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對於黃河流域來說為什麼長江流域沒有孕育發展至今的文明???
曾經看過的一本書中有這方面的論述。
為什麼談到中國歷史,常常會說中原地區是中華文明的起源地,黃河流域孕育了中華文明,而不會說是長江流域,江南地區這些地方。
大致的觀點是這樣的:
1.在初始古代,由於人們的生產技術條件極其落後,食物作為一個群體繁衍發展擴張的決定性因素。在食物容易獲得和充足的地方,人群的數量更易獲得增長,只有在人群集聚的地方,文明才可以得以發展。
2.由於土地上的農作物作為初始古代人們主要的甚至唯一的食物來源,因此人們往往尋找更適宜農作物生長和種植的土地,在那些更適宜農作物種植和經營的地方往往能吸引人們留下來居住並撫育後代,因此人群在這些地方便能繁衍發展開來。
3.最初人們的生產技術條件非常落後,經營農作物的方式極其簡單原始,主要是依靠簡單的人力勞動和使用一些木質石制的簡單工具。人們往往是在一塊土地上簡單的把糧食作物的種子埋好,然後依靠土地的自然肥力和自然的雨露促進農作物的生長和結果。在這種主要依靠天然條件廣種薄收的簡單原始的生產方式下,人們需要尋找更多的土地和更肥沃的土地來進行耕種農作物。
4.在古代的黃河中上游流域,這裡有著廣袤的平坦的肥沃的黃土高原土地,一年中氣候溫暖濕潤,(古代的北方不像現在的北方這麼乾燥寒冷),陽光充足,雨量適中,土地植被稀少,適合高粱、小麥等這種生長能力強不需要灌溉的北方農作物的生長,人們只需要簡單的工具就可以進行播種種植。黃河流域這樣的地理條件和氣候特徵吸引了中國最初的先人在這裡居住和生活,中華的文明也就是從這裡開始生長發展併流傳開來的。
5.隨著古代中國農耕社會的到來,人們生產力水平的提升,更先進的生產工具的使用,例如對土地進行翻耕和灌溉,土地的利用率得到顯著提高,土地給人們提供了更充足的食物,人口的數量得到顯著增長。激增的人口需要更多的易於耕種和便於灌溉的土地,因此人群便沿著黃河流域發展起來,從黃河的中上游擴展至黃河的中下游。
6.而在當時的長江流域,雖然也有著較為廣闊平坦的土地,遍布著利於灌溉的江河支流,但因為分布著眾多的阻礙人們開荒新土地的茂密的草原、灌木叢、樹林,以及不便於交通的眾多的江河湖泊,在人們的生產力水平低,生產工具使用的局限性的情況下,那裡只是疏散的生活著一些人口稀少的部落。這些部落的人們靠著捕撈魚蝦,採集野果和捕獵動物為生。
7.另一方面,由於長江流域雨季頻繁,氣候潮濕,溫度高,人們更容易染上疾病,在當時藥物和醫學發展極其有限的情況下,導致了人們更難以在長江流域發展和擴充開來。
8.所以,在北方的黃河流域已經是蓬勃發展的農耕文明的時候,長江流域還是處於原始的採集文明的階段。
9.只有到了後來,隨著北方黃河流域人口數量的充分發展,經常性的戰亂和發生旱澇等自然災害,土地沙化,氣候條件變化等導致了北方人們的生存環境的飽和與惡化,迫使人們不得不去尋求另外的新的土地,因此人們不斷的往南開墾出新的土地來。隨著後來冶煉技術的發展,鐵制工具的使用,以及船舶技術的發展,南方長江流域開發和發展的速度得到了飛速的發展。
推薦閱讀:
※黃河變清調查的結果映射出了哪些問題?
※《三國志11》濮陽南面的河叫什麼?
※為什麼黃河以西被稱為河右?
※讓現在的黃河改道流入黃海,從長遠看是否更有利?比如增加領土面積?
※為什麼黃河入海口沒有形成大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