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去美國旅遊了一周,不明白為啥那多人想移民?
活得容易
說句大實話,我這個人也沒啥追求,即不想聞達於諸侯,也不打算匡扶天下就想著老婆孩子熱坑頭(雖然現在依然沒有女朋友)1.購買力在美國,掙3000塊的生活水平,是目前國內掙3000塊完全無法相比的。當然了,奧觀海這幾年搞下來,生活也越來越艱難了2.房價目前住在灣區,那房價簡直感人……魔都市中心的房子賣了,你可以去和馬克扎克伯格當鄰居(房產稅是另一個故事,買得起不一定住得起),學區房在1.5M到2M上下,PALO ALTO和MENLO PARK那邊會貴一點,尤其是PALLY那邊 3M上下吧。但是,我可以搬啊,美國沒戶口啊,去別的州只要住滿一年就算你本地居民了。如果你要申請個上海戶口或者北京戶口,試試?3.人際關係相對單純必須承認,美西相比美東,NEW MONEY比較多,看家世還不嚴重,有錢搞定一切(資本主義好,資本主義好)這一點,體現在1-12年級,只要有錢買學區房,好學校還是很多的,也不必去求人托關係。但是,大學就比較討厭了,自從AA出台之後,UC系對華裔收緊很多,未來還不明朗。大不了,搬德州去!那裡房子還比灣區便宜很多很多。======================================================================以上就是我為什麼要搬去美國的原因。但同時,我必須指出,美國的生活也並不是十全十美的,有各種各樣的痛苦,不是每個人都能抗得住的。因為與題目無關,就不在這裡展開了這很正常,你覺得中國好就留下來,覺得美國好就去美國,誰也不需要說服誰。
首先旅遊七天肯定是沒什麼真切體會的。其次感覺和國內差不多這個感受是不對的,我不是美分但美國社會各方面都和中國不同是事實,我沒說更好。
題主有這觀感,可能是旅遊時間短加上基本沒機會了解美國社會。你去遊樂場那全世界的迪斯尼和環球影城能有多少差別?你去海邊美國的沙灘也確實不是金子做的,你吃西餐漢堡披薩,那也不可能跟中國區別非常大,你住酒店,美國的很多酒店可能比國內要粗曠。
中國人旅遊分幾個階段的,第一階段是看風景,這風景既包括自然風光,也包括城市風光,比如我生活在上海,就完全不理解為啥上海能成為旅遊大城市,上海有啥啊,但每次接待來上海的朋友,外灘濱江走走還行,到大商場去,在外面感覺不到人家的羨慕,進去後各種認識不認識大牌撲面而來時,就看到朋友眼中的興奮了;第二階段的中國人也都見慣了都市繁華,也膩味了跑到一個景區逛一天拍這個山拍那個水,那怎麼辦,第二階段的中國人開始渡假,就是風景雖然也是要很美,但逛風景不是第一要務,玩和休息是第一要務,景區大多是要逛的,但渡假的景區一般不是用來逛的而只是用來襯托玩的,比如一個大酒店,一般弄個無邊泳池,那你在泳池邊玩,海灘就是給你玩做背景的,比如你跑去浮潛等,風景也是成為你玩的附屬品,同理還有泡溫泉和滑雪等,東南亞尤其泰國算是渡假類大家比較長去的,
第一階段的旅行,如果不是北上廣的,那就是要開始了解山川秀美、海洋美麗和都市繁華,第一階段旅遊當積累到一定數量級別後,就會出現審美疲勞,這時候維持第一階段旅遊的動力就剩下兩個,一個是發朋友圈,另一個是買東西。第二階段的旅遊,可以維持的比較久一些,因為主要就是為了放鬆自己,現在大家工作壓力都大,能放鬆時就不幹別的,尤其適合一些工作忙但收入比較高的人,在酒店裡吃喝玩,泰國一些渡假酒店是獨島,沒人打擾,整天游泳健身吃飯看書聊天休息,日本北海道一些酒店,在大雪紛飛中你可以穿的很舒適的在酒店裡吃喝玩耍以及泡溫泉看著玻璃外的冰天雪地發獃,還有一些是郵輪。
那有沒有第三階段的旅遊方式呢,當然是有的,就是去一個地方就希望能了解一個地方,一定要去泡酒吧,一定要和司機多聊天,最好能與本地人長時間互動,即使沒有本地人可以長時間互動,至少也有有個國內過去的朋友,他可以跟你聊很多這裡的細節。有很多人也說自己是文化發現之旅啊,去羅馬我也去大教堂,去巴黎我也去盧浮宮,但這個和文化之旅還是有所不同的,應該叫生活之旅,就是你去感受下本地人他們的生活到底跟我們有什麼不同,他們想問題的方式到底跟我們有什麼不同以及這是為什麼,他們看我們到底是種什麼感覺。生活之旅的人,旅遊的目的無非就幾種:1、前兩種旅遊方式已經膩了,想每次都能感受不同,但全世界的商場、風光、餐飲已經越來越趨同或者說即使有不同也差不多都體驗過了,只有生活之旅才能每次出門都不同;2、想要了解別人和了解自己,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我們了解到別人很多好,才能了解自己有多不足,我們了解到別人哪些不足,我們自己也會多點自信不要妄自菲薄。
你去過巴黎,但我問你巴黎人都是什麼樣的?你冥思苦想說,你為什麼不問我埃菲爾鐵塔怎麼樣盧浮宮怎麼樣巴黎的那些商店街道地鐵建築房子怎麼樣,那些才是我旅遊了解到的東西啊。同樣,你去過美國,那我問你你去過的地方,美國人都是怎麼樣的?你可能記得飛機場,記得商場,記得路上飛馳而過的卡車,記得海灘餐廳遊樂場,卻並不真的感受到美國人是怎麼樣的這個話題,如果你不知道美國人是怎麼樣的,只知道美國有美景有森林有商場有高速有小鎮,那你如何判斷「人們為什麼要移民美國」,因為移民最重要的是「我如何在這裡生活,而不是你旅遊中感受到的那些」。
我也只去過兩次美國,第一次去的時候也是一周,住汽車旅店,逛破破爛爛的好萊塢,讓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只有環球影城和超便宜的牛仔褲。
為什麼還會去第二次,而且仍然跑去西海岸而不是換一個地方,是因為我回來後想了很久覺得我太遊客了,我根本沒真的了解美國,所以4年後我準備了15天,下飛機就租了輛車,這一路首先自己開車你就先感受到巨大的不同,無論在市區還是在1號,66號,65號等公路上開都完全不同,然後用各種方式跟他們交流,入住時、點餐時、閑逛時,喝咖啡時,這種交流中你不一定能聊出什麼,但你能感受到他們心情如何如何看你的等,再進一步到酒吧里去聽音樂在街頭去聽音樂等等,我跑去新奧爾良波旁街夜晚有爵士樂白天有精彩的街頭表演。
我們車曾被拖走,因為佔用reserve車位,為了取車叫了部uber,一路暢聊,不說提車那坑爹的費用了,但我們結束西海岸,最後一站飛去新奧爾良時就決定不再租車全程uber,簡直打開了新世界大門,我跟各種白人黑人聊天,還有英語說的比我還蹩腳的老墨,每個人車內的音樂風格都完全不同,跟uber司機聊天絕對是去美國重大收穫之一。
我也只去過兩次美國,並且沒有移民打算,但我想說的是,你真的去了解這個國家時,他和中國有巨大不同,他和歐洲也有很大不同,這個國家,遠比歐洲有活力,有自信(那不廢話),而且酷是一件絕對正確的事。
實際上美國社會和中國幾乎沒有太一樣的地方,開車、停車自然不用講,市中心和其他區的分布及關係也不同,美國人的小鎮往往是高速出口外圍繞加油站和漢堡店圍一圈,出門轉個彎可能就一腳油門高速狂奔起來了,美國的房子往往講究堅固實用,水池很能說明問題,絕對沒中國很多家庭華麗但絕對一眼就覺得耐用,水池下水配一個自動管道疏通的,美國人離不開車到了有人100米扔垃圾也是開車過去,美國人吃的和中國自然區別很大,在各方面幾乎和中國社會都不太一樣。
你去一個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你不能是去觀光的,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沒必要用自然風光來取悅你,雖然美國也有美景無數,但你著你應該拋開去泰國觀光的心態去看美國。
總之:絕不要通過風光、商場、交通工具和酒店四樣東西去總結一個地方,在現代世界,這四樣東西你即使在最落後的非洲搞不好也能體會到跟最強大的美國差不多的感受,要真的體會不同,必須要從人出發去了解這個地方。美國的現狀一般甚至不如中國,但是美國主流(或者說左派?傳統意義上的精英?教育水平高的人?)所嚮往的社會,他們的價值觀跟我(一個想移民的人)很相近。
相反,北京的現狀不錯,甚至沒有污染的時候很好,但我每次回家,和父母甚至同學聊天的時候,都深刻的意識到,我與他們的觀念是如此的不同。舉個例子,我堅定的相信一個人的機會不應該由他同類人的行為決定。也就是說,不應該因為他生來是河南人,女人等等而受到任何與其他人不同的待遇。不能說統計意義上黑人笨,女人愛哭工作能力差,就認為當下這個黑人、女人會是這樣,並以此假設做出對她的任何決定。
這是我的觀念,我知道美國現狀不是這樣,但我知道至少我所生活的美國圈子覺得這樣是正確的,即便他們也偶爾犯這類的錯誤。但去跟中國同學討論。。。。我覺得自己無比孤獨。暑假在mountain view住了一個月,一次在舊金山市區坐公交車,手機沒電看不了谷歌地圖,問一同等車的老爺爺路線,他說了半天我們也沒聽懂。結果他直接站在椅子上,指著掛在上面的站牌一站一站地給我們指路線。上車的時候還和司機說 這兩個人在xx站下車,到站請叫他們。真的很感動
你的感覺沒有錯。
現在辦移民,對於普通人來說,大致相當於1900年去宮裡當太監。當然,移民這個事,還需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推薦下面這個人寫的文章,講加拿大移民的事,你可以參考下。【李建宏,察網專欄作家,中國人民大學博士,現旅居加拿大。】中國不如美國,差的不是中層以上人的生活,而是中層以下的。有能力去美國旅遊的,是不屬於中層以下的(甚至在中國可能是20%乃至於10%的,當然覺著美國沒什麼)。
管中窺豹,坐井觀天。
我談一下我了解的美國在教育方面的優勢吧,畢竟移民如果為後代考慮的話,教育是相當重要的。
我當初剛來到美國高中時,最大的感觸就是這裡老生常談的自由和創新。我有很多朋友上的上海某top5高中,所以根據我的所見所聞比較一下。美國好的高中相對於國內的重高的優勢首先體現在自由。不僅體現在安排課程、時間的自由,更體現在不以分數舉人的尊重。在這裡有優秀的哈耶普麻斯學生聚集在大學先修課程里討論經濟、文學和微積分,也共存著追求自己人生上著簡單課程的運動員、某方面專一的愛好者,而他們得到的尊重也是相同的。每天沒有必要強迫為了上最難的課程奔波,而是被鼓勵著用自己的時間追求自己的愛好和夢想,無論是學術還是其他。我來到美高四年以後,從忙於刷題轉型到自主追求自己語言方面的愛好。西班牙語學到了b2,日語自學到n3,還學習了基礎的俄語和印尼語。
其次,我初來美國時,引起我危機感的還有我巨大的獨立思考表達能力的缺失。接受國內的基礎教育雖然讓我理科的能力和知識高人一籌,但是也在一昧灌輸中扼殺了很多孩子的獨立思考能力。剛開始上課時,老師給我們的獨立思考內容往往讓我無從下手。我的高中也給了每個學生每周上台在全校面前演講的機會,題目自定。不僅是學術卓越的學生,就算是一般的美國學生也會參與。而近幾年之前,類似的活動都是鮮見東亞生的。當然,據我觀察中國留學生在這方面也越來越開明了,是國內學生觀念的一個積極改變。這樣的機會,在很多其他方面也有提供,不多贅述。總而言之我覺得一個學生,作為未來的建設者,有很多分數不能衡量卻又至關重要的品質。(當然,我不是完全抵制國內的教育體制的,我認為很多事情是國情所迫,也認為美國需要改革他們理科的基礎教育)
下面說大學
移民美國就代表了你的後代能更加容易地進入美國大學,免去了作為國際生的語言隔閡和申請難度。而雖然國內的頂尖大學生源和教育質量都不可否認,美國大學的本科和研究生大環境還是更加優越的。
美國本科好大學的選擇更多、入學難度也不似國內登天梯一般。國內目前在世界上有競爭力的無非是那十幾所、而最有說服力的還是清北復交。但美國本科就算是排名20多CMU、40左右的UCSD的文憑都是在全球很有說服力的。很多優質的美國大學不僅有著不輸國內top10的本科教育和學術氛圍,對學生的關懷、環境的多樣性和無官僚氣都是很令人嚮往的。拿我所在的CMU舉個例子,學校關注學生的教育、服務和機會(包括但不限於科研和交流)都讓學生感覺到在如此偌大的科研機構和學校,任何事都未脫離以學生為本的初衷。當然我認為美本並非完美無缺,在我眼裡招收運動員和矯枉過正的平權法案對美本生源造成了不小的負面影響。
研究生而言,美國一眾大學的人才聚集、權威性和研究成果大家都有所耳聞。就算是很多在綜排上優勢不大的學校,在一些專業也擁有頂尖的教授、研究員,提供在該研究方向領軍的機會。其他具體的不了解不多評論。
2014年心臟移植手術全球共6542例,
美國2679例,中國147例。數據來源WHO-ONT本人跟你的觀點一致,呆的時間比你長一點,一個月左右,去的是東部,華盛頓,紐約,波士頓三個城市。
前面有答主安安闡述他覺得美國特別好的那些優點我都承認,我都遇到過,但我必須說那是在富人區,或者至少中產以上。說實話如果你有能力,在哪個國家做中產及以上都不會過得太差。說一下我不喜歡美國的地方吧:1種族歧視,這是一個大家都熟悉的問題,我們更多的是知道有一部分白人歧視黑人,但是你知道嗎?還有一部分黑人歧視黃種人。我在那裡一個月的時間就遇到過一次被一群黑人追著罵的情況,而我只是去超市買東西被他們看到,他們罵的話聽出來就是因為我是黃種人。後來在紐約也遇到過黑人明顯對我們的服務態度不好的事件。我不相信這是個小概率事件。2安全。雖然在我天朝生活各種不公平事件層出不窮,但是日常生活的生命安全還是基本可以保障。然而美國只有富人區的安全才是可以保障的,原因就是納稅多所以警力充足裝備好,人群整體素質好。我會被黑人追著罵,就是因為我沒有聽嚮導的話,晚上8點以後不要出門,我想她太誇張了,當時在波士頓,住在算是一個中產階級區吧,然而我還是太天真,後來我知道我那裡距離貧民區只有3條街的距離。如果是紐約,布魯克林區,不好意思,晚上7點之後不能出門。而布魯克林區並不是最慘的,看美劇的應該都知道。所以什麼樣的人適合移民呢,就是本身在國內過得也不錯,直接可以舉家進入富人區的,那麼人家只是國內已通關,可以選擇進入輕鬆模式了。
有一類特殊人群移民是需要慎重考慮的,就是本人非常優秀,但是出身於非常一般家庭的年輕人。這個一般家庭指的是經濟能力需要靠年輕人接濟才能在美國生存,或者文化層次和意識形態難於融入美國社會的,語言也是一個較大的障礙。
就我自己來說,我已經非常熟悉國內的生存模式,並且也相信將來可以過得很好。我與父母感情很好不可能拋下他們,他們雖然經濟語言都沒大障礙,但是去了外國沒有朋友還是十分不自在。而且就像題主說的,生活在一線城市的,物質真的沒什麼大區別。真要說遠遠領先我們的就是文化層面了,比如人家在搞女權遊行,我們在幫韓寒洗地(不過這麼有爭議的人當選了也是因吹思婷)。
其實總結起來我們的教科書雖然沒有提一句資本主義社會的優點2333,但是說的那些壞話基本都是對的,這就是為什麼越出國越愛國吧。樓主這樣放假能隨便去美國七天花兩萬多的可愛男孩子,大約在國內的生活水平也不會比在國外差,沒必要費事折騰。背井離鄉這種事兒就交給我們苦逼的程序狗吧。
當然出身北上廣的程序狗可能也沒必要特意從中關村跑到資本主義大農村去,就是俺們這些個小地方出來的,既然家鄉沒有啥相關產業……我想想,在那頭努力努力,還是能爭取定居和買房買車的。在北京的話……的話……啊……你看我也並不是看不起北京,是北京看不起我,我也總不至於人家不待見我留下,我還非要在回龍觀租著房辦著暫住證賴著不走對不對。我就找一自己能多掙點錢並且呆得住的地兒,本質上跟我當年考大學從家鄉出來到大城市沒啥不同的。別的我不敢說,在美國要是有老太太摔倒了我敢去伸手扶一把,如果在國內,不好意思,我是真不敢扶,我承認我慫。
你一定是東部沿海大城市長大的
你從中國的一二線城市到美國的一二線城市看起來的區別確實不大,但你要從國內中西部小縣城到美國中部偏僻小鎮,你就知道差距了。你從平壤的市容市貌也看不出這是個經常處於饑荒中的國家。
區別還是很大的。
科技、軍事、教育都是大幅領先,基礎設施建設遠遠落後於中國,像個發展過了的第三世界國家。沒高鐵動車,沒像樣的城市地鐵。
每次回國探親都覺得國內像天堂:1)吃的太好了,2)熱鬧無比,無論潛藏多少危機但是表面一派欣欣向榮,3)親切、熟悉、自在。
中國現在連賣菜的地攤兒都能刷移動支付了,美國還連Apple Pay都沒好好鋪開。前兩天去曼哈頓車店洗車。逛了逛展廳。上圖的車子,第一張是全球50輛!猜猜幾千萬?只需$39萬!黑色的要$19萬。高級碼農幾個月薪水首付當天開走哇!喜歡車來這裡再合適不過了。只是冰山一角,隨便回答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