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夜宴》會是一致差評?
電影
我最大的感覺是葛優不適合演皇帝角色。
他一嚴肅,大家都笑了……馮小剛同志是一位很會演戲的美工。拍接地氣的賀歲片也是我們喜聞樂見的。十年前,他懷著「要恢復中國美學的寂寞與高貴」和開拓「新古典電影的」的雄心壯志(他自己在發布會上說的)拍攝了古裝大片《夜宴》。這是一次不成功的嘗試(或許他自己覺得很成功)。這部片子,與它原本可能呈現的形態南轅北轍。讓我們來翻翻十年前這本舊賬。
「邱剛健與王中軍見面,準備了三個故事,提到其中之一《寶劍太子》時,邱剛健說:『如果你拍了,便是第一個將莎士比亞戲劇搬上中國銀幕的人』,得到王中軍當即拍板。《寶劍太子》便是《夜宴》的前身。關於《夜宴》最初的導演人選,有說王中軍接洽過姜文和田壯壯,檔期不合而沒有成功。那時馮小剛正想嘗試古裝題材,於是決定拍《夜宴》。看過劇本後,馮小剛要邱剛健作大幅改動,邱剛健認為劇本已經很完整毋須再改,於是馮小剛請大陸作家盛和煜接手。盛和煜在內地以舞台劇出生,參與過《走向共和》和《漢武帝》等電視劇的編劇,有內地一級編劇頭銜,獲得過曹禺戲劇文學獎,《夜宴》是他編劇的第一部古裝大片。2006年電影上映,盛和煜是第一編劇,邱剛健具名劇本顧問和第二編劇。」(《美與狂 邱剛健的戲劇·詩·電影》)
讀完這段,我差點被梗死。
邱剛健是何許人也?(這段可以快進)
就算你不熟悉這個名字,這幾部他編劇的作品你肯定聽過:《胭脂扣》、《阮玲玉》《地下情》《人在紐約》。
邱剛健的電影風格和《夜宴》有何不同?
等我們說完邱剛健的作品風格,你就會感同身受馮小剛導演和盛和煜編劇這個組合是多麼不適合他的劇本了。
就以邱剛健根據蔡康永的小說改編並導演的《阿嬰》為例來說,和盛和煜的代表作《走向共和》和《漢武帝》這類的主流宏大敘事的風格截然相反,這是一個後現代羅生門的故事:
阿嬰是閭門縣令的獨生女,自幼目睹母親因通姦罪被父親以」騎木驢「 處死的情形,心中留下陰影。成年後被父許配給武舉封青雲。虛偽的封青雲面對美艷的阿嬰不屑正視,卻私下暗自偷窺。返娘家途中,二人於樹下歇息時,採花大盜熊艷圖謀不軌,暗戀阿嬰的衙門捕頭霍大哥尋到大樹旁卻見封青雲早已屍橫當場。兜售水粉的小貨郎鬼鬼祟祟,經盤問,貨郎道出所見......
不同於《羅生門》對於真相的建構的討論,《阿嬰》的焦點是阿嬰「主動成為」 男性慾望的對象以達到掌控的目的。她像蜂后一樣,與每一個男人交配,和單立文演的雄艷,黃耀明演貨郎,最後又投入高捷演的霍大哥懷抱。
相比《夜宴》里葛優和章子怡叔叔嫂嫂間的隔靴搔癢,我更喜歡邱剛健對「情慾」的解剖和審視。很有意思,影片並沒有從傳統的 「男性視角」(man gaze) 來意淫王祖賢飾演的阿嬰的身體,只是露了慘白的像死人的腳。在被大盜欺負時,也是著重阿嬰的面部特寫,更多從女人的情慾來書寫。
阿嬰彷彿從母親繼承那裡了」淫婦「 的原欲,然而這男女情色背後,是阿嬰對父親和丈夫的報復。鞭撻父親和丈夫道學家(zhi nan ai)的虛偽。
(吻腳趾~)
(吻眼睛~)《夜宴》中也有很多從婉后角度書寫的情慾。然而比起阿嬰那種小時候心理創傷造成的克止的淫蕩的豐富層次,婉後更多是一種為求自保的委身於人,最多再加點權力春藥,不是隔靴搔癢就是些單薄。
盛和煜當年接受採訪時也說過,《寶劍太子》里哈姆雷特式的「生存還是死亡」的哲學主題對於中國觀眾還是太過陌生,於是在和馮小剛多次交流之後,將「慾望」作為《夜宴》的主題: 慾望可以創造一切,也可以毀滅一切。
然而,編劇導演也並沒有如己所願的,弄出一個慾望的故事,而是倒飭出了一個中國家庭倫理並糅雜了愛情悲劇的《雷雨》。《夜宴》已經完全不是邱剛健改編的那個哈姆雷特了,片中章子怡飾演的婉皇后與吳彥祖飾演的太子無鸞不再是血緣關係上的母子,而是情人。夜宴的高潮,青女為太子而死,厲帝為皇后而死。太子為不負青女而死。這種四角角戀愛的關係比哈姆雷特本身的復仇故事的主題更突出。再加上片尾張靚穎一曲蕩氣迴腸的《我用所有報答愛》,明確地告訴我們,這是愛的謳歌。
《夜宴》對男女權力關係和慾望的批判和及審視,遠遠不及《阿嬰》。
再說說故事以外的東西。
《阿嬰》全片充滿了劇場式的靜態鏡頭,看起來饒有趣味。
除了空靈的背景音樂外,就是Sainkho Namtchylak 從頭到尾的鬼叫。從人物造型到「舞台」背景都充滿極簡主義。
阿嬰比如片頭阿嬰的母親作為淫婦受木驢之刑而死,未找到的屍骸化作枯木。就成為了故事最主要的場景的那棵樹。《夜宴》中的美術風格仍然可以看到些許《阿嬰》的影子:以 「色"敘事。
沒錯,兩部電影都出自葉錦添的手筆:大塊華麗的紅色與黑色,渲染出深宮的鬥爭激情。
VS
很多景別做的也極為細緻奢華。特別是融合了故事結局、人物高潮、情感高潮的結尾的那一場夜宴。盛和煜說,這個改編與韓熙載的《夜宴圖》有關,」希望其中能帶有中國文化的東西「。
原本「邱剛健改編莎劇極為忠實,重要場口、高潮、結局基本保持一致。譬如第一場寫城牆邊上衛兵見到已故唐皇帝李龍啟的鬼魂,問他有何冤屈,鬼魂一言不發便消失了,《哈姆雷特》也是如此。」(《健與美》)然而馮小剛並不喜歡這些「鬼魂」的東西,於是《夜宴》第一場改為竹館打鬥,葉錦添用綠、白、黑三色主導武俠元素。
無奈在莎劇原本厚重的主題嚴重扁平化後,一個不中不西的故事,疊加上一堆導演和編劇理解的所謂的「中國元素」 ,葉錦添強有力的舞美設計,反而有種在大熒幕上畫大餅講八點檔故事的累贅感。
《夜宴》和《無極》、《十面埋伏》、《黃金甲》這一系列的跟風古裝大爛片的通病一樣,無論場面如何壯觀而細緻,其奢華的形象終究是一堆漂浮的能指。
反到是《阿嬰》,看似西方戲劇形式主義,但是故事內核談論的是佛道,批判的是禮教。
再說說台詞。
相比盛和煜在《夜宴》里那些半文半白,中西合璧,令人噴飯的台詞,《阿嬰》的台詞有統一的話劇風格,並頗有布萊希特劇的疏離效果。
比如當愛著阿嬰的捕快霍桑,聽完大盜雄艷及小貨郎交代的與阿嬰雲雨的供詞後,口裡不停地喃喃說道: 「我也要玷污她一次,我也要玷污她。」
逗比的又比如審問小貨郎的橋段:
「剛才撞到你左邊的睾丸那還是右邊的睾丸哪?」
「剛才撞到你左邊的睾丸那還是右邊的睾丸哪?」
「不要復誦。」
「 喔,都有。」
總結下來,就想說:沒錯,這部電影,原本可以更好。
雖然不確定邱剛健自己來導,這部電影會不會真的很牛逼。但是,我可以保證,它一定會很先鋒。充滿自由主義對傳統的深深地批判。就像曾經的《阿嬰》《愛奴》《唐朝豪放女》《唐朝綺麗男》,把古裝和一種現代意識完美結合在一起。它會有著寺山修司的影子,黑澤明的野心。
然而,這一切都只是我的臆斷,邱老2013年已經去世了。可憐他晚年力作被改得面目全非,在北京的發展又鬱郁不得志。
在2006年的康城的夜宴的採訪上,記者問馮小剛:「你拍這部片最大的收穫是什麼?」
我們可愛的馮導又心直口快地幽默了一把:
「我最大的收穫就是,大製作的電影,very easy!!! 因為你有錢請到很多專家,比如袁和平,比如譚盾,葉錦添,好的攝影師。有錢就能請到這樣的高手來。這些人每個人都可以給你出很多好的高招,好的主意。所以你只需要選擇以下就行了。所以我覺得拍《夜宴》是一個偷懶的行為。」
沒錯,所謂大片就是資本和市場聯合運作出來的一個怪胎。
用錢給你請一堆能人,傻瓜也能導一部大片,ABCD方案組合,差也差不到哪去。
轉眼,《夜宴》都已經是十年前的老電影了,可放眼望去,市場上供應的依然是這種跟buffet一樣沒有靈魂的東西,我已經厭倦了。
要想回顧《夜宴》里的雷人台詞的,請戳這裡
時光網網友的整理
(【轉貼】《夜宴》經典台詞(加註評論))
歡迎關注我們的微信公共號:盜火賊 (fire_stealer)。 大致上,是關於電影、藝術、閱讀的碎念。
知乎專欄:盜火賊: http://zhuanlan.zhihu.com/fire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wNDAwMzEzOA==mid=403217397idx=1sn=b6735637617602b58d4efb0a363e55a9#rd (二維碼自動識別)
這種戲劇腔我其實很喜歡,《大明宮詞》也是濃濃莎翁風,看得酣暢淋漓
造型什麼的也很美,畢竟葉錦添啊,個人覺得裡面的妝容很美,尤其是婉後的眼妝,當的起一個「鳳目生威」。武術不用更誇了,袁和平沒讓我失望過,殷隼背後擊殺被無鸞空手阻止然後婉後反手一刀那段不能更緊湊!子怡演出了那種心機與陰狠。吳越的傀儡戲舞蹈,有種神秘的美,個人覺得從藝術角度看非常成功,優伶們的動作像是被人或者情感慾望操縱的傀儡,戴著面具,你看不見他們的喜悲,但能看見偉大的表現力後的無奈與風骨。無鸞曾經說,最偉大的表演是戴著面具的表揚,婉後嗤之以鼻,說最偉大的表演,明明是把臉變成面具。這彷彿就是他們人生的寫照。心愛的婉兒嫁給了自己的父皇,無鸞難受,他不會強顏歡笑,選擇了逃避,歸隱山林,他永遠不知道藏好自己的復仇之心,戴著面具為諷刺的戲劇配樂。
婉兒不同,她知道自己的野心,可以為了野心委曲求全殘忍無道,她的臉早就變成了面具。關於她野心的伏筆其實不少,比如她對無鸞的歸隱非常失望希望他成為雄心壯志的男子漢,比如她知道所謂的契丹王子只是個平民。婉兒到底有沒有愛過別人呢?她看得清殷太常的「識時務」,並且以此折磨青女,我認為她除了嫉妒,確實是不相信這種「愛他人」的感情的存在的,這麼說,也許無鸞也只不過是她政治慾望的墊腳石了。這部電影里最幸福的是青女,她單純善良,不諳世事,不了解陰謀所以從來也不會懼怕陰謀,「他寂寞的時候我可以唱歌給他聽」,青女飲下毒酒,一舞(她跳的這隻舞在我看來是隱喻她和王子成了婉後陰謀與慾望的傀儡)畢死在了愛人的懷裡。教主的表演居然不齣戲,看來好的劇本造型師很重要 總而言之,這是一部很美的電影,我喜歡的。PS:說個題外說,越人歌其實平民男子對貴族的表白,沒錯是bl,貴族聽到他的歌聲,覺得很美,請人翻譯了,然後懂了,遂把他請到了船上,後面你們腦補吧O(∩_∩)O啊哈哈哈十幾年後重看覺得這部電影拍的很好,故事內涵視覺都很棒當然還有歌舞
。
剛看完了馮小剛的《夜宴》,受到了點震撼,懷著對萬惡的豆瓣影評之厭惡,忍不住感慨。
什麼是藝術?藝術絕不是窮屌絲所能理解的東西,也不是裝逼青年認為的東西,更不是跟文字流氓能說清的東西,藝術是源自正常人內心美的感覺。《夜宴》彙集了中國最頂尖的導演、演員、編劇、音樂、美工、動作設計……
結果是……創造出個垃圾?變態們是這麼認為的,因為他們沒有人性。無疑創造出的是毫無懸念的藝術佳片。故事講的挺流暢,立意也不錯,即使在中國最混亂最黑暗的時期,在掌握核心權利的精英階層,仍然存在著真誠質樸的愛,它暗喻著中華文明傳承的希望,陰謀與仇殺終究淹沒不了人性的光輝。
章子怡一出場就磁力強大,面無表情都是戲,這不是恭維,確實是實力。
宮廷之豪華、風光之俊美、氣氛之詭異、愛情之動人……真的是難以挑剔。完美是不可能的,我覺得最大的弱點是:慢鏡過多,應該把慢鏡渲染著重放在最後一場夜宴的重頭戲上,給人的感覺才更強烈。
觀眾的情緒需要挑逗和煽動,對比鮮明才更有衝擊力,前面過多的慢鏡把後面沖淡了。豆瓣和知乎的噴子們,無論他們說什麼都可以無視,他們懂什麼?不錯,反應丑街陋巷裡的草民生活是藝術,反應秀麗江山皇城貴族的生活就不是藝術?
彈棉花是藝術,難道萬人禮堂的鋼琴演奏就不是藝術?冒著黑煙的拖拉機發動機是藝術,複雜昂貴的飛機發動機就不是藝術?說你們噴子喜歡的台詞是藝術,說我們大眾喜聞樂見的台詞就不是藝術?噴子們管什麼?他們只管拿錢,噴誰都行,理由也簡單得很,不喜歡馮小剛,噴!不喜歡張藝謀,噴!不喜歡葛優,噴!成龍的兒子吸毒了,噴!他們的作品怎麼都好不了,欲加之錯,何患無辭。
徐崢有後台,不能噴,他拍什麼都是好的,拉的屎都像冰激凌。所以,滾蛋吧!豆瓣君。真假的一致差評?雖然我不喜歡這部電影,但沒這麼誇張吧。
視覺上還是挺美的,不管服裝化妝還是演員。
紅黑白三色用的很不錯。黑是皇家的威嚴又是宮廷中對人慾望的壓抑、寂寞,到後來的軍隊屠殺的殘忍、恐怖,人心的卑鄙;白是理想主義、單純的;紅,是愛情,是華麗,又有慾望和嫉妒。
彥祖帥比真的很儒雅的感覺,章子怡也確實很美演技也不錯,葛大爺怎麼就喜劇了人家演的這麼好,只不過在皇宮裡和婉後一起上演葛優癱;《我用所有報答愛》《越人歌》也真的挺好聽的;宮廷舞蹈表演也很美。
但是,如果小剛導演想講一個「慾望」的故事,真的覺得拿《哈姆雷特》的故事架構來改編成中國古代王室的背景這件事真的很不合適!!!
哈姆雷特之所以著名,不是因為親爹被殺親叔親媽苟合兒子忍辱復仇的劇情線這麼簡單(當然夜宴里把母親的劇情設定改了),哈姆雷特之所以這麼糾結以及戲劇背後的文化背景才是這個戲劇的重點以及合理之處,文藝復興、人文主義、宗教至上、對人慾的過度追求,而這些能融合到一起不尷尬,和西方的文化背景有關,比如宗教在社會中的演變及人們觀點的改變。
但是這些東西拿到中國真的沒有啊。
哈姆雷特去德國威登堡大學學習科學知識人文精神,彥祖帥比居然在學藝?親愛的,學藝的中國歷史上貌似真的地位不高,天啟有個鋸木頭的愛好都要被罵成狗,何況是一個王子去學藝,親爹應該是被他氣死的。
哈姆雷特這麼糾結優柔寡斷想殺又非等半天才殺,是因為其受到的人文精神教育對他的影響(可能我們從小教育是「哈姆雷特生性懦弱,優柔寡斷,言語的巨人行動的矮子」,說出這句話的同時真是享受了精神上居高臨下的快感啊)。中國古代有嗎???好奇彥祖帥比當時在難受啥,擔心親梅竹馬嗎?
哈姆雷特中舊王代表對舊制度的維護者、傳統的道德典範、情感的代表,新王代表的是對慾望過度追求不惜一切手段的代表(文藝復興對人自身追求的一種過度),而哈姆雷特自身是人文主義、理性的代表。這些,放在一個中國王室里,彷彿只有慾望和倫理綱常比較合理,就算是為了適應當代觀眾,好像也至多去除一些倫理綱常的東西。
亂倫和慾望,毀滅,可能才是《夜宴》的看點吧,但又覺得他拍的淺薄了(哎,導演要有文化修養很重要啊)。
好奇它入圍奧斯卡最佳外語是不是因為奧斯卡那幫白人老頭挺喜歡看東方文明裡的亂倫禁忌的東西。。。(吐槽一句,當年中國報送奧斯卡怎麼也是《夜宴》這種電影啊,近年來《腫瘤君》《大唐玄奘》這都什麼鬼啊)
——————————————————————————————————————————
綜上,我覺得《夜宴》有點尷尬,拿西方的故事套中國的背景,還很生硬不合理,高考作文里應該算套作吧,分數高才有鬼啊。。。
以上是我給該片打3星也就是6分的原因,因為它真的毀了原著還打了自己一巴掌,受不了!!!
它是大片,商業電影,其實和中國一些其他導演比起來真的不錯,所以好像對它要求這麼嚴格彷彿覺得自己有點過分。大片,其實看得爽知道導演想講的故事就好。。。(但是馮大導非得說自己大片也要有思想自己很有藝術性這就是不要臉讓人不能忍,那我就拿非商業片的標準來考量你啰)
同樣是西方故事套中國背景的,《十二公民》就做的很不錯,本土化很好,故事的發生合理,感覺的到它就是在講中國的問題。(不過最後那個某爹回去撿檢察官證件真的把我有點噁心到了)
最後吐槽一句,黃教主演的那個將軍和他妹妹到底什麼關係。。。總覺得有什麼不可告人的秘密。。。
曲高和寡
其實我是來看周迅的,我喜歡她的聲音,她的演技,但不想她在這部戲裡如此悲慘,不知道為什麼會有人說夜宴這部片子不好,我反倒感覺很好,至少符合我的口味,人性淪喪還穿插著心思純良的愛情,雖然是單相思最後還是用行動和死亡得到了無鸞的感動,雖然可悲倒也可敬,葛優大爺對婉兒的愛情真是真摯,甚至讓我懷疑當初謀權篡位也是為了婉兒,婉兒要的太多了,不管是無鸞還是權利,他其實都想要,但是有什麼意義呢?早晚還是要死的,說那麼多還是喜歡這部戲,超級喜歡,無論細節還是輪廓,我都喜歡。
前兩天中央六又放了這個電影,我居然從頭到尾看完了,而且不是第一次看了。怎麼說呢,還是挺吸引人的,幾位主演演技也都在線,但就看個熱鬧,感覺經不起細琢磨。可能影評人都不是看熱鬧來的,所以在他們眼裡這片子到處槽點。普通觀眾如果不較真兒的話,除了葛大爺一說話就習慣性笑場,感覺沒毛病。至於為啥情節經不起推敲,其他答主回答的很詳細,我也受教了。綜上,本人認為,評價這麼差是一小部分專業影評提出了它的問題,不認可給它高分。一部分人或被說動了或跟風。一大部分覺得還行的沒有說話,或者沒有激烈的說話,導致聽到差評很多,其實水平是「還湊合」。
看法非常個人。非常業餘。就一普通觀眾的心聲。這部劇和其他電影有很大的差別說是電影其實更像話劇和電影的結合體,沒有什麼炫目的場景也沒有精彩刺激的追逐打鬥的場景劇本就是東方的哈姆雷特,他所拼的就是演員自身的演技和導演對這部戲的理解。講真這裡邊葛大爺演的真是很好,章子怡更不用提也是演的精彩,觀眾要是轉換一下那先入為主的主觀臆想帶著看話劇的心情去看的話效果肯定不一樣,有些觀眾覺得台詞雷人就是原因(這都算好的了看原著更雷人)。服裝、音樂也是非常精緻,我特別喜歡裡面的打鬥場面的設計舞蹈和武術的結合看起來飄逸出塵行雲流水特別符合中國人的浪漫情懷!
因為很多人以噴為樂,以尖酸刻薄為榮。
整部電影比較莊重
把西方故事放在中國背景里好怪,太子居然是去學藝???
我覺得很好
大概是期望值太高
故事沒有講好
巴赫音樂的價值一開始也沒有被人們所發現。
推薦閱讀:
※沼澤王的女兒為什麼沒有美人魚那麼流傳廣泛,並且被搬上銀幕?
※為什麼徐克版和於正版笑傲江湖評價差別那麼大?
※《英國病人》好看在哪裡?
※放在電影史的坐標繫上,應該如何評價戈達爾?
※馮小剛電影《芳華》為什麼會讓人感覺不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