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戰的時候"蘇聯宣傳民主,美國宣傳自由"是出自哪裡的?

這樣提問或許有不少歧義,在這裡我就說清楚一下。

假如這描述是符合史實(至少是某些官方文件確定的),請問出處是哪裡(比方說某些美、蘇文件明確說明自己是如此標榜的)

假如這描述僅僅是某些人的總結,請問又是在哪份報紙、論壇、書開始的看見這種總結?

(ps,請大家心平氣和討論,不要撕b,謝謝。)


後半句「美國宣傳自由」這一點似乎沒有人質疑,爭議主要集中於前半句「蘇聯宣傳民主」。恰好最近讀漢娜·阿倫特的《論革命》看到了類似的描述:

雖然作者明顯並不認同蘇聯的民主,但是這種不認同並不體現為對這個詞定義權的爭奪,而是體現為追根溯源的否定。這段注釋的正文部分是對法國大革命中「多數統治」的批判,而蘇聯的所謂真·民主不過是遺傳了法國大革命之流毒的又一個例子。

作者的態度大致可以歸納為:你愛說你是真民主隨你,反正民主不是什麼好東西,真正偉大的制度是共和。

當然,共和主義者阿倫特代表不了所有人,冷戰期間的美國毫無疑問是以「民主」自居並試圖推行這一制度的。

至於題主所關心的官方文件,包括前面一些回答所討論的國名和官方政治話語,似乎不適合用來理解這句話。如何定義自己的政治體制和如何對外宣傳、包裝自己是兩回事, @榮健欣 的回答區分了蘇聯政治話語體系下的「民主」和「無產階級專政」,但是這種區別並不妨礙蘇聯宣傳民主,畢竟讓西方普通人理解「無產階級專政」的優越性是近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而(真)民主則好的多。該答案中提到的「蘇聯憲法是最民主的憲法」這不就是「蘇聯宣傳民主」的最好證明嗎?包括社會主義陣營國家的國名,這也是一種宣傳。如果將其理解為「迎合」,就無法解釋蘇聯對西方民主制度的批判:公開的迎合,然後公開的批判?

總而言之,「蘇聯宣傳民主」這一事實是為當時的政治學者所認可的,只不過這裡與之分庭抗禮的是「立憲、有限政府」(其實按照這本書的觀點,完全可以用「共和」一詞來概括)而不是「自由」,畢竟「民主」是制度層面的概念,而「自由」是一種理念,要對應的話也應該是民主VS共和,平等VS自由。當然如果有人從這句話中讀出了「只有蘇聯宣傳民主」或者「美國只宣傳自由不宣傳民主」的暗示,那顯然是不符合事實的。


"蘇聯宣傳民主,美國宣傳自由"是一個錯誤的總結,提出這一說法的人誤解了「民主」這個詞在蘇聯話語體系中的所指。

比如1936年蘇聯憲法

第一條: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是工農社會主義國家。

第二條 蘇聯的政治基礎,是由於推翻地主和資本家的政權並爭得無產階級專政,而成長和鞏固起來的勞動者代表蘇維埃。

然後翻遍整部憲法,你找不到一個「民主」。雖然蘇聯宣傳部門自吹這部憲法是全世界最民主的憲法,但官方話語對於蘇聯政治和國家體制的定性還是「社會主義國家」和「無產階級專政」,非常小心避免用「民主」來指稱蘇聯體制。

蘇聯政治話語中的「民主」可以指稱指稱體制,也可以指稱政治勢力。兩種用法一般都不用來指稱蘇聯體制和無產階級。

首先看指稱政治體制的「民主」。理論上,蘇聯政治話語有時仍然被迫承認「民主」作為政治體制的公認含義,也不能解釋「無產階級專政」與民主的詞義兼容性,於是就乾脆高冷一把,不自居民主,不諱言專政。按照他們的理論,「民主」指較為進步的多階級同盟政治,蘇聯已經實現更高級的無產階級專政了,也就沒必要自居民主了。

1945年1月28日,斯大林在與南斯拉夫和保加利亞代表團會談時強調指出:

「我們必須放棄只能通過蘇聯制度才可以實現社會主義勝利的觀念。它也可以體現在其他的政治制度里,例如民主制和議會共和制,甚至君主立憲制」,

明白地將蘇聯制度排除出民主制之外。

對於政治勢力,蘇聯往往是把「民主」指代非無產階級力量和非社會主義國家中它比較喜歡套近乎的那些勢力。比如共產國際七大決議明確提出,「應在資本主義國家建立工人階級反法西斯統一戰線和各民主階層反法西斯人民陣線,」這個「各民主階層」顯然指的是非工人階級而蘇聯又想統戰的那一部分;再比如前述斯大林在與南斯拉夫和保加利亞代表團會談也指出,「資本主義世界被劃分成了敵對的兩塊——民主國家和法西斯國家」。在所有這些用法中,「民主力量」都是指異己中的潛在同盟者,不是自己。這個用法在當今仍有痕迹,例如在中國,「民主黨派」指的不是中共,而是中共指定的同盟者。

綜上所述,「民主」在蘇聯政治話語中並不用作自稱。蘇聯在東歐扶持的一堆「人民民主國家」很容易讓人得出蘇聯宣傳、推銷民主以與美國對抗的結論。但恰恰相反,蘇聯提出「人民民主」是在(假裝)接納西方國家的要求,安撫本地懷疑共產黨的勢力,掩飾自己的統治,不是在針鋒相對提出自己主張,公開推廣自己的體制。「民主」這個詞在這裡要傳達的信息是「老鄉,我們不搞共產黨一黨獨裁,不搞無產階級專政,而是搞多黨聯合政府和多階級聯合統治,你們就放心吧。」而不是某些人yy的「我們要人民當家作主,打倒一切西方自由主義精英統治。」

沈志華在《斯大林的「聯合政府」政策及其結局》有過總結:

雅爾塔會議通過的《被解放的歐洲國家宣言》規定,必須用民主的方法來解決這些國家的政治和經濟問題。為了保證與西方的合作,斯大林履行了自己的諾言,即在這一地區推行選舉制和「聯合政府」政策,儘管具體做法在各國大相徑庭。

……

從上述過程可以看出,為了保證蘇聯與西方的合作基礎,為了確立在俄羅斯周邊建立起穩定的安全帶,斯大林在戰後初期全面推行的確是一項「聯合政府」政策。不過,在西方的勢力範圍內,這一政策表現為勸告共產黨放下武器,加入以資產階級政黨為核心的聯合政府;在自己的勢力範圍內,則是允許資產階級和小資產階級政党進入由共產黨掌控的聯合政府——在當時稱新民主或人民民主制度。莫斯科唯一的要求就是:無論什麼政府,都應確保其實行對蘇友好政策。(383 斯大林的「聯合政府」政策及其結局_sljnsql_新浪博客)

由此可見,戰後的「人民民主」是對當年羅斯福要求(以及斯大林承諾)在中東歐建立民主政權的回應,蘇聯至少得做一點表面功夫使它形式上看起來像西方公認的民主政府形式;但對於蘇聯政治話語來說,這是一種對無產階級專政和蘇維埃體制的倒退,不是自己的最終主張,而是對敵對或異己力量的讓步。

在冷戰時期,蘇聯把各類他所支持的亞非拉民族主義勢力稱為民族民主力量,並標榜支持民主力量。這個「民主」仍然是上述蘇聯式的用法,是在表明自己無意推廣共產黨專政和社會主義制度以安撫溫和勢力。


與其說蘇聯宣傳民主,還不如說蘇聯宣傳的是平等。

列寧還在革命年代,就指出帝國主義國家打著民主的旗號掩蓋實際上的不平等。這一點為此後所有社會主義國家所繼承,不信回憶一下各位在義務教育階段接受的政治教育,是不是一直強調美國的民主是富人的遊戲,只有社會主義國家的民主才是真正的民主。

為什麼?

因為社會主義國家的民主代表性強呀門檻低呀。這樣做的結果就是每個人真的在政治上平等了呀!這是社會主義一直標榜的相對於資本主義的優越性。

況且,上面「社會主義民主」都是我自己YY的話,因為列寧不認為社會主義國家會用民主這個政治制度,但是社會主義國家的政治制度一定比資本主義平等。

而這正是自由世界攻擊蘇聯的利器。因為蘇聯追求的平等是集中分配的平等,是受管制受約束的平等,這和美國標榜的「平民想幹啥幹啥」的自由是嚴格對立的。


蘇聯陣營國家裡的國名普遍帶有民主,指的是馬列革命語境下的人民民主(People"s democracy)。這當然是通過無產階級專政或人民民主專政來實現的。正如毛澤東在《論人民民主專政》中所說:

中國人民在幾十年中積累起來的一切經驗,都叫我們實行人民民主專政,或曰人民民主獨裁,總之是一樣,就是剝奪反動派的發言權,只讓人民有發言權。

而美國的民主是指自由民主 (liberal democracy)。二者有本質的不同。


然後一堆人又說蘇聯是被民主忽悠解體的(


這可能是個誤解,為啥誤解?我想是因為蘇聯陣營中有兩個宇宙級大國:

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

德意志民主共和國

民主共和國,用英文縮寫,就是D,德先生啊


蘇聯陣營當時自稱和平、民主和社會主義陣營,戰後成立的社會主義國家基本上都稱「人民共和國」或「民主共和國」,甚至有朝鮮這樣的「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


上面寫得很全了,我再補充一點。

子曰:名不正則言不順。名實相符很重要。所以對於一個國家,一個政黨到底是何種意識形態,往往從名稱上就可以看出來。具體到民主這個問題,對於二戰後成立的社會主義大家庭,一個很有意思的特點是,國家的名稱中往往很多有民主兩個詞,比如民主德國,民主朝鮮。但是,所有社會主義大家庭中的執政黨,有叫共產黨的,有叫工人黨的,有叫人民黨的,偏偏沒有任何有民主兩個詞。

這意味者什麼?如果考慮到社會主義國家的基本體制是一種黨國體制,黨在國家中具有特殊的地位。那麼我們可以合理猜測,國家中所包含的民主這個詞本質是個外包裝而已,真正實質性的執政黨,從來不會把民主作為自己的招牌。

反而回過頭來看看西方世界,其政體五花八門,有君主立憲的,有聯邦制的。但無論哪種,其主流政黨或者就是執政黨,美國有民主黨,德國有基督教民主聯盟,日本有自由民主黨,反正掛民主招牌的舉不勝舉。

所以,把政黨名稱作為切入點,就會發現,所謂「蘇聯宣傳民主,美國宣傳自由」不過是一些毫無歷史和政治常識的腦補而已


宣傳問題其實挺無聊的,因為大家本來就是隨便宣傳的,好不好看療效,當局宣傳什麼?哇二十四個字,囊括了人類數千年來智慧精華了,有意義么?

其他有人說美國也宣傳民主,蘇聯難道不宣傳自由么?共產黨宣言最後一段就是實現所有人的自由嘛。蘇聯宣傳平等,美國也有共同富裕的美國夢嘛,宣傳人人都可以通過志我奮鬥過上好日子等等。

而且共產黨跟你們的話語體系是不一樣的啦,不要試圖聯繫在一起了,民主一定等於普選?民主一定要多黨制?民主就必須全民?民主一定等於保障私有制?民主本來就是一個抽象的議題,看似是討論這個議題,背後一定是各個階級的利益衝突,而抽象的概念是一個錢也不值的。民主的意義首先是表現利益訴求,當利益絕對衝突的時候,民主個屁啊,共和個屁啊,文斗只能是為了武鬥,吵架只能是為了打架,本來就沒有調和的方案,為了更好地實現自己階級的長遠利益,才需要政黨,才需要民主,而不是啥民主抽象不變的理論。

有人要問了,西方不是好多罷工么?看似還挺能提高生活水平的?因為經濟罷工本來就是資本主義制度下的一個合理補充部分啊,勞動力既然是商品,作為勞動力這種商品的商會當然有存在的意義,只是西方資本主義發展更成熟,利用得更順手而已,黃色工會看似代表勞方,實則是明明白白表明勞方的底線在哪兒,提供一個勞動力價格的指導標準,沒有黃色工會,爆發勞工荒難道很好么?233而就算有了黃色工會,勞動力再生產的成本就很好么?233至於破壞性的罷工,不管是哪裡的資本家都會反對的,北歐也是一樣,不過在不同的階級對抗形式下會有不同的表現。

所以說共產黨的話語體系中民主勢必是某一個階級的民主,這種民主尤其是經濟利益上的,而不是形式上的。打個比方,很多早期資產階級革命,老闆們甚至在擁護帝制,擁護克倫威爾,擁護拿破崙,擁護明治天皇,看似是復辟,但是實際上是在聯合其他剝削階級鞏固資產階級的秩序,實際上是追求建立起資本主義的經濟秩序,為什麼不跟掘地派民主呢?為什麼不跟無套褲漢民主呢?為什麼不跟赤報隊民主呢?為什麼不跟西鄉隆盛和底層舊士族階級民主呢?儘管可能跟他們民主最後也可以走到資本主義去,但是在當時他們沒有做出這種腦殘選擇,因為在社會發生根本變革的時代,先進的階級都不應該選擇等待,而應該疾風驟雨式地,外科手術式地用自己的意志改造世界,換句話說,反而這種獨裁,包括很多落後國家的軍人政府,從經濟利益上來看,不無是資產階級的民主的結果,這個情況最高的表現就在於法西斯,用最獨裁的方式以避免革命,卻實現了資產階級的長遠利益,不妨說是法西斯才真正地保障了「民主」,當然是資產階級的民主。

而假想另一種情況,布爾什維克正在著手改造社會,議會中通過了加速社會主義改造,鼓勵工人把生產資料公有,嚴格限制私人經濟的利潤,即便個別議會裡的資本家投票贊成,其他的資本家難道有機會的話不會選擇拒絕合作,跑路國外嗎?新生的社會主義國家在這時就會受到很大的削弱,因為資本主義經濟也許這時還佔主導地位,經濟的不穩直接造成政治的動蕩,這使得蘇維埃政權會選擇更審慎的方式完成蘇維埃化,給蘇維埃中混入的資產階級代言人更多的鬥爭機會,這難道不是更加直接的民主的表達形式么?工人擁護新生政權,願意加班加點保衛她,願意參加紅軍為之戰鬥,最終鞏固了蘇維埃祖國,這難道不更是一種民主的結果么?

歷史上的中國解放戰爭,中國共產黨的勝利正是在工農群眾的支持之下取得勝利的,而蘇聯反動派的殊死抵抗客觀上至少實現了一次新經濟政策,讓布哈林跳了一發反,反觀委內瑞拉今天政治上的動蕩,不正是因為一方面干擾了資產階級的經濟利益,另一方面又沒能讓國家控制生產領域么?委內瑞拉的老闆們一樣在以這種方式表達自己的「民主」。

反觀我國,好多人好像意見很大,其實你有錢就民主啦,有錢肯定能當地方的議員,更有錢說不定還能當上國會議員,美國不也是這樣么?不僅僅可以提出自己的意見(所謂的橡皮圖章本身就是歸納大家意見後出台的妥協結果,確實是列寧主義的遺留,不過是另一個階級的變種),甚至還能跟地方官員面談,直接得到各種建議,太民主了,也正是因此中國經濟才能快速騰飛嘛,不民主怎麼做得到呢?

我並不是重複一遍「蘇聯民主而美國自由」,無產階級有無產階級之民主,資產階級有資產階級之民主,wg中最大的口號就是四大民主,赫魯曉夫未嘗不很喜歡鼓吹黨內民主,老龜命們也自詡恢復了黨內民主。但是要真正地建立全民的民主,只有消滅了社會中不可調和的,尖銳對立的矛盾才有可能被提起,不過在那時,民主也會成為一種習慣,而非被重複提起了。


它的衛星國的國名都很民主。


無產階級專政,就是無產階級民主


中華人民共和國

人民民主專政

以上..


1917年列寧四月提綱明確要求各黨派聯盟應當立刻從資產階級民主革命轉變為無產階級社會主義革命。1921年一系列的起義和兵變都大多要求蘇俄政府立刻將權力歸還人民。

民主社會主義是戈爾巴喬夫主張的,此時冷戰已經接近結束,而戈爾巴喬夫被稱為是軟弱無能的政治家,他的政策被認為是天方夜譚,只會添亂,可以看出民主是真的與蘇聯這個政治體絕緣。

民主自由這兩樣,都是資產階級革命的產物,社會主義國家不約而同的架空或者是乾脆否定,我們追求的是社會改革和建立先進的制度,並不依賴民主手段。

這裡說的民主是動詞,不是名詞,朝鮮民主主義共和國這一類拿動詞當名詞用的先進國家不在討論之列。


絕對的民主並不好,因為人民群眾的盲目的,直白的說就是傻逼是佔大多數的,他們參與政策制定由於短視,自私,被鼓動等原因,對整個群體有利的政策是通不過的。


推薦閱讀:

美國扶植日本的戰略考量有哪些?
有沒有冷戰時期關於美國的笑話?
為什麼朝鮮和韓國在互不承認對方合法性的同時,接受自己的邦交國承認另一政權的合法性?
1962 年 10 月 27 日古巴導彈危機爆發,真的是離熱核戰爭下的普遍滅絕,只有幾個小時嗎?
如果「古巴導彈危機」導彈真發射到美國,歷史學家會如何解釋原因?

TAG:政治 | 美國 | 蘇聯 | 美蘇冷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