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常說的「走神」是怎麼回事?人在什麼情況下會走神?
01-21
走神(mind wandering)是一種介乎於自主意識和潛意識之間的一種意識形態,不是人自己要走神的,但又不像潛意識那樣不能被感知到。有報道說歐美人一天大概有一半的時間都在走神,亞洲人的走神時間會相對較少,但也可以佔到三分之一……做重複性越強的事情走神的時間比例就越大 (好像是句廢話,但很多文章在設計實驗驗證這個……)。從十八世紀就有很多專門研究走神課題組,近兩三年甚至有APP產品出現。它可以在司機駕駛時通過檢測alpha波來監控是否走神,一旦發現走神APP就會發警報讓司機重新集中精神(聽過幾個不同組的lecture,都會以駕駛中突然竄出一隻鹿做開篇,讓你懷疑這個領域的未來除了安全駕駛還能有啥……)。但也有很多人支持走神其實是大腦的自我保護機制,因為大腦沒有辦法承受長時間的高負荷自主意識,會在可以偷懶的時候讓自己休息一下。
通常我和我的第二人格是這樣的:
我:這個保護性看跌期權的收益曲線轉利潤曲線為毛要向下移動一部分距離,這部分距離是啥?怎麼還倆字母……卧槽鬱悶,不懂,日日日日第二人格:老大,你說前兩天你給發微信的那個男生為毛不給你回復啊?我:可能是有什麼事情吧,人家也不可能天天盯著我。到底為什麼要向下移啊卧槽?
第二人格:那後來也沒再找你啊。我:那或許是最近忙吧。第二人格:他忙什麼啊一般?我:就比如說打打球,玩遊戲,或者和哥們去擼串都有可能的,我不知道我猜的。第二人格:過生日的時候叫媽媽一起去吃烤串吧?我:我想吃火鍋的其實。第二人格:雷雷過生日再吃火鍋行不?我:再說吧,這不還早著嗎?第二人格:提前計劃著。我:咦,收益中去掉買股票的價格S和期權費P,曲線下移變成利潤線。嘿嘿,明白了,你快滾吧,我這要學習了。
第二人格:最後說一句,人家不回你是看不上你!我:趕緊滾,用你說!這就是走神。想與環境刺激無關的任何事情。人在任何情況下都有可能走神。
有意注意轉為無意注意或有意後注意。有意注意為我們常說的注意的狀態,無意注意差不多算走神的狀態,個人認為有意後注意也算走神。一般走神原因有:
- 注意時間過長,疲勞了
- 刺激物不引起人的興趣(比如沒變化不新奇)
走神,一種注意力不集中的表現。適用於各種年齡段的人群。可通過有意識的鍛煉減少走神次數,提高大腦的集中度。
原因
⑴神經系統發育遲緩:注意力等心理活動的基礎是神經活動。神經系統成熟的延遲和大腦功能失調,都有可能導致兒童的注意力不集中,表現為上課時愛走神。⑵個體差異:兒童的氣質特徵受遺傳影響,有的兒童活潑好動,興趣廣泛,做事常有始無終;而另外一些孩子則很有耐心,興趣專一,喜歡安靜。所以,針對兒童的氣質特徵,老師可以為他多創造一些合理的活動機會,這才是預防兒童上課走神的一個好辦法。比如在一節課中間,這種孩子出現坐不住及走神的現象時,老師可以講一個笑話,或者叫坐不住的孩子起來回答問題,甚至讓他上講台擦黑板活動,活動。這樣再進入緊張的學習時,可以使孩子重新專心起來。⑶智力因素:精神發育遲滯可以對兒童的心理活動造成很大的影響,使其注意力渙散,患兒不能理解老師講話的內容,不能隨老師的思路去思考,常表現為愛走神。特別是一些不容易發現的邊緣性智力障礙者更是如此。⑷心理衛生問題:也就是一些非智力因素也可以使兒童出現上課走神和學習困難。其主要因素包括:志向、興趣、毅力等方面,這些都受家庭和社會風氣的影響。這類孩子表現為情緒不穩定,焦慮,恐懼及行為和品行問題。如厭學、逃學、說謊、偷竊等;甚至嚴重的精神疾病上課也容易走神。⑸不良的教育模式:這主要是由於父母不適當的或過高的期望值所引起的,使患兒的思想過度緊張,導致兒童厭學,主要表現為上課走神或打瞌睡。另外一些老師不考慮兒童的心理承受能力,不根據兒童的心理特點和注意力時間的長短,採用滿堂灌的教學方法,也是導致兒童上課走神的一個重要原因。⑹軀體疾病:由於飲食過度精細,並且大量的零食中含有色素和食品添加劑,使孩子體內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缺乏或偏食,導致兒童貧血、營養不良,使得這些孩子上課無精打采。克服
首先,對於走神不集中,不必過於自我苛求。你可以採取一種"順其自然"的態度,"注意力不集中就不集中吧,只要集中的時候我能聽好課就行"。不要因為所謂的注意力不集中,就過分關注這件事。正確的態度是,帶著這種注意力不太集中的感覺,該幹什麼幹什麼,儘力學就是了。其次,要認識上課的重要性並適應老師的講課方式。因為每堂課的內容都有它的重要性和意義,都有一部分新的知識要我們去掌握。而且老師常常會講些書本以外的知識,有經驗的教師還能教給學生怎樣去學習知識和發展自己的能力。
第三,排除干擾不受內外影響。當你發現自己有思想不自覺"走神"的時候,要及時糾正過來,不能任其發展。當課堂上出現不安靜,其他同學干擾或外界的影響時,也要排除干擾,不受影響,保持集中注意力的心理狀態。自我暗示法自我暗示有助於注意力的集中,克服注意力渙散的現象。如學習時用自言自語的方式提醒自己,如"集中注意"、"努力聽講"等句子,然後把它們放到你平時容易看見的地方,只要一看到它們,就會提醒自己:"別走神兒呀!"情境想像法無論多麼愛走神兒的學生,當參加重要的考試或競賽時,他也會儘可能地集中注意力作答、發揮出最佳水平。因此,請你每次做作業時想像自己是在參加某次大考或競賽,要在規定的時間內做完,提高單位時間內的效率,這樣可以使自己緊張起來,注意力就自然集中了。記錄法給自己準備一個小本子,專門用來記錄走神兒的內容。比如,今天數學課中你想踢足球來著,那麼就要在本子上做記錄:"數學課——踢足球——約一分半鐘"。這樣記錄幾天以後,你從頭至尾認真看一遍,你會發現自己胡思亂想的東西是多麼無聊,浪費了多麼寶貴的時光。漸漸地,你會對走神兒越來越厭惡。自我獎懲法在你每次寫作業或複習功課之前,先給自己定一個時間表,越具體越好。如果在規定時間完成了學習計劃,那麼就可以獎勵一下自己:看會兒動漫或吃零食;相反,如果由於分神而使計劃落空,那你就該毫不留情地懲罰自己做不願做的事,如干雜活等。訓練聽課技巧一是要做好課前預習,了解老師講課的重點、難點;二是聽課時根據老師講課的進度,調整聽課心理狀態;三是帶著問題聽講,也可以有意識地尋找問題,發現異點,激發聽課興趣;四是努力追尋老師講課的思路,找出自己的疑難點,及時提問。
科研當人們為單調乏味所包裹,他們的大腦活動就會自動進入一種特殊的認知狀態:「走神」(mind-wandering)。在我們這樣一個注重效率的現代社會裡,走神常被貶為懶惰——一種「懶得去思考」的心理狀態。(弗洛伊德認為「走神」是一個體現「嬰兒期思考」的例子。)它是拖延症的標誌,與生產力絕緣。但神經學家已經戲劇化地顛覆了我們對於「走神」的看法。一方面,研究顯示我們走神的時間之長、頻率之高,遠遠超乎想像。論文,證明了我們是如何頻繁地掉入我們自己頭腦里的這個名為「走神」的兔子洞。他們開發了一種iPhone應用軟體,利用它不定時聯絡總數共2,250名志願者,詢問他們現時所進行的活動和快樂程度。研究發現,人們有46.9%的時間都在走神。事實上,能阻止人們持續走神的唯一活動是做愛——只有在做這件事時,人們才能專心致志。我幾乎可以在任何情況下走神。
推薦閱讀:
※神經科學如何解釋人在受到重大刺激後出現精神疾病的情況?
※為什麼早上剛醒的自己在鏡子里會顯得很醜?
※在目前心理學的應用領域中,出現了哪些「非傳統領域」?
※人們可以從死後的大腦切片中提取生前的信息嗎,此類研究有哪些應用價值?
※神經科學領域有哪些你認為的「神級」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