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現實中進退自如?
題主本人是典型的INFP,心裡一直有一個理想的世界,希望這個國家更加民主自由,把那些原本屬於人們的權力都還給人們。不喜歡專權,支持分權,做事情也不太考慮利益和後果。在和同學相處的過程中總被評價為理想主義,過於偏激,太幼稚。比如有一次和同學討論我們應不應該反抗(從我的觀點上)被牆。題主的觀點自然是不應該被牆,因為每一個人都應該有言論自由的權利,如果今天這項權利被剝奪,那麼哪天你活下去的權利就被剝奪了也說不定。同學的觀點是反正翻牆的人總會翻牆,牆正好可以擋住那些AV,反動言論什麼的,兩個人就爭吵了起來。其實我自身是非常厭惡爭吵的,非常消耗精力和感情。但又很不甘心現狀,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可以實現自己的想法。當然題主是明白自身的想法是不成熟和有缺陷的,但遇到這種情況的時候就非常難以忍受,很想說服對方,結果就造成自身非常容易抑鬱。想請教各位知友的是如何在現實中生存,既能照顧自己的感受,也不輕易妥協。謝謝大家~
看莊子吧,他教你 遊刃有餘。
看道家,你會為你的理想世界找到支撐。正本清源話中庸(十二)
2015-12-20 天瓶雲水 閑人碎語十三、生死進退間的中庸之道
先問一個問題,你想擁有什麼?我想大概是以下一些東西:聰明、精明能幹、高學歷、口才好、反應靈敏、善於察言觀色、有組織能力、有威信、有魄力、受尊重、被吹捧,然後是穩定的高收入、風光、威風、面子、財富、房、車、社會關係、出入高檔消費場所,高級娛樂場所、前呼後擁,高高在上等等,差不多了吧?好了,擁有這一切你滿足了嗎?也許你會說,滿足了!那麼,我告訴你,一旦擁有之後你就不會滿足的,你看,目前倒下的成千上萬的高官和富人無需犯法本身都具有這一切。那麼他們為什麼不滿足,還要鋌而走險呢?這些所謂的「傑出人士」、「成功人士」、「社會精英」,哪一個不比我們聰明能幹?你的自信又從何而來呢?你如何能保證自己到時不會像他們一樣呢?你的理由是什麼?不要告訴我,你比他們更厲害。
好了,問題出在哪裡呢?就是出在他們貪婪而缺乏智慧,不懂進退之道,進退之道就是中庸大智慧!貪婪之心俗人皆有之,關鍵在於進退,貪婪與聰明結合就是「進」,結果就是毀滅;貪婪與智慧結合就是「退」,結果就是安逸。試問,當今中國有多少人懂得懂得急流勇退、見好就收、功成名遂身退的中庸之道?
中庸的實踐講究的是什麼呢?就是行為上的進退有道。什麼是行之有道呢?就是「素其位而行」。《中庸》說:「君子素其位而行,不願乎其外。」。「素其位而行」就是行為要符合環境和身份,安分守己,不要有非分之想,簡單地說就是該幹什麼幹什麼。朱熹解釋說:「素,猶現在也。」素位以待天命的中庸之心就是平常之心。
一個君子做事必須從現實的情況出發,所謂「素富貴行乎富貴,素貧賤行乎貧賤,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難行乎患難,君子無入而不自得焉。」就是說人處在富貴的地位就按富貴者的情況行事,處在貧困的境地就按貧困者的情況行事,處在不開化的夷蠻之地就按夷蠻的情況行事,處在患難的境地就按患難中的情況行事,只有這樣才能做到不管處於何種狀況都悠然自得。
《中庸》又說:「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於人,則無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險以僥倖。」 在上位不欺凌下面,在下位不趨炎附勢,人到無求品自高。一切順其自然,不怨天尤人,所以,作為一個「知天命」的君子應該素位而行以等待天命。不能像毫無敬畏的小人一樣,要麼自作聰明,弄巧冒險,心存僥倖;要麼不知敬畏,膽大妄為,無法無天。
老子的「功成名遂身退」就是最大的中庸之道。「功成名遂」是俗人的進之道,「身退」就是退之道。老子孜孜以求於天地學問就是智者的進之道,留下「五千言」光耀萬代,然後消失在茫茫的天際之間,不知所終,這就是退之道。只有懂得「進」的人才懂得「退」。
進退的關鍵在哪裡呢?就在「預」的智慧,所謂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我早年讀《資治通鑒》時被裡面的一個歷史事件嚇了一身冷汗。朝代和人名現在都忘了,且稱之為甲乙丙三個古人吧。情節大概是這樣,有甲乙丙三個開國元老,他們是跟著老皇帝一起打天下的人,老皇帝對他們是非常感恩的,給他們高官厚祿,讓他們養尊處優。細節上也是無微不至的,知道他們只喝甜酒,所以每次宴席都安排甜酒給他們喝。到了兒皇帝時代依然對他們禮遇有加,三個老臣難免頤指氣使,得意洋洋。但到了孫皇帝登基的那一天,三個老臣都去祝賀,但是孫皇帝卻沒有給他們安排甜酒。回來後,甲對乙丙兩位老臣說:「此事不妙,孫皇帝知道我們只喝甜酒,為什麼沒有給我們安排甜酒喝呢?看來凶多吉少。我們還是早點離開這個國家吧。」另外兩個老臣不以為然地說:「沒那麼嚴重,也許他太忙了,一定是忘了。況且我們每家都是幾百口人,怎麼說走就走?」甲大臣說:「他不可能忘了,必然是有原因的,我感到一種不祥之兆。」於是,甲老臣連夜逃出了這個國家。接下來發生的事情正如甲老臣所料,孫皇帝把乙丙兩個老頭子抓起來,不直接殺,而是讓他們穿著囚犯的衣服,在鬧市中心做苦工,直到羞辱他們至死。
我為什麼嚇了一跳呢?因為我想,如果我是其中一個老臣,我也不會逃走的,那麼只有死路一條。想到此,不禁一身冷汗。
我個人在閱讀經典和一些人物傳記的時候經常感到很沮喪,他們是那樣的智慧,而我卻是如此的愚昧,我說一身冷汗絕不是形容詞,而是當時真實情況。所以,我這裡想和大家交流的是,妄自菲薄固然不好,但自我感覺良好和驕傲更加糟糕,這樣不僅會帶來禍患而且把提升境界的路堵死了。
關於預見性和生死進退間的中庸之道,這裡有關於范蠡父子的兩個故事與大家分享一下。
范蠡為越王勾踐實現了偉大的「越國夢」,他在與勾踐相處的過程中,通過對勾踐人品、個性、和面相的研究,他預感到了潛在的危機,於是乘勾踐剛剛吞下吳國,還沉浸在復仇勝利的快感之中時抽身而去。
范蠡有個恩師兼同僚叫文仲,「越國夢」就是他們倆通過運籌帷幄為勾踐實行的。文仲是極其聰明的人,但缺乏的是智慧,所以他的敏感性和預見性就大大不如范蠡了。范蠡在離開的時候,給文種留了封私信提醒他:「蜚(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為人長頸鳥喙,可與共患難,不可與共樂。子何不去?」(《史記﹒越王勾踐世家》)。意思是:鳥沒了,弓箭就沒有用了;兔子沒有了,獵狗就該殺了吃肉了。越王這個人尖嘴猴腮,心胸狹隘,多疑,和他一齊患難可以,一齊享樂就不行了。你為何還不走?
文種接到信後,也感到了危機存在,但他自作聰明和貪婪的本性使他難以割捨到手的名利。所以他採取「稱病不朝」。即不辭職、不上班、不逃離。結果「人或讒種且作亂」,有人進讒言污衊文仲謀反,越王勾踐「乃賜種劍曰:『子教寡人伐吳七術,寡人用其三而敗吳,其四在子,子為我從先王試之。』種遂自殺。」勾踐賜劍給文仲說道:「你教給我攻伐吳國的七條計策,我只採用三條就打敗了吳國,那四條還在你那裡,你替我去到先王面前嘗試一下那四條吧!」於是,文仲自殺。大家看,勾踐只用了文仲提出的七招中的三招就戰勝吳國了,可見文仲的厲害,只可惜聰明反被聰明誤,功高震主,賜死!這是聰明人死於貪婪的典型案例。而文仲死時,范蠡已是富商,正攜美人西施泛舟江湖呢。這就是聰明與智慧的天壤之別。
對范蠡的急流勇退,拿得起放得下,元代趙孟頫曾大為感慨:「功名自古是危機,誰似先生早拂衣。好向五湖尋一舸,霜黃木葉雁初飛。」一般人之所以做不到「功成名遂身退」除了敏感度和預見性不夠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貪婪,捨不得名利。人為財死之事每天都在發生,我們今天的社會尤甚。歷史上如范蠡般雄才大略的人,大有人在,但如范蠡般見好就收就十分稀有了。同樣,天下聰明人比比皆是,但智慧之人卻少之又少。司馬遷嘆曰:「夫月滿則虧,物盛則衰,天地之常也。知進而不知退,久乘富貴,禍積文祟。故范蠡之去越,辭不受官位,名傳後世,萬歲不忘,豈可及哉!後進者慎戒之。」(《史記﹒田叔列傳》)
所謂龍生九子各不相同。我們再來看一下范蠡兒子的故事,理解一下什麼是預見性和進退之道。范蠡有三個兒子,二兒子是個脾氣暴躁之人,他去楚地經商,囤積居奇,引起民憤,與人發生爭執,打死了人,被定為死罪。家人都急壞了,催促范蠡救人,此時的范蠡已經是齊國首富。於是范蠡決定派小兒子帶了一千鎰黃金,用牛車拉著去疏通關係。結果他的大兒子認為自己受到了輕視,於是非要去不可,甚至以死要挾,范蠡夫婦無奈,只好改派大兒子去。范蠡寫了一封信,叫大兒子去找庄先生,這是他早年的朋友,要他把信和金子交給庄先生,並囑咐他要聽庄先生的,老大答應並上路了。
老大找到了庄先生家,雖然看到庄先生家很窮,但還是交上了書信與黃金。庄先生收下了,叫他趕緊回國。老大卻不放心,沒回國,而是悄悄地住了下來觀察事態進展。
庄先生是當時的著名隱士,楚王很尊重他,遇到國家大事都要向他請教。庄先生求見楚王,跟楚王說,夜觀星宿,對楚不利。楚王問怎麼辦,他說得實行仁政,大赦,放了罪犯,感動上天。楚王答應了。
楚王準備下令大赦這件事被老大知道了,他想,既然大赦,弟弟得救無疑了,那麼多黃金不是白給了庄先生了嗎?於是他找到庄先生要回了黃金,庄先生原打算還給范蠡,所以一分沒動。沒想到老大這麼干,他感覺受到了侮辱,非常惱火,於是二次求見楚王,如此這般一說,結果楚王下令立即斬了范蠡的二兒子。愚蠢的老大隻好拖著老二的屍體回家了。
屍體運回時,家人痛哭,這時范蠡卻大笑著對妻子說,正如我之所料,老大一去,老二必死無疑。妻子問為何?范蠡說,大兒子從小受苦,知道賺錢不容易,不捨得花錢。見到這麼多金子送給一個窮老頭心裡肯定不樂意,他怎麼知道那可是淡泊名利的高人啊。而我讓小兒子去是因為他出生時我們家就有錢了,他成長於富貴之中,只知道遊玩,不知道掙錢的艱難,所以不會吝惜錢財。東西送到就會立即回國。
老大是典型的不知進退之人,庄先生讓他回國其實就是已經答應了這件事,既然老二的性命無憂了,那麼他就應該立刻「退」。結果他自作聰明地留下不走。本來,知道大赦就應該明白庄先生的手段通天,既然有辦法救人就有辦法殺人。結果老大在不該「進」的時候進了,把黃金要了回來。這是既貪婪又愚蠢的行為,最後只好拖著老二的屍體回家。真是讓人一聲嘆息:蠢啊!
那麼范蠡預見到老大辦不了這個事,為什麼還讓他去呢?這就是范蠡的超人智慧了。兒子殺人本來就應該償命,天經地義,但見死不救有違人之常情,努力一下以求一個心安,同時給家人一個交代。如果強行搭救則有違天理,逆天而行的後果不堪設想,只會招致更大災禍。范蠡是知天命的高人,當然知道「生死有命富貴在天」的真理。一個人的命運不是人力可以改變的,唯有順其自然方能消災避禍。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如果二兒子的死可以讓其他子孫記住教訓,以此為戒,何嘗不是幸事?當他看到結果正如他之所料,二兒子的確大限已到,所以他笑了,這是智慧的笑。
後來的事實證明了他的遠見,他「後年衰老,而聽子孫,子孫修業而息之,遂至巨大萬。」范蠡年老把經營家業的事交給子孫,像個孩子一樣聽從子孫哄著玩,安享晚年。在子孫經營下,家業得到更大發展,累資巨萬,他自己則被後世尊為財神「陶朱公」,商家的鼻祖。活了87歲。胡雪岩之流是不能與他相提並論的。
大家知道,一般的傑出人物都是無法與文仲、胡雪岩相比的,但范蠡卻更高一籌。而當我們對范蠡的智慧五體投地之時,猛然抬頭,啊,我們看見在更高處站著儒釋道的千古聖人,他們正微笑地看著我們,似乎在告訴我們,范蠡還差得遠呢!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啊!不禁一身冷汗,怎敢驕傲怠慢!怎敢心存僥倖!怎敢停頓修心!
心照不宣。
進了很想世界就此定格,保留此刻的幸福。
退了又覺得昏天暗地,世界崩塌。
一般得意失意我都會靜心打個坐,把自己調回中間,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理想是被用來去實現的,而不是用來自嗨的。
要達到理想是有步驟的,先望向遠方(理想),後腳踏實地(客觀),始穩步前行(行動)。如果以發展眼光去看中國,所有你想要的都在慢慢達到,因為中國也是,望向遠方,腳踏實地,穩步前行。在過程中,請多放點耐心,多點寬心,多點信心。我是深度INFP,虛長你幾歲,對INFP這個性格多幾分認識,也多幾分治理他的方法。
以上,供你參考。推薦閱讀:
※那麼巧劉邦身邊有蕭何、曹參這樣的人才?
※怎樣逼迫自己接受現實?比如,一個樣貌平平的姑娘或是一段合適但無味的婚姻?
※張德芬的作品賣點在哪裡?
※在愛情和金錢面前你們會選擇什麼?
※太善良直接的人不適合做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