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看待人心不古,世風日下這個問題?
感覺人民素質一年不如一年,泱泱華夏因一個帝吧竟有千萬人自稱吊絲,學生素質一年不如一年,開始滿口髒話,動不動就情啊愛啊,這是發展必然趨勢,還是國家投入不足,或者其他問題?(我是學生,感覺學霸都不再學霸,有很多變成一群擁有知識,但沒有德行的人,文化程度在提升但素質在下降,無法理解)
初聽聞詐騙啦假摔老人啦醫患矛盾啦這樣的問題,總會驚呼:「人心不古世風日下」或者「人心不古世態炎涼」;後來聽慣了,批判一番反思一番,也就懶得再說人心的問題了,更別提什麼「古不古」了。我們的社會發展得迅猛而飛速、並且五花繚亂,最終它會成為什麼樣,光靠設想也不一定管用了。誰能知道,真的到1984(喬治·奧威爾預知社會)時,會不會有人感嘆一句:「人心不古」?
人心不古這個詞重點在「古」,詞典上解釋「古」指古代的社會風尚,人心不古舊時指人心奸詐、刻薄,沒有古人淳厚,後來,人心不古演變為成語,用來感嘆失去古人的忠厚淳樸。不論舊指僅指,這個詞更多得是描繪了一種道德風尚。那麼問題來了,既然「人心不古」有舊指,也就意味著我們之前的人也曾哀嘆:「人心不古」,到底什麼樣的社會風尚足夠稱為道德社會呢?
一、如果人心不古這個說法成立,那麼這個「古」最早存在於何時?
1、清代文人對於「人心不古」的引用
清吳趼人的譴責小說《20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十二回:「真是人心不古,詭變百出。」此書主要描述了日益殖民地化的中國封建社會的政治狀況、道德面貌、社會風尚以及世態人情,揭露了晚清社會和封建制度行將滅亡、無可挽救的歷史命運。那麼,人心「古」的社會至少在清以前。
此外,清·李汝珍《鏡花緣》第五十五回里寫道:「奈近來人心不古,都尚奢華。」
2、明代張居正寫「人心不古」
明代張居正在《答兩廣殷石汀論平古田事》里寫:「近來人心不古,好生異議。」此文的背景是張居正對於北邊軍事、農業等方面的邊事安排改革,時間大約為萬曆五年到萬曆七年之間。
3、最早文字記錄在元朝
出自劉時中的《端正好.上高監司.既官府甚清明套.十二月》曲:「不是我論黃數黑,怎禁他惡紫奪朱?爭奈何人心不古,出落著馬牛襟裾。」這應該是考據到的「人心不古」出現在書面的最早記錄。
元順帝天曆二年,江西大旱,劉時中見到災民受難的情況,於是作了兩套散曲《端正好》,上呈江西道廉訪使高納麟,揭露民無以食的悲慘遭遇,斥責奸商富豪趁火打劫的罪行,展現元代社會嚴重的階級壓榨。
4、戰國時期「人心不古」思想:「上古競於道德,中世逐於智謀,當今爭於氣力」
其實從中國春秋戰國時期開始,就紛紛有人有類似的想法了。如果要寫的,甚至可以從孔子,從商周的故事裡讀出類似的話來。事實上,在傳統文化里,一直把三代之間禪讓帝位的美德當做信仰來一代一代的流傳,到最後,再也沒有人懷疑當時遠古文明的人類,究竟有何等高的道德了。
二、人心古樸的社會是什麼樣子?
那麼如此看來,最完美的人心古樸的時代必是上古無疑;「上古競於道德,中世逐於智謀,當今爭於氣力」這句其實是戰國法家流派代表思想,於戰事要考慮道德和功利的關係,於經濟發展和社會發展呢?也就是說人心夠「古」的社會一定是道德至上的社會。
1、上古時代、魏晉和北宋:我心目中的桃花源
如果從朝代變迭的歷史發展來看,上古、魏晉和北宋是社會風氣最好的幾個時期。首先說上古時期,我們現在可以從《詩經》以及孔子後人的談話錄對上古時期的風俗風尚、社會生活和文明發展程度略知一二。尤其是前文所提到的禪讓制,這在整個中國發展史里都是少有的,即使是現在,封建王朝更是為爭王位打得頭破血流,且不說這種制度的利弊,單是這種做法就夠唯賢。上古時期還不搞道德模範,卻有很多道德故事遠古流傳,比如:大禹治水三路家門而不入。而現在,一個雷鋒故事我們念叨了好久。
再談魏晉時期和北宋,其實整個魏晉算是中國歷史上比較黑暗、混亂和動蕩的社會時代,只是魏晉名士成為當時社會一大美談,竹林七賢算是魏晉文學發展的高峰代表人物了,也較符合對於陶淵明所描繪的桃花源形象,清談、玄學和佛學使得當時文人思想極為自由和純凈,相比黑暗的政治社會來說,文人們構造的精神社會更加繁榮與純真。北宋和大唐盛世其實更像,經濟發展鼎盛,社會較為穩定,人們便更加註重精神生活,整個社會風氣面貌便顯得積極尚古。
2、每個社會形態伊始都尚古
再從每個論證出現的背景來看,不知各位有無注意到,每位記錄者在寫「人心不古」時,都是社會出現極大道德問題時,他不會無緣慨嘆,但是他們也沒有提到如何尚古,什麼時期的社會風尚又值得推崇。那麼,我們是否可以從社會形態的發展論來說,每個社會形態在形成初期,都存在著古樸成分。
「上古競於道德,中世逐於智謀,當今爭於氣力」再來看看這句話,戰國離上古也沒有太久遠,何以出此話?我以為,法家流派的出現亦是戰國末世,戰亂開始,因此出此言。也可以僅把這句話放在整個戰國時期,國家之間的交流往來最初還是和平相處,隨著時間發展,有的國家開始壯國玩起了小心機,等到所有國家都開始這樣做的時候,朝代將面臨更迭。這樣看來,於每個社會形態是一樣的:道德社會在隨著社會的發展壯大和經濟需求下開始丟失一部分道德。所以,前文提到雷鋒故事,那也是建國初始的事迹,現在卻只能靠年選道德模範來強調社會風氣,可誰又記得住呢?
如此論證,似乎得出這樣一個結論:每個社會形態都是從尚古到不古,這是社會發展的必經過程。古希臘、古印度都有人類越來越墮落、世界越來越黑暗的神話。暫不管整個人類歷史發展怎樣,但我以為每個歷史發展階段都會經歷人心不古,這是追求社會發展和經濟發展的必然。
三:對於未來社會的預想
對於未來社會的預想,當然是都希望有一個古樸平和的社會模式。其實從古今中外來看,對於未來社會的描述一直都有。
較為積極的:孔子所述「大同社會」、柏拉圖的理想國、空想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社會。
較為消極的:1984里老大哥統治的社會。
建國以來,我們國家對社會形態的探索也不是沒有,很典型的是人民公社,我想它失敗的原因之一就是專制統治下的相對自由,已經有1984的雛形。那麼這樣看來,人民和國家都更加渴望大同社會、烏托邦的空想社會和共產主義社會。可要我看來,無論是哪種社會形態,一個社會要達到經濟的極度自由才有可能實現社會和人的極度自由,不然很有可能成為1984。
人心不古,世風日下現象的增加並非我國獨特的現象, 而是與社會轉型相聯繫的。
中國目前正從一個以小農經濟為基礎的熟人社會轉向一個工商經濟為基礎的陌生人社會。 人心也好世風也罷,很大程度上都是建立在這個熟人社會的基礎之上的, 這個基礎對不符合公序良俗的行為有著一種下意識的制約, 比如一個漂亮的農村姑娘是絕對不會在自己的家鄉做按摩女郎的。而且假如世風可以解釋為當今社會的道德規範的話,那麼與之相對應的或許就是法律了。 法律在此的作用便是彌補道德的缺失。當傳統的道德規範不足以有效的調和社會的矛盾,維護社會的有序,那麼就有必要採用別的評價和裁判機制來補足或者說替代。
但是假如人們總是執迷於傳統道德規範,那就會限制與時具進的,與現代社會接軌的新道德(新規則),從而阻礙了新的社會規範和行為方式的發展。例如基於古代社會結構的「七出」以及一系列的剝奪婦女婚姻權人權的規則,在彼時便是大家默認的道德規範,並且也具有維護家庭社會穩定的作用,而在今天則被視為不道德。
因此,答主認為應該強調的是現代法治,道德教育應該做的只是堅持,而不是倚重。其實放心..每個時代都可以用世風日下人心不古來諷刺..但是總體是進步的
從古至今也沒有什麼好人的。古風之刑不上大夫的高風亮節 ,亮而高遠不假。古時候識字的人都少,一片蒼茫茫的文盲。。不少人做了很多畜生行為 ,那不是。。那誰殺妻喂劉備視為大義,常常想中國血液到底是什麼顏色,直到又看了一遍魯迅的&<阿q正傳&> ,才慢慢體會到了點國人社會真面目,前不久看了電影&<驢得水&>,它演繹了一些些,很難把國人社會解釋清楚,幾千年的根基。不要看什麼全篇都是將相候故事的歷史,中國的大地上住著最多的,你是魚要在裡面生活的水,就是普通老百姓。中國的普通老百姓,,那可是幾千年沉澱出來的,知道風氣往哪裡刮 你才能在社會上開心的活下去,你的三觀才和社會接軌 才不覺得難過 、 憤怒 、無助。所以你看看很多史書上高純度道德所不齒的人 ,是不是反而精神煥發 樂觀向上?比如很多政治家的世界你進去看一看都會活活噁心吐死,但是絕大多數稱得上政治家的政治家們渾身上下都充滿著能量還是正能量。。你若堅信你的高純度三觀,你也了不起 世界需要你 某某俠同志 。說的不知所云 因為能說出來的都不是事,這玩意只能說點碎片。
每當我們看到一些「苟且之人」做「苟且之事」,總會想到一句「世風日下,人心不古」,聊表作為一個「正義」之旁觀者的感慨。
那麼問題來了,「世風」本應如何?人心又怎麼樣才算「古」?
想要回答這個問題,就必須先搞清楚中國人信啥。
說真的,中國人其實還是挺現實的,我們向來比較喜歡實用主義的東西。所以,那些虛無縹緲且不可實證,更不能為我們帶來切實好處的東西,我們是不信的。
所以我們很難理解西方那些虔誠的宗教信徒,對上帝、真主這種虛無縹緲的東西,他們也能信得那麼堅定不移(此處改日另做一篇文章專門討論信仰的問題),何況其中不乏有知識、有思想的文化科學巨匠。
那麼中國人信什麼呢?
中國人一不信鬼神,二不信天地,但是卻有著虔誠的敬祖、信祖傳統。所以中國人的精彩演講與煽動,往往喜歡引經據典,與千百年前的老祖宗遙相拋媚眼兒。
既然中國人信祖,喜歡老祖宗的教誨。那麼這些教誨里,最主流的思想是什麼?無疑是儒家那套看似博大精深、事無巨細的提綱挈領與實踐操作手冊。
如此,「世風日下」這句話中的「世風」,大抵就是儒家對一個人安身立命、自身修養的要求。簡稱「一個君子的自我修養」。
提到儒家,我們便會不自覺地想到仁義禮智信,想到陰陽五行,想到三綱五常,想到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說到儒家,便繞不開創派祖師孔子。如果說符合孔聖人三觀的儒家才是最為正統的醇儒,那麼我們就會遭遇一個很不幸的事實,這個正統的儒家很短命,遠在西漢初年便已被篡改得面目全非。
為什麼這麼說?
「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自此以後,中國真正的封建社會已然結束,接下來便是長達兩千多年的帝王專制社會。秦朝不幸,短命王朝。緊隨其後的威威大漢,徹底把「新儒家」發揚光大。
「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是深埋在每個具有初中文憑者心中的歷史名詞,儒家貌似從此發揚光大。殊不知,西漢名儒董仲舒的儒家大統,早已將孔孟之道牽強附會地改編成上媚封建帝王,下欺黎民百姓的政治綱領。
孔子之「仁」「孝」,順勢演變為臣民百姓對封建帝王的「忠」,《春秋》經典也同樣被花式牽強附會,淪為迎合帝王統御之權術的參考書籍。儼然以聖人知名,行苟且之實。
及至隋唐開設科舉,再到宋、明將科舉發揚光大,四書五經之流更變成應付科舉考試贏取功名的經世致用之物,哪裡還有什麼道德教化與個人修養的功用。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知識分子們這般公開叫囂讀書好,讀書有錢有美女,站在儒家修身的立場來看,臭不要臉可不是今天的專利。
世風如斯,以至於明代大儒王陽明同志公然讀起真正的聖賢書時,不僅遭到同行鄙視,政府還要找他麻煩。想必,「世風日下,人心不古」這種感慨,他老人家已經發過無數遍了。
當然,若要追溯「世風」是什麼時候下來的,搞不好就要追到春秋戰國了。世風多半是由各種各樣的禮節和道德修養標準構成,周公制禮,為的就是讓這個社會尊卑有序,便於管理,說白了還是為了創建和諧社會。
孔子的「仁」「孝」,是在方法論上告訴大家,我們應該怎麼讓這個社會和諧。法家堅持嚴刑峻法,賞罰分明,用硬性的規章制度約束人性的弱點。孔子對此嗤之以鼻,他認為應該以德治國,靠禮樂教化,方使民風淳。而仁愛,就是禮樂教化的核心。
「仁」我們可以理解,為什麼還要提倡「孝」呢?
孔子所處時代,為真正的封建社會,何為「封建」,分封也。周天子把土地人民分封給兄弟子嗣,是為諸侯。每個封地的諸侯幾乎完全自製,只需要每年給周天子送點禮就好了。那麼諸侯又怎麼治理封地內的事務呢?他會將大小事務分派給他自己的兄弟子嗣去負責。
周朝的封建社會,是貴族社會。天下並非周天子一人所有,而是屬於整個貴族集團。上至周天子,下至諸侯乃至諸侯國大大小小的貴族,都有宗法姻親關係。
說白了,大家都是親戚,須尊宗法禮節。既然是個大家庭,家裡的事兒,自然要靠「父慈子孝,兄友弟恭」這一套了。所以,「孝」在中華文明中的崇高地位,應該就是從這裡開始的。
也就是說,我們所憧憬的世風,應該是在春秋無義戰之前,及至上古堯舜禹這些大聖大賢的時代,可是這些作古的作古,傳說的傳說,實在難以取證。
秦漢大一統後,封建帝王集大權於一身。貴族時代結束,轉眼成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天下都成了皇帝一個人兒的。父子兄弟去,殿上唯君臣。說白了,就是自皇帝以下,都是奴才和賤民。
世道變了,皇帝掌握最高生殺予奪大權,大部分知識分子們只好可勁兒地討皇帝歡心,扭曲經義以悅君心。而那些錚錚鐵骨的不是被殺,就是下野,儒家真義,你說還能剩下多少?即便是英明神武如唐太宗,晚年也是對魏徵之流討厭得要死,多次動過殺念,何況其他?
受過聖賢熏陶的知識分子尚且如此,你讓文盲率高達99.9%的草莽百姓如何堅守高尚的節操?
也就是說,世風日下,人心不古。早在從孔子時代,諸侯殺伐之時,已經禮崩樂壞了。
當然,除此之外。孔聖人乃至後世一切教人向善,仁愛慈孝的道理,或者說所謂的「君子標準」,著實是一種泯滅人性,高不可攀的道德要求。
人們對於高不可攀的目標,多半是沒有興趣的,倒是那些實用的權謀、厚黑之術,頗得人心。與天斗、與地斗,與人斗,其樂無窮啊。
故而,不是世風日下,人心不古。而是世風一直如此,古之人心也從來如是。而今天這個商業社會,主導其運行的邏輯就是價值交換的經濟學。至於我們為何還在所謂「交易」面前總是羞羞答答,不過是文化傳統帶給我們與生俱來的思維慣性罷了。
還好,如今這句話,多了幾分戲謔,誰也沒把它當真。畢竟,在很大程度上,所謂「古之人心」,只是我們憧憬的上古聖賢時代傳說罷了。
什麼叫世風日下?
古時候已婚男女搞一起,犯法,會下大獄浸豬籠。 花錢去青樓不犯法,人家那是做買賣。
現在花錢嫖妓下大獄,已婚男女亂搞沒人管。 還微信陌陌的,助長歪風邪氣。
謝咬。
世界風氣越來越好,某些地區風景這邊獨搞,你懂得。
素質也是越來越高,知識傳播因為網透明度越來越屌。
好古不可亂復古,很簡單, 就是物質富足精神貧乏, 你說的很對
我覺得說的很對。現在的人一說蛤蟆就會想到黃子韜,而不是長者了。
推薦閱讀:
※《醜陋的中國人》大家看了么,覺得好看么?
※為什麼白人在國內受歡迎?
※日本侵略中國的時候日本國內是否有反省和反對?
※如何評價多特蒙德CEO說中國人是二等公民的言論?
※是不是很多愚蠢的地球人「見不得別人比自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