

  回頭看看,那個天真誠實的孩子,是否還一息尚存,那個猥瑣的孩子,是否還獨自面對陰冷和黑暗,那個陰險的孩子是否正得意,那個曾經受傷的孩子,是否還躲在讓人難以找到的角落?

  孩子們可以不在殺人中成長,至少外國大多數孩子不是這樣成長。

  We are the world.

  We are the children.

  原來那個被視為萬惡之源的孩子並不猥瑣,只是那個受傷的孩子,給他帖上了猥瑣的標籤。

自尊,是面對自身缺陷的能力。

  所以,哲學家,成了世界上最醜惡的人,他們畢生致力於尋找人性的缺點,然後殘忍地指出來。如果悲觀地看,我們的社會,真的不比民國初年進步多少,在許多方面,甚至存在著嚴重的倒退。

  出去純粹的科技進步帶來的變化,在目前的中國,許多人依舊愚昧。但是,現在能夠看懂文字的人,比民國時候,要多不少,現代人處在這樣一個信息爆炸的年代,對人類文明的優秀成果,還是有不少了解的。

  雖然高牆依舊在,但是互聯網的出現,使得草根人物影響大眾成為可能。

  傳播進步思想,喚醒更多的人是可能的。

  並且,現在許多年輕人,還沒有完全被異化,還大有前途。

小補充一下,真正優秀的哲學家,不止是指出人性的缺陷,還要指出一條改善的道路。

  卡夫卡的人本質理論,是到目前為止,我最贊同的關於人的本質的闡述。

  卡夫卡說,誰若棄世,他必定愛所有的人,因為在這種境遇下他會思考人的本質,這種本質無非是被人愛


四個字:三觀不正

主人公一直知道他做的是錯的,但是一直沒有去「贖罪」,為什麼?因為為了一個下等人冒死去阿富汗不值得,那後來他為什麼又去了?因為他知道了哈桑是他的兄弟,為兄弟冒死去阿富汗就很值得了,也就是說,從始至終,主人公心理都是歧視僕人哈桑的,小時候對不起僕人哈桑,雖然愧疚,但愧疚程度也就那麼回事,連他爹死了都沒說出事實真相,不值得冒死贖罪,到後面僕人哈桑變成了兄弟哈桑,主人公才冒險重回阿富汗,」為了自己當年對不起的兄弟,我冒險又算什麼呢?「。

這本書收到熱評讓我想起一位印度女作家,在印度,正常的上等種姓家裡面的僕人都是跪著的,而這位女作家由於受過西方皿煮滋油的熏陶,本著平等博愛的精神允許她們家的僕人坐著,然後西方白皮就被這姐們感動了,覺得她身上散發著博愛的光芒。對踩在腳底下剝削的僕人,我稍微抬一抬腳讓他們喘口氣就是就贖的價值觀,真的值得感動嗎?

無論這本書多麼被看不懂的人盲目追捧,都改變不了他三觀不正、看不起僕人哈桑,只看得起兄弟哈桑的事實。

最逗的就是這位少爺覺得帶哈桑的兒子放個風箏,就贖了他放任哈桑被人雞姦,還冤枉了他一輩子的罪,也是自我安慰能力很強的。


貼一篇讀後感。

寫在看完《追風箏的人》之後。

當初拿到這本書時就計劃著看完後要寫一篇讀後感,如今卻只能苦笑那時的不自量力。這是我讀過的第一本外國作品,好歹是向國際文學偷偷瞟了一眼,浮光掠影一般,實在不敢說有什麼深刻的見解。

《追風箏的人》是一本口碑極好的書,多數愛書之人的書單上都會有它的身影。在知乎上閑逛的時候,有關讀書的話題之下總能看到其他人的推薦,無人不說其震撼人心催人淚下。於是,我的好奇之心驟起,當即就在網上書城買下了它。我想親眼目睹他們所描述的場景,也想親身去體驗他們所傳達的情感,那是一個關於什麼樣的故事,那故事又有什麼樣的曲折,那曲折之外又有什麼樣的感情,那感情之中又會有什麼樣的思考,我都想知道,為之牽腸掛肚,就像我十分想知道錯身而過的某個人的電話號碼一樣,而不同的是,這本書就在我的手上,它不會錯過,我也不願去錯過它。

當然,我作為一個粗人,只有閑來才偶爾翻翻書本的人,即便是讀後有感,也不會太深刻吧。我想簡單的去體會阿米爾與哈桑之間以及阿米爾父子之間的情感變化,還有阿米爾為了贖罪而付出的努力,還有哈桑離開之後的遭遇,還有索拉博的經歷,還有拉辛汗這個改變阿米爾的人,還有那棵石榴樹,那個冬天,那隻藍色的風箏,那支彈弓,還有許多許多我想知道的事情,書越翻越薄,我的心情竟會越來越壓抑。我只想簡單的去了解這些故事,我攔下了阿富汗上空傾瀉而下的炸彈,擦掉了那街道上的哀鴻遍野,一切只是發生在普通的情境之下,夕陽下的城市炊煙裊裊,湛藍的天空中風箏翻飛,阿米爾和哈桑誰都不用背井離鄉,依舊在那棵刻著字跡的石榴樹下講故事。然而,這樣的故事背景又怎麼可能為自己的意志而消失,而歸於和平呢。阿塞夫到底還是出現在那裡,他到底還是成為了塔利班的嗜血狂魔,他到底還是對哈桑父子做出了同樣的惡行,我一邊對他惡語相加,恨不能以其人之道施以報復,但一邊又思考著他對於故事發展的貢獻,甚至想,假如不是阿塞夫,阿米爾還會有單挑的機會嗎,索拉博還能在射破他的眼珠之後拉著阿米爾逃出那個大院么?略微的為之慶幸,或許這是阿塞夫對自己滔滔罪行的一點微簿的救贖,又或許這真的只是萬幸。

讀書的過程,就像是在看3D的電影,如臨其中,這種感覺之前未曾有過。我目睹了這一切的發生,而痛苦的是,我只能看著,只能眼睜睜的看著,只能像阿米爾眼睜睜的看著哈桑倒在雪地里一樣。我真的沒辦法在阿米爾怯懦的時候去幫助哈桑脫離阿塞夫的襠下,也不可能告訴阿米爾的父親那隻藍色的風箏上沾滿了罪惡和無助,也沒辦法在哈桑被槍擊之前救走他,也沒辦法在阿米爾與阿塞夫單挑的時候出手相助,我只能看著,思考著。我嘗試置換處境,我不再是看著,而是經歷所有的經歷,我會怎麼做,我會怎麼想。換做是我,哈桑的命運會有所不同嗎?這絕對是需要莫大的勇氣,只有擯棄所有的虛榮與尊嚴,才會給出一個真實的答案吧。而僥倖,我只是一個讀者,不會像阿米爾那樣,所有的心理活動都被千千萬萬的讀者看到,我不用給出自己的答案。這應該是很多人的幸運吧。

哈桑至死都不知道自己是日夜侍奉的那個主人的弟弟,他誓死捍衛著老爺留下的宅院,而那個生平最厭惡盜竊的老爺卻正是「竊」走了阿里老婆的人,也正是他不知道的親爹。單純如哈桑,忠誠如哈桑,我想,哈桑一定根深蒂固的以為,阿米爾就是他的整個世界。他可以跑過一條條的街道去等待那隻被少爺割斷線的風箏。為你,千千萬萬遍,這句話出來的時候,一定賺足了眼淚,那時候他還只是小孩子,他從來不認為阿米爾少爺會欺騙他,會欺負他,而是講故事他聽,教他識字。他為了阿米爾千千萬萬遍,追了一隻又一隻的風箏,直到那隻藍色風箏的出現。哈桑忍受著巨大的委屈,他用自己的方式來保護著阿米爾少爺。多年後的某一天,他依然可以在信里說著自己的經歷,像說家常一樣,沒有絲毫的怨恨。作為讀者,我不斷的的積攢著對阿米爾的怒火,不知道它會在哪一行字間燃燒起來,他自私而怯懦的想法,導致了哈桑的悲劇。不過,值得動容,值得改變的是,阿米爾最終完成了自己的救贖,他選擇走向了做回好人的路,他穿過到處瀰漫著恐怖氣氛的喀布爾,將索博拉帶了回去。這期間,為了索博拉,千千萬萬遍。

阿米爾的風箏又一次飛上天空,他鬥爭著,割斷了一隻又一隻的風箏,如同那年的風箏大賽,哈桑拿著線軸,他勾著長線,爸爸和拉辛汗在樓頂上看著。終於,一直選擇用沉默來面對所有的遭遇的的索博拉被風箏喚醒了,微微一動的嘴角,足以讓阿米爾和索拉雅抱頭痛哭,哈桑見到了,也會笑,也會哭。

我一定忽略掉了許多值得一提的細節,好在故事的主脈我記的十分清楚,它們一直出現在我的腦海里。我不知道它帶給我的是怎樣的思考,或者準確的說,我不敢去思考,因為它帶給我的震撼和感動,沉重而巨大。我總會去想,如果我是哈桑,如果我是阿米爾,如果我是索拉博,如果我是阿塞夫,如果我是他們每一個人,那麼事情會怎麼發生。這真的是對內心的嚴刑拷打,冷水一盆盆的澆在頭頂,皮鞭一次次的抽在骨肉,紅彤彤烙鐵在胸間滋滋滋的熨燙,你會怎麼說?我猜測,哈桑一定會堅定的說,為你千千萬萬遍,而我們呢?當然,現實中可能沒有誰會有這樣的遭遇,所以,我們可以隱藏,哪怕是一絲絲的邪惡,哪怕是飽滿的嫉妒,哪怕是一點點的憤怒,我們都可以將它化在臉上於無形。

或者,可以這樣問自己,我們可以為誰千千萬萬遍。而誰,會為了我們千千萬萬遍。It`s a question。


2015年5月12日於長沙


也許是之前看歷史書比較多吧,這本書讓我感興趣的其實是小細節里反應的歷史。

蘇聯斯大林模式的經濟政治僵化,即使開疆擴土但是仍然對綜合國力的提高沒有絲毫幫助。反而把自身的政治經濟問題帶到了其他地區。伊斯蘭封建國家的典型興衰模式,因人民渴望和平上位又因階級分化而被推翻,塔利班只是一個快進的版本而已。和一千年前的阿拔斯王朝或者現在的伊斯蘭國沒有本質區別。

當然給我感受最深的是由於全球化引起的種族矛盾,經濟矛盾等在中東的突出表現。之前知道全球化是拖垮中東的主要原因,但這本書給了我一個可以近距離看這一切都機會。很明顯的先是產品的滲透(到處都是美國貨),然後古老的階級分化由於外來的推動迅速激化。一部分人變成極端派,古老穩定的君主制被廢除,然後就是各個極端派之間的內戰。最後一個極端派贏了。對反對的人屠殺來鞏固自己的通知。所以說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中東的經濟被西方國家控制,於是政治開始動蕩。人民中好命的投靠西方,不好命的就自生自滅吧。

但是即使在這種環境下,人性的純真,也是擋不住的啊。


這本書有好有壞吧,總歸來說好多於壞。好處已經被說得很多了。我說一下我比較不同的觀點:

說實話,人物身上的悲劇就像是被刻意堆疊上去的,而且堆得太滿了以至於讓我們感覺到人物稍微脫離了現實,他們被賦予了超乎常理的悲劇,不是很自然。似乎作者能想到的悲劇都寫在了阿米爾身上,哈桑也是。作者沒能很好駕馭住這麼多悲劇。用很多的悲劇一點點累積了很多哀愁在最後噴薄而出,雖然能讓人感覺到震撼,但我不喜歡,而且由於太注重對於悲劇的堆疊而沒能很全面的塑造出一個人物來。是的,我的確看到了阿米爾內心的煎熬與糾結,但那只是心理,沒有對於阿米爾這個人物進行更多的塑造,我想,如果把人物塑造的更好一些,能更好的體現出情感。一書一世界,我喜歡全面的,有血有肉的人物,人物不能僅僅充當作者情感的載體和抒發的工具

總歸來說,情感才是靈魂,雖然修飾上有所欠缺,但依然算得上一本好書


好像整個知乎都喜歡這本書,我問朋友要書單她也這麼推薦。

看完之後非常不喜歡這本書。

對我就是要唱反調。

首先這本書比較符合美國的價值取向吧,很多觀念我並不能同意。很多立場都是站在美方那裡想的,我一點都不反感美國,但是我很反感這本書的立場,尤其還是戰爭。

其次很多情節並不真實,雖然距離我的生活很遙遠,但是最起碼的一點共鳴我並沒有感受到,以至於我對於這本書內的很多情節感到虛假,甚至矯情做作。尤其是全書的最關鍵的那句「為你,千千萬萬次」,總感覺矯情到不行,看上去兩人感情很深但是其實並不到這份上,用詞太重了。


《追風箏的人》的作者是卡勒德·胡賽尼,美籍阿富汗人。2003年,小說在美國出版,引起轟動,2006年,

引入中國大陸,不知不覺間爬上暢銷榜,九年過去,上周我看了看,它依然排在各大圖書網站暢銷榜的首位。這絕對算是個奇蹟。於是乎再加上之前聽過的一些零散
的好評,我決定認真讀一下,於是我登錄了某盜版網站。不好意思,由於盜版在咱們國家的泛濫,直接滋長了我但凡有免費的就不會花錢的惡習。

是為什麼說我們要禁止盜版網站呢,因為它們有時候太可惡了——它竟盜得不全。這書有二十五章,盜版網站只盜了十三章,原本我是看不出來的,因為他們盜得挺

有水平,該刪的刪不該刪的都留著了,它乾的更像是一個資深編輯乾的事。在閱讀盜版的過程中,我的心靈感受到了久違的因溫情而起的顫動,那種感覺已多年不見
了,它就像是什麼呢?書我是想不起來,電影么,就像巴西的《中央車站》之類的,波瀾不驚之中,暗流激涌,真的,這個故事寫得非常好。

但是我怎麼意識到這是盜版的呢,因為當時我在上班,我邊工作邊看完了這書,一共花了不到一上午的時間,我之前在噹噹網上看過這書的版面字數有23萬,

於是我就覺得蹊蹺了。怎麼可能看得這麼快,但為什麼我又覺得我基本上算是看完了整個故事呢?這盜版網站肯定是有問題的,它八成是中間刪了不少吧。所以,為

了解決心中的疑慮,我又登陸了另一個盜版網站。果然,我發現另一個網站要比前一個全。我感到有些憤怒,因為這讓我想起了一件事,我的好幾部小說都是從前一
個網站看的,那裡面甚至包括東野圭吾的《嫌疑人X的獻身》,推理小說啊,推理小說要是被刪節了,可不是簡單的少看幾個黃色鏡頭的問題啊,那基本上就是等於沒看啊,頓時之間,我脊背發涼。

於是我喪失了對盜版網站的全部好感,哪怕是後一個網站看起來很全,我也不想再看了,我決定買書。當然,這裡面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通過閱讀那些被刪節的盜版內容,我已然被小說深深吸引並心生敬意。下班之後,我直接去了新華書店,花了29塊錢,買了本正版。而這本書在當時那個新華書店裡的擺放位置,再次證明了我的感覺不錯——在出版了已經有九年時間的今天,它依然被放在最最最顯眼的位置,碼了一堆。不用再多的證據了,這絕對是本非常好的小說,我不容再漏掉一字一句。

事實證明,正版的力量果然要強於盜版。我在第二次被文火攻心的過程之中,也感受到了故事的充實,沒錯,這才是一部完整的小說。我決定,從此書起,以後要在閱讀之前認真篩選盜版網站。

其實,我以前對中東啦中亞啦(我也分不清那些地方到底是哪)的當代文學並沒什麼好感,因為我中學時候看過2006年

來自土耳其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奧爾罕·帕慕克的小說《我的名字叫紅》,諾貝爾獎嘛,你知道的,肯定是看得我一頭霧水煩不勝煩。後來沒幾年又有個中學女神送
了我本以色列作家薩米·邁克爾的《瓦地的小號》,我嘗試著讀了有四五次,每一次都在十頁之內將書放下了。這兩本書雖然都沒讓我從中學到什麼太有用的東西

(不是書的問題,是我的問題),但是至少讓我了解了那個地區的文學是一種什麼樣的感覺,我可以確定的是我不喜歡那種感覺,所以後來多年,我再也不曾翻看過
那個地區的小說。

《追
風箏的人》也依然是那種伊斯蘭的、夾雜了阿拉伯和部分印度的、荒涼樸實的、安靜從容的感覺,但是,它不像《我的名字叫紅》那般繁瑣,也不像是《瓦地的小

號》那般輕飄,它是實實在在地用很樸實的筆調本本分分地講故事,言之有物且容易閱讀,語調平淡卻感人至深。其實那個地區的人民,基本上都是有信仰的人,我
覺得正是這種普遍的信仰影響了他們的文風,他們溫情,不緊不慢,拒絕暴戾,就像真主阿拉在你耳邊循循善誘。

個小說里有很多值得討論的主題,比如阿富汗人的生活變遷,塔利班政權的殘暴統治,以及那個被討論次數最多的有關童年與人性的終極命題,這都是些隨時都能洋
洋洒洒拿出來寫一本書的話題,由於此類佳作太多,我就不跟著攙和了。我只說說這書讓我對第三世界國家產生的一個另類的認識:雞姦。

當時哈桑(男孩)被另一男孩給強暴的時候,我真是有種莫名驚詫的感覺,我以為他們把他按在那裡頂多是往死里揍一頓,我真沒想到一個孩子會強姦另一個比他只小了沒幾歲的孩子。而且是在另外兩個男孩子的幫助下。

後來哈桑的兒子又被當作孌童給使用了,那時候已經領略了前文內容的我還是覺得有點突兀,這國家怎麼拿雞姦這麼不當回事,好像他們生來就認為男人強姦男人是理所應當的事情一樣,行動得是那麼順其自然,在自我心理審視方面又是那麼無所顧忌。

正巧我這幾天看鳳凰衛視《鏘鏘三人行》的時候,裡面那男嘉賓也提過一句,說他年輕時候去印度,有朋友提醒他,隨身一定要戴著安全套,要不然被強姦的時候染上病就麻煩了。看來這事在那些國家還真的是常態。

是個很善於分析的人,但是面對目前這種情況,我真他媽是感到有點空,我很想研究下他們究竟為什麼男女都干,但這種情況在我們國家似乎從來沒有大面積發生過

(我是說你走在大街上就容易讓人給雞姦了的情況),歷朝歷代都沒太聽說過,所以我骨子裡就很難給我提供分析這種問題的有效信息,所以不好意思這回得讓你失
望了,這事我只有能力遠觀,沒本事寫完。但是我可以給你們推薦一個異人,王小波遺孀李銀河女士,她對這方面挺懂的,你們不妨微博@一下她,問問究竟是怎麼回事。

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謫狂書評」,zhekuangshuping,精彩不停。


對外國文學接觸的很少,對阿富汗的了解更是非常的少,於是就這樣在相關知識極度匱乏的情況下看完了《追風箏的人》。看似老套的同父異母的故事背後卻承載著讓我們無法呼吸的沉重。它是怎樣的一種沉重呢?

它充滿了政治與戰爭的沉重。戰爭向我們展現的阿富汗,正如書中描述的那樣是人間的地獄一般,到處是貧窮、苦難、絕望。蘇聯的擴張打破了阿富汗的平靜,讓阿米爾離開了那個擁有他全部童年回憶的喀達爾。這個國家成為了大國之間博弈的犧牲品,他的破敗與凋零沒有人會在乎,更沒有人會考慮那裡的孩子是否應該擁有美好的童年。

它充滿了靈魂的自我救贖。阿米爾的童年充滿了與哈桑的美好回憶,但是也充滿了私慾、嫉妒、謊言、懦弱、逃避。他希望獨自享有父親的愛,他希望突出自己的優秀,他希望享受著自己優越的身份地位,所以他把哈桑當成自己的玩伴卻始終不願意承認他是自己的朋友。我們總會覺得小孩子的世界是天真無邪的,但是我們錯了,原來有些東西不用別人教給我們,也許人的一生都是在救贖自己邪惡的靈魂。直到阿米爾已經三十八歲,當他知道哈桑是他同父異母的弟弟時他仍然不願意去面對,救贖始終在繼續。

它充滿了壓抑的痛苦與稍縱即逝的快樂。阿米爾的父親一直以一個正直、勇敢、負責任的形象出現在我們的眼前。他是那麼的強大,可以和黑熊搏鬥、建立孤兒院、成功的經商、為家人提供著優越的生活、面對俄國人的槍口毫無畏懼的挺身而出、為了讓自己的兒子在美國生活學習去加油站工作,去跳蚤市場賣二手貨。可正如拉辛汗寫給阿米爾的信中所說的一樣「但你父親是一個被拉扯成兩半的男人,親愛的阿米爾:被你和哈桑。他愛你們兩個,但他不能公開表露對哈桑的愛,以盡人父之責。所以他將怨氣發泄在你身上——你恰好相反,阿米爾,你是社會承認的一半,他所繼承的財富,以及隨之而來的犯罪免受刑罰的特權,統統都會再贈給你。當他看到你,他看到自己,還有他的疚恨。你現在依然憤憤不平,而我明白,要你接受這些為時尚早。但也許有朝一日,你會明白,你父親對你嚴厲,也是對自己嚴厲。你父親跟你一樣,也是個痛苦的人。」阿米爾從小沒有母愛,而他也無法公開表達對私生子哈桑的愛,他只能壓抑著自己,去施捨、去幫助孤兒,欣慰的看著兩個孩子一起成長。看到阿里和哈桑離開,這個堅強的男人痛哭,因為他知道他的快樂至死無法再完整。

它充滿了失衡的愛與友誼。哈桑的忠誠,它對阿米爾的友誼,讓他可以為阿米爾做任何事情,他也確實這樣做了,保護阿米爾少爺、追風箏、甚至最後捍衛他們的家。這樣的愛讓阿米爾不知所措,阿米爾不知道該如何面對這樣的愛,因為他無法給哈桑同樣的愛。他害怕哈桑的愛讓自己成為異類,害怕哈桑的愛讓自己失去尊貴,害怕哈桑的愛搶走父親對自己的愛,友誼的天平失衡了,愛對於阿米爾來說是一種沉重,他無法回報,無法面對哈桑對他無條件的愛,他陷害了哈桑,讓兩人的友誼以這樣的方式終結,讓自己的靈魂蒙上了罪惡,終生無法得到徹底的洗滌。

《追風箏的人》是一部沉重的文學作品,哈桑的死、索拉雅始終沒有自己的孩子、索拉博的憂鬱、阿米爾靈魂的自我救贖都讓我們的心情久久難以平復,而書中什葉派和遜尼派,哈扎拉人與普什圖人,宗教與種族之間產生的任何一種矛盾衝突都足以讓我們感到沉重。看完很久那戰爭帶來的滿目瘡痍仍然歷歷在目。而我相信那句「為你,千千萬萬遍。」一定縈繞在你的腦海里揮之不去。


謝邀

我覺得我像阿米爾,我像拉辛罕,我像阿米爾的父親,也像巴巴魯。

甚至有時候,我像阿賽夫。

我謹小慎微,我審時度勢,我保全重要的,我放棄不屬於我的。

甚至有時候,我欺負弱小。

我是最正常的人,我周圍的人也一樣,我權衡的是利弊,別的我不看,那些沒有用,我想過好日子。

但我唯獨不像哈桑。

這個故事裡所有人都是真實存在的,唯有哈桑是虛構的。那個拷打我們這些所謂正常人的良心的人,幸虧是虛構的。

如果可以,想把哈桑抱在懷裡,

跟他說,為你千千萬萬遍。


第一個次被人邀請,開心。我當時先看的書,然後看的電影。

把這本書看完,讓我有種想哭又哭不出來的壓抑感。從開始時對阿米爾的膽小自私感到憤怒轉而聯想到自己。最後對於他願意去贖罪的勇氣而感到欣慰。他抓住了放掉的「風箏」也算彌補了錯誤,對自己的一種救贖吧。

電影版的還原度還是很高的,記得電影中有段阿米爾往哈桑臉上扔東西趕他走的時候,我眼淚居然流了出來,哈桑的付出、隱忍、無奈,讓我心痛。我相信他可以為了阿米爾做任何事情,即使與世界為敵,即使自己受了莫大的屈辱,即使知道阿米爾就在旁邊而不幫助自己的時候。他都選擇了沉默,因為愛,因為對這段友誼的珍視。因為他把阿米爾當成自己的全部。

這段友誼從開始的時候就不對等,也不公平,明明哈桑是自己同父異母的兄弟卻給阿米爾當僕人當玩伴,這是大人自私,慾望造成的結果。

這本書還有很多的細節感染著我,並且這本書讓我對很多事情的看法發生了改變。也讓我知道,世界之大。大到很多事情沒有辦法想像,世界很小,小到通過閱讀,就可以行走萬里。

對於那些個不要臉的恐怖分子,和各種在這片土地上的利益國家,我真想說,你們不配為人。

阿富汗戰爭受苦的始終是黎民百姓,多少悲劇正在發生呢?「大雪」可以覆蓋世間萬物讓江河封冰,可是總有一天會融化,真相會露出來。


出來混總是要還的,欠的債總是要償的。


打開各門戶網站的暢銷書系列,《追風箏的人》赫然在列,火爆程度可見一斑。《風箏》的故事背景是阿富汗,這已經足夠吸引眼球。阿富汗是一個黨派眾多的穆斯林國家,在西方人眼中,這是一個充滿異域風情神秘的國度,有很多不為人知的秘密,所以,很多人是抱著獵奇的心理來閱讀這本書的。

我高中的時候看過一本書,《穆斯林的葬禮》,作者是回族作家霍達,這本書描寫了一個回族家庭六十餘年的興衰。這類少數民族的故事本身就很讓人好奇,更容易獲得關注和討論。

《風箏》的作者胡塞夫是阿富汗裔美籍作家,出生在阿富汗喀布爾,少年時期跟隨父親逃到美國。作者的經歷和書中主人公阿米爾經歷相似,所以,此書也被認為是自傳體的小說。這本書描寫的背景經歷了阿富汗政變,蘇聯入侵,塔利班執政,911事件,更增添一抹神秘色彩。

《風箏》的故事安排巧妙,人物形象豐富,可讀但文學性不足,語言和寫作手法一般,跟真正的名著比起來還是有差距的。全書的故事情節聯繫不夠緊密,無論是結構還是情感的聯繫都顯得較為鬆散。書中有很多看了開頭就基本可以猜出結尾的地方。比如描寫爸爸與我的對話,爸爸對僕人阿里和僕人兒子哈桑的態度,阿里漂亮老婆,就已經可以猜出阿桑是爸爸的私生子。從描寫爸爸好友拉辛汗的神情態度,就預示了他知道很多秘密,就差他臉上寫著一句話「我知道很多秘密」。從描寫阿塞夫童年的囂張敗壞就預見了他今後暴戾之路。書中處處有這樣的伏筆,但這些鋪墊都顯得略淺,經不起推敲和思考,使得初讀此書便可以掌握。我們熟知的《紅樓夢》中也有很多鋪墊和伏筆,但運用就高明地多,從人物的穿戴、語言、賦詩、判詞都可以預見人物的命運與結局,但若非熟讀此書,是斷然看不出來的,就算是熟讀紅樓,不同的人也有不同的見解,所以才吸引著那麼多的紅學家來解讀此書。這種含蓄、隱晦的美才更值得玩味。

小說的人物塑造應該是動態的,但是主角哈桑從少年一別便再無什麼劇情,永遠定格在那個幼時無限勇敢忠誠的完美形象上。阿米爾到美國之後的經歷與全書情節聯繫不夠緊密,學習,戀愛,結婚,與前面相比都略顯平淡,人物形象不夠突出,這也讓阿米爾突然開始的贖罪之路顯得突兀。

拋開人物形象和寫作技巧不談,書中所謂的「自我救贖」的價值觀也為很多人詬病。

阿米爾膽小懦弱,唯獨在哈桑面前表現得像個有無限優越感的大少爺。他嫉妒爸爸對哈桑的愛,故意侮辱和戲弄他。拿哈桑不懂的字眼來戲弄他,哄騙他吃泥巴,玩像拿放大鏡折磨昆蟲一樣折磨他的遊戲。這僅僅是為了病態的好玩。阿米爾有著根深蒂固的社會偏見和自我優越感,他告訴自己「歷史不會輕易改變,宗教也是。我是普什圖人,踏實哈扎拉人,我是遜尼派,他是什葉派,這些沒有設么能改變得了。」

但就算這這種優越感也會經常讓阿米爾不安,他害怕哈桑看穿自己。因為到學校上學的人事自己,會寫字的人是自己,聰明伶俐的人也是自己。哈桑沒有上過一天學,他雖然看不懂一年級的課本,卻能看穿自己。這種不安,直接導致了哈桑的被迫離開。

阿米爾說謊就像上了癮,一旦開始就再也停不下來。阿米爾的犯錯就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在哈桑為了阿米爾的榮譽而遭受非難時,阿米爾沒有站出來制止,他選擇了逃離現場。他非但沒有因為自己的懦弱道歉和悔改,反而因為內心的不安不敢面對哈桑,而故意陷害哈桑偷竊,逼迫他們父子離開。這種因果關係是令人難以理解,也是不可原諒的。阿米爾原本可以挺身而出,就像哈桑過去無數次為自己站出來一樣,但是,他沒有。

一個人犯一次錯不可恨,可恨的是他不以為意,不思悔改,犯更多的錯。何況這些錯誤不是偶然,不是為了另一個善良的理由,不是為了另一個崇高的理想,而是完全的蓄意自私。阿米爾的自我救贖,其實是救贖他自己的罪惡感,對阿里父子的傷害卻永遠不能彌補。阿米爾也有良心發現的時候,每到這時候,他試著彌補,把舊襯衣或者破玩具送給哈桑,並安慰自己「對於一個無關緊要的玩笑來說,這樣的補償足夠了」。就算是這樣的微不足道的良心,都不多。有些人做了一百件好事,只做了一件小惡被人憎惡;而有些人做了一百件惡事,只做了一件善事便被人感動,這是十分不公平的。我們給了知錯就改太高的評價,給了用一輩子犯錯用一瞬間醒悟的人太多的寬容。

阿米爾在中年後的一天幡然醒悟,突然想為贖罪做點什麼,經歷險阻將哈桑的兒子索拉博帶到美國。這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發現索博拉是自己的親侄子,因為阿米爾喜歡的一個古波斯英雄故事「羅斯坦和索拉博」。故事講得是在古波斯一場戰鬥中,羅斯坦給予強敵索拉博以致命一擊,最終發現索拉博是他多年失散的兒子。羅斯坦強忍悲痛,聽著兒子的臨終遺言:「若汝過為吾父,血刃親子,名節有損矣。此乃汝之專橫所致也。汝持先母之物,吾報汝以愛,呼汝之名,然汝心難回,吾徒費口舌,此刻命赴黃泉......」。

如果索拉博不是阿米爾的侄子呢?他還會為贖罪做點什麼嗎。

每次讀到最後「我追,一個成年人在一群尖叫的孩子中奔跑,但我不在乎。我追,風拂過我的臉龐,我唇上掛著一個像潘傑希爾峽谷那樣大大的微笑,我追。」我有點不懂這種假性的輕鬆和喜悅心情——彷彿一切都可以再變美好,一切錯誤都可以消失和彌補,彷彿萬千的讀者就跟著這隻高高的風箏,得到了精神升華。原本膽小、惡毒的我們可以這麼勇敢和善良,原來犯下的錯誤也可以這麼輕鬆解脫。我有點不懂這碗心靈雞湯。

長按二維碼,添加微信公眾號

?

http://weixin.qq.com/r/sToBGc-EMpJNrYt692_j (二維碼自動識別)


前半部份可以給五顆星。後半部分可以給一到兩顆星(從離開阿富汗開始)。

在亞馬遜的最終評分,我是給了三顆星。


for you a thousand times over...

為你,千千萬萬遍

在中國暢銷榜排名那麼靠前,肯定有其原因。

學校讀書協會有會員推薦一起來討論這本《追風箏的人》,我一直也沒有看過,不過後來也看了,結果發現,我是徹底愛上了這本書。

本書是以阿米尓的視角展開的,一來就是以倒敘的方式開始……

哈桑和阿米尓的童年讓我感覺真的很溫馨,很美好,有把我帶回童年時期住在奶奶古鎮里的感覺……

慢慢地,有些「慘酷」的事情發生了,阿米尓ignore哈桑被欺負,還為了得到父愛所做的一切,讓我心寒……

雖然阿米尓後面在救贖,但我覺得他依然挽回不了那個「為他,千千萬萬遍」的哈桑……

哈桑似乎有著人類身上所有美好的品質,我會一直記得這麼一個男孩,不論是現實還是虛幻,這讓我重拾了對「美好」的渴盼


謝邀。我這個人最擅長的可能就是忘記了。《追風箏的人》是我在四五年前讀過的作品了,我已經忘記了裡面的細枝末節了。可我永遠不會忘記,當我合上書的時候的那種感覺。腦袋一片空空蕩蕩,感覺整個人被剝離出來了,心靈有著極大的震撼,彷彿聽了以為老友講述的陳年往事。雖然這件事和你無關,但是你卻始終放在心懷,無法放下。我一度反感去讀暢銷書,但是這本值得我千千萬萬遍去推薦給我每一個愛的人。


分頁阅读: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