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付費是進步還是倒退?

說進步的多數是產業鏈的上下游從業者,但從用戶角度來說這種付費是一種進步嗎?


用戶:卧槽這也叫知識?

作者:卧槽這也叫付費?


知識付費當然是進步。

但不能真指望幾塊錢到幾十塊錢的知乎live能提供什麼有用的知識。

畢竟智商稅和知識付費是衝突的。


嘖,這玩意稱得上進步退步么。

現在我們討論的知識付費,對於絕大部分內容生產者來說(包括在下開個live什麼的),只是為用戶們減少了一點篩選、梳理知識的時間,很多知識一直放在那裡,如果不計時間成本,現在的免費知識存量,我們短暫的生命窮盡一生也學不完。

說到底,現在絕大部分的「知識付費」,並不是為別人的知識付費,只是為自己的時間付費。

我自己也是個內容生產者,也是個老師,有自知之明:一點小經驗,一點小手藝,一點小心得,為君前行試錯,省一點時間而已。斷不敢言生產過什麼知識。一個說書人,拾人牙慧。往聖們高山仰止,我又何敢稱自己「知識付費」,往臉上貼金。

大部分內容生產者收的錢,不過是苦力搬運費罷了。如果覺得這工錢不該付,那只有奴才伺候皇上才能不求回報,是進步還是退步呢。


巨大的退步。請問核電站給愛因斯坦後人利潤了嗎?為什麼真正在人類最前沿突破困難的人的知識是免費的?一些小偷抄了之後就是收費的呢?

為什麼stackoverflow是免費的?通過SO解決了大量BUG的閉源軟體又不開源呢?

知乎主流認為資本是有原罪的,那知識付費就沒有原罪嗎?知識和生產資料的差別是什麼?誰的知識不是抄的?

我學個Python還要上在線培訓班or聽Live,但諷刺的是Python本身卻是免費的。我贊成對於線下知識培訓這一人工服務收費,反對知識分發收費,包括不僅限於知乎Live。


眼熟我的人應該知道,我只是喜歡在知乎上總結總結微小的人生經驗,對感興趣的問題發表發表看法,如果能幫助到別人就更好了,我曾經負責運營過某官方的自媒體,但是我沒有個人公眾號,或者別的個人自媒體,也從來不在知乎打任何廣告。

我不是知識付費產業鏈的從業者,只是一個普通的知識付費用戶,至少到現在為止。

[善意的微笑]

知識付費,我覺得,時代在進步,人並沒有。

首先,知識付費在如今竟然能被廣泛提起,說明它已經成為一種現象,說明各位小主,終於在好吃好喝,旅遊度假,娛樂追劇之後,覺得自己該獲取點知識了。

不論獲取的到底是不是知識,有這種想法就是進步嗎?

未必吧。

要學到知識,對個體而言,基本要經歷五個步驟,簡單總結一下,step1求知慾望&>&>&>step2尋找知識&>&>&>step3獲取知識&>&>&>step4篩選知識&>&>&>step5學習知識

移動互聯網降低了取得信息的難度,也就是說,現在step2尋找知識和step3獲取知識都變得太容易了。

容易得就像你坐在龍椅上,說一聲:老子要吃魚香肉絲!立馬會有一堆御廚殺豬切菜,架鍋掂勺,然後挑最漂亮的小宮女,或者最俊的小太監,給你端到面前。各種口味款式,任君取用無妨。

只要你能說一句:賞!然後撒一把金幣。

你莊嚴得像個帝王。

但是,尋找知識和獲取知識越來越容易,step4篩選知識卻變得空前的困難。

我敢說很多人對知識的焦慮,不是對獲取不到知識的焦慮,而是對篩選知識的焦慮

如果回退到自媒體不這麼發達的時代,或者乾脆回退到電子設備不怎麼發達的時代,那個時候能發行的書,基本都能保證質量,你只需要選擇感興趣的方向就好了。你會在「普通」的內容和「優質」的內容之間選擇,不像現在你需要在一堆「垃圾」中間,選擇出真正需要的東西。

我以前經常遇到這種情況,手機一響,一條新的推送,可能來自微博,新聞,知乎等等,點開一看,10秒之後我一定會罵自己手賤。現在不會了,我關掉了所有的app推送,除了微信。

獲取知識的最終目的,是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所以,求知也要分層次的,大概總結一下:level1給予啟發&>&>&>level2總結經驗&>&>&>level3提高能力

但是大量的知識付費內容,還只是停留在level1給予啟發這個層次,想想看,你經常獲取到的所謂的知識,是形成了你的經驗?是幫你解決了問題?還是你僅僅說一句:我X,還有這種操作!

「發現更大的世界」,也不過是「發現」而已,從「發現」到「學以致用」,中間隔著365個知乎。

雖然互聯網會把人跨地域地連接起來,也就會把知識跨階層地聯繫起來,但是,每個個體從來沒有像如今這樣,獲取知識空前的便利,也沒有像如今這樣,獲取知識空前的焦慮。

以前80%的孩子在外邊玩泥巴,20%的孩子在家裡讀書學習。現在80%的人對獲取知識感到焦慮,20%的人在提高能力。金字塔的結構不會變。

本質上,知識付費並不能讓你直接獲得知識,而只是降低你的焦慮感。

這也是我覺得「客制化」的知識服務會大發展的原因,就像現在客制化的家政和定做服裝一樣。

所以,如何降低你的焦慮感?

只要你有錢,套路有的是。

[假裝善意的微笑]


看了很多回答是從消費者的角度回答,我要從一個「賣方」來回答。

我並沒有在知乎上利用知識賺錢,一是因為實力不足,二是因為並未走向變現的道路。

但是我認為,只是付費是一種進步,是對掌握知識的主體的保護的激勵。

一念無明:『知識漏勺』回憶感動我們的老電視劇zhuanlan.zhihu.com圖標

這篇文章是我在知乎的第一篇文章,我用了一周去整理髮表,沒有一分錢盈利。

一念無明:『知識漏勺』五分鐘帶你了解日本神話zhuanlan.zhihu.com圖標

這是我最近發表的文章,我用了三天去整理髮表,沒有一分錢盈利。

這兩篇文章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我付出了大量的精力但是收效甚微,可能是由於我並非史學專業,而是一個冷冰冰的機械工科男,我的文章缺乏能夠跳動的文字,只要有冷色調的客觀,這種文風似乎並不迎合觀眾。

為什麼舉這個例子,因為這兩篇文章對我的打擊很大,我很用心的撰寫的文章卻沒有我在某個話題下的雞湯熱門。

那麼也就是說,如果我的知識能在這裡變現,更能激勵我繼續寫作么? 答案是肯定的。

所以我創辦了自己的公眾號,我這樣一個完全免費貢獻知識的作者,走上了引流變現的道路,但我絲毫沒有覺得這影響了我繼續貢獻知識,這反而加快了我撰文的效率,讓我投入更多的心血去思考該出什麼樣的欄目給大家才能更好的吸引粉絲。

寫作是我熱愛的一項活動,但是寫作佔去的時間已經超過他作為一個業餘愛好應有的數量級,所以我會想著去變現,去對等我失去的時間。

2018年1月1日,我重新回到了知乎,之前的工作項目雖不完美,但最終結題,對我來說是一次終結,也是一次新的開始,螺旋上升是發展的表現形式,重返知乎後,我會以全新的作品和態度面對觀眾和粉絲。

工作的結束給了我更多的時間寫作,每天我超過八個小時都坐在電腦前,去查閱資料,我還會去單位的圖書館借閱資料,為的就是做出更好的作品,當然這都非常耗時。

過去的一年,有出版社和媒體朋友找我合作寫文,但由於工作的原因我都拒絕了,因為我並不想利用零碎的時間進行寫作,寫作和我的本職工作一樣,必須用大塊的時間去集中的完成才能做出比較好的作品。

從忙碌工作脫身的我終於有了大塊並且集中的時間供給我寫作,這也是我創作出更好作品的必要條件。時間是不是金錢呢?如果有人願意給我的時間付費,我願意每天多花掉兩個小時的休息時間來寫作、

經過這幾天的集中寫作,我已經有了一些存稿,並決定繼續存稿繼續努力下去,畢竟下個項目還沒有眉目,寫作在現在看來才是最值得做的事。


獲取知識總是要付出代價的,不管古代還是現代,只要不是必須的基礎知識,一旦要獲得都需要付出代價。

而現在,不過是把部分獲取知識的代價從暗處推到了明處,而付出相應代價的本質並沒有改變。

打個比方,過去私塾是要收費的,師父帶徒弟,徒弟出師前要給師父打一段時間的工,這是過去獲取知識所需要的代價。而有很多機密的東西更是無價之寶,沒有遇到合適的人,這些知識很容易面臨失傳的可能,為了保護這些知識就需要付出不少的代價,更別說要獲得這些知識了。

而現在,知識的代價從暗處轉入了明處,表面上獲取知識更容易了,而實際上呢?

不說別的,你給我拿個cpu的製作流程相關的文檔出來試試?抱歉,商業機密,凡是涉及到核心內容的東西都不是三五百塊錢就可以弄到的,這和古代沒有什麼本質的區別。你花三五百塊錢就能獲得的東西,別人往往也能花三五百塊錢獲得,而這些東西一般無法直接給你什麼利益,或者說給你的那些好處無法威脅到提供者的根本利益,又或者,給你的就是要把你往坑裡帶。這樣的書或者知識獲取的再多又能怎麼樣?


你要古典知識,有大量免費圖書館可供參閱,閱讀條件好到令人髮指,通過適當手續還能帶回家。

你要前言知識,大學在讀期間校內網瀏覽各大論文庫毫無壓力,畢業之後有個校內朋友也是隨時看,實在沒朋友就自己受累點幾下滑鼠,並不愁文獻資源(跟別提arXiv這種好東西)。

如果,你說的【知識】收費是指「網路脫口秀」、「微信公眾號」、「電影音頻」的收費,那麼——這不是天經地義的么?(別人要是願意自己免費,那是賺個吆喝賺個人氣,是別人的事情)

古代聽戲還掏個茶錢呢。


什麼時候知識不付費了?

是以前買書不要錢還是現在買kindle不要錢了?

如果你是在校大學生炫耀什麼我知網文庫上東西隨便下,那你進大學也是交了錢的呀。

既然不存在知識不付費的情況,那談什麼進步退步呢。就好比你問:買iphone要付錢是退步還是進步?

是不是九年義務教育給了你們一種知識免費的錯覺


知識收費的本質是消費主義在「滿足人類自我成長的臆想」上的一個大躍進。

題目說要從購買者的角度來看,我覺得這個出發點不夠清晰。

你應該從出賣知識的角度來看。

我之前說過,為什麼知乎上都是公眾號?

因為公眾號引流是一門可以吃飯的,可持續性發展的生意。

而且,騰訊官方一直在提倡做一個「沒有存在感的中介」的理念。

換言之,微信公眾號是唯一的去中心的化的自媒體平台。

這一點請記住,在這個問題里也是很重要的。

為什麼?

因為只有「去中心化」的自媒體平台,

才是一個掌握在「賣方」手裡的,

「穩定」「安全」的「可持續發展」的生意。

注意用詞。

「穩定」,「安全」,「可持續發展」。

然後我們再來看一些普通的號稱知識變現的的產品。

比如典型的值乎:

沒人問就沒收益,不穩定。

知乎說關你就關你,不安全。

一個問題兩分鐘你把能講的都將過一遍以後,不可持續發展。

比如典型的live:

準備時間成本超高,無論是經驗還是知識,都不是穩定產出。

知乎說不推你,就不推你,不安全。

零基礎學xxx只能講一次,第二次就不是零基礎了,不可持續發展。

兩相比較,你弄明白什麼了嗎?

是的,

掌握有價值知識的人,為什麼要去選擇

「不穩定」,「不安全」,「不可持續」的手段來變現?

而不是選擇不分享他們的知識,在穩定,安全,可持續的地方,

不停拉屎放垃圾吸眼球來賺錢?

你能給他們一個理由嗎?

你不能。

唯一推動掌握知識的人去分享他們知識的力量只有兩個:

第一個是偉大而崇高的黑客精神,要自由,要分享,要打破信息壁壘。

顯然這是一個只能約束自己,不能要求他人的力量。不然就是道德綁架。

第二個就是錢。

很多很多很多錢。

多到足夠讓人放棄「可持續」的利用信息壁壘騙錢的數量。

現在,問題來了,

請問在座的各位,你們誰出得起這筆錢?

這和房子是一樣的,人人都買得起的,

多數時候(排除第一個推動力量作祟的時候),

就是垃圾。

這就是人性。

所以,知識付費,你說是進步,還是倒退?


書籍,上課,培訓班,參加知名學者的講座,這些不是知識付費嘛。。。

知識變現,知乎電子書。

噗嗤。。。

在知乎我學到好多新辭彙啊。


我覺得知識付費是給用戶多提供了一個選擇,可以算進步。

1、我很早就知道網上有一套白先勇講《紅樓夢》的公開課,免費的。但每次看了三四節就斷了,自己拖延症。今年豆瓣時間基於白先生的公開課版本,做了一套知識付費音頻課,把整套視頻課剪輯成20分鐘一節的音頻課,邊聽邊喊相見恨晚,每天都掛在嘴邊,給人推薦。內容跟免費的公開課無區別,但用戶體驗提升很高,方便碎片時間隨時可以聽。

付費的是體驗。

2、很早就想系統了解下西方哲學史,但沒找到合適的機會,不想讀書。豆瓣今年滿足我了,人民大學雷思溫老師做了一個知識付費課,剛好滿足我想簡單涉獵下的興趣。還有葉嘉瑩的《古詩詞誦吟課》,屬於活久見系列。

付費的是知識。

3、對紅酒產生了興趣,知乎買了一場Live,聽完很解惑,比看書輕鬆,而且很多內容是讀書體會不到的。今年讀了《2666》,居然有機會在知乎參與了一場Live,《2666》的翻譯者辦的。大學就喜歡胡德夫,今年在知乎參加了他的Live,有意思極了。我學英語,谷大白話是我的榜樣,因為知識付費,在知乎參加了他的Live。還有王路的Live,重新認識了咪蒙的寫作風格,比起各種嘲諷,還是更喜歡專業的人分享的觀點。

付費的是個人興趣。

4、就像看電影,即是娛樂,但好的電影又是陶冶情操培養審美啟發人思考的藝術。知識付費也一樣,不能一概而論,內容豐富,要挑選,也需要審美。一味把時間都花在爛片上的人,或許會覺得看電影浪費時間;但總與佳片有約的人,大概會尊敬電影。知識付費一樣,總是在給不值得付費的知識付費,自然是交智商稅咯;但如果是能認真挑選自己需要的,是能拿來當老師的。

5、知識付費與出版、電影差不多,既有消費型的,也有學習型的。只是出版、電影行業日漸成熟,買八卦雜誌就是娛樂,讀專業書籍就是學習,大家有固定的認知。知識付費是新鮮事物,有一個慢慢成熟的過程。

6、上網用知乎最多,看見了知識付費在知乎的成長,從允許用戶評價,到允許七天退款,再到嚴格篩選主講人資質,愈來愈信任,我最期待誰能講一場男人如何保養皮膚的Live。這個主題或許就屬於娛樂型,會被人罵智商稅,但對我個人來說,這是知識型。知乎有關於此主題的答案,但我懶,不想看,我願意付費,讓專業的人好好準備內容仔細講講,我上班的路上就聽了,試聽不滿意我順手就退款了。

7、以前出差坐火車只能看劇、讀書來打發時間,現在多了一個選擇,可以買一個感興趣的音頻課聽一聽打發時間。

這個問題,我個人的結論是:從用戶的角度,知識付費是進步,給用戶提供了更多的選擇。


瀉藥,從用戶的付費習慣來看當然是一種進步,當然也可以說為版權付費都是進步(海洋音樂2018E凈利潤都30億了)。

但從知識學習的角度來講倒不一定是,我個人崇尚體系化的知識學習。以往我們學習都是認真去讀書看報告絞盡腦汁四處請教大神,但現在有無數人在線上把知識嚼碎了餵給你吃,啊不都是利用了大家的焦慮感嗎哼!


私信過我的朋友都知道,私信我問題,我看見了就會回答。如果說你通過值乎付費提問我也更歡迎,這種方式我得到的不僅僅是錢,還有認同感。

再有,首先我要生存下去。我從來不覺得我通過自己的專業技能來賺錢是件可恥的事情。


知識付費其實並不是新生的產物,它一直都在伴隨著我們成長,從我們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大學,每一個階段我們都是在進行知識付費,而我們現在卻在質疑它是不是在退步???

這個有點搞笑啊,因為有這種疑惑的人,他們腦海中難道會想著希望不用付出費用,然後就白白的獲取到知識嗎?

我覺得哪怕是現在互聯網上的知識付費也不可能是退步,因為存在即是合理,知識付費之所以能在2016年間蓬勃發展,主要就是因為互聯網時代的加速發展所導致的。

互聯網的發展,意味著線上的生活會越來越豐富,我們吃飯可以通過叫外賣的方式來實現、我們唱歌也可以直接在互聯網上進行點歌演唱、我們看電影都可以在網路上直接付費觀看,既然互聯網已經改變了我們那麼多的生活習慣,那為什麼我們的學習方式不可以從線下轉移到線上呢?

得到、分答、喜馬拉雅、短書、開氪... 越來越多的知識付費平台接連而起,試圖在」內容為王「的新時代分一杯羹。幾乎每個平台都經歷了「爆紅」的一段時期,背後正是抓住了分享經濟時代的特點,解決了人們在移動社交體驗中知識和經驗不對稱的問題,某種意義上,正是糟糕的免費內容太多、太雜亂,反而促進了人們有意識的對精品內容付費意願的增強。

所以說,知識付費之所以會存在,就是為了把網路上那所謂免費的雜質內容給排除掉,去掉糟粕而留下精華,使用戶能更好的獲取優質內容信息,而不是一打開個網頁就全是廣告、推廣這些垃圾信息的霸屏。


玩個概念怎麼還玩出花來了?

買書花不花錢?上學花不花錢?

小時代你要花錢買

資本論你也要花錢買

可是哪個時代不是雞湯成功學爛俗小說比真知識好賣?換湯不換藥

比起說進步還是退步,本質上不過是個工具,拓寬了受眾和輸出者鏈接的可能,加快了收智商稅的效率,當然,也方便更快接觸到有用的信息。

簡單說加快了智商分野的進程。

對於期待這些玩意能教你成功的,可不是多了一個花錢的事么,畢竟買書看書多麻煩啊,嘴上可以說融入知識付費時代和分享pyq來說明自己多上進那真的是很重要了。


分頁阅读: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