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英國和瑞典是如何成為流行音樂凈出口國的?中國離成為流行音樂凈出口國還有多遠?

來自新浪圍脖@經濟學人中文網

【出售百代】幾十年來,英國人對他們的汽車製造企業、能源公司、機場,甚至足球隊被外國人收購已經見怪不怪了。十一月十日,當百代被出售後,英國也就失去了他們最後的大唱片公司。然而,獨立唱片公司卻正欣欣向榮,與美國和瑞典一樣,英國是一個流行音樂的凈出口國。http://t.cn/SLC6Iw

http://weibo.com/1655905590/xyikR6JRk


感謝大果邀請,以下就是個人的一些看法:

一,先來段「這都是體制的問題」腔調的文章:

劉忠德,1992至1998年間擔任文化部部長,期間他主握所有文藝作品的生殺大權。

想了解一個官僚對當時國家文藝產業的影響有多大?兩個例子 (引文材料來自http://ent.sina.com.cn/s/m/2006-08-03/10541184591.html):

其一,某年春晚,趙本山搞了個鄉長吃王八的小品。劉部長覺得裡面有段子諷刺基層幹部,影響不好,找趙本山談話。趙以為節目要被拿掉,緊張得不得了,說「以
後還怎麼吃這碗飯」?然後劉說,那就改,於是台詞劇情均大改。最後改到的能上春晚的那個版本里,趙大爺撲通一聲直接就給鄉長跪下了。


其二,《霸王別姬》在國外獲獎後,國內文化部門頓時陷入兩難境地:播嘛,有GAY的內容,影響不好;不播嘛,國際上要笑話---那時候這個部門還沒現在臉
皮那麼厚。於是請示劉。劉將片中的主角真自殺改成劇中人自殺,然後在國內放映。劉為此沾沾自喜了很久:「兩秒鐘就解決了,這是動腦筋的事情。改了之後完全是兩種影響。」

而劉在任職期間對中國音樂界發展的政策取向是:「提倡民族的和高雅的,通俗的要加以正確引導,有限度的發展輕金屬、輕搖滾音樂,反對重金屬、反對無調性音樂」

不對其個人品位水準做任何評論,但如果一個人的個人喜好可以左右一個國家的所有文藝產業的發展,這樣的國家的文藝作品基本是無法出口的。因為觀眾最終看到的其實不是趙本山、黃宏的小品,陳凱歌、張藝謀的電影,我們從小到大看的全是劉忠德大爺工作室最終剪輯的作品。

二,商業模式和音樂工業本身的問題。

看紀錄片《再見烏托邦》,裡面提到90年代初的唱片工業自己本身也有很多問題。譬如簽約制度,公司只簽一個明星,不肯簽一個樂隊。於是造成許多一起玩BAND的兄弟反目,不得不重組樂隊,造成合作和創作困難;

90年代那撥國內流行和搖滾樂隊悲催的一點是,在唱片工業的黃金年代被盜版坑慘了,好容易熬出了頭,網路MP3下載的年代到了……

看到何勇在《再》一片里叨叨不停:RADIOHEAD出新專輯了,放網上直接免費下載。你覺得這個模式能成么?這麼多年了,我們的歌一直在放,彩鈴被下了那麼多次了,去找滾石要點錢啊?

即便沒有了體制的束縛,中國的音樂工業在盈利模式,發掘人才等方面需要慢慢摸索和改進的地方也有很多。

三,需要大批懂技術和製作,同時熱愛這一行業的從業者。

聽搖滾的年輕人長大了工作後有了錢,有很多人願意花錢收集齊當年喜歡卻又買不起的原版CD。但你上亞馬遜去看魔岩三傑,崔健唐朝等人的經典再版CD的評論,罵聲一片,製作粗糙得讓鐵杆粉絲都覺得不值。

所以就算創作出了好的歌曲,如果沒有過硬的唱片錄製和製作,還是不夠的。

總之,要想成為流行音樂凈出口國,首先要有好的創作環境,還有有成熟的唱片工業和商業盈利模式,最後還要有大批的資深音樂製作人和技術人員。

其實我想說的是,不要指望出口,內需能滿足就很不錯了。


補充一點吧,我覺得英文畢竟還是最國際化的語言,所以英文歌曲更能被廣大的消費者所接受。而中文,除了一些對中國特別感興趣的外國人,可能別的人也不會特別願意去聽中文的曲子。中文歌的國際化道路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如文章所說,成為文化出口國之前是內銷能撐得起產業,讓產業蓬勃發展,過了一段時間達到國際水平,才有機會輸出。同意樓上Ms.賈所說,其他產業機會更大,除了電影,個人看到第一個輸出的文化產業,是河南衛視的《武林風》


因為中國沒有現代流行音樂的根基。一直是舶來品影響著整個華語流行音樂,建國後還把僅有的一些趕到了香港和台灣,然後被歐西和日本的流行音樂迅速吞噬了。

英美除了自己本身就有流行音樂的根基,且一路發展順暢。瑞典和這兩個國家不是一個數量級,因為英美文化實在太強勢了。文化輸出必然是強勢文化輸出給弱勢文化的。

千萬別怪體制,新加坡一樣是專制國家,一樣沒有新聞自由,看看人家的音樂人。80年代深入港台扮演重要角色,90年代崛起,寫歌,演唱,編曲,製作,好手大把。


這要從音樂人打心底里尊重中國神曲,尊重Obba Gangnam style開始。


這問題太大了。流行音樂首先是流行文化的一種外在表現,流行文化又是一種個性解放+創新的文化,除了老祖宗留下的,我國有文化嗎請問。。。目前也就有點年輕人反叛、懷疑的苗頭。

沒文化輸出什麼?即使走出國門,缺乏普世價值觀,又有誰認你?我認為輸出皮影戲、京劇、陶瓷、書法、武術之類的更靠譜。

以及,瞧這個哈哈哈哈哈哈

http://news.xinhuanet.com/ent/2011-11/16/c_122287502.htm

http://news.xinhuanet.com/ent/2011-11/08/c_122248056.htm

您還有任何念想嗎?


注意,瑞典音樂跟英美發展差距頗大

英國在於音樂發展史頗早,在古典音樂史中英國初段雖平平無奇,後期卻迅速崛起,出現不少近代作曲家。

而美國1860-70年代雖興起藍調,整體比起歐洲還是不如的,但販賣黑奴,一二戰歐洲移民潮,讓美國出現更多元化音樂風格,造就美國音樂強大。


歐美同屬西方文化。相互流來流去容易些。近期印度Bollywood 一些快速音樂舞蹈在美國有新苗頭。仔細看都有點接近美國審美重節拍精力旺盛。中國要是有一天出口的話,也會朝地區靠攏。反之亦然。很多到中國來的藝人也努力學中文么。認識一個這裡musician 一絲不苟學漢語拼音啊好有一天來中國演出唱啊。

好音樂是共通的。我在大學的時候我的一位同學想家了彈鋼琴曲 「大海啊故鄉」,吸引很多美國同學跑過來問這是社么音樂真好聽。在國內聽多了想當然不覺著社么。地方不同了重新看待確實好啊。還有在Youtube 上,有人把京劇和流行歌曲摻到一起。問這是社么啊 Cool.

大家分享專輯 」琵琶相「 亦古亦風有現代感中西融合。較容易被人接受。

http://www.xiami.com/album/2649

補充:
問了美國同行

英美凈出口 - 英語廣泛佔優勢。北歐人英語非常好。世界各地很多原是英國殖民地。這對傳播有很大影響。

中國出口 - 不同點反而容易推廣。也就是originality。如果一個北京的搖滾樂隊推廣到海外,外面搖滾多如牛毛,出頭有挑戰。只看音樂而不是看到亞洲人面孔。

我覺得這還吻合indie 的精神。做自己。


作為一個反動的人,對這個問題的看法卻不反動。

不要總怪體制,這問題根結不在體制,不然為什麼現在還有那麼優秀的古典音樂?為什麼中國音樂自古就沒有引領世界的潮流?

很多好音樂都是在不好的環境下產生的,這麼說很保守,其實我很想說所有好音樂都是在惡劣環境下產生的。

所以中國音樂的落魄,可能是因為文化、歷史、人性等等非政治因素導致。

中國人普遍不懂音樂、不尊重他人的智慧成果、唯利是圖的價值觀、對藝術的歧視,這四點,任何一點不改變,中國音樂都不會崛起


獨裁製度不可能讓藝術家(影、視、歌、畫、詩、作、塑、……)自由地表達。——就像帶著鐐銬跳舞。

那麼就很難有很好的藝術作品。

So……


我朝有句古話,「倉廩實而知禮節」。美國和西北歐的社會保障,特別是對教育上有進取精神的人的資助,是世界上最好的。這種大環境下,致力於創新和文藝創作的人有更廣闊的視野和知識積澱,並且能夠把更多的精力集中於工作,他們當然會比別人做的更好。歸結於語言完全是沒有意義的,我們可以參考鄰居日本,在上世紀8,90年代,日本的音樂是生機蓬勃的,語言不通的我朝和韓國港台都受到他的影響,但是現在只有akb和exile那樣的垃圾,這就是文化氛圍的變化。


這問題太大了,說了也也敏感。就簡單了當的說吧,還有很遠,我們太差了,學要學習而不是抄襲


我就說一句,五線譜/dao rui mi 這種是人家定調發明的。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梁歡決定「出道」這件事?
你最看好國內的哪家獨立音樂廠牌?
i wont let you down這個mv是怎樣拍出的?
iTunes 的出現是挽救了音樂產業,還是毀掉了音樂產業?
中國電音市場有多大?

TAG:音樂 | 美國 | 英國 | 音樂產業 | 瑞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