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冠傑當年對粵語文化的貢獻有多大?
如果沒有許冠傑當年的推動,粵語會不會今天不會成為一門獨立的語言?
許冠傑 好聽的經典粵語歌曲
1970年代前,香港人普遍將本地粵語流行曲視為低俗,當時香港仍以西方英文歌及主要來自台灣的國語歌曲作為主流。1971年畢業於香港大學的許冠傑不避通俗,以廣東話唱出多首反映社會現況、諷刺時弊的歌曲。作品獲得大眾認可後,粵語流行曲在香港樂壇如雨後春筍。粵語流行曲的潮流可謂由他開創,因此在香港樂壇,他被稱為「香港樂壇天王巨星」、「香港流行音樂祖師」。
許冠傑在香港流行音樂界擁有非常崇高的地位,亦得到了多位巨星的尊重以及認同,其中包括羅文,甄妮,徐小鳳,譚詠麟,張國榮,梅艷芳,張學友,陳百強等人,堪稱樂壇大哥,由於其為改變了香港粵語流行曲之鼻祖,按其輩份屬首席第一位天王巨星。
香港大學在百年校慶校歌介紹中這樣評價許冠傑。
Sam Hui, with his bold infusion of local vernacular into western Rock and Pop music genres in the 1970s, literally created a new language of pop music. His songs offered a progressive sound and a uniquely incisive take on the trials and tribulations of ordinary people. They have since become the collective soundtracks for a whole generation making their mark in a rapidly modernising Hong Kong.
問題說明 「如果沒有許冠傑當年的推動,粵語會不會今天不會成為一門獨立的語言?」 個人認為沒有關係。粵語是不是獨立語言的討論見 粵語究竟是「語言」還是「方言」?我看過香港書展2015<香港三代詞人... >的講座,嘉賓有盧國沾?鄭國江?向雪懷?和潘源良。
其中向雪懷就說了許冠傑和顧家輝對粵語歌曲的影響。(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在網上去找找)在許顧兩人之前,流行粵語歌多數基本上沒有副歌(這是最顯著的分別之一),流行的多數是一種哼哼唱唱貼近民生的創作(如<一枝竹仔>之類的),同時香港電視平台也還沒開始發展,電影主要拍的也是國語電影。
直到了70年代,許顧兩人就在歌曲寫作上加入西方流行樂的「格式」。向雪懷當時是唱片公司的人員之一,許冠傑當時就在內部做了很多的討論,因為在他們之前還沒有以西樂為基礎的粵語歌創作。
許冠傑偏西,而顧家輝以中式創作為方向,兩人都為流行粵語歌曲的發展打下基礎。在此必須也要提一提顧家輝,向雪懷表示他對粵語歌的貢獻遠遠不止於電視圈的主題曲創作,他是絕對是一個天才,早在60年代就有美國名音樂學院邀請他到美國發展,可見他對樂理的專業程度是非常高的,可是他卻非常低調,但當他近年開作品展時,滿滿的群星雲集里就可見他對粵語歌曲發展的貢獻可一點不遜於許冠傑。
題外話,其中這場演講中各個填詞人也說了粵語歌曲的發展可以說是源於粵曲,那時候的填詞人都受粵曲文化的影響很大,所以粵語歌曲的發展不是憑空的而是循序漸進的應運社會發展起來的。當時的填詞人(現今也是)都有各自的正業,填詞都是出於興趣的,那時候各詞人都互相切磋互相學習,像鄭國江就是老師,這場演說中有提及很多,有興趣且懂粵語的朋友不妨一聽。許冠傑對粵語文化的推動,套用一句,「既是英雄造時勢,也是時勢造英雄」。
事實上,當年70年代的香港,正是騰飛的年代,那些50年代出生的年輕人(絕大部分是戰亂後避港者的後代),他們有迫切的「自我認同」的需求,而語言,就是關鍵。
不同於他們的父輩,五六十年代的香港,因為大量來港的內地大老闆和頂尖文化人,所以當年以國語為時髦,無論電影還是歌曲都是如此,儘管他們日常還是需要粵語。但進入70年代,這批沒有大陸經歷的年輕人開始「覺醒」,而騰飛的香港經濟又給了他們信心,他們需要屬於他們這一代的「語言」,去創作,去表達自己。同時,英國人也意識到,要根治香港人的大陸意識,普及及推廣粵語文化是個捷徑。因此,可以看到,由七十年代初開始,其實無論是電視/電影/音樂,粵語已經越來越主流,最明顯的標誌,就是73年的電影票房冠軍,是粵語的《七十二家房客》(這片正式宣布粵語片強勢時代的開始),而許冠傑的大紅,還是這片播出後的一年。當然,許冠傑加速了粵語文化的發展,特別是粵語歌曲。他的特別在於他的身份,第一,他是香港大學的高材生,當年的港大生就是精英的代名詞,是「讀番書的」,第二,他高大帥氣,本來就是組band唱英文的,瘋魔校園女生。因此,當他上台開口唱粵語歌,在當時是非常震撼的,不在於他唱得多好多勁 ,而是「阿sam都居然唱粵語歌!?」,由此,各位正在唱國語歌英文歌的高手就紛紛跟進了,比如羅文,比如林子祥,比如譚詠麟。沒有許冠傑,我相信粵語歌粵語文化的強勢會遲一點到來,但一定會到來,因為這是大形勢決定的。相反,假如許冠傑的出道於六十年代的香港,而非七十年代,估計他就只是另一個鄭錦昌,「賭仔自嘆」這類鹹水歌就會是他的首本曲。正在聽羅大佑2004香港『搞搞真意思』演唱會。
當是時,香港正處於風雨飄搖之中,非典肆虐猶讓港人心有餘悸,但也成就了眾志成城的勇氣。2003年非典尚在謠言之中時,羅大佑在廣州舉辦了演唱會,當時我在現場,羅大佑告訴觀眾"非典是不可能大規模流行的,以一個曾經的醫生的身份保證",然而他錯了。
2004年在香港開演唱會,告訴香港人應該珍惜今天,然後才有更好的明天。
『這首歌是許冠傑先生寫的,我21歲的時候聽到這首歌非常喜歡,我們試下』
吉他想起,隨著哼唱的,台下開口的是這首《浪子心聲》:『難分真與假,人面多險詐??』
兩句之後,大佑拍著吉他說:『這個叫香港精神?大聲點!再來過!』
音樂響起,台下全部大合唱:
「
難分真與假,人面多險詐幾許有共享榮華,檐畔水滴不分差無知井底蛙,圖望添聲價空得意目光如麻 誰料金屋變敗瓦命里有時終須有,命里無時莫強求
????人比海里沙, 何用多牽掛
」當全部觀眾齊唱『命里有時終須有,命里無時莫強求』、『人比海里沙,何用多牽掛』的時候,似乎明天變的無比淡定和坦然,要來的總是回來,何須太多驚怕?要走的始終會走,不要去勉強它。
『天下最好聽的聲音,就是所有人一起在唱同一首歌的聲音。你們唔噻鼓掌,我鼓掌好嗎』 這首歌終了之後羅大佑說的一句話。
或者許冠傑是最能體現香港人骨子裡的頑強不屈的精神的歌手。許冠傑是粵語歌鼻祖。在他之前,粵語歌是低俗的沒有他粵語歌也許不會那麼早雄起,也許沒有70~80年代的輝煌。連達明,也會唱:「請阿sam開夠百場撐香港。」
粵語一直都是一門獨立的語言,和有否許冠傑並無多大關係。倒是沒有他的話,粵語歌就不會成為一個潮流繼而發揚光大
區瑞強:
粵語歌的崛起、唱片公司簽我的時候都不會有什麼期望,它不會期望區瑞強會變成許冠傑、譚詠麟,許冠傑是當時的超級巨星,是我們唱片公司的大哥,我們是新入行的,是他的後輩。給我的定位是學校民歌手。校園的,學生。我是學生,雖然是大學生,但也是學生啊。我想了想,許冠傑也唱《雙星報喜》或者《鬼馬雙星》這些歌,用粵語的。以前我們為什麼不唱粵語呢?不是我,是全部歌手都不敢唱。因為唱粵語流行曲就是草根,低層次的,我們讀書的或者年輕人是不會做的。年輕人喜歡西方的流行音樂。我們香港的轉折點,我們要感謝許冠傑。因為他的形象沒有人能挑戰。因為他已經是超級巨星,後生、靚仔、高大、西化,讀香港大學,是不是很西化?各方面都是標杆。同時太太是鬼妹,外國人。那他的形象竟然去唱廣東歌,既然他常樂,很多人都開始想跟,但我不可能跟,因為我不是那個風格的。但是我說,我跟監製說,不如我們將這些英文民歌,全部唱廣東話的,行不行呢?---------------------------------------成就地位在華語地位前5.,略低於鄧麗君,跟周杰倫,羅大佑等不分上下,高於周華健,李宗盛,王傑,張惠妹之流。粵語歌在他之前被視為低下,簡陋,粗鄙,屬於難以流行的音樂,不像台灣的國語歌有民國上海傳承下來的根基,但他走紅以後,那些羅文,林子祥,甄妮,徐小鳳,溫拿樂隊等以唱國語歌及英文歌為生的歌手紛紛以粵語歌為榮,打破國語歌英文歌壟斷局面,讓粵語歌壇崛起。此外,半斤八兩,浪子心聲,制水歌等歌詞價值觀及寫作手法影響後世深遠。
推薦閱讀:
※「你會粵語嗎?說兩句來聽聽」別人這樣問,怎麼回答會比較炫酷?
※為什麼香港、廣東的一些媒體在書面表達時也會用粵語口語?
※說一說你們的粵語字都是怎樣打的?
※如何評價部分廣府人中把所有非廣府粵語貶斥為不標準的行為?
※「漢語族 7大分類 」是不是只有 官話、粵語 有標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