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殖民香港時,英國從香港獲得了什麼?

英國發展了香港,那麼英國從香港掠奪了哪些利益?(經濟,政治,戰略上的)還有哪些潛在可挖掘的利益,以至於使它念念不忘?


  • 獲得一個離中國最近的深水港
  • 獲得一個和中國接壤的情報中心,而且靠近廣州這個重要城市(廣交會可是外國人能進入中國的罕見機會!),西方陣營只此一家

下圖引用《GCHQ The Uncensored Story of Britain"s Most Secret Intelligence Agency》,可見英國對中國的情報機關全部集中在香港,彈丸之地最高峰時有4個情報站同時存在,你說英國有了這個地方高興不高興啊?

小西灣曾經是英國政府通訊總部(GCHQ)對中國最大的監聽中心,附近山頭依然有天線桿遺留下來。現在小西灣滿滿都是住宅和運動場,不了解的人難以想像這裡曾經是遠東電子諜戰的中心。

現在的小西灣

大帽山是香港最高點,過去是禁區,上面除了氣象設施之外,也有監聽站和軍用雷達。

  • 香港長時間只能購買英聯邦重工業製品,英國公司獲得不少商機,甚至限制解除了也依然有其優勢。現在英國的巴士廠要是沒有香港、新加坡的訂單早就倒閉
  • 培養了大量對英國有好感的、到英國留學過的中產階層。醫生、律師等專業人員及其子女,還有中高級公務員,沒有幾個沒有英國的學歷的(除了我 ==)
  • 獲得中國人(不管是本土或者南來的移民/難民)作為基本勞動力,比緬甸、馬來亞的土著好用勤勞又聰明多了

單單頭兩點已經夠英國高興好些日子。

=========

至於現在/未來潛在的利益,環顧亞洲唯有香港同時繼承英國法制,又與中國內地距離足夠近,而且高度開放,營商方便;加上一班在英治時期階層上流的人對英國的好感,這些人不在少數,當今許多高官都是窮家子出身,靠政府獎學金讀完大學,進入政府去英國深造;還沒算其他專業人士的子女,出發留學的8月高峰,甚至能夠影響港元兌英鎊匯價,當然讓英國念念不忘。


英國人從香港獲得的當然是「日不落帝國」啊!

在失去了香港後,當太陽7點從英國最西邊的皮肯特群島落山時,它最東邊的英屬印度洋群島的太陽要再過半個小時才能升起,這個時候香港早就義勇軍進行曲放完,國旗班都可以去吃早餐了。

所以1997年以後,日薄西山的日不落帝國的太陽終於落山了。


鴉片戰爭時期的貿易和軍事基地。通過在亞洲地區的盤踞獲得了大量的財富。

後來的香港雖然軍事和鴉片的烙印已經幾乎蕩然無存,但英式的法律和稅務給各大西方國家的企業在亞洲地區開展業務提供了極好的地點。 這就是為什麼外派到香港的很多老外都拿著十萬美金級別的住房補助也要哭著喊著在香港紮根。相比之下大陸的法院和政府比較流氓(至少在外資企業的眼裡,他們叫做「司法的不確定性」,其實特么一回事,有法不依,執法不嚴)。


利益

《管治香港:英國解密檔案的啟示》,李彭廣著,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2012年5月版,港幣98 .00元。

在殖民地管治上,英國與歐洲大陸國家採取了截然相反的殖民系統和政策。歐洲大陸如法國等國家在開拓殖民地的運動中,一般希望能永久駐紮在當地,甚至把殖民地列入國家的海外省,因此在統治階段中,往往較多地採取暴力和高壓。而歷史的進程已經證明,壓迫式的殖民管治並不可行,當地人民的反抗情緒,會伴隨著高壓政策而愈發激烈,進而演化成推翻殖民政府的革命。

而英國殖民政策則不盡相同,它的最大特點所在,不在於思想教育或者暴力鎮壓,而是深信,在一個適當的時間會以一個適當的方式將殖民地交回給當地人管理。

由此,英國政府採用了一種「過客」的心態來管理海外領地:在政治領域,儘可能完整地移植英國本土的社會結構、政治體制和法律體系到殖民地之上,按照英國政府自身的模式和功能來設計和建立各殖民地政府,同時選擇與殖民地內的政黨合作,開放政府,以確保能夠用最少的官員,達到最有效率的管治;在經濟領域,則注重推行各種福利措施來降低殖民地人民發生暴動的可能性,維持殖民地的穩定,並扶持英資財團的勢力,最大限度地掠奪殖民地資源。

香港這個地方,至上世紀50年代,英國的管治雖已實施100多年,香港仍只能依賴少量轉口貿易生存,產業結構單一化,沒有像樣的現代大工業。1950年,香港的本地生產總值只有31 .5億港元,人均1400港元,按當時的匯率折算不到250美元,其經濟發展水平在許多方面還比不上廣州、上海,更難與歐美的大都市相提並論。有些西方學者說,香港直至50年代初,還是一個「窮酸破敗的貧民城市」。

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上世紀七十年代才得以改變。1967年,香港爆發了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場反對殖民統治的社會暴動。這之後,港英政府終於開始採取各種改善民生、提高人民權利的善治。在總督麥理浩(Sir MurrayMaclehose)的帶領之下,殖民政府先後創立了廉政公署整治官員貪污,設勞工署調解勞資糾紛,制定解僱補償等勞工保護法例,同時啟動長期建公屋和居者有其屋計劃,以及九年制免費基礎教育,從而打下了香港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經濟高速增長的基礎。

麥理浩時代的上述種種社會福利改革和建設,常常被看作撫平六七暴動所帶來的傷痛,以及創造香港進一步經濟發展的條件。然而,此書作者李彭廣教授從英國解密的檔案中卻發現,隱藏於殖民政府銳意進取型社會改革與進步背後的,其實是英國一種精明的戰略部署,目的是「為英國政府創造與中國政府談判香港前途的籌碼」。

換言之,英國政府計劃用最短的時間盡量提升香港各方面的發展和香港人的生活水平,以此突出香港社會和制度的優勢,從而影響中國政府在處理香港問題的態度和政策。這種安排,既能成功凝聚香港各階層的力量,也同時可以為英國創造出與中國討價還價的戰略目標,布局可說是十分高明。

在經濟上,在港大創辦人、前港督盧押爵士(LordLugard)的倡議下,英國開始在香港奉行「間接管治」(indirectrule)政策,即殖民地政府輸出經濟利益(例如土地)予以本地有名望的土豪劣紳,以要求他們與政府合作,協助管理香港。而在政治上,麥理浩則提出了有限度的政制改革,開放部分政治權力給予港人,加強港人對殖民政權和本土化發展的認同。

在殖民早期,港英政府曾實行赤裸裸的政治歧視政策,英國人幾乎佔據了政府部門所有的高級職位。占人口絕大多數的香港華人,在政治上則處於完全無權的地位。華人不許涉足高級酒店和私人會所,甚至禁止在山頂一帶的洋人住宅區度宿。有些法例甚至規定,華人無通行證晚間不準出門,不得舉行或參加公共集會。港英政府在1882年還頒布一項法令,其中規定:「總督有權禁止任何非英國籍居民居住香港,……並有權決定該人應行離港之日期。」

在麥理浩的推動下,高級公務員本地化的進程開始加快。1966年,在146個政府高層職位中(包括司法部門),只有24個職位是由本地人士擔任。1977年,在政務官所謂首長級的337名官員中,本港人士已經佔到35.2%,共142人;到了1982年在611名政務官中,本地人佔45%,增幅達到81%之多。

但是事實上,對於港英政府來說,政治權力的開放,將極度不利於對香港的統治,因為在英國政府看來,港府部分重要職位,基於英國國家安全需要,仍需要由英人執掌。間接管制的目的,僅僅是為了避免暴動,從而為殖民管治和政府施政取得有限但必須的制度性支持,因此也沒有必要花費時間和精力去培養本地華人高級政治精英。

在一份1974年由當時的香港布政司司長羅弼時(SirD enys Roberts)送交給英國外交部的機密信件中,羅弼時詳盡討論了香港官僚體系的國家安全問題。羅認為,伴隨著香港政府官員本土化加深的趨勢,華人將不可避免地逐步攀上政府高層官位,並大範圍接觸到政府的核心文件。為了保障國家安全,羅建議將現有的高級官員職位分為兩部分,甲部(ListA)包括總督、布政司、保安司、政治部主任等,必須由英人出任,且大都需來自英國殖民地公務員隊伍的政務體系之中;乙部(List B )包括律政司、公務員事務司、財政司、副警務處司等,雖然不一定必須要由英人出任,但都應該由英人出任才合適。如果有華人官員出任這些高級職位時,部分涉及到高級機密的文件,將會提高閱讀許可權,以避免華人接觸。

說到底,英國人並未接納香港人作為自己的子民,各個管治權謀的交叉使用,只是最大化統治效益的諸種手段罷了。


英國的殖民統治

在 1842-1997 年的一百五十六年間,香港一直作為英國殖民地,由擁有絕對權力的總督實施全面治理。香港的法律不得違背英國議會頒布的決定。直到 1985 年,英國議會通過了《香港法案》,才賦予香港立法機構有修訂或拒絕英國法案與決定的權利。在實踐中,總督對香港的統治是相當寬鬆的,他不干預小區的事務,對傳統風俗、宗教活動、社會習俗相當尊重。總督的職責是維持高效率的管治、法律制度、司法獨立、良好的公共秩序、公民權利,以及公平和合理的競爭精神。這是一種仁政的殖民管理,在很大程度上對經濟繁榮提供了必要的條件。

在政治上,英國從來沒有將民主制度賦予香港,直到殖民統治的最後幾年,才開始改變這種情況。從香港人自身方面看,他們不曾有過民主訴求,對自己主要致力於追求經濟成功、過著『世界公民』式的生活感到滿意。中國人的生意頭腦和英國人的嫻熟治理相得益彰,將香港造就成亞太地區和東南亞主要金融和經營管理中心。這裡的人們過著富裕的生活,享受著言論、集會和宗教信仰的自由,與大多數文明社會沒甚麼區別,儘管沒有政治民主,然而人人都清楚自己是生活在『借』來的時間、生活在『借』來的土地上。

香港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GDP)從 1966 年的 686 美元颶升到1997 年的 27,500 美元,超過了英國、加拿大和澳大利亞。1275英國認為香港成功的秘訣在於法治、公務員制度、經濟自由和自主的生活方式。戴卓爾夫人多次提到英國的『道義責任』,但避免提及香港人的民主問題。1276英國最為關心的是,維持它在香港的殖民統治,如果可能的話,則盡量採取溫和寬厚的方式。

1989 年英國和中國協議在 1997 年 7 月 1 日政權移交的那一年之內,香港可以舉行首次立法會選舉。1990年,北京同意立法會的 60 個議席中有 20 個由直接選舉產生。到 1991 年 9 月,大約18 位支持民主的人士當選。總督衛奕信(David wilson)委任了另外18 名親北京的保守人士,其餘名額由『功能組別』選出,分別代表金融、地產和製造業的利益。

1992 年,前英國保守黨主席彭定康被任命為香港第二十八屆、也即最後一屆總督。彭定康上任後,為使民主進程加快,儘管沒有提出完全的普選,但他提出立法會的大多數議席均應由直接選舉產生。這個選舉改革方案於 1994 年 6 月 30 日在立法局以一票的優勢獲得通過。 1995 年 9 月選舉正式開始,當選議員可以在 1997 年政權移交後兩年多的時間裡繼續保持議員身分——即所謂坐『直通車』 ——以確保已成定局的民主制度。中國指責彭定康在時間表和基本法有關條款上背離了以前達成的協議。彭定康則為自己辯護說,他的做法是出於香港人的利益,保證香港經濟今後能持續發展,反映普遍的民意。北京誓言在政權移交後立即解散立法會,並以一個新指定的立法機構代替它的職能,直到重新選舉。有四年之久,北京拒絕與彭定康對話,但彭卻大受港人愛戴,成為捍衛人民權利和民主的鬥士。許多英國外交部的官員和老牌中國問題專家,如前駐華大使柯利達爵士(Sir PercyCradock),都在私下裡覺得彭定康的對抗政策有些過分,難以真正保證香港的最大利益。

摘自:中國近代史 徐中約


點亮地圖,單向透明


這個問題題主你可以代入去思考

鑒於中國以前的落後,你可以想像中國在印度最南端有塊殖民地,中國能得到什麼?


讓一個地區免於專制獨裁,享受自由民主的責任


獲得了給我國中央政府和香港之間製造巨大麻煩的機會

英國在臨近97之前秘密且大量的給香港上層人士發放英國護照。尤其是給官員和商人!最關鍵的是這些護照到底發給了哪個具體的人、到底發出去了多少,到現在中央政府都不知道具體的人名和數字!我們內地人是中國公民身份,香港人是香港居民身份,而這個香港居民身份可以是英國籍香港居民,可以是印度籍香港居民身份,可以是任何一個國家的公民+香港居民身份!就是香港既承認你是香港居民又承認你是另一個國家的公民。這就是為什麼中央政府要求選舉出來的香港特首必須愛國且只留有香港居民身份的原因。而香港「佔中」的那些人就認為既然一國兩制,沒必要要求愛國,只需要愛港就行。而且他們還要求普選,普選就是只要有香港居民身份且達到一定數額香港居民的簽字支持就能參選特首!中央政府不同意就是因為你要是遠出來個英國籍香港居民當特首,然後再出賣中央政府和香港地方政府的核心利益,那tm這笑話就鬧大了!


不如先問問自香港97主權被移交(強制回歸)後,中國從香港身上獲得了甚麼?

就是錢。


推薦閱讀:

TAG:香港 | 英國 | 香港回歸 | 祖國統一 | 民主democrac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