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的需要,是一種人類天性嗎?
如果有興趣,能分析下分享心理嗎
相關問題:人為什麼要分享?http://www.zhihu.com/question/19556855
首先,分享只是一種動機,而不是目的,因為人在社會中的一切行為都是帶著自私色彩的,所以可以認為:
1,分享的目的是希望得到群體的認同和支持,從而在群體中得到歸屬感和安全感,這也是個體在社會生活中的合群需要和自我肯定需要
2,分享東西給別人,使自己產生「被需要」「很重要的」的感覺,是個體追求優越感的體現,當然也可以說成是虛榮心的滿足 3,支配需要,是個體權力關係上與他人建立或維持滿意人際關係的需要受邀回答。表示問題表述不太清晰(eg「分享的需要」的確切含義不明)而且這問題真的很難- -因為純粹因天性(human nature,猜測樓主這裡的意思有點靠近與instinct,也就是非因為後天學習所得而出現的行為)驅動的行為其實是非常少的,而且多數都是比較基礎的,接近生理上條件反射的行為。而絕大部份的行為,都會受到後天學習與環境制約。
若問題修改成:人都天生具有分享的天性或本能嗎?那麼:
如果是「分享某種內心感覺」,那麼這樣的行為是本能的,因為這樣的分享(更準確來說,表達)其實是社會行為的一種,不管是不是出於有意識的尋求認同與支持,乃至在群體中獲得歸屬感一類的更高級的動機,其本質都是表達、與他人發生聯結、建構自我的需要驅動,這無疑屬於一種社會性的本能,也就是說,是人的天性。
如果樓主關於分享的定義,是定義為「分享某種有型或無形的利益、物體(something good)」,那麼,問題就有點難搞了。
設計一個小朋友分享行為的實驗,小朋友的年齡要大道足以瞭解某種被分享物的價值,又要盡可能小,以儘量減少後天學習的影響。考察他們是否能自發的做出分享行為。當然,我只是在typing,在腦子里設想這個實驗和它的結果——可能一個小嬰兒抗拒和他人分享媽媽的乳頭,而且兩歲大的孩子抱著一堆玩具不願意給同伴——當然也有可能他願意喔。實驗的結果有可能能夠為回答這個問題提供一些線索,這是發展與先天心理學(intuitive psychology)的範疇,其實目前也有很多人在研究這個啦- -不過- -我沒有看過相關研究的結果- -
好,所以,其實我不知道它是不是一個「非後天所得」的行為。
但,當長大到某個階段,只要功能比較正常的人,都會發展出某種分享行為,雖然在分享的形式與動機強烈程度上,人與人之間存在極大的差異。所以,其實我們也可以將分享行為看作某種發展歷程中必然會出現的因素,就像我們必然會發展出閱讀和寫作技能,必然會發展出對某些人感興趣的能力一樣,是某種人的必然性。
但這些形式和動機,則會受到後天學習與互動的極大影響。比如,早年成長在較為寬容、受關注的家庭中的孩子,可能比在忽略、責駡環境中的孩子更傾向也更自然地作出分享行為。所以,我覺得更好的問題其實是:後天的什麽因素,會如何影響分享行為的發展?看是分享什麼東西吧 如果是秘密,分享自己心裡的小秘密,那麼就是渴望被關心渴望被理解吧,一般就跟自己關係特別好的人說。 如果是分享物品,那麼又可以分成很多不同的心理了。
我喜歡跟同學們分享美食,有時是出於人際關係需要,有時又是單純想跟他們一起分享而已,沒有其他目的
還有一種就是炫耀吧,帶有顯擺的目的我覺得朋友間的分享是相互的,可以說是交換分享,這樣才能會更加平和的去對待,一味的只是接受或付出(分享)會造成不均衡。
上面兩位知道「動機」是什麼意思不?應該是分享只是一種方式,不是目的。動機含有目的意思的
分享只是一種動機。同意這句。
分享是從外界獲得自我肯定一種方式。
推薦閱讀:
※什麼是心智模型?
※在學校沒有存在感,無法從人群中獲得快樂,怎麼辦?
※既能滿足人們虛榮心又實用的產品有哪些?
※身體癢時,撓癢為什麼會有效?
※那些博存在感和希望別人關注自己的人是怎樣一種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