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研究為什麼離不開論證或文獻引用?

為什麼一目了然的邏輯關係也總是要長篇累牘地論證來論證去呢?

為什麼總是要引用誰誰在什麼地方提到過什麼,而不直接引用一些眾所周知的事例呢?

引用數據就真的代表嚴謹么?數據本身就不值得懷疑么?數據的可靠性真的強於經驗么?

為什麼似乎不讀經典著作就沒資格討論哲學呢?

歷史、當今各種社會現象、日常經驗難道都不足以成為論據么?

所謂嚴謹的討論比泛泛而談的討論效率要高么?


科學方面。

  1. 科學不存在一目了然。直覺和常識(所謂眾所周知「人腦只用了不到 5%」 的說法是否確有科學依據?)都可能是錯的,這一點可以推廣到人文科學,多學學統計,就會意識到,個人感覺是多麼的不可靠。如果去挖掘一下社會現象後面的數據,會有截然不同的感覺(比如知乎上反覆討論的醫德問題)
  2. 數據描述出來的情況才有重複性,別人才能驗證和參考。

  3. 引用的文章不一定準確,因此更需要註明出處。這點大家都沒提到,這是一個責任歸屬的問題,我只對我的數據和論證負責。引用的結論出了問題,是引用文章作者的責任,並且也更容易追查到問題源頭並糾正。舉個費曼的例子不要太相信專家--如果沒有嚴格的引用制度,科研界會一片混亂的。


為什麼一目了然的邏輯關係也總是要長篇累牘地論證來論證去呢?

一目了然的邏輯關係當然不需要長篇累牘,但是不是每一個問題都那麼一目了然。現代科學是很發達的,再也不是上個樓往樓下丟兩個球看看是不是同時落地那麼簡單了。

為什麼總是要引用誰誰在什麼地方提到過什麼,而不直接引用一些眾所周知的事例呢?

科學是持續的、發展的一門學問。你必須對前人的研究有所了解。

一個農民,琢磨了半天終於發現了,地球是圓的。有用嗎?沒用。

引用數據就真的代表嚴謹么?數據本身就不值得懷疑么?數據的可靠性真的強於經驗么?

引用數據不代表嚴謹,數據值得懷疑,你可以去經驗。但是你能經驗多少呢?

你說珠穆朗瑪峰高達8000多米,你這不是引用來的數據?難道要你要親自測量一下,才能說這句話?很多時候,並不需要。但是,如果你自己去經驗得到的數據,那是最好的。但是,沒有人有那麼多能力去經驗。必須依靠其他人的勞動成果。

考古隊挖到一個頭蓋骨發現人類在多少萬年前就已經存在了,這個數據你不引用,你難道要自己去挖一挖,你才能相信?你要是一輩子挖不到,你就不研究了?

假設有統計數據表明,被某種蛇咬一口之後就會當場斃命。你是不是也要找來被它咬一口來經驗經驗?

為什麼似乎不讀經典著作就沒資格討論哲學呢?

有資格討論,只是那些讀過經典著作的人不會與你討論。因為你所談論的東西,百分之九十九都是前人已經說爛了、說煩了、說到無話可說了、說到現在已經沒人說了的問題。

你不僅要讀經典著作,你還要看現在的哲學在研究什麼。否則沒人願意跟你自己談。你只能自己自成一派在亂想。

歷史、當今各種社會現象、日常經驗難道都不足以成為論據么?

不足以。當然這些東西會成為研究膚淺問題的論據。但是科學問題不是簡單膚淺的問題,你研究幾千萬光年外的超新星爆炸,你要使用什麼社會現象和日常經驗作為論據呢?

所謂嚴謹的討論比泛泛而談的討論效率要高么?

科學不片面追求高效率,你跟你的朋友吹牛扯淡當然效率高,兩個人胡編亂造一下就可以說火星上住著外星人,正在盯著我們。但是有用嗎?


在問題科學和迷信的分界點是哪裡?陳浩的回答是:分界點是「我錯了」。

相對於得出一個科學的結論,製造一個迷信或偽科學是如此的簡單。相對於闢謠,傳播一個謠言是如此的簡單。在人類文明的長河中,產生的謬誤,謠言,迷信……多至無法統計。而製造和傳播謬誤者,幾乎從來沒有因此承擔過什麼責任。

從「科學精神」建立開始,人類逐漸建立起一套原則,那就是,「為自己說過的話負責,為自己的觀點負責」。科學和迷信的的一個重要分別就是,迷信厭惡你找它的錯誤,而科學鼓勵你找出它的錯誤:

  • 一篇科學論文上,幾乎每一段都有標註[1][2][3]……,然後在下面註明參考文獻。這麼做是在說,我的理論的正確性建立在下面這些參考文獻的基礎上。如果那些參考文獻是錯誤的,那麼我的結論就是有問題的。
  • 把自己的推理詳細過程寫在論文上,如果有哪個地方產生了邏輯錯誤,或者邏輯跳躍,會被人找出來。這樣就給他人途徑證明我是錯誤的
  • 盡量使自己的理論有可證偽性。如果是一個物理理論,那麼有義務設計實驗,讓實驗物理學家有能力證明我是錯誤的。


1.學術是需要論證的,學術之所以為學術而不是經驗,就在於它是經過了嚴密的邏輯論證的,沒有經過論證的東西和學術是絕對不可能有關係的。日常生活中的經驗具有特殊性,而學術,某種方面也可以稱之為知識,是具有一般性的。有特殊性到一般性的過程,只有經過大量的論證才能為人所信服。

2.學術之是專業的。不同領域的學術是十分專業的,甚至某種程度上是偏門的,一些眾所周知的實例只能用來說明學術(就像老師常用的類比等),再者,引用一般的實例在中國人來說是你沒有水平的一個體現;

3.數據和經驗的問題,就如第一條所說的,經驗帶有很強的特殊性,所以一般不能用來論證,就像你家旁邊的麥當勞有一個美女,並且你在很多麥當勞都看見了美女,但是不能說明麥當勞和美女有某種意義上的聯繫,因為個人的世界太小,世界太大;

4.不讀經典就不能討論哲學的問題,怎麼說呢?我覺得是因為我們現在的哲學已經非常發達了,所以你沒有辦法保證你說的是原創的,所以必須讀了前人的東西再來想,這樣才有機會說明你是獨創的,不讀原著可能會犯一些常識性的錯誤或者說在已經被解決的問題上停滯不前,當然,如果你身在10000年前,那是完全不用讀的,你隨便想想就是哲學了;

5.經驗不能成為論據的理由在上面已經提到了,歷史的話,個人覺得是可以當做論據的,畢竟,嚴格說來任何已經出來的數據就已經是歷史了

6.學術不是講效率的,這個不是計件工資,你首先要保證你正確,然後才能追求數量,當然,這一條貌似在目前的中國說不通。。。。。

個人淺見,歡迎討論。

over


That"s why, we need scientists to study science, rather than regular people who do not understand the basic stuffs of how to do research. Science is for serving everyone. But scientific research is not. It"s extremely difficult for any individual without years of training to fully understand it - like the methodology, the basic logic, the paradigm, etc.

Looks like I"m not addressing the question...but as I said, it"s almost impossible to figure it out without extensive training, even with other posts which are trying to explain.


1 學術是依據充足邏輯準確的反常識

2 引用規範使得學術論述有了可以被重複推演的可能,也就給了學術論述可以被推翻和改進的機會

3 引用規範使的學術論述更容易被具有相似學術能力的人理解,使學術便於交流。


1 每個領域都有自己的規矩。論證和文獻引用就是學術界的規矩。

2 主觀經驗造成的成見是沒有學術價值的,也不能推進人類的發展。缺乏論證和文獻索引,就會造成主觀經驗泛濫。學術作品不是論壇也不是微博。

3 一篇學術作品不能向讀者展示它的邏輯,那就是不讓人讀么?那你發表出來的意義是不是也大打折扣了?


1,一篇論文不可能證明論文的所有內容,大量內容需要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也需要證明自己論證的大前提是正確的。。

2,參考文獻可以防止閉門造車。

PS.參考文獻通常可以判斷一篇論文的好壞。


第一:眾所周知的事例與引用文獻同樣是引用不過是前者更大眾後者可能

較生僻罷了。在學術討論中引用文獻明顯讓可信度提高。

第二:如果你是指哲學方面,我不認為有嚴謹絕對的論點一說。

第三:並非沒有討論的資格,但是學術討論你需要讓他人認同你的觀點那就必須提出讓人信服的論據,如果是類似於:「我身邊就認識一人怎麼樣怎麼樣。」如此的事例來佐證自己的觀點未免太過空泛。也許那事情是真實的,但是別人無法去證實這便失去了作為論據的意義。

第四:效率是指解決一個問題還是讓所有參加討論的人都認同一個觀點?這點實在很難做到。如果你是希望從某個學術論題的討論中獲得你想要的東西,那麼就是你個人的主觀感受問題。因為有些人就喜歡引經論典的討論,也有很多人喜歡泛泛而談。

畢竟學術討論不是樓下大媽談家常,沒有論據佐證的論點如何能夠讓人信服?【PS:沒看過啥著作的俗人只是路過打下嘴炮,輕拍。


因為你不是牛人,不能完全自創一套學說。對前人的引用一方面讓人了解歷史脈絡,另一方面增加嚴謹性。當然,最重要的是讓大家在茫茫海洋中找到相互對話的可能,否則,各說各的,一人一套術語,科學更難進步了。


--

-

因為真理總是相互扶持,而謬誤總是互相拆台

-

--


不算回答,估計大家也少看到這樣的期刊論文,所以發上來供討論。

題主的一連串問題似乎在批判一種形式化,我認為只要能「保證正確」,沒有什麼是必須做的,也沒有誰能強制別人去怎麼做研究。但是在研究人員越來越多、問題越來越複雜的時候,為了實現更高效地合作,讓每個人尤其是新手,遵循一套標準化的流程/規範/格式/習慣應該是有必要的,儘管確實會降低自己的效率。


鄭也夫說,引文就好比傍大款,怎樣傍渾然天成就是學問了。把文獻做清楚,可以少走很多彎路。


就我的研究範圍來說。

  1. 沒有一目了然的邏輯關係,在研究到達某個程度之後,問題的複雜程度遠遠超過了「因為A,所以B」,充滿了各種複雜的因素,一個結論需要很多前提條件,其中一些可能是別人做的,所以要引用。
  2. 沒有眾所周知的事例事例,我研究的東西引用的數據本身就不是眾所周知的,別人做的研究,推導的數據,做的實驗,都發布在學術期刊上,不會眾所周知。
  3. 很多研究是沒有所謂的經驗的,而正規的數據經過peer review,經過驗證,而且知道來源也更容易驗證,當我寫A數據為35的時候,別人會問35是哪裡來的,是不是我編的,而我寫A數據為35[1]的時候,別人至少知道去[1]找35的來源。
  4. 哲學我不湊熱鬧了。
  5. 可以,但是需要嚴謹地採樣,比如設計一個調查,做出問卷,選好樣本。
  6. 是的,效率高,而且更重要的是,準確率高。


談一些個人觀點。1)對於邏輯思維的論述,使用大量文字主要原因是想考慮儘可能多的方面,以此證明提出某個觀點及論述的嚴密性。2)對於引用案例的定性方法確實在可以有較直觀的表象,缺點是可操作性和歸納性較差,有時以偏概全;運用數字的定量方法本身為解決上述問題,但對於原始數據的來源以及統計方法會對最後結果產生重大影響。3)對於不讀經典著作是否可以談論哲學,本身對哲學或者社會經驗會有個人的感悟,但如果上升的宏觀的哲學,個人的經驗可能並非能代表大眾,前人的經過歷史積澱的借鑒和學術討論是有必要的。


關於文獻引用:我們都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感覺很難完全沒有別人的東西。有些東西,我們很難或很少有精力自己去證明。


&上講這是一種好品德。


只想、也只能說說這一條:

為什麼似乎不讀經典著作就沒資格討論哲學呢?

首先,我覺得哲學不應該只是少數人的話題,而應該是屬於每個人的。但是,又往往只有少數人熱切的去探討、去研究。

引一下 匿名用戶 的話,確實,作為個人來說很自發的哲學思考前人都思考過了,甚至寫成文字了,甚至流傳下來了。真的愛哲學的人是愛智慧的,也自然的應該愛大家公認的出色的作品。

所以問題所述應該表達為:喜歡哲學的人就會喜歡去讀經典著作,不讀,自然也有資格討論哲學。其實,討論哲學本沒有所謂「資格」的入場券。


因為學術研究還是在用邏輯思維去分析問題,所以要有論據,說來說去還是做數學題,因為,,,所以,,,現在還是邏輯思維的天下,剛跳出機械論學會一點兒辯證法。


推薦閱讀:

現在的學術論文里存在數據造假的情況嗎?
大學裡面課題組的大佬自己不做實驗,那每天會忙些什麼?
大學績點高低能反映學術能力高低嗎?
清華計算機直博與美國專排25-50的博士選哪個?
有什麼事是你之前認為自己永遠無法學會或者掌握的,但是最終竟然「不小心」學會了?

TAG:哲學 | 科研 | 學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