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美劇《美國罪惡》(American Crime)?

貌似是部不錯的劇,怎麼在中國不是很火?


很好的劇,強烈安利 不過在國內的確挺冷門的

寫一點自己的感受(內含劇透)

一開始關注American Crime是因為主演之一Felicity Huffman(絕望主婦的Lynette),她在這部劇里的表演極具爆發力,生動的詮釋了一個虛偽的,歇斯里底的種族主義者(儘管她自己從未承認過)。

故事分三條線:一對情侶Carter Arbury,男的是個黑人,女的是個白人,他們都是很嚴重的癮君子,為了毒品,槍殺了毒販Mark;一個墨西哥裔的黑幫混混Hector,因為幫助那對情侶開車去毒販家,以從犯身份被捕;另一個是墨印混血的移民二代男孩,他和爸爸有一間修車廠,他偷偷把車租給別人賺些外快,事發當天晚上,他把車租給了Hector,因此也被牽連。

開始的時候在觀眾看來是這樣:那對癮君子搶劫那對白人夫婦,其中被殺害的Mark還是個退伍老兵。

之後真相被揭開,那些醜陋的東西也漸漸浮出水面。

被槍殺的Mark並不無辜,他販毒已久,生活作風有問題,和妻子常年不和 ,這也直接導致了妻子和多名男子廝混,又不正常性關係。而Mark也並不是因為受到了911的感召而參軍,他媽媽無法忍受他吸毒,硬逼著他去參軍(可見他媽媽一直在說謊)

而看似十惡不赦的hector 卻是因為保護他人正當防而被判罪。

這部劇中導演很赤裸的把「種族」這一非常名感的話題端上了檯面。我們可以看到很多「種族的」刻畫。黑人教會團結一致,想要為Carter翻案;mark母親那邊也聯繫了一些組織,想要掌握輿論導向;墨西哥裔的移民家庭里,父親如何辛勤工作,不想因為自己的身份而被人看不起;被殺的mark的弟弟mat和他的亞裔未婚妻之間的婚姻...種族間的衝突,人物的心理活動被導演刻畫的很細緻(不愧是為奴十二年的導演,這個話題簡直信手拈來)

這部劇還向我們傳遞了這樣一個信息(我自己的理解):並不是所有人都有重新來過的機會的,有些罪惡是不會被寬恕的(第十一集開頭那一段)

Mark毀了自己的家庭,吸毒販毒做盡壞事,被那對癮君子情侶槍殺(雖然是女方一個人殺的)

Arbury殺了Mark ,她的墮落讓家人傷透了心,而她其實也並不想改變(假如。。假如他們沒死。。我覺得出於之後還是會像原來那樣嗑藥混日子)

Carter被憤怒而又絕望的Rice所殺,他之前偷竊,吸毒,打傷別人,也幹了不少壞事

Rice(Mark的父親)在兩個孩子小時候染上毒癮,導致家庭四分五裂,兒子們其實都沒有原諒他,他從未盡過作為一個父親的責任,最終因為覺得司法系統無法制裁carter(carter被釋放)+兒子將他拒之門外+精心修繕好的房子被賣自己沒有容身之所,殺了carter之後自殺

這些都是我覺得徹頭徹尾的:惡人

而那些不那麼惡的惡人,比如hector,在墨西哥找到了工作,脫離幫派重新開始;少年tony也免去牢獄之災,barb(mark的母親)被兒子兒媳重新接受....

很有意思的是,本劇的一開始是爸爸去辨認兒子的屍體,而劇終時是妻子去辨認丈夫的屍體,很dramatic,這個收尾讓人拍案叫絕。

(文字功底不深厚,望海涵,歡迎討論~~)


性暴力,性取向,校園霸凌,種族問題,毒品槍支管控,公立私立教育系統的衝突,以及其內管理階層的弊病,司法的公允性,社會階級的經濟,權力不對等……這些鋪張開來的矛盾,編織成了一幅社會寫照。如此巨大的信息量注入這場博弈中,卻並不有冗雜之餘,其因正在於它的真實性:一種給你黑暗讓你窒息卻又不斷提醒給你希望的真實,一種看到希望過後卻又無可奈何陷入泥淖的真實。這其中,每個人都在權衡與雕琢,理性的力量是他們最佳的武器,然而這部劇最真實之處就在於它承認了人的非理性與軟弱,一種靈與肉的從內及外的徹底潰敗。我們不去糾結它的心理學意義,只是肯定人無論如何精心報紙包裝,終會在自己不可抵擋的失誤上輸幾局。

案件的事端是一次派對上發生的「sexual
assault」,劇中始終沒有就此給出確切的定論,因為在一層層本能的利益需求所夾雜的謊言之下我們已經很難真正做出判斷了。但它所引發的,關於同性性侵,關於同性戀的社會接納,關於受害者的反焦點防禦,關於利益群體的責任推諉與轉移等等的事件旋渦,正是暗藏在這種教育,司法,權益保障體制中的盲點。值得一提的是當訴訟傳來時,一群為了維護學校名譽的校董們竟圍繞「how can a boy get raped?」「males don』t get
raped」進行了一系列帶有原生偏見的「男權色彩」議論。同時,hypersexualization of male 也在某種程度上高唱著straight
males對於其性權力的固執以及對於多元性向化的誤解。Objectifying males equals victimizing males,且不談對sexual
orientation 的尊重,就單從sexual assault的層面上講,他們的關注重心也完全不在受害者的身心健康狀況上,反而在遮掩,分散焦點,引導輿論方面煞費苦心。Leslie坐任校長一職,熟諳公關與司法procedure的她在事件前後使盡精英手段,一切但求狠快准,使得自己在體制中分毫不傷。一些與其同出發點的人,可能還是由於不夠精明,最終沒有走到預期的歸宿。

至於校園霸凌這個惡性循環,got beat
up, got back, got druged, got shoot, 並無新意。

可能echo point 還是在劇中吧,Taylor再也不願為了母親,為了自己所謂的前程而擺出受害者的姿態以求輕刑,而是「own up to it, to feel good」,重複了數遍,走了一條「不明智」之路。貫穿全劇的司法公正到最終也是無從得知,其實也不過是一群人選擇著最利於自己的籌碼,在一場以正義為名的賭博中肆意遊戲而已


特別特別特別特別多的劇透. 沒看過的建議跳過

這部劇的主題是 希望

.

整體故事基調壓抑,這種壓抑感不是因為作為上帝視角的觀眾總攬全局誰黑誰白都看的清清楚楚。 這種壓抑感來自無奈,來自於和劇中角色產生共情的時候那種無助,無力,隨後憤怒的感覺。 照理說看劇, 每部劇總會有那麼一個心水的角色, 即使惱人,也惱人得可愛。 但是看這部劇的時候,是一種cross your arms and feel very destressed. 我是一個很judgemental 的人,是個大缺點,劇中的每個角色都有那麼一個巨大的缺點, 但是卻又那麼一個,兩個小小的優點,讓人無法去指責批評。 在看完這部劇之後才真正理解, " no , it doesn"t make you bad or stupid. it just makes you human"

有Barb的偏執, Matt的冷漠, Russ的絕望, Gwen的失憶, Carter的懦弱, Aliyade的堅定, Aubry的偏激, Hector的醜惡, Tony的憤怒, Alonzo的無奈

在剛開始觀看這部劇的時候, 非常迫切得想要知道真正的兇手到底是誰, 指望這部劇像大部分的美劇一樣,有線索,有真相,有黑有白. 然後我就可以輕鬆地take a side然後站在high moral ground 上去make judgement. 但是後來才發現,兇手是誰似乎並不是編劇在意的. 我認為這個故事更多更多的是關於家庭的,和每個人的hold dearly 的信仰.

首先入場的是Mark的家庭, 由早年賭博成性的生父Russ,和偏執的母親Barb. Barb在我看來說實話是一個非常悲劇的角色, 或者是可悲的角色, 她因為在Mark 和Matt很小的時候就和Russ離婚了,在養大兩個兒子的過程當中遭遇了非常多的harship, 其中包括她感受的來自黑人對白人的惡意. 所以在某種程度上,她認為Mark的死就是因為hate crime, 即使有多少人跟她說Mark生前吸毒販毒,但是她始終堅信自己的想法, 雖然她內心深處知道Mark是她強迫送去當兵,而不是她嘴上的War hero. Barb是一個self defense mechanism 很強的人,跟她單親媽媽的身份有關, 她活在自己的創造的fantasy 里, 就像Matt說的這是她唯一有的東西了. 也是她不合實際的幻想一點點推讓她和Matt的距離越來越遠, 當Matt暗示她是一個Racist,並且在遊行的時候一個女人提出segregation protest的時候, 鏡頭的搖晃彷彿是Barb世界的崩塌,她不認同racist的標籤, 但是事實卻截然相反, 細心呵護長大的一個兒子被槍殺,一個拒絕讓她走入他的生活. 在這個時候觀眾剛開始對Barb莫名執著的延誤,有了一點點的理解,和同情.

前夫Russ費勁力氣想要參與以前錯過的家庭,現在卻已支離破蘇而被拒之門外. 在整個劇里, 觀眾們看到了Russ的一個個小希望被掐滅, 工作上因為felony的前科被開除;想要給Mark的殺人兇手定罪, Carter卻釋放, 連最執著的Barb也放手了; 把Mark的房子裝修好了, 這個Mark丟掉性命的地方, 卻沒有人想要去看一眼,甚至沒有人give a pat on his back,跟他說你做得很棒;想要和Matt重歸於好, Matt卻明確表示希望這沒有營養的父子關係關係到此為止. 所有他在意的深愛的都歸於灰燼,整個世界都在拒絕他. 是一種什麼樣的絕望感. 當時Russ殺了Carter坐在路邊的時候, 身邊所有的一切都離他很遠, 只有他和無止盡的灰暗.

有太多人的想寫,每個人的形象都非常豐滿.


或許那個毒蟲酒鬼Arbury童年可能真的有創傷,也就是說她的那個道貌岸然的養父母之子可能真的做過什麼,最後兇手真的是這對情侶

嗎,整個故事更是像羅生門,大家都堅持自己希望看到的,誰又在乎真相是什麼,大家只想案件早點結束,一部很優秀的美劇,只是可惜太故事基調壓抑,敘事又慢,不如其他血腥恐怖或輕鬆明快的劇集吸引人


第二季是我看過所有美劇里最讓人絕望的劇,也是最震撼人心的。今年艾美獎只拿了一個最佳女配角,說實話完爆那些得獎的所有劇


看看這部劇的名字《美國罪惡》,這讓我想起以前有一部電影《美國田園下的罪惡》,美國人也挺喜歡剖析自己的。評分高人氣低能理解,壓抑,沉重,自知不自知的罪惡都表現出來了,人們不愛看沉重的現實批判劇。我想看這個劇是看到了菲麗希緹,絕望主婦里的 Lynette ,提起了興趣。

到最後我也不知道真正的兇手是誰。這部劇涵蓋的內容非常廣,且環環相扣。作為受害者的那一方,也自有其罪惡,同時也是某一方的施害者。

  • 警方檢方,執法司法系統的問題。一個強調公平,正義,證據的部門做的卻是先入為主,不拿證據說話,甚至通過齷齪的引誘,層層交易來趕緊定結果。
  • 歧視 :白人對黑人,穆斯林,墨西哥,亞洲人的歧視,即便法律說不許歧視,文化品德告訴你不要歧視,我們是一樣的,誰都會這麼說,直到事情攤到你頭上,你才能真正的表現出你自己什麼樣,而菲麗希緹扮演的白人母親對這件事的態度,她不管證據,就認定是黑人卡特做的。她甚至沒意識到自己是個種族歧視的人。被歧視的種群中也有歧視,劇中出現的墨印混血家庭,合法移民對非法移民的鄙視,自己倒霉了是非法移民害得,痛恨自己的膚色。從前犯過錯誤的即便現在洗心革面了,找工作時也是困難重重,充滿歧視。這就造成了各方的惡性循環,其實誰的日子都不好過。
  • 正視自己和自己的孩子。受害人馬特的父母首先無法正視自己,繼而無法正視自己的孩子。父親逐漸發現雖然經常跟兒子電話交流卻不了解真正的他。他慢慢發現自己兒子的婚姻生活一團糟,甚至跟毒品扯上關係,到發現原來兒子是個喜歡虐人的變態士兵。他的做法是把兒子那些虐人的照片燒了,只留著小時候的照片。當然,這個父親也有可悲的一面,他最後的價值就是給兒子復仇了。母親就更決絕了,任何說他兒子一丁點不好的她都無法接受,她在媒體面前把兒子塑造的積極陽光幸福。與之相反的是,另一個受害人馬特的妻子,他的父親漸漸發現自己心愛的女兒,婚姻不幸,出軌,還與多名男性有染,他甚至看完了那些男性描述的與她女兒在一起時的細節。這兩家人在一起時,他能說出來我女兒是個蕩婦這種話。即便難以接受,這一對父母還是接受了他們的女兒,為了保護女兒不願意接受媒體採訪,一直悉心照料。
  • 人性之惡 整個所謂的審理過程,人為求自保,為了自己的兒子,在會致死別人的情況下,不惜扯謊,污衊別人,完全摒棄道德。
  • 女性 這部劇能反映出來的一個很大的特點,這裡面的女性各有各的問題,但她們都非常堅強,為了她們要救的人可以動用各方力量,不怕衝突,不怕代價,不怕犧牲。很多女人看問題非常清醒,鎮靜。反倒是男人充當了相對脆弱的一面。

當然,還有宗教啊很多很多的問題,裡面任何一個問題都可以拿來寫論文。

總之,看看這樣的劇也讓我們反觀自己。


剛看完前六集,引起我興趣的是劇裡面表現出的家庭成員之間病態的關係和種種糾結壓抑的情緒。

一樁謀殺案涉及到了五個主要的年輕人,而這五個年輕人又引出各自的家庭背景。除去前期一直昏迷的受害女家庭算是比較正常,其他四個家庭都有問題。

首當其衝的是死者Mark的家庭。父親早年嗜賭未盡過父親的責任,母親是個強勢幹練獨自拉扯大兩個孩子,同時又虛偽偏激,帶有種族歧視。家庭的不幸總會在孩子的心裡留下創傷,兄弟倆在這樣的環境中成長,哥哥Mark早就出現了問題,但是虛偽的母親並沒有給他正確的引導,為了面子逼迫他去從軍,這也釀成了後面的悲劇。弟弟比較幸運,沒有迷失自我,他看清了母親的本質,因此為了保護自己的亞裔女友他沒有將戀情告訴母親。劇中他在結婚前夕與母親的對白令我印象深刻。母親責怪他之前沒有把戀情告訴她,這令她很傷心:「你不知道我獨自養大你們兄弟倆有多難。。」,多少父母會這樣感化自己的孩子!可是難道因為這樣孩子們就要對你百依百順嗎!弟弟的回答很贊:「mom,我知道那很難,但是我不能決定過去的事情,我能做的只有過好將來」,沒錯,父母把我們養大的確很辛苦,可是你不能把這些付出作為籌碼去要求孩子們成為你希望他們成為的樣子,當他們有自我意識之後,他們應該也有權去過自己希望的生活,去做自己想做的事(當然要合法),父母要做的只是提供意見和指引,真正的決定權在在孩子。

其實其他幾個家庭的問題根源也都在於此,墨印混血的移民二代家庭,父親內心深處自卑,渴望被白人認同,這種自卑也影響到了孩子;黑人Cater的姐姐信奉伊斯蘭教,希望弟弟也接受洗禮找一份安安穩穩的工作,同黑人女孩結婚;Cater的白人女友Arbury的父親再婚,希望女兒也能和繼母、弟弟好好相處。父母們總是固執的灌輸自己的價值觀給孩子,卻從來不從孩子的角度出發去考慮問題,最終只會導致與孩子的疏離,失去孩子的信任,從而引發出種種不可調和的矛盾。而這時父母往往會站在道德的至高點傷心的嘆惜自己的付出,引來大眾的憐憫,卻殊不知釀成惡果的根源就在於他們自身。每個孩子的心靈都是脆弱的,但同時也是最純潔的,他們需要的是像朋友一樣的談心,而不是命令和懲罰。

看著上演的這一幕幕家庭糾葛,壓抑窒息甚至憤怒,卻又有一種無力感,孩子們反抗的力量是那麼有限,生活的一切還是要依靠父母,像是一種我恨你卻又離不開你,當Arbury(黑人Cater)的女友走投無路拿起電話打給父親時,我能感到她的內心在哭泣,嗑藥、濫交、嗜酒是她反抗的手段,你希望我乖乖女,那我就做個徹徹底底的問題少女。可是一切的一切,因為錢還是要妥協。我開始漸漸能理解她與Cater的愛,兩個問題少年,彼此在對方身上找到了認同,一種精神上的依賴,因此,即使萬劫不復,也要與你一起纏綿致死。

家庭對一個人的成長太重要了,我相信在中國現在大部分的家庭還是病態的,像我們在美國電影中看到的那種民主家庭還是很少的,我們中的一部分僥倖度過了災難的青春期,現在反過頭來審視,真的希望我們這一帶(80,90後)在組建家庭後,重視對孩子精神上的呵護,讓他們遠離這種病態的教育。


剛刷了第二季,劇情很緊湊,值得安利!


出了第六集開始每周必追,看完好有感觸,特意到知乎搜這部劇,想看看各位大神有何看法,我了個擦,居然沒人回答!我就不懂了,那麼好的劇居然不火


很冷酷的劇情,卻意外看到了這個漂亮的小姑娘~~~回到《美國罪惡》,最大的感悟就是:大家都背負著錯誤和爛事,沒有一個人是清清白白乾乾淨凈的。也像現實生活中的我們,有時善良有時惡毒,有時耀眼有時醜陋。時間在走,我們有太多太多不為人知的那些面。


第三季節奏不快,但任然震撼啊


這部劇對我影響極大,17年寒假我在家看了第一季,轉身和我父母和好了,鬧了快兩年的矛盾,關於人生、專業取向也好,我知道到頭來還是親情不會背叛自己,我失去了很多戾氣,我想我的母親也許同樣願意為我四處奔走,我的父親他既不抽煙也不酗酒,我的生活比劇中任何一家子都幸福~~~

PS:不建議心急氣躁的去看,這是一部慢節奏的劇


個人認為是升級版罪夜之奔,矛盾衝突更加複雜,從單一的穆斯林與主流白人社會的衝突,延伸到拉美裔,非洲裔,穆斯林,等等(我還沒追完)少數種族受到的不公正待遇,以及幫派,販毒,暴力,槍支濫用,子女教育不當,等等社會問題。劇情鋪陳得很完整,但是節奏不會過慢。罪夜之奔追到中段的時候偶爾覺得有點不耐煩了。


我看了第一集就一直想看下去 但是看到有人說節奏太慢 這…


確實好劇!!絲絲入扣!


推薦閱讀:

在國外工作打拚的中國年輕人,是怎樣的生活狀態?有什麼故事?
狩獵文化是不是美國特有的?
美國東北大學的橋樑課程到底坑不坑啊?
美國海軍為什麼沒有參謀長?
在美國會有人學粵語嗎?有教學粵語的機構嗎?

TAG:美劇 | 美國 | 劇情 | 犯罪 | 美國重案美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