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在很多日本推理小說里的故事常常兇手都是有被逼無奈的理由犯罪,而往往被害者才是渾蛋呢?這與日本文化有什麼關係?

比如東野圭吾的《白夜行》《嫌疑人X的獻身》吧。

所以…

結論是 作者風格的原因。


說到日本推理小說,有一位作家是無論如何繞不開的。

松本清張。

雨果說過一句話,「當一個人的心中充滿黑暗,罪惡便在那裡滋長起來。有罪的並不是犯罪的人,而是那些製造黑暗的人」(出自《悲慘世界》)。日本在戰後興起的社會派推理小說的創作目的之一,就是譴責這種製造黑暗的惡人。

社會派推理小說的開山鼻祖是就松本清張(1909-1992)。在他之前日本推理小說經過了翻譯歐美原著(如1886年神田孝平翻譯、成島柳北改編的《楊牙兒奇遇記》)、本格派時期(代表人物江戶川亂步,代表作《二錢銅板》、《心理測驗》等)、變格派(代表人物橫溝正史,代表作《蝶蝶殺人案》、《女王蜂》)時期。江戶川亂步的小說主要學自西方,偏重邏輯推理(他的筆名就是模仿世界推理小說鼻祖埃德加.愛倫.坡的日文諧音)。而橫溝正史則是名符其實的驚現推理大師,他的作品不僅僅有解謎元素在內,特別注重營造驚險、恐怖、詭異的氣氛,看看他的幾部大作,吹笛惡魔什麼的,神鬼、復活、符咒、機關比比皆是。這兩派推理小說的劇情曲折跌宕、犯罪手法匪夷所思、破案手法更是以精妙為勝。但同時也使得推理小說愈來愈遊離於社會生活之外。

松本清張自幼生活極其貧寒,小學畢業後就不再上學去電氣公司、印刷廠做學徒,他曾說:「「確切地說,社會根本無視我的存在 ...他們特別歧視我的原因,可能是因為我只是個製圖工 」(出自他的自傳《半生記》)。與前幾位早早成名的作家相比,飽嘗底層人民的艱辛的他在文壇嶄露頭角時已經41歲,寫書,用他自己的話說最早不過是改善生活的手段而已。戰後當時的日本社會現實也是一團糟,雖然以1950年朝鮮戰爭帶來的特需景氣為契機,日本經濟走上復甦道路,但各種社會問題不斷凸顯,女性問題、家庭問題等等不一而足,而各種政府弊案也頻見於報端(可以參看黑澤明電影《懶夫睡漢(悪い奴ほど良く寢る)》)。在如此社會背景下,以純文學出道的松本清張選擇了通過讀者群體廣泛的推理小說揭露親身經歷過的醜惡社會的黑暗現實。

他的作品(代表作:《點與線》 《隔牆有眼》、《零的焦點》、《日本的黑霧》、《女人的代價》、《惡棍》、《砂器》、《謀殺情人的畫家》 等),沒有福爾摩斯、波洛那樣的神探,也沒有驚心動魄的劇情、也看不到心理變態的罪犯,登場人物都是生活中的常人,情節也是真實而震撼。可說是現實黑暗社會的縮影。

廢了半天話,社會派推理小說的目的就是要批判社會現實,揭露社會不公。而逼迫人犯罪的那些黑暗,在雨果、在松本清張看來,才是真正的惡人。

東野圭吾的情況又有些不一樣,這篇《白夜行》的書評http://book.douban.com/review/5218783/寫的很清楚,請移步。


東野的有些小說偏重社會派,所以自然會反映在社會不公下導致的人物不幸結局了。

而且這類小說由於顯得比較苦情比較動人,因而更吸引讀者,因此創作的人也會多了。

何況,(大部分情況下)犯罪都是事出有因,兇手必然有他的苦衷有可憐之處,所以或許可以認為所有的犯案兇手都是被逼,只在於被逼無奈的程度大小了。像東野這種著重寫人性的作家,必然會選擇那種讓人最欲罷不能的矛盾衝突。

此外,我覺得題目問的有點問題。其一,不僅是日本推理小說是這樣,歐美很多推理小說(譬如阿加莎等)的兇手都是之前處於比較弱勢的地位因而不得不犯案。其二,日本推理小說很廣,據我所知「兇手被逼無奈犯罪」的程度與東野作品等同的情況還是不太多的,僅僅由於你看的都是社會派使然。


霓虹金還是比較相信人之初性本善的。大部分推理小說都是社會派,將兇手犯罪的心理與動機歸結為現代社會固有問題造成的結果。


現實中的犯罪分子也多是被逼無奈而動手殺人的吧,不管是因為女友傍上高富帥把自己甩了而因怨恨殺人也好,或者常年被舍友欺負的學生怒殺同學也好,你說算是誰的錯呢?首先是被害者得罪了兇手才引來殺身之禍吧............開膛手傑克那種以殺人為樂的傢伙本來就是罕見的異類,無理由殺人的不是精神病就是瘋子。


這些不在乎作者怎麼設計。兇手可以是好人或壞人,死者可以是好人也可以是壞人。一般設計兇手好死者壞,兇手壞死者好,另類的兩者都是壞人,但絕對不可以設計兩者都是好人!


沒有人指出問題的錯誤嗎…

白夜行里,第一個被害人,也就是男主的爸爸確實是渾蛋,女主的媽媽也是。

可是後來他們加害的人呢?

女主同學是混蛋?女主繼女是混蛋?

嫌疑人X里,兩個被害人,一個也很無辜啊…

我只是指出這些錯誤,大致樓主想問什麼我還是明白的,其他回答也解答了。


攔路搶劫和入室行竊不需要推理就能破案

你自己想想你什麼時候會動縝密的殺心吧……


樓主所指的此類偵探故事以社會派偵探小說為主,比如<雙生子殺人事件>、夏樹靜子的悲劇系列,兇手確實有著被逼無奈的動機,這是因為社會派和本格派相比,更淡化對推理過程、證據搜集的關注,強調人與人之間思想情感的缺陷,而日本是社會派偵探小說的大本營,所以會讓人有日本很多推理小說兇手被逼無奈去犯罪的印象(柯南和金田一少年也是此路線)。其實如果去看看日本本格派江戶川亂步和懸疑派橫溝正史的作品,其中的兇手多是為了金錢地位的陰險之人。

作為阿婆的書迷,不得不提到阿婆書中多數兇手還是為了金錢的陰險之人,迫於無奈的兇手極少。


這個跟日本文化有什麼關係?

中國的文化也歷來如此,比如被武松打死的西門慶,魯智深乾死的鎮關西。


應該不止是日本這樣吧。這應該是犯罪動機的問題吧。

或者,另一些就是精神病患者的犯罪了!


他自己也在小說裡間接地說了,很多兇手其實身上具備的是常人不具備的一種靈氣,對一切事物有著不同於常人的通透和達觀。不一定就要與日本文化有什麼關係吧,更多的可能還是自身風格而已,不就是這種探討人性善惡矛盾的主題才更加吸引讀者么?如果善惡分明未免就太表面了。


推薦閱讀:

一個推理故事,求解答?
在走路時候遇到一條小河,你會選擇上游還是下游?
為什麼偵探推理小說的主角以男性為主,極少見女偵探主角的小說?
你喜歡的「暴風雪山莊」式推理小說有哪些?
變格推理中的殺人手法在現實中都能實現嗎?

TAG:日本 | 日本文化 | 推理小說 | 東野圭吾 | 犯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