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後,你是如何抽出時間學習?
畢業一年,深感自己知識的匱乏,想系統的學習市場營銷相關的知識,但是總感覺自己沒有時間。
一方面是時間管理,包括制定學習計劃。
比如我的近期計劃是每天讀書:首先我會羅列出自己要讀的書單;然後規劃一下自己的「可利用、可自由支配的」時間,每天讀多少,什麼時候讀;最後做出一個詳細的計劃表,每天督促自己去落實。(其實現在對於我來說,每天讀書或學習已經是一種習慣了)
另外一方面是藉助高效工具。
首先是速讀記憶。速讀記憶是一種高效的閱讀學習方法,其訓練原理就在於激活「腦、眼」潛能,培養形成眼腦直映式的閱讀學習方式,主要練習提升閱讀速度、注意力、記憶力、理解力、思維力等方面。掌握之後,在閱讀文章、材料的時候可以快速的提取重點,促進整理歸納分析,提高理解和記憶效率;同時很快的閱讀速度,還可以節約大量的時間,遊刃有餘的做其它事情。具體學習可以參考:精英特全腦速讀記憶訓練軟體。
其次是思維導圖。思維導圖是一種將放射性思考具體化的方法,也是高效整理,促進理解和記憶的方法。不僅在記憶上可以讓你大腦里的資料系統化、圖像化,還可以幫助你思維分析問題,統籌規劃。不過,要學好思維導圖,做到靈活運用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需要花費很多時間的。前面說的「精英特全腦速讀記憶訓練軟體」中也有關於思維導圖的練習和方法講解,可以參考。
好吧,這種問題不是方法問題,是心態問題
先總結社會上的人工作後普遍現狀1、長期生活壓力、工作壓力大,精神不在最佳狀態2、工作後基本上可剩餘的時間用於學習的時間並不多,即便工作每天8小時正常雙休,除去需要社交的時間之後也不會太多了,如果有戀人,那就更少了3、現代人的生活節奏太快,生活作息極為不規律,心情容易浮躁,難以耐心專註,急於求成,稍微遇到困難,容易氣餒,以致最後說一套做一套,棄坑4、移動互聯網改變了人的生活方式,智能機,微博,微信、qq空間各種社交app興起,使人分心因素影響增大
然後怎麼做,基本就是廢話了,無非就是找對方向,專心且保存堅持,看自己的意志力如何了。
相比較學生時代而言,工作後學習是異常困難的,學生起碼不用愁衣食住行柴米油鹽。但是,要想改變現狀,要想比別人優秀,就要付出代價。錢不是那麼好掙的
幾年前,我看過一個說法很有道理,「如果每天晚上8點鐘到10點,花兩個時間去學習,5年後你就會得到不少收穫了。」1,不要相信「碎片化學習」。因為這意味著知識不成體系,意味著隨時會被打斷注意力,意味著你原本只是把它當消遣。沒錯,各種刷公眾號、朋友圈,都是消遣而已,不是學習。
2,不要什麼都學、什麼都看。現在「知識爆炸」到了什麼程度?我們閱讀的速度已經趕不上大神們生產的速度!什麼都想追,只會讓自己成為「焦慮型學習者」。所以必須做減法啊,把注意力聚焦於當前最令你痛苦、困惑、迷茫的問題上,一次只研究這一件事,除此之外的一切,大可不看、不學!為了解決問題而學習,這樣你學了就能用,用了就能產生改變,繼而對自己的評價也高了,整個人都自信了好么。獲得這樣的「正反饋」循環,你一定會成為「學習狂魔」。
3,不要傻傻的「一字不差地閱讀」。職場人士哪有那麼多時間?上面說了,找到最令你痛苦的問題,那麼接下來你需要:1)把它的各個方面細化分解,變成一個個簡單的、容易解答的小問題。2)搜集相關的知乎、微課、書籍,打包到一起。3)從資料中尋找一個又一個小問題的答案,全部回答完了,這次學習基本上也就結束了。特彆強調:如果一本書中只有一段話解答了你的問題,OK,夠了,這本書的使命完成,可以扔掉了,千萬不要戀戰。
4,光找到答案,你可能理解吸收得非常不夠,很容易忘記。所以我個人會這樣做:1)把答案濃縮整理到思維導圖中。2)就這個問題寫一篇學習筆記發表出來,或者回答知乎問題也行。3)馬上把這個知識分享給身邊人。為啥要多此三舉?因為不複習就會忘啊,因為更容易建立知識結構啊,因為「教就是最好的學」嘛。
親測,這樣學習能讓我們更加專註,避免了嘈雜的信息干擾,反而節約了學習時間。而且你會得到一個意外收穫:別人遇到同樣的問題時,竟然從你這裡得到了完整的攻略,你說他會不會特別感激你?當感激你的人數多到一定程度,你不就成了所謂的「大V」嗎。逃避,你自問吃飯多少時間你在幹嘛,睡覺多少時間你在幹嘛,工作完成你在幹嘛。非要成為無業遊民才能說有點時間學習嗎?公認的暴君希特勒也睡幾小時暴君如此你呢!
工作後抽出時間學習,真的是一件挺難的事。我也有看到新聞說,國企員工公務員或者其它企事業單位的員工,年齡大的閑到織毛衣,年紀輕的張羅著自己的淘寶店或微商。但是我身邊沒有這樣的人,所有也不清楚到底是不是真的,我看到的聽到的還沒有人閑到這個地步,也沒有老闆會傻到雇閑人並且養閑人。
說重點,工作後怎麼抽出時間學習。
首先要明確,你要學什麼?工作之後的學習和在學校時的學習,很大一個不同是更加有目的性。或許也有興趣使然,但是這個興趣是否能驅動你堅持下去就很不好說,所以更多的是崗位提升需要和轉行需要。崗位提升需要比較方便,因為你所學的肯定是工作中可以用到的,也就是在投資自己。就比如拿英語專業來說,有些同學大四畢業之前糾結要不要報CATTI,因為考慮到要準備專八專四。其實這個又不衝突,都是同一學科,聽說讀寫譯一起提高,是相輔相成的。CATTI還可以和GRE,考研一起準備。『綜合』和『實務』的底子可以用GRE辭彙和考研閱讀來打。總之就是說第一種是本行的專業技能提升。另外一種比較心累,可能在現崗位干不下去,又不想裸辭,就騎著驢學習。無論是哪種,找到了驅動你在工作之餘進行學習的動力就好了。
明確了要學什麼之後,再去做相應的計劃。做計劃這件事一定要越具體越好,範圍越大越不好執行。最好可以按照小時為單位,這樣也會更快看到成效,更可以幫助自己對計划進行改進。以我自己的狀況來說,我本身工作時間早九上班晚六下班(一年大概60來天能正點下班 ),還有所謂的周末雙休(一年能有5/52的周末能休兩天),基於這樣的狀態,我下班最想做的事就是把自己『床上放平』,反正最好就別讓我對著屏幕,也別跟我說話。這種情況下要計劃在下班後學習,首先當然得保證正點下班,另外就是給自己打雞血咯。目前我的schedule是周內下班後,19點至21點上輔導班(英語寫作課),周末有一天上午允許自己睡個懶覺休整下,下午13點至18點上輔導班(中級美國口語課)。
做好計劃之後,要反過來監管計劃是否被執行。還是拿我自己來說,我上的其中中級口語課是每周六上課,恰逢有一個周六是國慶節,還有一個周六是中秋假期期間,你是否可以在別人都四處嗨的時候依然去上課?如果你都按時上課了,是否有在每次課後回家複習所學內容?很多情況是上課時倒真的特別認真(因為工作了很多年之後再重新以學生身份聽別人講課是挺奇妙的),一旦下課了就把書本丟腦後了,不記得老師布置的作業,更懶得在下次上課前預習。如果發現這個計劃執行起來有難度,或者由於期望過高,致使自己惰性太大,也不要太過苛責自己(畢竟一把年紀了還要背著書包上學也是挺心累的),就適當的調整下計劃,做到自己可以接納的程度就好。
last but not least, 工作之後學習最大問題就是『驅動力』,當然也有『體力』。給自己把生活學習安排的滿滿的,看似特別緊湊有目標,實際上特~別~累。這樣看來,好像還需要『毅力』。。 謹以此文給自己加油!希望可以堅持下去!!推薦閱讀:
※如何利用 iPad 做時間管理和知識管理?
※作為健身/體能教練,你是如何安排一天的時間的?
※為什麼大多數人喜歡在家裡吃飯?
※你是什麼時候才突然意識到時間過得太快?
※你有哪些想做的事而沒有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