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放學回家吃飯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上大學發現南方的寄宿學校很普遍,甚至有的從小學就把孩子送入全日制的學校,一個月可能只見到父母一次,直到步入大學都沒有中午放學回家吃飯的經歷,同學聚會聊起來這件事覺得被寄宿的學生甚是可悲,但卻有利有弊
我從小到大都是走讀的。
大學也是。小學到初中,家裡老人還在,給燒飯,家裡一大家子的人,包括親戚來蹭飯的,就跟打仗一樣,我曾經一不小心為了搶飯吃,一口氣吃了4碗飯。
以至於養成了吃飯快的本能。
初中之後,老太太中風,搬家,分家,父母又都是全職工。
我就變成外面買飯吃……
再後來微波爐出來了之後就是自己回家熱剩飯吃……
再後來么就是我燒菜做飯給他們吃。
所以感覺偶爾吃吃食堂還不錯。
PS:其實堅持回家吃飯倒不是為了吃飯,而是為了上廁所。我那年代,不管小學還是中學,廁所隔間都沒有門,上個廁所,旁邊站著一排的同學看著你的屁股……那酸爽……所以都是中午回家解決。(要不就是上課的時候偷偷從後門溜出去)然後隨便吃點,晃悠悠再騎車回學校。家裡的剩菜都比食堂現做的菜好吃
在烈日下,在暴雨中,在夕陽下,獨行的,同行的,群行的,歸家路
是一種如陽光般溫暖和煦的輕鬆感,初中的時候騎自行車騎得飛快,踏碎行道樹下的無數花蔭,空氣中不時飄來沿街人家或是小吃店的食物香味,一邊想著奶奶今天中午一定又給我做紅燒肉吃。。。感覺那時的回憶總如白日陽光般明朗,令人艷羨青春,令人感嘆日月如梭。
家中吃飯:
學校里:
自己做:
這一看就是一個關於青春的問題。
上了大學以後,就再也沒有中午回家吃飯的經歷了
小學的時候中午回家吃飯,呼朋喚友,於是童年裡多了湛藍天空里棉花糖一般夢幻的白雲,多了烈日下野花野草的芬芳,多了路邊飛來飛去的花蝴蝶和小蜜蜂。小學其實是不樂意回家吃午飯的,因為午飯特別單調,每天都是麵條加土豆,土豆加麵條,但是吃完午飯回學校的路上就很有意思,夏天跑到田裡摘綠油油豌豆莢吃,還夾著杏花梨花的陣陣香氣,秋天爬到別人牆上摘杏兒摘果子,冬天了就一路走一路捏雪球,一路都是認識的小夥伴,打招呼的方式就是給他脖子里塞個雪球,當然我常常是被塞雪球的那個,當時不覺得有什麼,但現在回憶起來,真是美好的童年~
初中離家稍微遠了一點,所以早上都會帶乾糧去學校,如果早上沒作業就會回家吃午飯,作業多就直接在學校了,啃乾糧,那時候初中有寄宿生,可羨慕他們了,不用跑那麼遠就能吃飯,但寄宿生又羨慕我們,每天都可以回家吃飯,那時候回家吃午飯的回憶其實是孤獨的,因為沒幾個人願意頂著大太陽跑回家,都是在學校小賣部買點零食就著乾糧打發掉,晚上再大吃的,記憶里初中吃午飯的路上,都是烈日當空,吃個飯就汗流浹背,那時候暗戀的男孩子家在學校旁邊,每天都回家吃午飯,上課前五分鐘左右才會回到學校,為了上課前五分鐘嗎那幾秒鐘的偶遇,我也是拼了……不過現在回憶起來,也是美好得不行,至於暗戀的人……一直暗戀到別人考上大學就不了了之了……
到了高中,哇……高中,彷彿昨天還在高中,那昏昏沉沉的數學課還歷歷在目,那暖得人睡意朦朧的暖氣片,那些下課三三倆倆走在去廁所的路上的小夥伴,那些學霸,那些大神,那些白色球衣的男孩,那些扎著馬尾亭亭玉立的女孩啊……還有那些解到一半畫滿不耐煩叉叉的數學題……
高中中午回家吃飯是一件超級愉快的事,下課鈴一響,挽著要好女孩的胳膊,一邊吐槽早上的難題,一邊又八卦起帥哥的新聞,回到房間爸爸一般都做好了飯,三下兩下吃完,跟爸爸吹吹牛,午休幾分鐘,還得做半套題,踏著鈴聲就回去上下午課了,有一次不小心睡過了頭,就翹了一節語文課,安安靜靜的曬了40分鐘太陽……真好總之,能回家吃午飯,是一件當時覺得沒什麼但以後回憶起來,非常非常幸福的事……小學時候中午回家吃飯但是並沒有人給做飯,回家可以看名偵探柯南,每次兩點上學,一點五十五結束,看完飛跑去學校,沒出過車禍萬幸啊!初中也是回家吃,並沒有人給做飯,自己做的也不好吃,但是可以回家玩兒妹妹,很嗨皮!高中可以回家吃,媽媽也會給做飯,但是不想回去聽嘮叨,寧願趴在桌子上午睡,寧願在宿舍餓著,食堂做的也比媽媽做的好吃呀
我生活在北方一個小縣城,從小學到高中都是走讀,只有高三學校強制住校才初次體驗到住校生的感覺。大學在外地自然也是住校(但大學跟高中初中住校嚴格程度不是一個級別不予討論)。
與住校比起來,走讀肯定很爽啊!尤其下學後我們學校住校生是不讓出去,可憐巴巴的看著我們。真心沒有比這更爽的了。我們想上網吧就上,不需要跳牆頭。也不怕被逮了,周一升國旗也不用擔心被點名衛生差,或誰誰誰跳牆上網被逮。想吃什麼都可以出去買,不用等到周末才出去買東西。聽到要查宿舍衛生下課後也不用急著回去打算衛生。上課時也不會被宿管叫出去。每天可以和小夥伴們一起騎自行車上課(尤其是和各種美女同學 )一路互相調侃取笑。追逐打鬧。有時下學路過書店可以看會書逛幾圈,再回家。有時也可以路過公園玩半個小時。晚上下了晚自習可以護送路遠的女同學回家,然後再自己回去。中午回家吃過飯後可以躺自己床上睡覺或者出去找朋友玩會兒。不管早上去上課還是傍晚下學,大家都會在約好的老地方等著同行的小夥伴。講講各個班級的情況。下學路上會有很多有趣的事遇到,自然也有約架。。。有表白。。。也有突然下起來的暴雨時的狼狽。。。有和心儀的女孩子突然的邂逅。。。有無意間在街角碰到校花是的悸動。。。還有下雪後走在回家路上踩著暗戀女生留下的可愛腳印。(而且是晚自習下課,而且走著走著突然發現被她發現)。。有時正常十分鐘的路,去學上課時可能用五分鐘(踩點),下課可能半小時到一個小時才到家(貪玩)。夏天下課後會約小夥伴去河裡游泳,冬天下學了可以打雪仗,到湖裡溜冰。每天可以看電視玩遊戲,只要你皮厚不怕打。自己一個人睡可以很安靜,休息很好。還有好多好多好處,尤其是你有一個喜歡的女生恰巧和你同路。。。高中三年我一半是全日制住宿,另一半是在學校旁邊租了房子每天上了課就回家。住宿的時候開始大家還是一起去吃食堂,可是後來嫌棄食堂重油重鹽,還常有小強泡在湯里這些亂七八糟的傳說,大家就不約而同去了學校對面一溜的小餐館解決溫飽問題了。高中食堂三年的菜從不換花樣,非常專一,吃的大半都是高一的同學。學校對面的餐館一對比真的是美味佳肴,價格貴一些,堂食的多是小情侶,高年級學生總是排長隊打包回去,站在教室旁的窗檯那裡吹著涼風看著樓下籃球賽吃。後來為了高考搬了出去,有了個小家,外婆來了,家裡的小狗也帶來了,住在老社區一樓,帶個小花園。每天中午下課匆匆趕回去吃飯,還要拿著卷子在路上瞟幾眼。狗在家門口守著,如果老師拖了堂晚了回去,外婆就會著急,也會怪老師不體貼學生,搞得我中午要少睡一會。家裡吃的是外婆三天換一輪的菜色,口味清淡,飯後還一定要喝一碗湯。外婆會監督著,碎碎念,肉要吃夠量身體才結實,粥要吃多點學習才有能量……這麼多廢話,其實大概就是想說,吃飯,不管在哪吃的不只是碗里的菜肉,還有陪著你吃飯的兄弟姐妹或者是家人的感情。
從小在奶奶家對面的小學、中學上學。每天中午回奶奶家吃飯,曾經覺得奶奶做的飯不好吃而強行在學校包飯一個月,最後被強迫回去吃飯。印象最深的事應該是吃完飯可以在家裡躺一會,特別舒服,最後剩十分鐘狂踩自行車去學校,踩著鈴聲進教室。
小學初中都是中午回家吃飯,初中後期搬家帶飯,大學食堂。現在回想起來沒有任何感覺,都挺好的~
我讀初中小學都是中午回家吃飯的。除了能吃到可口的飯菜,印象中還可以聽廣播,點歌台或者傳統評書。學流行歌曲,補充歷史知識。唉,說到這些,真地感到自己是老人家了。
中午放學回家吃晚飯拉屎是什麼樣的體驗?真是屁都要來提問。
盼望著,盼望著。下課鈴一響,待老師宣布下課以後,我便帶好作業,和同學們一起走出教室,向著家了。
中午是最好的時刻,一天之中,正午的陽光最暖,曬到人身上人便也融化了,變得軟綿綿的,酥酥的,正舒服。走在校門外的小路上,和同學們開心地聊著天,偶爾還會買幾包零食,幾根冰棍,那便是最大的享受。
回家的路上只有風相伴的。騎著車,風嗖嗖地划過,彷彿飛上了天,渾身舒暢。
路邊的風景也很美,小道旁樹木成蔭,春天之時,滿地都是花朵。夏天了,更是枝繁葉茂。
中午是最好的時間。
還因為,它象徵的是一片自由的空地。再正常不過的體驗
從小學到高中,學校離家最遠不過一條街,每天中午回家吃飯,吃了12年。
現在上了大學,想吃也吃不到咯!
高中三年時間,中午的吃飯時間只有四十分鐘,來迴路上二十分鐘,吃個飯上個廁所二十分鐘,現在我居然對那段時間沒什麼記憶,應該是不想想起來了
推薦閱讀:
※老婆進了思八達工作後變了我該怎麼辦?
※我應該給哥哥100萬或者一棟房子嗎?
※沒有父親的和有一個混蛋父親的人區別是什麼?
※姐姐結婚是怎樣的感受?
※為什麼我老婆對外人很好,對老公卻很刻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