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中的多音字(一字多音現象)是怎樣形成的?
01-21
漢語多音字主要來源於方言異讀、文白異讀、古今音、字義區分、語音演化歸併、假借字,另外還有簡化漢字引起的歸併。
一開始漢字是否是一字一音?
恐怕不是。比如,上古「命」的名詞和動詞就是兩個音,「王」的名詞動詞也是兩個音。
對於相同詞義(包括語法功能)的漢字原來是否是一字一音?我認為,應該是。總之,漢字的多音字現象大多是後來產生的。有一種理論認為上古漢語是屈折語,像英語一樣語音要隨語義變化而變化,故「王」動詞性讀四聲,名詞性讀二聲。但這種殘留極少。一些如衣、食、重、少、好等。
現在又有了一類多音字...是由於漢字簡化產生的:我乾妹妹的事被媽知道了....(干/幹)
漢字不是表音文字, 所以文字本身對語音的"固定"作用有限.
@王宇 說得已經很詳細了.其實多音字各音之間是較接近的, 有音韻學的知識會很容易理解. 例如"給" gei3/ji3, 以中古音衡量是很接近的.
[轉載]淺述古漢語「一字一音」的演變過程(視頻)_dzxhxu_新浪博客
因為跟上古漢語的音系比起來,任何漢語方言的發音系統都大大簡化了,結果就是讀音相近的字產生了歸併。舉個例子,據考證,上古漢語的「王」字讀「hjwang」。更要命的是原始漢藏語的詞都是單音節的,簡化歸併了也沒辦法像歐洲語言那樣產生多音節的代替辦法,於是就產生了多音字。後來產生了多音節(字)詞,才緩解了這個問題。
漢語的局限性吧,咱們偉大的方塊字想造一個新字太困難了,所以折中的方式就是用以有漢字替代,慢慢形成了現在的多音多義。舉一個例子,ACG界常說的「吐槽」原自日本的一種語言藝術「漫才」和中國的相聲差不多,其漢語最接近的意思應該是「插嘴」,但是「插嘴」這個詞實在是弱暴了!後來台灣有一種方言「吐槽」和漫才的意思非常接近(「抬扛」、「掀老底」、「拆台」)被廣大ACFANS普遍使用,形成了現在的吐槽一說。
推薦閱讀:
※相比印歐語系,為什麼東亞語言有更豐富的語氣詞?
※「一粒蛋糕」中的量詞「粒」是哪裡來的?
※古代君王用作自稱的「孤」、「寡」是「我」、「吾」的變音嗎?
※兒化音中的「兒」要不要算字數?
※日語系但對日語不感興趣糾結轉中文系,求大神們給些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