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調研有必要麼?怎麼合理利用用戶調研出來的結果?
現在互聯網行業做新產品前做用戶調研的多麼?大家都怎麼看待、使用用戶調研的結果?
用研分階段,按照啟動目的,可以粗略劃分:
- 面向新產品
1、想法、構思、商業策略階段
自我證明,驗證其在多大程度上滿足市場需求,定位市場蛋糕與下刀入口偏向於受眾的感性認識調查,第一感覺重要
2、原型、概念產品階段驗證想法,探索如何滿足市場需求偏向於為理性試錯提供邊界和參考線3、小範圍試用、熟人推廣階段驗證原型,細分市場偏向於提供真實用戶的反饋數據- 面向已成型的產品
1、功能膨脹、需求或方向變更可能頻繁的階段
調查單批、單一需求的加入,對於解決某類問題是否有幫助偏向於為資源投入提供佐證和市場信心
2、功能穩定、需求變更不頻繁的階段調查受眾中,對於本品和競品之間的差異感受偏向於為防禦性的產品特性提供可行思路,避免無視短板3、平台期、瓶頸期調研某一功能是否存在改進空間,輔助交互設計驗證改進方案偏向於為決策層提供優化依據4、衰退期調研市場飽和程度,市場蛋糕的細分形勢偏向於預測下一市場走向,潛在對手能以何種方向突圍並再分蛋糕領域不同,產品期間會有一些差異。
目的有別,手段不同:- 偏主觀調研
發散式的對話和訪談是主要形式。偏重於對於情緒和感覺的捕捉,這個手段考驗調研人員本身的情商和溝通力,主要為傾聽、誘導談話。牢騷和抱怨是這種手段獲取到的最有價值內容。
- 偏客觀調研
數據統計為主。基於統計學建立量化表,再以問卷、眼動儀或其他便於統計的形式,統計量化。這個手段考驗調研人員的統計基礎、數據敏感程度,主要為收集、觀察反饋數據,評估數據可靠程度和立論點。精心設計的調查載體、廣泛撒網後得到的用戶數據,是這種手段獲取到的最有價值內容。
手段不同,結果相異。如果自己長期深入接觸該行業,熟悉其典型客戶的行為習慣,則無需投入過多資源進行產品前期調研,滿足自己即可。此時的前期調研顯得無用且累贅,並能通過「虛假客觀」的形象扭曲真實的需求,使產品目標迷失。如果藉助雄厚資本,希望切入市場分一塊蛋糕,就需要藉助用戶調研(其實更像市場調研)來尋找突破點。個人理解的用戶調研是帶有明確目的性,針對效客戶群體,進行系統、客觀、可量化的調查、訪談,並對獲取信息或數據進行篩選、歸納,形成傾向性意見,為最終決策做準備。
不僅是互聯網行業,各個行業的用戶調研都很重要,當然前提是有效的調研。上面那句話中的加粗字體部分就是保證調研有效性時需要注意的各個方面,都做好了,自然就理解調研結果該如何利用了,否則,起碼說明調研目的性是有問題的。
調研有必要,但在不同階段對結果看法會不同。
實際上如果單純的問些問題作用不會太大,現在我比較喜歡做出來,給用戶使用看看他們的反應。這些是在幫助我們優化產品和思考未來的定位。1.合理的用戶調研可以讓我們更加了解用戶行為習慣和態度觀點;2.通過調研結果了解用戶從而更加建立對用戶的同理心,從感同身受,痛徹心扉的需求出發響應用戶;3.至於什麼是合理的調研,產品經理和交互設計必須得有一定的認知。就接觸過的調研而言,對於某一功能收起還是展開這樣的細節功能設計或某版本用戶希望多久更新一次這樣的問題就不需要也不能夠通過問卷調研的數據獲取。
用戶調查是很有必要的,而且貫穿在整個產品的生命周期當中。產品功能是催生出來,而不是靠腦補,如果在錯誤的方向上越走越遠是致命的。找10個潛在用戶聊天,比在咖啡廳討論產品怎麼做有用的多!
我們看看普遍的產品周期是什麼樣子的。
在產品上線前,我們主要調查我們的用戶是誰,做用戶畫像。有什麼核心的需求,我們的產品是否能滿足他們?活躍在哪裡,是線上還是線下,線上是在微信、微博、還是論壇?產品的價格他們是否能接受,是物超所值還是根本不值?
調查的重點以速度、專註為目標
功能必須為催生,不能靠堆積
限制在建的功能數量
創建一個可以統計數據的報表
用小成本畫出原型圖
2、產品剛投入市場
產品剛投入市場,這時候有兩種用戶,一是付費的用戶,二是未付費的用戶。針對付費用戶的調查,主要關注幾點。他們的身份,是白領、在校大學生、家庭主婦?他們的年齡段分布是什麼樣子的,包括他們的職業,收入是多少?為什麼要購買你的產品,核心的需求是什麼,最需要什麼樣的功能/產品?他們從哪裡知道你的產品?付費是被什麼吸引的?這個價格對於他們來說是貴了還是便宜了?
調查的重點以驗證目標用戶及核心需求為目標
價格是產品的一部分,從一開始就要驗證價格因素
把用戶調查產品化,即調查問卷
為產品調整、營銷內容、投放渠道收集數據
與未付費用戶調查不一樣的是,要關注用戶在使用產品中顧慮什麼,了解產品轉化的障礙點。為什麼沒有選擇這個產品?去驗證價格,什麼樣的價位客戶才能接受?了解用戶到達產品的渠道。
以驗證潛在用戶為什麼沒有購買產品為目標
衡量價格因素
找到付費的障礙點
3、完善、迭代產品
在完善、迭代時期用戶調查關注產品的核心賣點、用戶來源。產品的操作性是不是足夠好,產品功能需要往哪個方向完善,內容的調性是不是跟用戶一直保持一致?用戶在使用產品之後,能有效達到目的嗎?產品交互性能,是不是能很人性化地跟用戶溝通?服務能不能跟上,客戶有沒有覺得自己像上帝一樣?
調查的重點以核心產品滿足用戶需要為目標
主動調查和被動接收信息並用
用戶調查產品化,持續獲得用戶反饋
4、拓展 產品
在產品拓展階段,用戶調查關注新的用戶是誰?新的需求是什麼?他們又活躍在哪裡?對產品價格的接受能力是多少?
調查的重點以驗證用戶及核心需求為目標
價格是產品的一部分,在一開始驗證價格因素
持續回收反饋,使用表單工具,找到新需求的苗頭
總結
用戶調查在產品的所有階段都非常重要。用戶的行為習慣在改變,獲取用戶流量的渠道在發生變化,用戶感興趣的重點在發生變化,產品也需要不斷迭代,無論產品剛上線,或是增加新的功能,都需要調查。
確定調查目標,做對用戶有好處的調查。到底是調查付費用戶還是未付費用戶,你想得到什麼有建設性的反饋,讓用戶覺得你在為產品的體驗而努力。
通過用戶反饋作為迭代的依據。做任何變動的時候,先聽聽用戶的聲音,可以節省很多時間,金錢,人力成本。
用戶調查是一個很好的公關手段。做用戶調查,並公示調查結果,會讓用戶有「掌握情況」的感覺,讓你的產品跟用戶一起成長。
如果覺得有道理,請順手點個贊。歡迎關注個人公眾號:運營筆記100【yybj100】
有必要。它是企業運營的重要輔助工具:1. 可檢查營銷戰略、策略是否過於主觀,方向對不對,是否存在漏洞2. 可評估產品或服務的優劣,競爭能力,尋找迭代改進方向3. 可檢查銷售、服務團隊的工作流程是否流暢,有何問題……
現在互聯網行業做新產品前做用戶調研的多不多?這個不了解:關於用戶調研的結果有很多:比如人物角色,用戶測試,專業評估等等,不同產品階段進行用戶調研的目的都不太一樣,目的可歸結為:發現用戶需求,尋找最優解決方案,然後讓解決方案得到市場驗證,
- 用戶研究在設計流程中的位置
- 關於用戶調研——人物角色創建重要性:
- 如何使用用戶研究之用戶角色的結果:
- 通過定性調研得出用戶畫像:
- 如何指導商業策略
- 定義特性和功能範圍
- 指導結構和交互設計
- 衡量成果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