辭職,迷茫自己工作方向,苦苦思考不得結果。有一句話我相信:選擇比努力更重要,方向錯了,越努力越痛苦?

計算機專業,畢業工作一年。清明掃墓回來覺得自己不適合幹這一行,原因:一年內自己不思上進,技術沒有提升;做得不開心。回來家路上向領導發信息辭職,上班之後裸辭。現在呆在住處想著自己的興趣做什麼,應該怎麼做。很迷茫,不懂怎樣去處理。如果說我隨便去找一個工作,是可以混吃等死的。但打心底不願意這樣子,所以才裸辭。也不願意騎驢找馬的,真心希望有人能夠幫我開導一下我這個狀態,謝謝


謝邀。

其實剛剛畢業的時候真的很容易迷茫,我也是從這種時候過來的。

裸辭還是騎驢找馬,其實沒什麼緊要,都是個人選擇。

我能給你的建議也就是那句老話:摸著石頭過河。

第一:建議你總結下你的第一次求職——到底是什麼原因,你選擇了這份工作,又是什麼原因導致你辭去了這份工作。

其實選擇一份工作,有很多因素可以考慮,你最需要搞清楚,你最關心的是哪幾個?

  • 薪水
  • 能力提升的空間
  • 人際關係
  • 工作地點
  • 喜歡與否
  • 其他

我說說我吧,我選擇第一份工作的原因:

  1. 能幫助我落戶口

  2. 薪水要足夠我租房,吃飯,交通
  3. 能夠積累經驗,學到東西,提升能力
  4. 是我大學時候實習的單位,同事很友好

三年後,我辭去第一份工作的原因,也是裸辭:

  1. 常常需要加班,導致我睡眠很糟糕,作息混亂,有失眠的癥狀
  2. 薪水不滿意
  3. 人際關係變複雜了,以前熟悉的同事好些都離開了公司

希望你通過選擇它和辭去它的原因的對比,理清楚自己第二份工作的需求。

第二:關於未來的方向這件事

我相信,每個人都是特別的,每個人要走的路也是獨一無二的。

有的人從小就知道自己的方向,並且朝這個方向去努力,有的人可能嘗試了很多種生活方式,並且享受這種變化和新鮮。人生的規劃這件事,沒有一個固定的模式。更不可能一成不變。

我想說的是,如果搞不清楚自己的方向,其實也沒什麼關係啊。你還這麼年輕,還有很多時間去嘗試,去了解自己到底喜歡什麼樣的生活。

還是舉我自己的例子,我二十幾歲的時候,雖然也不清楚自己的人生方向,但是我很清楚以下幾件事:

  1. 我要能掙錢,要自立,要掙到每個月的房租,水電煤物業,還有吃飯,人情往來,生活用品,四季衣服,買書等等。
  2. 我要能逐步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薪水要能夠漲上去,要有經濟能力照顧家人
  3. 我要看到更廣闊的世界,增長見識,認識很優秀的人,見賢思齊,成為更優秀的自己

希望能找到自己確定要做好的幾件事情,從這裡著手去努力。與其去想什麼虛無縹緲的方向,不如踏踏實實從自己明確知道需要改變的地方做起。

第三:腳踏實地的生活

其實,現在這個社會是很浮躁的,很多信息在不知不覺得就會進入到你的腦海里,常常讓人左右為難,而且容易隨大流。

所以,在這種時候,給自己一個機會去反思一下,停下來好好想想,回顧下自己的過去,計划下自己的未來,也是一種選擇。

不過,這種給自己一個假期休息反思,並不代表呆在家裡什麼都不做。

還是以我自己為例,我辭去第一份工作後:

  1. 早睡早起,每周運動三到四次,讓自己回復作息規律,健康的身體狀態
  2. 和朋友,以前的同事見面,聊一聊自己的生活,聽聽他們的建議
  3. 做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我是大學的時候就喜歡寫東西,所以就重新開始寫小說
  4. 去書店逛逛,買幾本書看,享受難得可以大段時間看書的機會
  5. 定期和父母溝通,讓他們不要因為我辭職感到擔憂
  6. 在求職網站搜尋工作機會和職位描述,考慮下一份工作我最關心的是哪些

工作只是生活的一部分,生活還包括健康、家人、自己的興趣這些重要的部分,不要因為工作這一個環節的變化,而讓自己整個生活混亂起來,即使不工作的期間,也要腳踏實地的生活。

其他想法:

  • 從我自己的經驗來講,計算機系是很好找工作的,要提高編程的能力,網上也有很多資源、資料、項目可以去學。我認識很多很牛的程序員在工作外做的項目也特別有意思,也總是會去在工作外提升自己的能力
  • 身體健康,心情平和,是很重要的,可以先從規律作息、定期運動開始做起
  • 辭職後沒有收入也是很現實的問題,如果沒有足夠的存款儲備的話,那麼先找一份雖然不那麼完美、但是也能有穩定的收入、鍛煉自己能力的工作,然後再慢慢考慮也是可以的
  • 多學些東西,努力認真的生活總是好的,既然不喜歡自己的不思上進,那麼就從現在開始改變

明天又是新的一天,加油!

最後推薦一本素黑的書:素黑:愛在136.1 (豆瓣) 希望你心情能平靜下來。


迷茫的核心原因是對外部環境缺乏規律性認識

決定你未來的因素主要有2方面,一個是自我因素,一個外部環境。自我因素包括性格特徵,興趣愛好,和成長環境。外部環境主要指社會環境,包括時代背景,行業和職業。

校園裡的職業規劃課都主要集中在自我因素的剖析中,你符合什麼樣的特性?你是偏向於和人打交道,還是偏向於和數字打交道?其實這些都決定不了你的未來。對同學們來說,事實上,外部環境對自己的影響遠遠大於你自己!自我情況是可以改變的,是可以經過你的努力,改變和調整的,比如你上大學,就是自我改變的過程。大家對自己都是有一定的了解的,而你最不了解的,正是外部的客觀環境。外部環境,你是不能改變的,你的力量之弱小,決定了你只能去適應它而不可能改變它,就像你的出生地。

絕大部分同學,對外部環境的認識是沒有太多的概念的。校園中沒有帶給你們外部環境的規律性,所以,這就表現為,每年的大學畢業生,有75%第一年跳槽; 80%的第二年跳槽。而2年的時間,能不能做出成績來?答案是不能。任何行業,沒有3-5年時間的積累,是做不出成績的。這個社會上有很多有才華的窮人,不是因為他不努力、不聰明,都不是,而是他沒有適應外部的環境。對外部環境缺乏客觀的規律性的認識,這是迷茫的核心原因;對獲得的機會,沒有充分的認識,不知道如何把握,這是問題所在。所以很多同學在找到了第一份工作後,不知道如何把握,就開始頻繁地跳槽。為什麼?是因為他沒有標準,故而,對未來有憧憬,但更多的是恐懼和傍徨, 缺乏堅定的目標和規劃。

當你完全明白了外部環境後,你就會知道目標和規劃對你來說有什麼意義了。這個世界不乏非常努力的人,但成功的人卻少之又少。目標和規劃是否正確,決定了你的未來。

應試教育決定了要從外部環境找機遇

每個人的自我情況對一個人的成長影響當然是重要的,包括但不限於上面提到的三個重要方面,學校里和社會上的職業指導專家和老師都在建議大學生要根據興趣、特長找工作,要分析自己能幹什麼,有什麼能力,然後再給自己定目標、定計劃。殊不知,大學生根本就沒有興趣專長,大部分人都是這樣。20年的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中,我們一直在鼓勵學生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但我們並沒有很好地引導學生應該為什麼而努力。所以在自我興趣、擅長方向、價值觀、成功導向、戰略目標等等方面缺乏基礎。這也正是在方向性的問題面前,我們的大學生是迷茫的。而迷茫的核心原因在於,對職場、外部環境缺乏客觀的規律性認識,對獲得的機會沒有充分的認識,不知道如何把握,缺乏堅定的目標和規劃。

我每年培訓上萬名大學畢業生,看到了他們同樣的問題:不知道自己喜歡做什麼、適合做什麼,很苦惱很痛苦。我就很清晰的告訴他們,這不是你的錯,這是大環境、大背景造成的,既然你還年輕,既然你還不知道你自己喜歡做什麼、適合做什麼、能做什麼,那麼你就忘記你是什麼。去一個有巨大發展前景的新興行業中去尋找你的目標、你的方向和重塑你的興趣愛好吧。

未來的新興行業有巨大的空間讓一個人去淋漓精緻的發揮他或她一生的才華和精力,去開創屬於他或她的輝煌。不用人云亦云,不用邯鄲學步、在未來的新機會中去重塑自己。

社會就像一個大的賽馬場,好騎師的作用絕對比不過好賽馬的功勞。你就是那個騎師,你最重要的不是去提高你的騎馬技術而是找到你的那匹好賽馬。

社會上有非常多的賽馬等著騎師呢,你只要選中其中的一匹,在你的努力下,讓它載著你飛奔向前。這些好的賽馬,就是好行業,好的細分行業和領域。

當一個人進入一個新的行業時,不論他是否是應屆畢業生,其實對於這個新的領域來說,他都是一張白紙。我前面五年的每次跳槽幾乎都有這種感覺。進入了一個新的行業、新的領域,見到的人,做的業務模式等等都是新的,感覺以前積累的東西都作廢了,一切重新開始學,感覺總是要學習半年左右才能入門。

這也是我為什麼會在前面5年走彎路的原因。正應了那句古話「隔行如隔山「。每當新入一個行業,最先付出的就是時間成本,這個是必須的,也是價值最低的時候。只有經過了這個階段,才有可能進入價值更高的第二階段。對於一個剛走出校門的應屆畢業生來說,任何一個行業對他(她)來說都是新的開始

學校里學的理論知識對於實際的行業規律和知識來說,還是屬於剛入門級別的。無論怎樣,對於絕大部分的應屆畢業生來說,包括越來越多的跨專業求職的人來說,剛開始工作,他們最根本的價值是他們的青春時光。那投入的寶貴的青春時光,換回了什麼才是有價值的?

1、求職就是投資

大部分年輕人眼光看得短,一般都認為,哪個工資薪水高,哪個工作就好,價值就會最大。我以前就是根據薪酬來找到前兩份工作的。雖然我面試時都不會告訴面試官我最看重的就是這些公司給我的工資待遇,但其實內心裡肯定是這麼想的。現在發現,其實完全不是這樣的。其實,最寶貴的青春時光如果換回的僅僅是那些錢的話,那實際上這個是價值最低的回報。青春時光應該在最短的時間內,換取足夠的經驗,這才提高了這個價值的層次。

經驗之所以有價值,是因為它只能依附在個人的智慧里才能發揮出最大價值,所以經驗是隨人走的,也就是經驗只能在你身上,並且是別人從你這裡拿不走的。別人可以搶走你的錢,但搶不走你的經驗。但經驗是有區別的。這裡講的經驗可以細分一下,包括技術和技能。所謂技術比較好理解,擁有一技之長,都可以被稱作有技術,比如學小語種的同學,他們可以用學到的這個技術去做翻譯,這就是一種技術的體現,類似例子還有很多。所謂技能範圍就要廣得多,跟能力和智慧結合得更多一些,比如有些學生組織能力非常突出、有些學生溝通能力很強、有的學生做銷售的能力很強,有的駕馭人脈關係的能力不錯,等等,這些都可以叫技能。

但這些技術和技能的價值高低,是和行業密切結合起來的。在發展非常好的行業中,技術和技能的價值,也就是我們稱之為經驗的價值就是不斷提升的;在沒落的行業里,技術和技能(經驗)的價值就是不斷下降的。舉個簡單的例子,兩個年輕人在1925年大學畢業了,一個去了收入更高的大企業工作,一個去了收入較低的小作坊式工廠工作。你說他們誰的青春時光最能升值呢?

表面上看應該是大企業,但你知道這兩個機構是做什麼的嗎?

我告訴你,大企業是做馬車製造的;小作坊是做汽車的。現在人們都知道了它的名字——福特。

這個真實的兩個美國年輕人的故事結局自然不用說了。青春時光中的5年後,去小作坊的人換回了當時最蓬勃發展的朝陽行業——汽車行業的經驗,價值飛速提升。在快速發展的行業中,經驗才能體現出足夠的價值。

2、從經驗到資本

青春時光用5-10年的時間提升出價值更高的經驗,那然後呢?然後需要再提升一個層次,就是把經驗轉化成資本。

當你擁有了每天都在自動升值的經驗,而經驗又只存在於你的頭腦里,你就具備了做大事的前提了。這時候,你會發現很多錢會自動找到你。一些資源願意被你使用,一些貴人願意找到你,以便未來獲得更多的收益。而只有你才能幫助這些錢升值,於是你就可以用經驗換回資本的支持,也讓你未來收穫更多資本。

當你走完從經驗到資本的過程後,你會發現你也會像我一樣可以隨意地做這五件事了:讀書、鍛煉、投資、旅遊、慈善。說得通俗點,你完成了從一個一窮二白的窮學生到資本家的蛻變。


這都是什麼亂七八糟的。

計算機專業,畢業工作一年。清明掃墓回來覺得自己不適合幹這一行,原因:一年內自己不思上進,技術沒有提升;做得不開心。回來家路上向領導發信息辭職,上班之後裸辭。現在呆在住處想著自己的興趣做什麼,應該怎麼做。很迷茫,不懂怎樣去處理。如果說我隨便去找一個工作,是可以混吃等死的。但打心底不願意這樣子,所以才裸辭。也不願意騎驢找馬的,真心希望有人能夠幫我開導一下我這個狀態,謝謝

一年內因為你自己不思進取,所以技術沒有提升,同時也因為不開心,所以,你覺得你做了一年的工作不適合你,於是先辭職,後考慮自己想做什麼,應該做什麼。。。

然後,你過來提問,還說自己堅信 選擇比努力更重要,你辭職的時候你怎麼不先選擇一下要不要裸辭?

關於職業規劃怎麼做,麻煩你先搜索一下相關問題,看看專欄里有沒有能幫到你的內容。

另外,對於已經就業的同學,我衷心的忠告一句,在你沒有在一個行業做滿3年之前,別特么的扯淡什麼自己是否適合一個行業,你既然在擇業之前沒有想清楚就就業了,那麼麻煩你先不要考慮重新擇業的問題,除非你是一刻都無法做下去了。如果你不立即轉行你就要!#$^%,如果你不是天賦異稟牛逼到死,請你安穩一點,正常一點,先就業再擇業,並且,在你決定辭職之前,已經為自己後面的生活做好了準備。

否則,你所做的每一步選擇,都是錯的。

我順便再說一句,所謂選擇比努力更重要,說的不是方向錯了越努力越痛苦,而是,在你決定做一件事情之前,考慮清楚,在各個階段,做出選擇(對,不是做對選擇!),然後,再努力去實現它。

我相信從小到大,你們應該還聽過兩個成語,一個 叫做 殊途同歸,一個 叫做 走火入魔。

但願,不管做了什麼選擇,最終進行努力的結果似乎殊途同歸,而不是整日的七想八想走火入魔,謝謝。


一樣的際遇,從事銷售工作三年,忙忙碌碌,別人休息我上班,別人上班我加班,早就出現了疲軟期,辭職的想法一萌生,整顆心四處飄蕩,無法靜下心工作,持續了接近一個月的樣子,覺得這種狀態實在難熬,就乾脆辭職了。並且覺得自己再也不想做這一行了,看來之前的那個公司深深傷害了我。

我尋思著換行業,但是對於一個學管理的來說,沒有一門過硬的技術在手,我換來換去也只能做銷售,況且我受不了朝九晚五,每個月等著領那兩三千塊錢的工資。於是我考察了一下,選了一個我認為比較有競爭力的行業-金融。並且進了全國非常有名的金融企業,做起了信貸,每天早會晚會的開著,今天這個同事拿下了一個大單,提成多少多少,振奮人心。有錢景嘛,我就朝著他們奮鬥,每天烈日下發傳單,車卡,發動身邊親戚朋友幫著我做業務。一個月下來,我發現根本不是那麼回事,我離他們還是差一截,我非常努力,拉著老爸跟著我一起努力,但還是不行。我明白了,我不適合做這一行。我放不下我的驕傲和自尊去每天蹲在路邊看別人臉色。我很佩服那些做的好的同仁,致敬!

然後我還是不死心,我覺得除了銷售我應該可以乾乾別的,我又找啊找,找到了一個培訓機構,小升初,初升高,高考重點等等,我覺得教育行業好了,況且我一起他們就老師老師的叫我,叫得我瞬間覺得自己崇高了,上學的時候最痛恨老師,畢業工作了覺得老師真好啊,不僅節假日全休,還有寒暑假。這對於從沒有休過節假日的人來說,深深的羨慕。我每天帶著這種美滋滋的心情去上班,一周過後公司還是沒有招到一個學生,甚至沒有一個上門諮詢的家長。你能體會到張老師的心情嗎?我又對比了一下同行業的其他公司,覺得我的選擇或許是錯的,毅然辭了。

如果你發現自己在走一條錯的路,那麼停下即是前進。

這些我沒有急著找工作,而是慢慢想清楚自己要什麼,要穩定嗎?No,我是要賺錢,我要自己賺錢買房買車,我的渴望停不下來,所以我還是只能做銷售,況且我現在已經回到爸媽身邊,每天都能見到,所以節假日也不再是非有不可。再加上我三年的經驗,丟了可惜。從頭再來的代價太大,我來不起。

我的經歷僅供參考,還是要自己想清楚做決定,但一點,如果想不清楚,就不要怕多嘗試。

時間匆忙,就說這麼多。


我現在也是,因為畢業2年多已經是第二份工作了,不能隨便跳了,但現在這份工作做得很痛苦。推薦一本書《你得降落傘是什麼顏色的?》


有點點境遇相同,有點點同感,表示有受啟發


不知道題主最近怎麼樣啦?我現在和你之前有同樣的煩惱


我也有同感,今年已經畢業第三年了,之前大學學的是日語,畢業之後都是做行政人事,換過兩家公司,現在已經第三家了,還是做行政人事,覺得挺沒前途的,身邊的朋友建議去好好考日語證或是學一些技術例如網頁設計,都不知道如何是好


同樣,第一份畢業工作不到一個月就辭了,很衝動。

然後過了一段焦慮痛苦迷茫的時期。


推薦閱讀:

智慧能不能通過訓練獲得?在哲學上智慧是不是理性?
如何提升自己思維的深度和廣度,本人數學不是很好,看哪些書比較好呢?
關於《女士品茶》一書,各位看完後有沒有比較深刻或獨特的一些想法?
怎麼理解尼採的「其實人跟樹是一樣的,越是嚮往高處的陽 光,它的根就越要伸向黑暗的地底」?
未央的最初意義和後來的衍生意義到底是什麼?

TAG:思考 | 努力 | 工作方向 | 個人職業諮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