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次工業革命發生,人工智慧興起,人類的哪些工作不會被機器人搶走?

機器人和人類,在工作和經濟上,必定會發生一場血戰。人類應該從事哪些工作,才能避免被機器人取代?人類的優勢在哪些方面?機器人會給人類帶來哪些新的工作機會?


我們都覺得我們做不出來,你們卻總怕我們做出來。。。


人很難跳出自己的歷史局限性。但可以回顧過去看清現在。

汽車讓馬夫失業了么?沒有,汽車營造了更多工作崗位和產業鏈條。全人類都收益了。

有,不學習新技能的人失業了,畢竟要學新知識很累。

人類的發明是提高了生產效率,解放了勞動力。更少的人創造更多的價值。更多的價值促進更多崗位。

越來越多的簡單重複性工作被工具替代了,解放了人類創造性。

失業的人們學習新的技能。不愛學習的人被淘汰了。

父母總說,不好好學習小學畢業了只能掃大街,可是現在必須中學畢業,才可能遙控清潔車。

隨著社會的發展,對人的最低知識要求提高了而已。

人工智慧的泡沫催生了倫理討論。上一次技術爆發導致倫理討論的是克隆人技術,現在有誰還擔心人類被克隆的問題么,生物工程貌似也不熱了。

但願媒體能堅持熱炒人工智慧五年,我就怕最後和雲計算一個命運。


中餐廚子,因為中餐的口味太玄妙了,打開菜譜,各種「適量」「少許」


第三次工業革命都沒有發生。。。。哪裡來的第四次?


之前好似看到過這類的討論。個人覺得機器人永遠不能像人類一樣感性地思考,最多它只能從人類的情感表達數據中,分析獲得邏輯的一般性規律。而人類有些情感是說不清道不明的,哪怕它掌握了一般規律,但人波瀾的漣漪豈能平如鏡?換句理解,就是機器人是不能代替我們生活的。

至於其他哪些工作不能被機器人搶走,我就沒啥想法了,畢竟一直在迷茫著,突然又驚醒。不管咋說,我是期待的。


排除法上吧。

目前初步確認的是,第四次工業革命會發生在清潔能源、人工智慧、量子信息、虛擬現實這些領域。

那總的來說、人工智慧時代的來臨,預期會對IT互聯網、金融服務、醫療、保健、製造、零售、交通這些行業造成影響,尤其中段行業預判性強、日常重複性強的崗位影響很大。

兩個栗子:

4.14,人民日報報道,最近程序、演算法方面的技術人才失業現象比較醒目,其原因之一就在於人工智慧在程序、演算法方面的優勢太過顯著(邏輯性強)。

同樣,某大公司最近裁撤了一大批主動型基金經理,取而代之的是以大數據和人工智慧為基礎的量化投資、智能投顧、理財機器人(絕對理性)。

醫療、保健行業同理,如果說以上都是屬於預判性強的崗位,那麼在製造、零售、交通行業類似日常重複性強的崗位也有:

日本因為老齡化比較嚴重、勞動力缺口很大,已經有越來越多的機器人從工廠車間跑出來上崗了,這是我很久以前看過的報道了;而最近這樣的報道更多:富士康引進了一大批機器人替代流水線工人……

所以,如果你不想被失業,那就避開這些行業和這些崗位吧,除了這裡,其他地方暫時都還安全。

人類的優勢在於發明創新,在於情感,在於對事物的細節靈感感知。

那麼隨著一大波智能機器人來襲,新的工作機會往往意味著兩個方面:

靠智能機器人發家的新的利益階層:他們會召集更多的科研專家學者,為更多人提供工作;

另一方面、站在既得利益者的立場,他們需要研製出更多東西來防止智能機器人給他們帶來的傷害,所以也需要一些人的參與(他們尤其倚仗那些特別具有人類特質如創新情感靈性的人,比如創新型作家、情感專家、藝術品鑒),而這也意味著更多的工作機會。


終有一天,這個星球將由人工智慧主宰,人類的命運,不會比當下的寵物好多少。極少數像霍金這樣的天才可能會獲得比較高的地位,然並卵。


代孕


機械,電子的維修工。

如果維修機器人也有了,但是寫維修邏輯的總得是人吧。

機器是執行指令,類比總結還是要人類來做的。


不要但心,人類手裡還有選票。絕大部分人類將失去勞動力職能,但是他們還可以做為政治資源,有利用價值。

這是有前提的,人類沒有沉浸在虛擬之中。「母體」可以給每個人一個網路YY小說一樣的單機世界,人類就已經可以宣告滅亡了。


設計機器人


推薦閱讀:

工業4.0之後,供應鏈和物流會怎麼發展?
自動化工程師未來是不是需要添加高級語言編程的技能?
什麼是智能製造?如何發展?
Rv減速器和諧波減速器的區別?
工業3.0是自動化信息化,4.0是智能化、物聯網。中國還未實現3.0,能彎道超車實現4.0嗎?3.0和4.0核心區別是?

TAG:機器人 | 人工智慧 | 失業 | 工作 | 第四次工業革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