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專業的乒乓球運動員,真的有像動畫《乒乓》中的聽球辨別球員實力的能力嗎?

漫畫中,一般都有所誇大現實能力。之前的話,我肯定是不信的。

但是,聽聞很多人說過,自認乒乓球水平還是不錯,但卻被專業的乒乓球手(還不是國家級的)用黑板擦或者是乒乓拍把輕鬆打贏。這讓我想到,對於專業的乒乓球運動員,聽聲辨別球員能力,說不定也是能行的。


馬文革談動畫《乒乓》 樂視動漫獨家專訪

出現了!野生的專業人士

總結一下:

1.聽不出來戰鬥力(乒乓水平)

2.聽得出來業餘與專業


可以的。

我初中有一次在球場,一個哥們路過,隨手搓顛了兩下球,聽聲音非常悠長。

我給朋友說此君必打削球,且是高手。

過會兒那哥們上場,果然如此。

乒乓製造旋轉,發力都是有技巧,業餘高手和一般人擊球聲音很容易分辨。

至於削球和快攻的擊球音區別,就好像海豚和大象一樣明顯。

動畫中:能聽出如「快攻的破綻很多」、「削球的在故意讓球」,

其實也是有可能的。

那個距離聽不到摩擦音,但是可以聽擊球音的節奏。

快攻vs削球,節奏感非常容易分辨誰在擊球。

快攻方如果節奏混亂,削球方節奏穩定,那必然削球方水平高,控得快攻方很多破綻。

而如果快攻方節奏混亂,每一分球又仍然打很多來回,

那必然說明削球方在故意控制場面,沒有迅速贏球的打算。

即讓球。


差距很大的話是可以聽出來的。很早以前遇到一位同學,他拉一個高調弧圈,拉完問我聽到聲沒。那聲音輕而低,那球非常轉,砸地就貼著檯面跑。我說沒聽到聲,他說他要的就是這個效果,全部用來摩擦,幾乎沒有擊球聲。那時候跟他差距太大,所以他可以任意揮灑,邊上的人可以很容易聽出來他比我強。

最近看張繼科馬龍許昕等人的集錦,簡直神乎其技,這種實力接近又全力相拼的大戰,很難聽出來太多有用的信息吧。


至少, 能聽得出有沒有灌膠。。。

灌膠這個事情, 能自己乾的人, 如果不是有意裝逼, 通常水平不低。


可以聽個大概。高手擊球基本都是甜區,發力大多透板,和不會打的菜鳥肯定一聽就能分辨。至於兩個高手聽水平我就做不到了。業餘里動作難看猥瑣的戰勝動作漂亮的也很常見,僅憑聲音判斷實力接近的兩個人應該很難。

忽然有人討論黑板擦打球的問題。黑板擦唯一的弱點就是擊球面積小(是的,唯一弱點),馬琳之類的如果拿個相對較大的黑板擦打業餘估計也是為所欲為。黑板一面光滑反旋轉,類似長膠,另一面有無力海綿吸力,類似防弧。你們鍵盤黨連長膠老大爺都打不過,哪來的底氣挑戰黑板擦國家隊?


打削球是能聽出來的,但是否是快攻打法是聽不出來的,因為弧圈打法在練球的時候也是透板響聲不小的。

聽出讓球來純屬扯淡,就是馬龍張繼科也做不到,除非一方在放高球。


可以聽出來是會打還是完全不會打,通過球速快慢,腳步移動,基本能判斷是門外漢還是有點水平。但是水平高低聽不出來。對乒乓球來說,會打和不會打之間,最顯著的區別就是球速快慢,會打之後,區分水平高低的是旋轉。球速快慢隔著一個教室都聽得出來,聽到球很快的來回,腳步凌厲,基本可以判斷是會打的,聽到慢吞吞對來對去,沒有腳步聲,明顯是不會。但是球速上去之後,真正區分實力的旋轉是聽不出來的。

乒乓球其實是個運動量非常大的體育運動,只是被太多校園屌絲拿著20塊的白板拍,站直身子端來端去毀掉了形象,毫無美感,屌絲氣質暴露無遺。相比起籃球,網球,羽毛球來說,乒乓球如果不是兩個人都打的特別好,有來有回,基本沒有什麼偶像氣質。不信邪的可以看《傷城》里梁朝偉和金城武。

其實我真正希望不管我在哪裡讀書或是工作,都有一個水平相當的球友,每天陪我流一場汗。6歲以前是客廳的牆,12歲以前是老爸,12歲到15歲是爸爸的同事許叔叔,15歲到18歲是高中的哥們,後來上了大學,基本很少很少了。開始偶爾打籃球,我發現我不喜歡,因為討厭身體接觸時別人流在我身上的汗。


從頻率、力度、還有腳步聲,可以判斷菜鳥和高手

練球時的聲音,菜鳥的攻推回合頻率較慢,不穩定

而專業選手的擺速極高,相當穩定

比賽時,就更明顯

菜鳥之間很難形成多回合相持,擊球聲零亂斷續,往往是沒兩個回合,又撿球去了

而且腳步移動較差,較少劇烈跑動

而專業選手若水平相差不大,往往會有多回合,而且球速高、力度大,會在很短時間內連續發出很大響聲,而且伴隨腳步快速移動聲

削球也不難聽出

快攻攻球聲清脆,很響,很快

弧圈如果透板,聲音類似快攻,如果不透板,就稍鈍

削球主要靠膠皮摩擦,發出的是悶悶的鈍響,頻率慢

如果有一方是削球手,回合必然多

德國的波爾和中國的削球手丁松曾有個球打了49個回合

你們感受一下

視頻封面波爾vs丁松,一球來回49板視頻 當然,孔文革在風大聽不清的情況下還聽出來削球手在讓著對方

這個就是演義了,不太可能

----------------------------------------------

另外

@大衛梵娥玲 認為國手用黑板擦只能打敗不會打的人

我覺得過於低估了專業選手,或者說對「不會打」的定義過高

如果有機會,跟專業背景的選手打打就知道了,不用國手

國手要打敗業餘選手,真心用不著旋轉,

落點、速度、力度、擺速……樣樣都足以致命

黑板擦足夠了


業餘打球十餘年。

漫畫肯定誇大,就好像灌籃高手一樣,日本高中生有這麼厲害嗎?

我覺得聽打球聲音,能大致聽出來發力是否集中等情況,能大致判斷這人有沒有經過專業訓練,也許專業選手可以分辨的更細一些,但也肯定只能有個區間較大的定性判斷。

至於國手用黑板擦贏業餘高手,我覺得就玄之又玄了。國手可以輕鬆11:0高手,但要用黑板擦贏就不可能了。


我不是專業乒乓球運動員,只是業餘愛好者。

就我所知,通過耳朵是可以聽出對方這個發球/回球到底是摩擦多一些,還是擊打多一些,這對自己下一板的接球是非常重要的。

《乒乓》中,孔文-革和他的教練,在沒有看到的情況下,聽出來正在打球的笑爺和阿扁一個是打削球一個是打快攻,這是甚至不用專業運動員,像我這樣的業餘愛好者就完全可以通過注意節奏和球接觸球拍的聲音得出的判斷。

而他們所說的其他,如「快攻的破綻很多」、「削球的在故意讓球」,則不是目前的我能判斷得了的。

以上。


我從十一歲開始喜歡乒乓球,打到現在,也到乒校練過一小段時間,算是愛好者吧。

我覺得動畫誇張了,聽球不靠譜。

打球需要基本功和技戰術,光靠聽力是辨別不出來的,特別是技戰術。最多在練習基本功的時候聽出來他入門沒有。


不能,但是聽對於接發球很重要,這個源於我們的蔡局,由於當年他打球的時候兩面膠皮顏色一致,但是一面防弧,一面反膠,他發球時為了讓對手聽不出來用哪面發的,就在發球時跺腳


不能,再專業的選手也不能通過「聽」來辨別對手實力,但是看擊球動作可以看出實力


旋轉肯定聽不出來,但是能聽出來是否刷膠水


2000年左右的時候CCTV5會播一個叫《如何打好乒乓球》的教學片,名字記不清了……都是大維公司贊助的器材!裡面有一句話我記得很清楚——轉球不響,響球不轉


聲音很大程度上跟海綿 膠水有關。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胖球隊的雙打?
如何評價許昕在2016年世界盃決賽輸給樊振東?
兩名削球運動員比賽是什麼效果?
橫拍與直拍相比,優勢在哪?
王皓已經出名這麼多年,為什麼還是沒出現和他一樣優秀的直拍橫打?

TAG:體育 | 乒乓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