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弁,籠冠,貂蟬冠指的是不是同一首服?
01-21
請參閱孫機《進賢冠與武弁大冠》,這是中國服飾史研究一篇極為重要的論文。
不是。
籠冠是這樣的:
武弁是這樣的:
武弁最初是北方士兵取暖戴的東西,漢朝時開始流行,虎賁中郎將就佩戴武弁,隋唐時期成為武將的標配。三國演義里,文官全戴梁冠,武將全戴籠冠雖然有點不合漢朝的冠制,但還是比較貼近古代風貌的。總比某些電視劇上朝是全戴通天冠或者全戴頭盔好。
注意籠冠上面那倆牛角一樣的東西,是鶡尾。戴武弁的武將里,有些殺馬特就喜歡往頭上插鳥毛,於是就出現了鶡尾冠。就是鳥毛+武弁或者其他冠的新組合。在傳統戲曲中,反賊和胡人角色,就會加重這個東西來標明角色屬性(如桀驁不馴、北番胡人等),譬如反賊孫悟空、三姓家奴呂布、所有胡人武將都會插上非常誇張的鶡尾。注意下圖的金兀朮,這個鶡尾是不是超級誇張:
以及現在被定型了的呂布的帽子:這都是戲曲誇張化的鶡尾冠造型,採用的材料也不是鶡尾而是更長的雉尾了。而且這些造型的帽子,基本都不是武弁也不是籠冠了。
前面說漢朝武將在朝會不會全戴武弁,那戴什麼呢,帶籠冠。來源於胡服改制後的趙國,很可能是趙國參考了胡人的帽子後發明的。
籠冠還有個名字就叫武冠,是比較通用的漢朝和魏晉南北朝武人標配。然而在隋唐時期,籠冠逐漸不流行了,流行了武弁。也就是說,《貞觀之治》中,為展現初唐風貌,重臣戴武弁,是比較妥帖的。《三國演義》中,武將全戴籠冠,是不大妥帖的。《唐明皇》電視劇里就有唐朝武人戴武冠的造型(不插鳥毛的):
那麼武弁和籠冠(武冠)的區別在哪兒呢?武弁首先是個弁,特徵就是包住額頭取暖。
而籠冠是個冠,是帽子,而且像簸箕一樣頂在頭上。說白了,就是露耳朵的就是武弁,不露耳朵的就是武冠。這裡感謝薛定諤的貓的糾正。至於貂蟬冠,是什麼呢:注意到右上角那撮毛沒,這就是貂尾。還有冠上方有個蟬看到沒?這兩者合起來就叫貂蟬。這個帽子也是胡服改制後趙國發明的,插個貂尾肯定是學胡人的。據說趙惠文王最喜歡戴這玩意兒,所以又名「惠文冠」。只不過趙惠文王時期的貂蟬冠,其實就是簡單的武冠加上了貂蟬而已。然而這個帽子雖然早,但一直是禮服,不是朝服。直到宋朝才成為朝服,大夥現在看到的古畫里,最常戴貂蟬冠的就是宋朝的一堆大領導。混淆籠冠和貂蟬冠的,大概是貂蟬冠又名籠巾。手巾和帽子棕能區分吧,籠冠是帽子,籠巾突出的是貂蟬冠上那塊門字型的誘惑黑絲巾。兩者是不同的。推薦閱讀:
※漢服應該搭配什麼樣的包?
※只是因為好看而穿漢服有錯嗎?
※如何看待越來越多的coser穿起了漢服?
※如何看待中科大的櫻花節上一堆影樓裝?
※漢服沒有圈?為何一說漢服圈就被漢服黨嚴厲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