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手」字的最後一筆是豎鉤還是彎鉤?

寫了20年的豎鉤,練字帖的時候發現是彎鉤,開另一本字帖也是彎鉤,有點震驚。


先說答案。豎鉤。

目前關於漢字筆形的規範主要是教育部、語委2001年底發布的《GB13000.1字符集漢字折筆規範》。筆形(stroke feature)是指筆畫(stroke)的形狀,即一個漢字的筆畫如何切分的問題(segmentation)。

該規範適用的是印刷宋體楷書漢字字形。

該規範沿用了1965年初文化部、文改會公布的《印刷通用漢字字形表》關於基本筆形的分類:

基本筆形(主筆形)有「橫、豎、撇、點、折」5種。

「提」歸於「橫」,「豎鉤」歸於「豎」,「捺」歸於「點」,「橫折撇」、「豎彎橫鉤」等歸於「折」,這些是從屬筆形(附筆形)。

* 撇沒有附筆形,折似乎沒有主筆形。

規範關於「彎鉤」的內容是這樣的(筆形打不出來):

1折 5.10 彎豎鉤 彎鉤(俗稱)

這裡的彎鉤,主要用在「犬部/ 反犬旁」。

從宋體「手」字形來看,這也是算作「豎鉤」的,而非「彎鉤」。

書法上,的確有把「手」的末一筆稱作「彎鉤」的。

* 為了區別於「乚」(俗稱豎彎鉤),此處用「彎豎鉤」或「彎鉤」比較好。

而同時「犬部/ 反犬旁」那一筆,又有不同的叫法,稱作「弧彎鉤」。

從兩者的親疏關係看,中間「於、乎」那一筆歸入「豎鉤」,而與「猶、家」那一筆分開也是可以理解的。

所以,從書法筆形考慮,結果也是豎鉤。

對於筆形的切分,歷來比較混亂,多是人為規定,卻無通用的推定規則。這在書法筆形中表現得尤為明顯。因為書法要考慮藝術性,與文字信息處理的切分要求是不一樣的。如下圖區分了「橫折豎鉤」、「橫折斜鉤」、「橫折彎鉤」,這……似乎沒有必要啊(造型藝術也許要考慮)。

2001年的筆形標準繼承了書法傳統的說法,並進行了一定科學的分類與歸併,但還是不理想。

折筆25種還是太多。像撇鉤這種罕見的筆形也單列為一種折筆,例字似乎只有一個罕見字「乄」。

書法上是有類似的筆形,但是裝飾性的意味更重。

另外,該規範把折點(turning point)分為折、彎、鉤三種。卻又把「豎鉤」歸「豎」不歸「折」,自相矛盾。

我以為彎角、鉤角的裝飾意味重,區別意義的少。

歡迎大家提供彎角與折角,有無鉤角區別意義的例子。

彎角與折角區別意義的例子我沒想到。「口」跟「〇」不能算。

有無鉤角區別意義典型的有「干鉤於」,其他好像也沒有。寫「口」的時候,寫成「橫折」或者「橫折鉤」並不影響意義。

我按照方向長短把筆形分為7種。(有點向量/ 矢量的意思,但是不能像它們那樣合成)

為什麼要這樣分呢?我們來看下面這個帶連筆「左」字。

我們知道它是先寫「橫」再寫「撇」的。因為「橫」只有從左往右的,沒有從右往左的。而「撇」只有從右上往左下的,沒有從左下往右上的。「提/ 挑」是從左下往右上的,但是它都是短的,不能寫長的一筆。

傳統上說的「橫豎撇點」從文字學上來看都是相對的,都是人為規定的。突出的例子如「戶」的頭一筆,可以寫「點」,還有「戶、戸」的寫法。

出於信息處理功能性的需要,我們就拋開筆形的粗細的裝飾性特徵,把筆形都視為單線條。這也是「捺」歸「點」這一條所反映的。

①是水平方向從左往右,②是垂直方向從上往下。⑦是垂直方向從下往上(⑦出現得比較少,也可以歸到⑥里)。

③④⑤⑥的角度並不一定是45°,只要大體是這個方向都行。

線端紅色的箭頭①②③④表示此方向上長短線條都可以出現(可用L/S標記,默認是S)。線中藍色箭頭⑤⑥⑦表示此方向上只能出現短線條。

藍色箭頭表示的筆形實際上還是帶有裝飾性的特徵,但是實際字體的情況很難避免。這樣做的好處就是完全可以推定筆畫。這對剛學漢字的人來說比傳統的「橫豎撇點25種折」要好理解。

「犬部/ 反犬旁」的「彎豎鉤」就是④+③(+⑥)。

缺點是筆畫數將會比較恐怖。


這個問題今天無意間看到的,我是個小學老師,啥也不說了,直接上圖。

可能有人會問這是什麼書

好的

2016年部編教材。


手的第四筆是


20年前我讀小學一年級,那時候學生字也會學組成新字的新筆畫,手的這一筆應該是叫彎鉤的。我用的是浙江教育出版社的教材,感覺記憶還挺清晰的。


我覺得應該是個別字貼的問題吧,在隸書時代肯定是豎彎沒有鉤的,但是後期演變成楷書才有了鉤畫,但是這是一個很長的過渡時期,所以才有的沒變過來吧。【只是根據臨帖經驗回答的,沒有具體科學依據,歡迎吐槽以及完善】


推薦閱讀:

凌美2000到手後如何鑒定真假?如何調墨(調下水)呢?
鋼筆,入門後如何進階。求指點?
英語字丑求幫助改進?
古代書寫漢字時,為何折行時從右往左,筆順卻從左到右?
600元以內適合日常書寫中文的鋼筆哪款值得擁有?

TAG:書法 | 書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