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蘇聯的公有制和計劃經濟?蘇聯為什麼會被這套經濟體制拖垮?


其實後來經濟恢復了的

但是計劃經濟有個問題,就是滿足單一化和競爭速率減慢

人類大體是通過殺戮和碾壓希望來維持動力的,如果體制過度壓制這些東西,那麼大家會感覺活著沒意思,結果就是文化衰弱。

人活著一旦吃飽飯,就要想著殺人強姦和特權。

蘇聯看似特權多,但實際是太不普及。


忽略了最大的問題,制度本身沒有錯,但個人貪慾和腐敗毀了這個國家。

人類最大的敵人,永遠是自己。


市場經濟是資本配置資源,計劃經濟是行政配置資源。簡化一下,市場經濟可以看作機會平等,計劃經濟則是結果平等,現實是人的智商以及能力是有差別的,在現有的人性差別的情況下,顯然是機會平等更能激勵積極性和創造性。所謂的生產關係往大了說是資源配置,往小了說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顯然市場經濟相對而言更符合現狀,更適應生產力的發展。


蘇聯的體制是高度集權的中央計劃經濟體制,傳統社會主義的所謂核心經濟特徵。這套體制可以認為是經濟發展的一種歷史形式,納入世界經濟框架中,即國家壟斷資本主義。

國家壟斷資本主義時代,崛起自德意志第二帝國,其全盛於一戰德國戰時計劃經濟體系,而綿延至蘇聯解體。可以認為繼承德意志戰時經濟的蘇聯計劃經濟,是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發展到巔峰的標誌。

國家壟斷經濟,是落後國家面對先進資本主義列強入侵的「趕超」策略。即工業化初期,落後國家需要集中使用社會資源,構建工業的基礎設施,建立工業體系。所謂集中力量辦大事。蘇聯始終有個榜樣,就是美國,全盤接收其成套設備,並得到其先進技術。

這套計劃經濟體制,使得國家動員能力達到了極限。在應對外敵入侵的「總體戰」中發揮出色。然而國家壟斷時代終將落幕,被國際金融壟斷所取代。

大資本消滅小資本,是基本的政治經濟規律。相對於國際金融資本,國家資本則屬於小資本。必然將被吞滅。

蘇聯計劃經濟體系,如何出現崩解的呢?實際在冷戰過程中就已經弱點暴露無遺。核心的問題就是其缺乏科技轉化能力。蘇聯計劃經濟的科技轉化率很低。這最終決定了其對美國趕而不超。科技實力無力與美國為首的國際金融壟斷體系比拼。最終在體制長跑中敗下陣來。正因為體制優勢漸漸喪失,蘇聯官僚喪失了對社會主義的信心,最終瓦解了體制。

進一步分析,蘇聯計劃經濟體製為什麼科技轉化率低?這跟其中央集權的決策體制密切相關。即是說,二戰之後的英美金融體系,風險資本壯大。科技發展路出多門,哪個才是最好的呢?這需要「投石問路」。就是風險投資,廣撒網,分進合擊,不怕冒險。由此投十家科技公司,有一家能成就能把本賺回來。這是最好的科技發展形式。然而蘇聯計劃經濟體制,作為國家官僚體系,最害怕的就是風險,官僚的特性就是最大限度地追求確定性。那麼面對科技歧路,哪裡有確定性呢?這導致蘇聯在科技發展中陷入連環失策的地步。如晶體管與電子管的科技路徑的選擇,蘇聯選擇了電子管路線,悔悟也為時已晚。

根本地說,蘇聯體制不能創業,不能投石問路,不能分散風險,只適合追蹤先進科技,而不適合探索先進科技。而這卻是國際金融壟斷擅長的。

所以,蘇聯達到坐二望一的地步,趕而不超。根本是國家計劃經濟的「基因」問題。要實現趕超,就得實現體制改革,學習英美的金融體系。國家官僚無能模仿風險投資。在反過來對中國的教訓則是,必須加速金融化改革,避免國家對經濟的過渡集權。所謂供給側改革等等,不能由國家主導。互聯網經濟時代的巨頭如BAT,根本是國際金融壟斷資本培養出來的苗子,而不是國家培養出來的。

也就是說,在工業化初期的基礎設施建設完成後,國家指導的計劃經濟體系必須被改革,並擯棄。要走國際化,金融化的發展道路。否則還是會重蹈蘇聯覆轍。

國際金融壟斷資本主義如何消滅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呢?以蘇聯為例。就是科技效率,促使體制官僚喪失對其體系的信心,蘇聯是直接瓦解了。而更普遍的狀況在蘇聯解體後表現於各國的是所謂私有化。實際就是國際金融壟斷資本的「滲透」,國家壟斷資本主義勢必會在經濟發展中負債纍纍。國家甩包袱,就甩出一堆私有化的巨鱷出來。這些巨鱷往往就是國際金融壟斷的巨鱷。這是「歷史的行程」。國家壟斷資本主義反覆掙扎幾次,也就敗下陣來。這裡不細表。

金融共產主義學堂:eziv587

weibo:姜洪智


一次大戰後,沙俄帝國瓦解,蘇聯政權成為俄羅斯這個國家的新任主宰。在奪取政權後,蘇聯建立起了公有制和計劃經濟,使之成為俄羅斯國家經濟運行的基本模式,並貫穿蘇聯這個朝代始終。

對於蘇聯公有制與計劃經濟,世人有著很多的詬病;尤其是蘇聯滅亡後,後人更是對這種經濟模式大加抨擊,將其歸咎為導致蘇聯衰落瓦解的主因之一。

這種看法當然沒錯。但如果因著蘇聯最後的失敗,而將公有制與計劃經濟本身全盤否定,這未免顯得有些太過。

雖然公有制與計劃經濟在蘇聯晚期的弊端盡顯無疑,但至少在蘇聯早期,這套經濟模式,還是展現出了極為強盛的生命力的:蘇聯開國後,僅僅用了一二十年功夫,便迅速將俄羅斯帶出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及蘇俄、白俄內戰的泥潭,從「帝國主義中的薄弱環節」,一躍超越英、法、德等歐洲傳統列強,成為僅次於美國的全球第二大工業國。並在二戰後,成長與美國並駕齊驅的超級大國!而在冷戰的前期,蘇聯工業依然高速發展,國力穩步上升,是全球當之無愧的兩極之一——而這,都是在公有制和計劃經濟模式下實現的。

這也就是說,公有制本身並不帶有原罪。或者說,它並不是天生自帶失敗基因。公有制、計劃經濟模式等等,與其他經濟乃至政治、文化層面機制一樣,都是有利有弊——唯看在什麼條件下使用而已。公有制對早期蘇聯的巨大推動,以及晚期對它的巨大傷害,這種不同的遭遇,歸根結底是與環境變化有關。隨著內外環境的改變,蘇聯國情中與公有制相契合的因素逐漸消退,相衝突的矛盾卻在不斷增長,而蘇聯卻未有及時調整,最終才導致了自身的衰落與崩潰。

關於蘇聯早期採取公有制的必要性,雲石君在之前的《地緣政治:蘇聯為什麼要搞公有制》中已有解釋,此處不加累述。這一節中,雲石君想分析的,是曾經一手推動蘇聯崛起的公有制與計劃經濟,為什麼到後來卻成為拖垮蘇聯的罪魁禍首?

在雲石君看來,原因主要有以下三點:

首先是第三次科技革命。二戰結束後,第三次科技革命爆發。

在之前的《地緣政治:俄羅斯帝國為何土崩瓦解中》雲石君曾經說過,俄羅斯所在的東歐與北亞板塊,由於自然環境較為惡劣,所以文明發展水平一向較低。俄羅斯之所以能成為世界一流大國,很大程度上是憑藉其龐大的體量優勢,彌補了文明質量上的相對不足。

只不過,隨著第三次科技革命爆發,西方世界的文明質量在短期內突飛猛進,這意味著蘇聯與世界主流文明發展的差距進一步拉大。

當然,根據第一次和第二次工業革命的規律,雖然在工業革命發展的早期,西方因著優越地緣條件的關係,會取得一定時期的先發優勢,但隨著工業革命成果的走向成熟,推廣和普及成本大幅下降,效率和實用性大大提高,這種情況下,俄羅斯也會逐漸跟上,將這些革命成果運用在自己的廣袤國土上,將其變為現實國力,並憑著龐大的規模優勢,再次崛起——當年蘇聯就是通過對第二次工業革命成果的廣泛利用,得以將那些原本無法利用的北亞凍土帶和中亞荒漠初步開發,進而積蓄出了支撐其超級大國地位的強大國力。

不過,第一次、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成功套路,在第三次科技革命時,卻並沒有繼續適用於蘇聯。這次革命中,西方在文明發展的道路上不斷前進,蘇聯卻並沒有亦步亦趨,而是踟躕不前,最終疲態盡顯。

為什麼會這樣?這是因為,第三次科技革命,本質上是一場知識革命,其最重要的價值體現,不在於工業實體的簡單升級和規模擴大,而在於工業科技含量的大幅提升,甚至許多經濟模式,已經超越了傳統的實體承載(比如互聯網),是一種典型的知識驅動型革命。

這是一種側重於內涵而非外在,輕實體而重知識的全新發展模式。這種模式下,知識技術的突破式乃至顛覆式創新,成為文明發展的最大動力。而這種發展模式,高度依賴於人的主觀能動性與創新意識。

而蘇聯的計劃經濟與公有制,與這股發展浪潮出現了嚴重的不匹配。

這是計劃經濟與公有制的先天局限性決定的。

計劃經濟是基於既有現實條件所做的一種規劃布置。由於整套經濟發展模式都以現實中的客觀存在為基礎,提前規劃完成,所以對新經濟模式的前瞻性布局受到嚴重遏制。而公有制條件下,資源的分配又被以既定計劃為綱的政府高度壟斷,使得新經濟模式無法得到足夠的資源和發展空間。

同時,公有制條件下,社會財富與各種資源的所有者皆為國家,所有個人,無論職位多高,皆為向國家負責,而非自己對自己負責的打工者。這種打工者的身份和心態,使得他們缺乏冒險意識,也無法承擔冒險失敗的後果——如果老闆是自己,那失敗的後果完全可以自己一力承擔——哪怕是破產跳樓,也不過是自己的事;但當資源所有者為國家,個人是無法承擔失敗後果的,就算想承擔,也無法擺脫體制的桎梏。

蘇聯的公有制與計劃經濟模式,意味著它很難憑自身之力,跟上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潮流。而在對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的拿來主義借鑒方面,由於這次革命的科技含量大幅提升,所以破解其革命成果的難度,和花費的時間也大大增長——以往兩次工業革命的成果主要是工業機器,把它引進後拆解研究一番就可以了,這次革命的成果許多都是脫離了實體存在的高科技,這個破解難度和時間明顯要大大增加。

而最要命的是,第三次科技革命,呈現出內涵層層推進的特點,而且每一次次級層面的推進,都會引發經濟模式和形態的巨變。這種代際差距的拉大,以及更新的高頻率高密度,更使得蘇聯的公有制與計劃經濟模式出現明顯的不適應——這套基於既定現實成果而做規劃布局的模式,使得它在這個創新發展、迭新換代十分迅速的時代中,顯得越來越落伍,越來越跟不上趟。當這種與外部的差距拉大到一定程度後,不僅蘇聯自我催發能力無法具備,就是對外部創新成果借鑒運用,都因為二者相差太遠,而很難跟上。最終,到蘇聯晚期,除了舉全國之力發展的軍工行業,蘇聯在各個物質文明領域的發展水平,都已遠遠落後於時代主流。

而蘇聯國力的不足,以及紅色意識形態的衰落,也加劇了公有制模式的危機。

蘇聯自成立起,就面臨西方列強的一致圍堵,國家安全面臨嚴重威脅。二戰後,蘇聯成長為超級大國,但由於冷戰,蘇聯依然面臨美國為首的西方世界強大威脅。這種情況下,蘇聯一方面通過公有制,將社會資源儘可能多的控制到政府手中;另一方面,將國家創造的財富大幅投入到軍工以及與其相配套的重工業中。而相應的,給予勞動者的物質報酬,以及用以發展民生的輕工業就會受到限制。

這種模式下,全民都為國家打工,國家卻又不能給予自己滿意的物質回報,反而要不斷的高強度勞動,將大量的剩餘價值上交國家,然後再投入到與民生無關的軍工、重工行業中——這當然會引發民眾的不滿。

對此,蘇聯用兩大手段加以對沖:其一是政治高壓——當給不了胡蘿蔔時,就只能用大棒了;

其二,則是紅色意識形態支撐。通過紅色意識形態,在法理上賦予勞動者國家主人的政治地位。憑著這種國家主人翁意識的支撐,激發勞動者的為國奉獻意識。

但是,紅色意識形態,其本質上是一種革命意識形態,當革命結束,國家進入正常的發展階段時,這種意識形態的淡化是很難避免的。而且雲石君在《地緣政治:國際共運為什麼會走向衰落》中曾經說過,隨著蘇共的成為俄羅斯的國家掌控者。這時候它的角色定位就發生了變化,它不僅再代表它工人階級的利益,而且同時代表了俄羅斯這個國家民族的利益——而且鑒於國家這個實體才能給政治勢力帶來實實在在的物質利益,所以後者對蘇共的影響力,越來越大。

隨著蘇共角色轉換與紅色意識形態的淡化,激勵勞動者無償奉獻或者低報酬工作的意識形態支撐逐漸消褪,勞動者越來越在乎自己所得的實際利益,而非虛擬的國家主人感覺。而蘇聯由於要將國家主要資源投入冷戰,又無法滿足國民提高報酬,改善物質生活的訴求,這種情況下,公有制這種為國家打工的模式,不僅無法激勵民眾努力工作,反倒因為民眾對國家長期過度剝奪自身剩餘價值的不滿,引發嚴重的消極怠工。

最後,公有制的政治因素拖累。在上一節《地緣政治:蘇聯為什麼要搞公有制》中,雲石君曾說過,俄羅斯自然環境惡劣,俄羅斯工業化開發和運輸的難度和成本太高,這會抬高俄羅斯的工業體系運行成本。

如果在私有制環境下,俄羅斯的資本家和企業主面對這種情況,自然而然的會產生兩種選擇:一,從國外購進相對廉價的資源,二,直接遷出俄羅斯。

這哪一種都不是俄羅斯所能接受的。遷出自不必說;從國外購買資源,資金大量流向國外,這不僅意味著俄羅斯的國土開發無以為繼,國力無法增長,而且會使自己的工業命脈繫於其他列強之手——這將使俄羅斯喪失與其他大國博弈的能力,最終使俄羅斯這個國家整體受到損害。

這種情況下,俄羅斯必須向經濟中注入足夠多的政治元素,也就是採取公有制,政治權力直接控制經濟。當經濟運行摻雜了足夠的政治因素後,價格,性價比等就不再是經濟決策的最主要考量標準。

這樣做的好處,是可以使俄羅斯工業體系得以維持。但壞處就是,當政治因素摻雜過多,這套工業體系的效率不可避免的會受到影響。世人對俄羅斯工業品的傻大黑粗印象,也由此而成。

這在早期,還問題不大。蘇聯的蓬勃發展,工業的大規模擴張,使得其能夠通過規模優勢,掩蓋工業體系成色較差的不足。

但隨著傳統工業技術成果充分利用,工業規模擴張達到階段性極限,新經濟模式又無法打開局面的情況下,這套運營模式的弊端就逐漸顯現——它根本就不具備市場競爭力。

由於公有制下的蘇聯工業體系質量成色太低,受非經濟的政治因素影響太多,所以根本不足以支持體系的自我進化和升級改造。這就使得俄羅斯的工業體系越來越顯得陳舊落伍;再加上蘇聯與後來的中國不同,它的經濟體系因為政治的因素,與世界高度隔絕;內部又全盤公有制,缺乏私營經濟與之競爭,這使得公有制下的工業體系沒有外部倒閉其改造升級的壓力。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興起。蘇聯紅色意識形態支撐的消退,以及蘇聯公有制經濟體系高度封閉且摻雜過多政治元素的影響,這三大因素共同匯聚,最終導致了蘇聯經濟體系在外部世界急速進步的同時,自己卻逐漸走向僵化。

受益於第三次科技革命,西方的整體實力不斷攀升,而蘇聯的經濟發展卻陷入停滯。隨著時間的推移,蘇聯受到的外部壓力越來越大,其維護國家利益所需要消耗的資源越來越多,而它又不能通過推動工業體系質級飛躍的辦法來增強國力,傳統的工業規模擴張也因為既有技術手段的用盡,而觸及階段性的天花板。

這種情況下,蘇聯唯一的辦法,就只有在現有經濟架構下,通過對社會資源變本加厲的盤剝,通過這種方法,攫取更多的冷戰資源——這意味著內部矛盾不斷加劇。這種局面不斷惡化下去,最終就是蘇共民心喪盡,民眾紛紛走上街頭,蘇聯也在這種內憂外患之下土崩瓦解。

蘇聯解體後,新生的俄羅斯聯邦成為其遺產主要繼承者。針對蘇聯解體的教訓,俄羅斯聯邦在政治經濟上都進行了一番顛覆式調整和改造,希望由此逆轉衰頹的國運。而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政治上的西式民主化,以及經濟上的「休克療法」。

那麼,這些調整的出發點和現實依據何在?為什麼這種改造,不僅沒有讓俄羅斯止損,還造成了90年代長達十年的動蕩與衰退?關注微信公眾號:雲石,雲石君下一節繼續分析。

本文為雲石地緣政治系列第126節:俄羅斯之第16部分。喜歡地緣政治與國際關係的讀者,可關注微信公眾號:yunshi911(長按可複製),收看全部雲石地緣政治系列文章。


蘇聯不是被計劃經濟拖垮的,是被北約+中國拖垮的。


請思考,哪怕十年前吧,算是後工業時代的初期,你能想像到一個國家所有的生產資料所有的商品,都由國家統一標價統一分配么?

計劃經濟的優勢,在於在之前的工業時代,它最符合工業(尤其是重工業)需求:集中,統一,按需分配。

但是在後工業時代,很難再通過計劃經濟方式使國家生產力提升到發達國家的檔次,因為很明顯隨著產品和需求的不斷多樣化,政府機關對於需求信息的掌握運用能力越發不足,最終無法實現有效調劑。

還是那句話,政府和私營企業,若論哪個經濟效益高,必然是私營企業無疑,因為政府關注的公共服務領域,再加上政府自身屬性,決定了它對於利益的追求是不及企業的


沒有這套體制,估計垮得更快。


重工軍工為先;

1、輕工民用未被重視,無完整產業體系保證抗風險能力;

2、未考慮加盟地區的差異和發展平衡,廣大人民群眾沒有得到好處;

3、為了證明社會主義好,搞的明星工程持續消耗可憐的活動資金;


蘇聯既不是什麼公有制,它的「計劃經濟」也有極大問題。 理論上計劃經濟應該是精確的,科學的,協調的,在蘇聯、東歐、東德身上發現不了這些因素。 有的是政治局裡的撕逼,內訌,然後拍板定策。昂納克為了維穩大力進口消費品增加消費品生產,結果負債纍纍,導致經濟無法穩定發展。 赫魯曉夫與玉米的故事就更不用說了。 在所謂「社會主義」國家這種「因人設事」換領導人換經濟政策的做法並不鮮見。 拋開那些所謂的官方的的「數據」,現實就是如此。與之相反,西方在經濟策略上反而是比較靈活講求實效的,不以抽象的政治路線為依歸,一切從實際出發,所以有今天的文明


不是計劃經濟拖垮蘇聯,是美蘇軍備競賽拖垮蘇聯,跟計劃經濟有毛關係


我開闢一個新的視角,說說什麼是計劃,到底哪裡有用,哪裡坑人。個人現在的工作也是制定相關的目標,考核地市,落實政策。即坑人,也害己。

其實計劃這個東西,在目前的社會中也有,叫做目標管理,叫做規劃。大家常聽說的十三五規劃,前身就叫做某五計劃。其實主要內容就是把未來五年的發展目標作一個梳理匯總,提出階段性的目標,明確工作要求。

聽上去很美,實際運作也挺好。問題出在哪裡?在於目標制定是脫離現實的,目標的檢驗是隨意性很強的。從而導致了浮誇風,老實人吃虧。具體有幾個方面。


計劃經濟的本質就是戰爭經濟,所以你可以發現,二戰當中,哪怕是自由經濟國家比如英國,也是無所不包的配給和票證,甚至連民主國家兵工廠的美國也大量實行配給。一切為了戰爭,一切為了前線。而戰爭時代,勝利是第一位的,成本或者說消耗是無足輕重的。所以戰爭經濟或者計劃經濟天生就具有忽視投入產出比,消耗資源,浪費驚人的特點。當戰爭結束,轉入和平建設年代以後,蘇聯依然停留在准戰爭或者說準備戰爭的狀態,計劃經濟大行其道,整個國家依然浪費驚人,效率低下。好在蘇聯家大業大,資源空前豐富,一段時間內還能支持。但畢竟金山銀山也會坐吃山空,這種低效率,空前浪費的計劃經濟模式不可能永遠維持下去。

當所有的發展動力都停滯以後,蘇聯,連同它的計劃經濟模式一起走向了歷史的終結

計劃經濟的弱點不僅僅在於缺乏風險,更在於缺乏競爭,人人都吃國家的大鍋飯,效率低下,投入產出倒掛。產品粗製濫造,質量低劣,從上到下,從國家到個人都缺乏起碼的競爭力。這樣的制度和國家不垮台不完蛋才是活見鬼了。倒不是僅僅是官僚們缺乏信心


一天研究別人,操心別人,好像不看鏡子自己就漂亮似的,結果被別人(日本,俄羅斯……)研究得清清楚楚


推薦閱讀:

冷戰的時候"蘇聯宣傳民主,美國宣傳自由"是出自哪裡的?
美國扶植日本的戰略考量有哪些?
有沒有冷戰時期關於美國的笑話?
為什麼朝鮮和韓國在互不承認對方合法性的同時,接受自己的邦交國承認另一政權的合法性?
1962 年 10 月 27 日古巴導彈危機爆發,真的是離熱核戰爭下的普遍滅絕,只有幾個小時嗎?

TAG:蘇聯 | 世界歷史 | 戈爾巴喬夫 | 美蘇冷戰 | 經濟政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