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廣告史有什麼用處?

我有點困惑大學裡面花48個課時學廣告史的必要性在哪裡?我看那些業界牛逼的人也沒人研究過廣告史吧。怎樣學廣告史能更有價值些?


我對當下中國廣告人表現出的狂妄感到驚訝,廣告史是一部結合設計,媒體與科技發展的歷史。從碑文,板木,活字印刷,手抄本,字體的進化,排版到文案,營銷,設計美學的發展,廣告史本身就是一部浩瀚的百科全書。絕不是幾部流行書,幾部美劇就能說得清楚的。學習廣告史的意義在於學會與時代同進步共思考通過學習廣告史,當新的表現手法,工藝,設計理念出現的時候能夠迅速掌握和接受潮流動向,提煉設計元素轉為己用。甚至開拓引導新的表現手法。廣告史的意義不僅僅是告訴你歷史上廣告的發展里曾經出現過什麼,而是告訴你「為什麼這種設計元素會出現」,學的是一種有效的思考方式。

舉幾個例子好了。

1851,New York Times創刊號,日報是伴隨著水力/蒸汽動力帶來的印刷機改良而出現的。New York Times的出現見證了排版,攝影與繪畫融合的平面設計產業化。

「尋找男性,旅途萬般艱險,報酬稀少,極寒,長夜漫漫。危險常隨,無法保證生還。如若成功,必獲無上名譽與榮光。」 --1900年南極探險隊的募集廣告。

1900年當時,廣告仍然以招貼畫和路牌廣告為主,尚未形成獨特的廣告語言。這則南極探險隊的廣告僅憑優秀的文案,就產生了巨大的效果。

「心憂電燈之危害的人速來我社盡解其惑。

電燈若室內布線完善器具齊全,則全無火災之憂。

欲要完備布線,齊全器具,價廉物美,速來我社購入。

我社不拘遠近,速盡所求。

不拜見一下我社的裝飾品就去他社購入的人是疏於美術與經濟的人。

品川電燈會社」

這則廣告在百年之後的現代日本,廣告語言的粗暴程度是超乎想像的。物資稀缺的年代,企業是高高在上的存在,宣傳與威脅並用,也得到了巨大的效果。有多大?品川電燈會社,就是現在東京電力公司的前身之一。

1927~1930年,Eric Gill發明了Gill Sans.對可讀性的極致追求造就了這一跨時代的不朽字體。BBC,AMD,飛利浦,wikimedia直到現在還在用。

1954年,山城隆一的《 森?林》給設計界帶來了巨大的衝擊,有多大?現代Typography就是這張海報帶出來的。包括什麼凡客體什麼無印良品,都是受它的影響。那這張海報的出現是偶然嗎?不是,1926年日本發明了寫真植字機,1950年前後得到了改進,才得以印刷這樣的海報。於是人們第一次意識到,原來海報不一定要畫的。

1968年,DDB的肯尼迪暗殺。DDB在1960年代對世界平面設計界帶來的衝擊也是空前的,即使拿到2013年現在也毫不遜色。也許會有人反駁說大面積留白誰都會,蘋果不就是這麼乾的嗎?

蘋果是Think什麼來著?


首先我不是科班畢業的,沒上過什麼專業的廣告課。可做的是這行,一半要感謝前輩們的提點,一半就是苦逼自學,書啊廣告案例啊沒日沒夜地看。苦逼自學的時候,總不免想偷個懶,希望有個什麼老師給我按著條理講講廣告的發展,和為什麼現在的廣告如何變成現在這樣的。

可如此有意思又有作用的課,居然會引起學生反感。是學生還是老師的問題呢?

不知道你從哪裡了解到業界牛逼的人沒怎麼研究過廣告史的。嗯,事實上大部分情況是,真的業界牛人呢,他們是從那歷史裡走過來的,說孫大偉、莫康孫、蘇秋萍、林俊明、庄淑芬這些人物呢,那算我欺負你了。就說以前在4A時候的老上級和資深些的前輩吧,他們談起廣告談起創意哪個不是能張口引經據典,隨口就說出上個世紀哪個年代某公司的某條經典廣告案例來的?這對他們就像基本功那樣。

@hao Lee 引了些上世紀早期、中期的經典廣告,幾條還是標杆性質的。

我再補充一條為什麼要廣告史的道理吧。

因為我們要知道為什麼現在的廣告是這樣的。

下圖是義大利DDB的為大眾的新作品。Volkswagen New Beetle Cabriolet: Topless

逗趣、幽默。很輕鬆的廣告吧。這就是現代范兒。為什麼是這樣的呢?

再遠古的就的先不提了,從1940開始吧。那時候的汽車廣告是這樣的。

設計上要突出的重點是啥呢?標題還能再無趣點么?文案里在一條條在說產品特徵吧?那個聲嘶力竭啊,消費者利益點呢?現在的眼光看來,能有的各種忌諱都佔了。但那是1940年的廣告,那時候還沒那麼多公司總結出那麼多廣告理論來。

然後呢?美國出現了個很神奇的英國廚子。

嗯。。。說實在的,這張都要我來解釋出處的話,你就別做廣告人了。這是在1958年。

對比一下,這廣告與上面的廣告相差十年左右時間,且不說印刷技術的進步,整個廣告的排版形式能看得出繼承和發展吧。設計上的可讀性是不是在慢慢變得更好?

再看看,標題的推銷感得不那麼入骨了吧,一句話品質感和格調都出來吧。而長文案里平實靠譜的建議性口吻,加上結尾逼格破表地為消費者考慮一把,瞬間這裡就沒其他什麼品牌什麼事情了。

( 哼哼,真是個讓人羨慕的廣告法不健全的年代啊)

廣告從叫賣,變成了一種優雅的建議吧?

而這是1962的大眾汽車廣告。看吧,自此長長的標題(headline)就不流行了。

時隔幾年,排版上變化不大吧。但是這樣的主視覺?wow,在當時看到不免會一驚吧。

再仔細看看這文案,從這條廣告以後,做廣告還有誰會再會傻傻地一條條羅列產品特徵呢?人家可有塞得滿滿的消費者利益點啊,而且,沒有去羅列利益點,僅一條理由就夠了。

輕鬆幽默略帶點誇張的口吻,有沒有? 讀完會心一笑之際,你就記住了產品利益點了吧。

然後我隨便找個現在的汽車廣告。

不用我再多說了吧,看看是不是覺得找到了祖宗?

只是知道了那麼一小點廣告史,你就能大致知道點為什麼我們現在會做這樣的廣告吧?

而其中包含的東西太多了,真想一條條說估計能寫成幾本書了,詳細的,還是等你們老師去講吧。

廣告史對外行來說,看了能了解整個大眾文化的變遷;對行業內而言,就是學習廣告技巧的寶典。這樣說吧, 我們現在用的廣告技巧,基本都源自某廣告公司的某條廣告,而那些廣告都有時代環境,前因後果。想要理解的深刻,學得精通?那廣告史,就是學這些技巧的最好方法。


學習廣告史真的很有用!!!真的很有必要!

我並不是來給題主上課的,我只是來給題主分享自己的經驗的,因為我可能並不能比題主或其他人懂的多。

其實,我一直想抽個空把世界的廣告史好好精讀一遍,因為這樣我才對以前的廣告有更深刻的理解,對於現在工作有更多的靈感源泉,對於以後的策略有更加高大的格局觀。

既然樓上幾位都舉了一些案例,那我也就拿這些案例來分析一下吧。

比如:Lee Vega舉的這個例子。

當然Lee Vega從創意的角度讓你知道從歷史的廣告可以找到更多的靈感,然而你如果仔細去分析這些訴求的背後核心思想,你會發現更精彩的東西。

樓主知道為什麼同樣賣車,第一個說想想小的好,而第二個說的是除了小,還有內涵么?

這就要說到廣告史的發展了,第一款車大眾進美國市場的時候,美國市場其實大部分觀念都是大車好,另外,當時車輛的類別也不是很多,所以,這個時候,伯恩巴克僅僅拎出一個賣點「小」,然後不斷地強化這個賣點,就扭轉了這個生意了。這個就是所說的usp賣點時代。

然後,你如果現在還用這套廣告策略手法的話,你還能行的通么?現在滿大街都是不同種類的車,小車,越野,卡車,什麼種類沒有,如果再只強調「小」能在市場上佔有優勢么?所以,現在mini要做的就不是單純地宣傳它的「小」賣點了,而是用定位的方式了,一個有內涵的小車。但是寶馬mini所說的內涵,我是沒太大看出來,但我至少我看出來它的廣告策略了。

所以,為什麼要學廣告史啊。

廣告史提供給你一個背景,一個決策,和一個參考,以史為鏡,在廣告行業也一樣適用。

ok,汽車行業是屬於一個理性高參與度的行業,消費者在做決策的時候需要考量更多的東西,我們再舉個感性低參與度的行業,比如說MM巧克力吧,只溶於口,不溶於手,這也是獨特賣點時代的產物吧,那為什麼在那個年代我們只要找出一個有力的賣點就能夠迅速地佔領市場呢?既然獨特賣點這麼好用,那為什麼 我們現在的廣告人不去學別人的獨特的賣點呢?因為時候不同,技術不同,行業不同,產品不同了。那個時代生產的產品雖然也有剩餘,但是比起現在來說,同質化少多了,品類也少多了,那時市場對於產品廠商與消費者的關係來看,產品廠商的始終要比消費者高一點,因為消費者可選的品牌不像今天這麼多,而產品廠商只要讓消費者在選擇的時候記住自己的獨特好處就行了,因為他們佔領了渠道。

而現在不同了,MM也說「快到碗里來了」,他的廣告語是妙趣擋不住,看到沒,它可不再說什麼只溶於口不溶於手了,為什麼 啊,因為時代不同了呀,現在同類的巧克力豆品牌這麼多,誰還沒有一個糖衣包裝,單單找一個賣點就能讓消費者買單了?

所以,MM想讓更多的消費者認識他並記住它,怎麼辦?場景定位啊,當你招呼客人需要分享快樂的時候,就吃我吧。

看吧,廣告魅力還有很多呢,至少知道這些了之後,你在做廣告策略的時候,可能會更聰明一點吧,至少不會做歷史到退的決策吧,哈哈哈。

另外,我自己覺得,歷史發展到現在的互聯網信息時代,很多的廣告專著都要被重新定義了,為什麼呢?因為廣告理論建立的時代背景是世界的工業時代,工業時代講求的是分工,是交換,是效率,走在最前面的是國際4A,而現在互聯網時代將信息變得越來越平了,越來越透明了,很多所謂的品牌高價值也將被扁平化,稀釋,並且工業時代的消費者因為彼此之間的決策的影響很小,所以廣告人在制定決策的時候通常會忽視這些聯繫,然而互聯網信息時代,每個人都不只是獨立的個體,一個普通的淘寶用戶的評價會影響另一個消費者的決擇,所以,這個時代將有自己的發展形態。

越懂歷史,越明晰未來。

你看,現在的4A不是在時代的洪流中深陷泥潭了么?

好了,就寫這麼多了,不管題主會不會因我的回答而接受廣告史,總之,我還是會抽空好好讀一下。


學生學什麼很重要,如果他們是白板,願意接受吸收,那麼多看點,總是好的。

急於學什麼也很重要,畢竟這樣,你知道自己想要什麼,那麼就勇敢的放棄那些不想要的,是ok的。

另外,看什麼,讀什麼,就是自己的事,讀過之後,吸收到了什麼,更是每個人不同的。

所以,在於思考。


在現在這個什麼都講究實用主義的社會,如果不做學術,學廣告史真的「沒用」,因為找工作沒人問你原始廣告時期的廣告傳播形態、世界上最早定期發行的報紙是什麼之類的問題。

其次,國內對廣告史的研究普遍不深,就出現了題主所說的(很多牛人都沒研究過廣告史),根本原因就是廣告史根本就沒有任何可讀性。廣告學作為一個新興學科,距離形成一個系統學科還有很大的差距。廣告教育在中國也就發展了三四十年,現在國內對廣告史的研究還是初級階段,國內的教科書都有很多重複的內容,沒有任何內容的書確實沒有任何吸引力。

我這學期剛好在上廣告史,多麼牛的一個老師還是沒辦法把它講得有內容。老師私下說過,他也沒辦法,因為查不到多餘的資料,每本書上的內容都差不多。但是這門課又必須得上,因為教育部要求的。

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 好像學點關於廣告的歷史對於一個廣告學生確實挺有用的,真有什麼用?我也沒想出來......

還有,「業界牛逼的人」應該沒多少是正宗廣告專業出來的吧。

還有,題主跟我不是一個班的吧?

還有,

以前微信上看見過蔡康永的一篇文章叫「別問這有什麼用」,印象深刻。就轉過來了

我想念的東西,對一般的台灣爸媽來說,似乎有點怪。

我想學「舞台劇」。

還好我爸不是「一般的台灣爸媽」。

從小到大,爸從來沒問過我:「這有什麼用?」

「這有什麼用?」幾乎是我們這個島上,最受歡迎的一個問題。每個人都好像上好發條的娃娃,你只要拍他的後腦一下,他就理直氣壯的問:「這有什麼用?」

「我想學舞台劇。」「這有什麼用?」

「我正在讀《追憶似水年華》。」「這有什麼用?」

「我會彈巴哈了。」「這有什麼用?」

「我會辨認楝樹了。」「這有什麼用?」

這是我最不習慣回答的問題,因為我沒被我爸問過這個問題。

從小,我就眼睜睜看著爸媽做很多「一點用也沒有」的事情。爸買回家裡一件又一件動不動就摔破的瓷器水晶;媽叫裁縫來家裡量制一件又一件繁複的旗袍;一桌又一桌吃完就沒有的大菜;一圈又一圈堆倒又砌好的麻將,從來沒有半個人會問:「這有什麼用?」

「漂不漂亮?」「喜不喜歡?」「好不好吃?」這些才是整天會被問到的問題。

長大以後,越來越常被別人問:「這有什麼用?」才忽然領悟很多人,是隨著這個問題一起長大的。

我不大確定——這是不是值得慶幸的事。一直到,反覆確認了「人生最重要的東西,其實都沒有什麼用」時,才覺得自己運氣真好。

人生,並不是拿來用的。

愛情,光榮,正義,尊嚴,文明,這些一再在灰黯時刻拯救我、安慰我的力量,對很多人來講「沒有用」,我卻堅持相信這才都是人生的珍寶,才禁得起反覆追求。


看看以前都有過什麼創意,現在別重複了被人笑話哈哈哈。

開個玩笑。

學史有什麼用?我覺得讀史令人感到快樂:這快樂來自於和劃時代的廣告人們神交,這快樂來自於追尋過往年代曾經的」新知「,這快樂來自於自視」退化「的可恥。

人的行為方式在改變,社會的心理在改變,消費的模式在改變。人性沒有變,產品的創新力沒有變。

套用尼採的一句話「過去的輝煌發生過也就是說明這是有可能的,也有將再次成為可能。這便是我們研究過去和紀念性的原因。」


1.多學點東西總是不錯的

2.從大牛們的各種回答,可以看到真正學習廣告史的好處

3.至於學校安排的課程能否達到學習廣告史的真正目的存疑

4.如果48個課時乏善可陳,那麼它們存在的意義估計在於:作為一個專業,總得多開幾門相關的課吧,老師有事干,還能招點研究生呢


讀史可以明智


作為某個專業的學生,如果連這個專業的歷史都沒有清晰的了解,就沒必要繼續了吧。

其實這是一種全民化的浮躁的態度,估計大家都想著如何利用所學的東西賺錢,歷史這種沒用的東西學來做什麼?吹牛?

你的過去決定這你現在是什麼樣的人,小到一個學科,大到一個國家,都是這樣。你想真正做廣告。其他的課程在最初都會對你有巨大的幫助,但是歷史的作用不會那麼明顯。它是一種積澱,一種底蘊,一種根。沒有根的大樹遲早都是要倒的。

過去是經驗是未來的預言。歷史為什麼要用車輪做比,就是因為它的軌跡總是有驚人的相似之處。好好學歷史吧~那才是力量的源泉。


a,花48小時學習你不感興趣的東西,確實沒必要;如果不得不學,可以先培養興趣

b,我不知道廣告界的牛逼人物是否研究過廣告史,我很好奇你如何證明?

c,每個人的價值觀不一樣;而且總有一天你會發現:很多價值是在做的過程中才能發現的。

1,廣告先於廣告

在廣告誕生之前,就已經有廣告了。想像以下場景:

千年之前,某小鎮集市;

農夫在售賣,遺憾的是今天他來晚了;

看著人群有漸漸散去的趨勢,著急的農夫忍不住大喊:「快來看,快來瞧!XXX便宜賣啦!」

也得虧他有急智,嗓門又大,整個集市的人又第一次聽到人家這麼做於是紛紛圍攏了過來,東西居然很快就賣完了。

於是乎,這個小鎮的第一條廣告就這樣誕生了。

2,廣告的本質

在我看來,廣告的本質是:目標/內容/媒體/受眾/分析

還是舉農夫的例子:

目標就是:儘快銷售

內容就是:「快來看,快來瞧!XXX便宜賣啦!」--呈現形式是聲音

媒體就是:他自己的大嗓門

受眾就是:集市上聽到他大嗓門的所有人

分析就是:農夫通過這件事了解到,大聲叫賣,確實能促進銷售;所以他決定下次還這麼干

3,廣告的歷史,就是這5個本質發展的歷史

人是很擅長模仿的,當大家看到農夫這麼「做廣告」而「賣的好」以後

模仿者就出現了,模仿帶來競爭;競爭催生進步與發展

目標上:有了不同的新目標及其依附的理論模型或實踐

內容上:農夫也許不得不修改他的廣告語-文案;

豐富他的廣告表現形式-從音頻廣告到文字廣告到視頻廣告等

他的廣告創意也不斷進步,甚至留下許多膾炙人口的廣告--贊數較多的答案已經舉例了

媒體上:從他一個人大喊到 僱人喊,到後來的小報紙,大報紙;到小廣播,大廣播;到小電視台,大電視台;到小網站廣告,Google廣告等 都是為了覆蓋更多的受眾

受眾上:他需要發展受眾的定位,越準確的定位才能以低的廣告投入獲得高的產出

所以紙質媒體才會發展出大眾媒體和專業媒體以及面向特別階層的小眾媒體

甚至在大眾媒體本身也有專欄和版塊,這樣明顯是用於定位不同客戶的區分

廣播的節目和電視欄目也是,受歡迎的美食節目,還是與民生相關的廣告多;

你很難見到賽車廣告投到美食節目,這就是受眾定位

分析上:需要發展不同的理論,用來追蹤,統計,衡量,分析廣告的成效;

比如用戶市場調查,欄目收視率統計等等

4,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書是死的,人是活的;

也許教科書本身略顯過時,

但你可以嘗試用自己的眼光,去看到不一樣的東西;也許這就是讀書的價值。


廣告史是很有必要的,但大多數廣告史的教材太不人性化了。更直接的方法是將廣告大師的名著,從古讀到今,比看廣告史教材強多了,只是很費時,但這樣做了,自己都可以總結一本真正理清廣告脈絡的廣告史,將從以前到今天的廣告觀念的傳承說個明白!

20160724增加:

我本人《從設計到創意》,我厚著臉皮向你自薦,可以看看,目前寫了上半冊。從設計到創意(基礎篇)

希望你喜歡


任何涉入一條新的河流的人都應該知道這裡的水來自何方,它為什麼這樣流淌。


樓上兩個所謂的大牛句句不離現代廣告的遠古傳承多麼重要云云,可實在地說現在所學的廣告史、我們想要的廣告史和你們以為有用的廣告史那是一個東西么?

說什麼mini的例子?他那廣告都是定位小 精 玩樂,他車就那麼大點還能做成卡車廣告么?一樓那一長串下來除了玩復古 玩文藝也沒多大用處吧,廣告大師看廣告史不是為了知道哪年出了什麼形式的廣告,除了演講以外有啥用么?自己捫心自問,去聽一個廣告大師講座,你想聽廣告史?我借鑒了多少多少以前的元素?真的這樣么?反正我自己說啊,我聽講座就想知道他的思路是什麼?他為什麼用這個元素?他怎麼思考的品牌?

我真的希望廣告史能夠多些樂趣,大師傑作多講講,用例子和對比講廣告史,別用中國式的莊重嚴肅……那沒用,對創作不會有太多幫助。廣告嘛,就是玩,要多發現多些樂趣多些觀察。


怎麼說呢,肯德基,麥當勞。吃一百次也不會有深深的心理認同,不管口味如何。但樓外樓,知味觀,即使口味不咋地,但至少咱也知道這是吃了一頓祖宗的飯。這大概就是文化認同吧。學廣告史不但是有用的,而且是必要的。不但要學好國外的廣告史,也要學好中國自己的廣告史,畢竟將來策劃的受眾基本上應該是中國人。唐宋時的詩人就是中國最有創意的一批廣告人,他們大筆一揮就寫下一段傳承千年的廣告,中國的廣告品牌大多有歷史的淵源,如蘭陵美酒(蘭陵美酒鬱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杏花村汾酒(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如果bmw翻譯為寶驢,飛馬。那後果可想而知。身邊很多朋友不買比亞迪的原因就是名字太難聽了。。。好的廣告常常能帶來比產品本身更大的利益(這種例子廣告史上很多的)。希望你能好好學習廣告史,將來能夠設計出符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好廣告。(舉得例子不一定符合你的學習價值最近在看中國古代的廣告史很有感覺寫給你看。)


可以在扯淡的時候成為他人心目中的廣告牛逼人士~


本人是學藝術史的,對於你說的廣告史不能給予太具體的回答只能從史的角度說一下,首先任何史都是對發展脈絡的梳理,即便很多你說的牛人沒有專門看過廣告史,但他的所看內容肯定也不少,有自己的認知視野。其次,人文學科從史的角度切入,都是對其全面了解的基本途徑。當然,你有這樣的困惑的確也和現在藝術學院通史教育的,枯燥,無趣形式化有關,另外學生自身對於史也沒有正確的認識,不僅應該只意識到史的過去時,也應該意識的史的現在時。


沒什麼用,做廣告的你可以當祖師爺和品牌的八卦看,不做廣告的閑著蛋疼也可以一覽。


廣告學現在已經是一門獨立的學科,廣告對商品的銷售推廣有時候起決定性的作用。經濟大時代,廣告的發展必然受到重視。

既然是一門重要的學科,是就要有論有史。要發展就要總結經驗規律,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揚長避短,一切為了發展,為了發展一切。。。。,廣告史為學好廣告學,做好廣告宣傳提供基礎。史和論都是基礎,是必須學的。


你的問題暴露了當前大學專業課設置的缺陷,本來應該是更細分的碩士甚至博士的研究方向卻作為本科的課程。

廣告史這種東西除了在廣告史研究方向的碩博有用外,對其他方向的碩博和本科生來說,沒有絲毫的用處!


這裡插一段話,通過研究樓主信息,發現是個小號而且還是昨天註冊的小號。

特意添加了一些話題看上去好像『不是小號』一樣。為此得出了結論:

根據半年逛知乎的經驗,推測LZ是來問作業的?


推薦閱讀:

日本recruit的廣告《人生不是一場馬拉松》是哪家廣告公司製作的?
請問,有誰了解neil french及其作品?
從文案角度來說,為什麼「我不在乎輸贏,我只是認真」打動了很多人?
為什麼國內的視頻網站充斥著大量的嵌入廣告,如優酷、土豆,而國外的YouTube 則沒有類似的廣告?

TAG:廣告 | 廣告文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