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大家覺得這輪知識付費的浪潮,有沒有泡沫,是不是跟去年的網紅經濟和直播一樣一陣風刮過去?


有存在的市場需求,也有極大的泡沫。

知識付費和在線培訓,是焦慮感拱起的火。

經濟下行的大趨勢下,杜拉拉們升職無望;而世界變化太快,互聯網風口一年一變,AlphaGo為代表的人工智慧兵臨城下,中產和准中產們陷入信息焦慮和成長焦慮之中,害怕錯過重要資訊,怕成長不夠快,擔心被後浪拍死在沙灘上。

焦慮感讓學習充電從癢點變成痛點,因為關係著升遷、成功;無數年輕人渴望通過快速汲取知識,實現自我提升,以便解決問題,緩解焦慮。這裡有2個需求點:一是我成長瓶頸了,迷茫了,有沒有人能帶路;二是我很急,有沒有又快又簡單的辦法。

從羅胖到知乎Live,從細分市場在線培訓到付費社群,很多知識分享平台利用人們求快抄捷徑的心理,收割著焦慮者的「韭菜」。你付出一點錢,我幫你「快速解決」問題。

自己思考,沉下心讀書,速度慢,又可能犯錯。

OK,各個平台精心包裝行業大咖,推出知識網紅,號稱深耕專業領域十幾年,成功故事光輝閃閃像春藥,帶路大哥領你少走彎路,直奔高潮;「60天學習,讓你成為天才」、「急速提升課程,半年輕鬆撩老外」,迅速見效;附贈導師點評和社群互動,分分鐘和業界大V搭上線滿足虛榮心,進了社群還能積攢人脈,簡直買一送三。

這些「美妙的許諾」,是商品經濟中最常見的賣家秀,只要你花一點錢,馬上獲取一鍋可口的知識濃湯,喝完保證日日精進。

很多時候付費者買的不是知識,簡直是心理按摩,是天天向上的成長幻覺。

同時,目前的知識付費市場良莠不齊,泡沫很大。

知識跟鞋子、口紅有很大不同,它是非標準化的,這帶來幾個坑。首先,在生產階段,知識要產品化,並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售賣,必須經過充分簡化,模式化梳理,製作成適合碎片化閱讀的短視頻、音頻、文本或PPT,是知識界的「快餐」。加工過程中,知識的絕大多數背景、重要的邏輯過程和提供反思的觸點,都被咔咔砍掉了。說的好聽點,是老司機幫忙過濾並推送優質信息;仔細想想,所謂滿滿的乾貨,更像是別人嚼過的甘蔗渣,糖分嘛,誰啃誰享受。

其次,在傳播階段,非標準化的知識,質量很難評判,選擇時只能倚重知識生產者的身份背書。呦,海外名校+矽谷從業,行業大拿說的應該在理;創業風雲人物,上億的身家替他做了信用證明;知乎大V,去過八百個國家,見多識廣,應該靠譜……

實際上,在各種類型知識分享平台上,最火爆的不是真正的一手知識生產者,而是善於營銷、善於傳播的知識網紅。知識付費市場中,80%的注意力資源都集中在馬東、羅胖、李開復、樊登、咪蒙等超級IP身上,他們作為自媒體商人,是原創知識的二道販子,把知識加工成小劑量的營養配方,用高明的故事化表達送到嘴邊,不經思考就能順滑服用。

剩下的大餅,被營銷能力過硬的小IP分食。知乎Live、微信公號上有一大批人,敢表達能忽悠,攏住幾萬粉絲,就趁著知識經濟的東風,扒幾本書、網上搜點資料,攛出一套課程,開專欄、Live賣錢啦。

真正專註知識的專家,可能忙於本職,或不善傳播,被撒著金粉的劣幣驅逐,無人搭理。


看看樂視體育的NBA就知道。

開始搞的時候說國內五億觀眾,賺錢如同剪羊毛。

快倒閉的時候說真正願意為NBA付費的用戶可能連200w都不到。

一旦免費模式轉為付費,可能留下來的用戶連1%都不到。


舉雙手贊成尊重知識產權,但知識產權和互聯網共享精神似乎一直矛盾。
一方面是付費內容未必持續精品,有些付費的專欄或音頻逐漸衰落,成了應付了事;
另一方面是訂閱後不及時看,導致浪費,畢竟每個訂閱基本都是199,價格還蠻高。
我個人崇尚持續學習,但不知道上面的兩難如何破解,自己訂閱了吳曉波頻道和李笑來的《通向財務自由之路》、《羅永浩幹活日記》,隨後付費參與了幾個群。

希望與不含商業目的的小夥伴一起分享,同時如有更多人願意共享自己的訂閱那就更好了~
如有想獲得各類諮詢的請私信我,發個10元紅包,我給你那些付費69元、99元的得到和喜馬拉雅資源。

如果你也有資源願意分享,請私信我,你捐出一份資源,收穫十份資源。


不是空穴來風吧,這是一種趨勢。

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知識的重要性,而要想滿足自己對於知識更高層次的需求,相應的,必須增加投入。

這和網紅經濟或直播之類的性質也不一樣,網或直更多的注重精神上暫時的滿足感與對於娛樂的體驗。


推薦閱讀:

請問小鵝通工具與小密圈哪個更適合做知識付費?
進入為「知識付費」的時代,是好事還是壞事?
如何評價「知乎 Live 無限計劃」年卡?
鼓吹知識付費,是否是逆歷史潮流的行為?

TAG:知識付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