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很多人聽不慣動畫的中文配音?

剛剛看了一部新番,有中文配音,很多人都說很羞恥了,難道11區的人們就不會嗎?


非常感謝邀請我回答你的問題!

作為一個專業配音員,我可以告訴你的是好萊塢有近百年的動畫配音歷史了,整個動畫產業也是差不多時候興起的。這是非常引人注目的!

然而,中國的動畫配音產業大概只有一二十年的經驗。即使配上現在的科技,還是比較難趕上西方這個行業上的精英,他們一生都專註在高預算高標準的動畫配音。

我的意見是:等待,給中國的動畫產業時間!我認為將來會有很多好的動畫配音作品是中國的動畫公司在本土製作完成,但是他們需要自我成長自有的風格,不是僅僅模仿歐美日本動畫。同時,有創造力的年輕一代人會替代沒有創造力的老一代,那時好的作品就會出現在中國配音行業。

Thank you for asking me to answer your question!

As a professional voice actor, I can tell you that Hollywood has earned about 100 years of history in the animation dubbing industry... and the entire animation industry was mostly created there too. That"s pretty impressive!

On the other hand, China really only has about 10-20 years of experience in this industry. Even with today"s technology, it"s very hard to "catch up" with western professionals who have spent their entire lives dubbing high-budget animation with high quality standards.

My advice: Just wait, and give the industry in China some time! I think there will be very good work coming from the animation companies here, but they need to grow into their own style, and not just copy western or Japanese ideas. Also, the younger creative people will eventually replace the older uncreative generation, and then we"ll see good things happen in China"s dubbing industry.


有些確實水平不同,但是我覺得相當一部分是潛意識裡有日漫就要配日語這種先入為主的概念吧,我小時候看柯南先聽的就是國文版,之後相當一段時間不能接受日語的。。。。覺得柯南的聲音太娘了。。。。


配音行業不受待見,聲優少,角色區分程度太低,好聲優更少,齊刷刷一片詩朗誦。


先入為主的概念吧

小時候聽得最多的是遼寧電視台配音的外國動畫,遼藝也有陳大千、方樹橋、張文漁等一批相當出色的配音演員。導致我後來看日版的時候還是相當懷念國語配音的。

日本的動畫一直對配音非常重視,況且人家動畫產業也發展了那麼多年了,聲優行業的水平整體都相當高。國內感覺很長一段時間都完全不重視,我小時候挺紅的國產動畫 我為歌狂 我覺得配音就不咋地。雖然也是部優秀的動畫了,人設音樂都甩同期別的國產動畫幾個檔次,但是那幾年我看得更多的是灌籃高手和柯南,國語的配音相當的贊。

網路發展起來以後,我就不太看電視了。直接在網上追番,先接觸的肯定是日語的配音。絕大多數的日語原版配音都是很出色的,跟他們高水平的聲優團隊有關係。而能被電台引進的日本動畫越來越少,基本上原本的動畫黃金時段都充斥著一些專給低齡群體看的動畫,質量良莠不齊,很多動畫連畫面本身都很粗糙,更不用談配音了。

現在國內的聲優行業也發展起來了,有很多優秀的年輕配音演員,我相信國語配音也會越來越好的。像搞笑日和漫畫就一點都不比原版差(我覺得比原版好耶)


我十年前非常喜歡劉傑老師的聲音


混個贊。

觀眾心理學講到一個概念就是觀眾會非常主動的去試圖弄懂他們看到的東西,這一定程度上減輕了演員的負擔,但我說的是另一個方面。看動漫的人大部分不懂霓虹話,所以他們會在聽了日本配音演員配音後,自行腦補出他們認為正確「翻譯」後的意思,這樣一來動畫片里的角色這樣說話好像就沒有什麼不對了。

而中文配音就不一樣了啊~中文配音是配音演員自己理解了台詞以後用自己的話進行的再創造,這個再創造出來的語音語調甚至是音色只能符合一部分人的價值觀念,另外很大一部分人覺得不對的肯定就會噴咯!

印象中星空衛視曾經播放過《火影忍者》,裡面給寧次和佐助配音的演員是童子音(也可能是女演員配的),和日文版裡面渾厚的男中音完全不一樣,很多人就立馬接受不了了。

順便一提,我很多懂日文的朋友也表示說聽日文動漫配音和看國產動漫一樣蛋疼。


因為嘴型沒對上吧

日語對不上趕腳不深刻 反正聽不懂

某些英語配音的日本動漫也很彆扭


聽的少,習慣了就好了。

我當初把台版配音的福星小子都看了,然後現在看到日版福星小子總覺得不如台版。

另外還有個問題,就是有些特定的聲音在外國是不存在的,只在日本存在。

比如日本女聲音調普遍高,如果你改成本國語言配音,還原這個音調,觀眾就會感覺莫名其妙,因為國內平時沒人這樣說話。如果是原聲,就沒有這個不適感。

這樣一來,就算觀眾以前聽的是配音版,他見到原聲後也會覺得原聲更好。畢竟原聲是原裝的,天生就有正確性。只有特別奇怪的聲音比如原版龍珠的孫悟空,才會招來外國觀眾的反感。


一部片子(指動畫和電影),如果其有多個配音版本,我一般選擇順序如下:

1、日本片:日語≈粵語>台灣國語>大陸普通話 2、港片:粵語>普通話

3、英語片:英語>粵語>台灣國語>大陸普通話 4、大陸/台灣片:台灣國語/大陸普通話>粵語 5、韓國片:韓語>粵語>台灣國語>大陸普通話 6、其它:優先原語種

以我所看過的港片舉例。

我很喜歡看《無間道》,每一部都反覆看了十幾遍,但是只看過粵語版本的,普通話版本的根本不想碰,為什麼呢?因為在我聽起來普通話配音非常嚴肅,很正式,標準過頭的普通話甚至讓我有種中國北方的感覺,而粵語是非常江湖氣息非常濃重,非常貼近於市井的語言,所以我聽到普通話版本的《無間道》時,就像看到一個黑人站在你面前操著一口流利的東北話一樣,渾身都很彆扭,江湖味和市井味全沒了,《大話西遊》普通話版同理,雖然配音演員已經儘可能還原了,但是我還是感受不到市井味,感受不到語言本身所具有的情感在裡面,簡單來說就是違和感,所以但凡港片普配的一律不看。日片英語片韓國片普配的同理。

目前普通話配日語動畫存在的一大問題就是過於嚴肅和不自然,因為日語本身就是很細膩的語言,聽日語配音時會感覺擁有非常多的情感在裡面流動,但是普通話版本就沒了,這本身既有涉及到二次創作的原因,也有配音演員水平差異及語言文化差異的原因

台灣和香港的配音業發展由於起步時間要比大陸要早,更有經驗,所以配日語動畫聽起來會比普通話配音更加自然一些,


因為配音本來就是角色的一部分,別說中文配音,就算同為日語配音如果把閻魔愛的配音換成新井里美,你能習慣嗎?反之把黑子的配音換成能登麻美子,你能習慣嗎?雖然憑藉人氣聲優的精分大法,她們可以在各種設定的角色間也可以轉換自如,比如艦隊colltion中不少性格各異的主要角色的配音其實都是同一個人,然而只要接受了當初的設定,只要發生改變或多或少還是會覺得各種違和。

現在不少人對TVB版的粵語配音評價都不錯,如果再深入了解做出這種評價的人群,大多數都是90年代前後出生的廣東人,因為在他們有條件看到日配原版之前,他們首先看到的就是香港翡翠台的粵語版,等到有條件看到日配原版的時候,就像某位答主說的「看哆啦A夢的時候日語配音相當難受」,畢竟當年首先看的就是林保全老師配音的版本(如果她說是粵語版的話),形成了先入為主的印象,再看原版大山羨代的配音反而覺得此藍胖非彼藍胖了。還有我第一次看日語原版魔卡少女櫻是在高中那時候,也是好長一段時間都感覺此小櫻非彼小櫻(實際上丹下櫻飾演小櫻時的聲線比林元春的更符合小櫻本身的年齡特徵)。

所以,聽不聽得慣主要還是先入為的問題,雖然不是說非要到日語配音員那種專業水平才可以,但最起碼你不能太雷人,像什麼「勇敢的少年啊快去創造奇蹟」這種Style的,恐怕留下的就是童年陰影了。。。

【粵語】百變小櫻magic咔劇場版


感覺動漫邏輯越接近日常生活的片子,越顯得正常,配音就越本地化。

比如樓上提到的《蠟筆小新》《櫻桃小丸子》《哆啦A夢》

而看三次元的譯製片,這一層違和感就更少了,畢竟類似的生活對話很常見。

那些中二台詞的片子,是個人念出來都覺得羞恥,別以為聲優自己不覺得的羞恥...

而不懂日語,只看字幕可以稍微過濾掉這層羞恥感。


相比於動漫中文配音,更受不了國外電影的中文配音。

噢,傑克。。。

噢,你這該死的。。。

噢,上帝啊。。。

噢,你這天殺。。

噢,該死,快點,他們追上來了。。。

噢,來吧寶貝,快點。。。。

影片該有緊張、憤怒,尤其是那種生死攸關的場景全都被一個噢+抱怨口吻代替。

我們的配音藝術家最狠的話只能說到「該死」為止。


B站的野生配音社有很多作品,其中有些中配作品聽起來違和感就特別小。

中配JOJO:

嗶哩嗶哩彈幕視頻網【JoJo中文配音】孝子屌的奇妙冒險 為您講述糾葛在河北一帶200年的恩怨情仇

無知少年迪奧布蘭多 野蠻成性殺害父親十萬恩仇慘案記

中配月刊少女:

嗶哩嗶哩彈幕視頻網

【月聲中配】月刊少女野崎君 精選集②_ACG配音

中配:月刊少女☆野崎君「漫畫家腦的野崎君」第七號(上)_ACG配音

中配:月刊少女野崎君☆「那份戀情、將會變成少女漫畫」創刊號

中配銀魂系列:

BILIBILI - 我的播放列表

《Fate》系列:

【中文配音】Fate/Zero 第二話

Fate/Zero 中文配音 第三話

【月聲中配】FATE ZERO 04 中文配音_ACG配音

Fate/Stay Night [UBW] 01中配片段_ACG配音

【月聲中配】FATE STAY NIGHT UBW 01_ACG配音

【月聲中配】我的紅A不可能是抖M黑絲控(幻想嘉年華04片段)_ACG配音

中配:幻想嘉年華☆「論電器知識的重要性!」

中配關公說事:

中配:關於完全聽不懂老公在說什麼的事01_ACG配音

【月聲中配】關公說事01_ACG配音

【月聲中配】關於完全聽不懂老公在說什麼的事_07話_ACG配音

【月聲中配】關於完全聽不懂老公在說什麼的事_12話_ACG配音

(可可味版比月聲版強)

中配小埋:

中配:干物妹!小埋01☆片段「歐尼醬幫我買!!!!」

中配泰劇:

【月聲中配】不一樣的美男子

甚至說有些梗是從中配版來的,所以「聽不慣」有很大程度只是因為配的不夠好罷了。


你有空去找一下當年台灣配的《森林好小子》,那質量好的飛起來


你說你想到柯南的時候,腦子第一反應出現的聲音是劉傑還是山口勝平?


台灣配音挺好的,翻譯也算是官方給的(雖然有些翻譯太土),有的人就是要雞蛋挑骨頭

而且台灣腔本身就帶一點娘氣,軟萌動畫台配國語違和感不會特別大

大陸早期配音動畫的軟萌角色很多就做不到這一點

而且台配特別接地氣

比如某動畫里角色要是說日語方言

台灣的配音演員也會配中國某些方言

聽起來其實挺有意思的


分頁阅读: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