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歐美武器,蘇俄武器為什麼要走「簡單粗暴」的路線?

我覺得電腦遊戲《紅色警戒2》對盟軍和蘇俄武器的設計也挺反應現狀的,盟軍=細緻,蘇俄=粗暴。當然,請大家談現實世界的歐美武器VS蘇俄武器對比。


別的答案都說的挺好,我就說兩個關於武器質量的例子。

九十年代法國要向灣灣出口拉菲特級護衛艦,開始說有兩艘要在灣灣製造,然後灣灣派了一批專家去法國學習,他們參觀的時候發現法國人造艦都是用線焊,而美國人造艦是點焊,他們感覺奇怪,就去問法國人,法國設計師這麼回答的:美國人財大氣粗,海軍船多造的又快,打仗也不在乎裝備損失,所以用點焊。法國人不行啊,法國海軍就那麼幾條艦,每個都是寶貝,所以質量一定要過硬。

92—97年俄國人曾經下大力氣向阿聯酋推銷T90S,以為能拿下這一單,結果金主選了掉鏈子的法國的勒克萊爾,事後俄國設計師向記者抱怨說,他們選法國坦克是因為空調更大!打仗又不是旅遊,坦克這種在惡劣地形粗暴使用的武器怎麼能這麼選!到了09年的時候,美俄德法的坦克在沙特進行真實氣候條件下的實戰測試,T90S各方面都表現不錯,用俄國人的話說:「T90S展現出了比歐美坦克更強大的生命力。」不過後來沙特人也沒有選T90S,而是選了M1A2。

說到底武器怎麼設計怎麼造要根據國家戰略,潛在對手,國家實力等等來選擇。


工業基礎。

有人評價說,斯大林的偉大就在於,他接手的是一個手扶木犁的國家,但是他留下的卻是一個有著原子反應堆的國家。

沙皇俄國是一個工業水平十分落後的國家,在歐洲從來不以工業聞名。

經過蘇聯的二十年努力,蘇聯在二戰前已經發展成為規模歐洲第一、世界第二的工業大國。注意只是規模較大。有人說,儘管蘇德戰爭中,一直到莫斯科戰役蘇軍頂住了德軍攻勢之後,美國都沒有對蘇聯提供實質性援助,但是著名網路歷史學家「美分」們指出,在蘇德戰爭期間,蘇聯一直沒有能力生產用於火車頭的內燃機,全部需要依靠美國援助。這就是美蘇之間的工業差距。

在二戰期間,發生了另外一件導致美蘇工業差距加大的事情。迫於德國壓力,英國為了尋求美國支持,不得不向美國移交霸權。英國將此前在全世界建立起來的軍事基地體系移交給了美國,同時也向美國做了產業轉移,進一步提升了美國工業實力。據說,這是比蘇聯援華的156個項目還要大得而且質量更好的工業轉移。但是我們可以確定一點,由於二戰,大量歐洲科學家、技術工人,都湧入了美國避難。

然後,到了冷戰期間,美國以科技上的絕對優勢,在與蘇聯的競爭中,卻出現了「美國有什麼,蘇聯也要有什麼」的局面。

這是一場什麼樣的競賽?你擁有整箇舊世界的一切積累,我只有我自己!

結果美國把這樣的競賽弄成了「美國有什麼,蘇聯也要有什麼」的競賽,甚至,有時候是「蘇聯有什麼,美國未必有什麼」的競賽。

傻大黑粗?以手扶木犁的工業基礎,這已經體現出了巨大的制度優勢好不好!


評論腦洞:

來答了

其實說毛子東西傻大黑粗也是有,

一些

偏見的zzzz

…………………………………………………………

陸軍來說吧

你印象中M1是這樣的:

事實在戰場上他是這樣的:

你印象中96是這樣的:

真正擼炮的時候是這樣的:

所以這是第一個方面

皿煮國家的坦克總是以非常光鮮亮麗的宣傳片形象展現在大家面前;毛子的坦克的圖片更多是在訓練場被艹的死去活來,在戰場灰土土臉…………………………

另外,由於西方坦克最近都被慣在治安戰里;不像毛子一直活在各種APDS和HEAT的威脅下,花式附加反應裝甲是標配。

再加上不知道為什麼一直在點鑄造炮塔這條科技樹…………

等到人家把反應裝甲放齊了而且用焊接炮塔的T14出來後,不一樣很皿煮嘛

……………………………………………………………………

空軍

個人感覺沒差多少,略

…………………………………………………………………………

海軍:

紅海軍估計是「傻大黑粗」里最招黑的一項了,各種花式天線雷達發射管,各種暴露……

啊喂各位親你們也不想一想那些軍艦比我爸爸都大啊……

同時期的皿煮國家:

史上最丑長灘級

(長灘級是真tm丑)

以及萊希級

這凌亂程度和基佬夫沒差多少吧?

zzz還沒來得及點出艦艇隱身設計我就GG了我也很委屈啊QAQ

新的11356,和054A也沒差多少咯

以及20380,綜合射頻桅杆妥妥歐陸范啊(對比七省級)

…………………………………………

以上,雖然說毛子在發展武器的思路上確實和西方有很大差別;但是在弄這些高精尖的東西的時候,毛子還是粗中有細滴

那些說技術不行的,你覺得毛子現在不能原樣造一台阿布拉姆斯那樣的坦克出來嗎zzzanyway 傻大黑粗總是一個百玩不厭的黑點啊


前排給某些人士預警

不要說蘇聯認為xxx是消耗品所以不追求xxx

蘇聯人在整個80年代花了不少力氣把「消耗品」RD33壽命翻倍


一方面與蘇聯的技術水平有關,蘇聯在精細加工這方面一直略遜於西方,但是憑藉強大的整合能力可以將二流的零件組合出一流的裝備,但是二流的就是二流的,無論是尺寸,精度,壽命都與世界頂級水平——燈塔有不小差距

另一個方面與蘇聯「鋼鐵洪流」軍事建設思想有關,在這種思想的指導下,蘇聯的武器裝備並不想西方那樣強調壽命,只要求在被擊毀前盡量減少故障,這也一度造成毛子牛逼哄哄的的飛機發動機只有300小時壽命,因為人家完全不認為飛機能飛三百個小時


這話問反了,因為傻大笨粗的時代大家都經歷過了,應該問美帝和歐洲的武器為什麼突然精緻了起來。因為傻大笨粗才是工業製造的趨勢,你看市場上任何一款產品,只要消費者還能認可,那是不顧一切往粗糙了做的(比如快閃記憶體和酥油橙),但為什麼做精緻了,就要找到原因了。


我真心沒有黑的意思,各位看官,我的文章不是人民幣,做不到讓每個人都有G點高潮!

以下是我的心裡話:把一件事物複雜化,這樣很簡單。而把一件事物簡單化,還不降低使用效果,這很難。卡拉什尼科夫的話。能把武器生產簡化到令人髮指的程度,然而卻並不影響武器的使用效果,這在戰爭中。是無法想像的優勢。同樣一噸鋼鐵,三德子切削膛鑽磨生產出了一門迫擊炮,二十發炮彈。蘇聯人,用這一噸鋼生產出了五門迫擊炮,一百發炮彈,再加TT33手槍若干,瞬間火力投放率變成了五倍,諸位老爺覺得,誰更有優勢?

分割線……

有不少看官問小弟關於飛行員的問題,

說實在的,蘇聯的國防教育非常完善,

畢竟兩個五年計劃以後各種學校建立,

同時也包括航空學校,蘇聯著名的女飛行員莉莉婭(好像是拿倒了蘇聯英雄的王牌女飛行員)就是在業務航校接受的飛行訓練。

以下是正文……

蘇聯的武器分為人版和猴版,

舉兩個例子。

二戰時期,蘇聯軍工部門統計一下飛機壽命,得到了這樣一個結論。

超過百分之九十九的飛機壽命,不足40個小時,那麼我們就沒有必要使用寶貴的金屬材料製作飛機,用木頭也一樣,只要能安全使用四十個小時就好了。發動機也是一樣,保證四十個小時的使用壽命,就這樣,在二戰期間,東線戰場上,德國的飛行員們面對的是鋪天蓋地的木頭飛機,於是乎戰績刷的異常好看,但是卻越打越多,原因就是,蘇聯飛行員們駕駛者木頭都沒有烘乾的飛機,快速的迎擊德國飛行員。

再一個,T34坦克,大家比較熟悉的有兩種主炮口徑,一種是T34-85 一種是T34-76,然而還有一種更牛逼,機動性更強,防禦力也不遜色,特別是穿甲能力也比上述兩種更強的T34-57,可是,T34-57耗費的工時幾乎是T34-85的三倍,斯大林親自下令,既然T34-85穿甲能力足夠了,就不要生產57這種了,三輛85足夠對抗德國坦克了。就是這麼簡單粗暴。

於此相似的還有pph43衝鋒槍,一支莫辛納甘的槍管,中間鋸掉就是兩支pph43的槍管,用點焊加衝壓件,一支43衝鋒槍的工時只有P40的五分之一,也就是說,一支MP40衝鋒槍在戰場上需要面對五支蘇聯衝鋒槍暴雨。

根據冷戰時期蘇軍的兵棋推演,開戰一個星期,北約和華約將會損失百分之85的技術裝備,這個時候,「猴版」武器就派上用場了

以下節選自百度百科

猴版
所謂「猴版」,是指蘇聯時期生產的武器大都有高低兩個版本:人版和猴版。人版是指原裝正版,工藝複雜、生產困難、成本高;猴版是指簡化版本,去除了一些複雜功能,工藝簡單、生產容易、成本低。戰爭時期蘇軍使用的大部分武器為人版,如因戰爭損耗過快人版武器生產速度跟不上的話,也會生產使用一些猴版的。
出於戰略考慮,蘇聯以致後來的俄羅斯出口武器系統絕大部分都是猴版,性能比本國使用的同類武器有不小的差距。引申開來,現在講其他國家出口武器比自用武器差時,也有套用「猴版」這個詞的。

「猴版」這個詞是由「人版」引申來的,意思是長得象人而實際是猴。
「猴型」是盡一切可能使之簡化的武器,只打算在戰時生產,如T-62「猴型」的火炮沒有裝備穩定器,無線電和光學設備也異常簡化,夜視設備仍然使用紅外探照燈,火炮的俯仰和炮塔的轉動都是人工操作,穿甲彈彈頭用鋼而不用鎢或鈾。

蘇聯武器的簡單性令人驚訝,但是每一種投入生產的裝備都要造兩種型號,一種是正常型,一種是「猴型」
蘇軍將領們無可非議地認為,在戰時有這樣的「猴型」坦克總比沒有要好。而這種採用「猴型」的方法不僅用來製造坦克,也用於所有的其它武器――導彈,火炮,飛機和無線電設備等等。
在平時,這種「猴型」能大量生產,但他們只送往對蘇聯友好的國家。如BMP―1型步兵戰車的兩種型號,一種供蘇聯陸軍使用,另一種打算給蘇聯的阿拉伯朋友們。第二種「猴型」與其原型相比,簡化了63處――其中最顯著的差別是73毫米主炮沒有裝彈機和炮彈選擇設備。蘇聯自用的型號,炮手只要按下相應的按鈕,所需的炮彈就會自動滑進炮膛,而在簡化型號上,這一切都用手工操作。BMP―1「猴型」裝備的是「馬柳特卡」導彈,而蘇聯自用的則是「馬柳特卡」―M型(編者注,應為9M14和9M14M「嬰兒」,北約稱為AT―3A/A,「薩格爾」A/B)兩者的區別在於有無自動制導系統。「猴型」的車壁上沒有含鉛內襯以保護乘員不受核輻射傷害,並防止在被直接擊中時受裝甲碎片的傷害。也沒有化學戰自動檢測儀器,自動密封和空氣過濾系統,以供在嚴重沾染區使用,更沒有導航系統。此外,還有很多設施都不見了。
要是一輛「猴型」車落入西方專家手中,他們當然會對BMP―1步兵戰車及蘇聯坦克的真正作戰能力得出一個完全錯誤的印象,因為他們看到的只不過是一個殼體或一個容器――就象一個空的錢匣一樣,當裡面沒有裝東西時,本身毫無價值。最近,蘇聯已國外出口T―72坦克,米格―23戰鬥機和圖―22轟炸機,但是這些出口型不同於蘇軍自用的型號――當某人在一個口袋裡裝上鈔票,另一個口袋裡只裝幾張紙時,從外表看無法分辯兩個口袋的區別。
蘇聯現行的裝備政策是明智的。它積累足夠數量的第一流裝備,以應付戰爭頭幾個星期的需要。如果戰爭持續下去,新裝備將會大規模生產出來,但這是最大限度簡化了的型號,敵人在此時也已消耗了大量裝備,簡化型號在這種情況下同樣具有戰鬥力。另外,同時生產標準型和「猴型」的經驗在平時就已獲得,只不過是把「猴型」當作現有的最新式武器賣給了「兄弟」和「朋友」
簡單實用主義 聽語音
技術正在發展,隨著時間流逝,武器裝備變得越來越複雜,但這並不與蘇聯設計師的總體思想矛盾。幾十年以來,他們在其所設計的戰車和飛機上使用了很多最新式的設備,這些設備確實是非常複雜的。但蘇聯設計師在成百甚至上千種可供選擇的工具和技術方案面前,始終堅持著牢不可破的原則――選用最簡單的一種。如生產一種車輛,即可使用自動變速系統,也可以採用普通的變速器,蘇聯人通常只有一個選擇,那就是普通變速器。
有一次,一家工廠正在對比蘇聯坦克和美國坦克,一名駕駛員駕駛兩種型號後被問到:「哪一種較好?」駕駛員說:「當然是美國的好,它有自動變速裝置,而蘇聯的坦克必須靠人工換擋,這對重型車輛來說不太容易。」如果你把戰爭看成一次愉快的戶外活動,他的回答就太對了,但蘇聯設計師認為未來任何戰爭都不是那麼回事。他們清楚地知道,如果遭到大規模轟炸。如果整個工業區都摧毀,如果長途通信中斷,大規模生產有自動變速裝置的坦克就會成問題,同樣,在前線維修這種坦克也是困難的。普通變速器對坦克駕駛員來說比較困難,因為他會很累,但是對工業,對整個國家而言是「省力」的,可以利用裝在露天場地機器去生產成千上萬輛坦克。

所以,蘇聯一直準備打大仗,不過也萬幸沒有打起來。一星期飲馬萊茵河,真心不是說著玩的,已經成為了國策了!


曾經在《世界軍事》雜誌讀過一篇文章,上面講了蘇聯的武器為什麼總是有一些粗狂。

這個原因很多,最重要的原因,其實是和蘇聯面臨的戰爭有關。

文章中講到一個故事,我大致回憶一下(其中具體數字僅做舉例,不深究)。

在二戰衛國戰爭中,蘇聯的飛機對抗德國的飛機,蘇聯飛機因為性能問題,比較吃虧。蘇聯人經過統計發現,原本設計可以飛200個小時的飛機,飛了100個小時,就被敵人打下來了。

面對這樣的情況,如果是你,你會怎麼辦呢?或許有人會想辦法,製造比德國人更為先進的飛機。但是蘇聯人不這麼做,他們製造了更為差勁的飛機。

我們的飛機,不是只能飛100個小時嗎?那我們就生產那種設計壽命只有100個小時的飛機(發動機)。就算敵人不打下來,自己也要報廢。

蘇聯的這個策略,有一個巨大的好處,就是用同樣的生產力,可以生產數量更多的飛機。由於數量上有優勢,所以在戰爭中就佔據上風。

後來蘇聯人總結了這個思想,蘇聯人認為,蘇聯作為一個大國,面臨的戰爭往往是大型的消耗戰,是那種要動用全國的一切力量的戰爭。在這樣的戰爭里,單純強調單個武器的性能是不行的,在戰略層面上,武器的數量才是壓倒性的優勢。為了保證最終取得戰爭的勝利,蘇聯選擇了側重數量,而不是側重精細度。

因此,蘇聯的很多武器,都不強調,或者不怎麼強調武器的性能(精密度),更為強調武器的數量(巨大的打擊毀滅能力)。為了用有限的產能生產出足夠數量的武器,那麼單個武器的精密程度就要做一些犧牲了。

現在回頭看看蘇聯的武器,無不體現出這種戰略思想。

由於一些照片,只能反應一台、兩三台武器,不能反應全國的武器數量,所以看上去歐美的武器就要精細、強大,蘇聯的武器就更粗曠、弱小。其實,蘇聯的數量優勢根本無法通過照片反應出來。

必須說,蘇聯的武器,看起來傻傻的、笨笨的,其實蘇聯人的這個思想一點也不傻,而且還是非常聰明的選擇。

需要特別說明的是,這是蘇聯的整體戰略思想,但並不是所有武器都追求傻笨粗,還是有一些例外情況的。隨著時代的變化,蘇聯也在一定程度上、部分武器上追求過精細化。但總體說來,還是更加側重數量。


有本蘇聯叛逃軍官寫的書,講的是蘇聯的軍事智慧。其中對這個問題回答的很直接,就是蘇聯和歐美的軍事思維正好相反,歐美的思維是,一門炮能解決的問題,絕不能用兩門炮,而蘇聯的思維是,只要後勤扛的住,能用兩門用兩門,能用三門最好用三門。原因很簡單,蘇聯紅認為兩門炮雖然會提高後勤壓力,佔用更多人員,但它比一門安全,因為如果只有一門,被消滅己方就失去炮兵了,兩門,雖然少一門火力減半,但不至於斷了火力。而且,一門炮,對方要幹掉你,它只需要一炮,兩門炮,它至少需要兩炮,而時間在戰場上往往意味著勝敗。

根本上講,蘇聯和歐美的差距,和冷戰時期的態勢有關,冷戰中蘇聯處於攻勢,歐美是守勢,對於防守的一方,是重質不重量,因為防禦體系越緊湊越好,越不利於對方展開。而攻方則只能求量不求質,因為攻方要承擔更多的傷亡,所以質高量少的武器會讓戰鬥力快速耗盡,而量足質量偏差的武器,可以保證戰鬥力不會下降的那麼迅速。


如果說除了本身技術水平,製造能力之外的素的話。

在以大規模陸戰為主要作戰形式的年代,蘇聯(俄羅斯)陸地邊境線極其漫長,需要大量軍隊才有可能維持防禦戰線。如果數量不足的話,就會露出許多破綻。蘇俄即使只考慮防禦,就需要數量極為龐大的裝備。有時候不得不「粗製濫造」一下,畢竟有總比沒有強。

美國在兩洋堡壘中,加拿大和墨西哥的威脅很小,陸地防禦負擔很輕。真心沒必要「粗製濫造」。但是,換句話說,如果美國介入戰爭,那麼往往是海外作戰。美軍理想的武器是在質量,數量,投送能力之間取得一個相對的平衡。

歐洲國家就要看情況了,碰到緊急狀況,照樣粗製濫造。二戰中,比起蘇聯波波沙41,英國的斯登這種玩意簡直是。。。還有德國最後時刻人民衝鋒隊的一系列武器也是。。。

假如有哪個國家有能力打下美國大片本土,威脅美國生存,保准老美也造無數簡陋的裝備出來發給國民警備隊跟你打人民戰爭。畢竟人家老美就是靠人民戰爭開國的。只是似乎不太有國家能做到這一步而已。


蘇聯人一切目的都是以打世界大戰為前提,所以對武器的要求是:它必須易於生產,結構簡單,容易教會士兵使用,並易於維護和修理,從而快速武裝部隊。以坦克為例,二戰中蘇聯的鋼產量和德國基本相同,但蘇聯生產坦克的數量卻遠遠超過德國。

二戰,德國「豹」式一共生產了4815輛,「虎王」只生產了484輛,蘇聯卻生產了102000輛坦克,其中70000輛是T-34。

不要認為蘇聯裝備的結構簡單,使用效果就不好。恰恰相反的是,T-34不僅簡單,而且是當時世界上最具威力的坦克之一。

所以說,蘇俄走的是以量取勝。納粹德國,乃至日後的美國走的是首先以質取勝。美國的武器,不領先敵人一代兩代都不好意思出門。在鞏固技術優勢的基礎上,然後擴充數量。

蘇聯的武器雖然粗製,但是沒有濫造。雖然以量取勝,但是並不是無腦送人頭。1976年9月6日,當一架米格—25降落在日本函館後,檢查該機的西主專家們都驚訝於其設計的簡單。出於宣傳的目的,這架出色的飛機被刻意貶低了,一個專家甚至說:「我們原以為它是由鈦合金製造的,現在知道不過是鋼而已。」——事實上,使用鈦合金也很難實現米格—25所達到的速度,但蘇聯設計師卻用普通的鋼造出了世界上飛行速度最快的飛機,米格—25沒有美國YF—12的絕對速度和持續速度快,但20多年來,它仍是在役的最快和爬升率最大的截擊機。


因為落後唄。

事實上蘇聯所有的武器思路都比美國落後,基本上都是美國先玩一個新概念,然後蘇聯跟著搞一搞,有的美國玩兩把放棄了結果蘇聯撿著繼續玩。

整個冷戰期間除了核彈數量和核潛艇數量以外蘇聯幾乎沒有一個比美國強的。

對,自豪的核彈和核潛艇還只是數量強,而不是質量。

米格25在69年服役,64年定型。

然而這也是美國人玩剩下來的,XB70在64年上天轉悠了一圈,66年的時候就在7萬英尺高空以三馬赫速度玩超音速巡航了,還不燒發動機。

這架200多噸的轟炸機當時還要開發另一個飛機,就YF108,這玩意大三角翼,三馬赫,結果最後沒搞成,搞成了米格25沒得吹了。

阿庫拉對應洛杉磯,晚了十年。

亞森對應弗吉尼亞(其實應該是對標海狼的,不過海狼就三艘,但也比亞森多……),又TM晚了十年。

烏里揚諾夫斯克對應尼米茲,晚了十五年,到最後也沒造完。

戰艦就更不用說了,水面艦隊一直都擼不過美國。

第二代的米格21,米格23基本上被F4之流吊起來打,要不是美帝自己智障,米格21想玩偷襲都沒戲。

第三代雖然勉強跟得上了,但晚出來了好幾年,等蘇27和米格29開始裝備的時候美帝F15,F14,F16都基本上快裝備完了。蘇27和米格29裝備剛有起色毛子就完蛋了。。。。

唯一能比得上的就是陸軍了吧

然而合成化,信息化這些比起美帝也有差距。

你以為毛子不想科幻么。

你以為毛子不想玩通用化么。

你以為毛子不想方方正正么。

T90最新型

BMPT改進型:

長得跟戰斧沒什麼差的KH55:

至於什麼22350,T14,T15型。

簡直是蘇粉看了會沉默,黃俄看了會流淚。

當然蘇聯的傻大黑粗是相對於美帝的,對於中國來說還是很精密了,不過也不錯。

對於中國來說,把AL31,D30,蘇27這些玩意搞回來還能抄,還能拆,還能仿製。

你要把F110,F404,F15這些東西弄回來很可能拆都不會拆……

當年進口了一批S70,結果快30年了才終於吃透,那批飛機還TM是民用版的。

吃透蘇27也沒用到15年啊,也就10年左右,到06年殲11B都上天了。

不過現在和以前不一樣了,能吃透美國的東西了,可惜美國不賣了。

瞎!

反正越查資料越會覺得美國這個國家有多麼恐怖,中國能在四五十年以內追上都得看天時地利人和……


主要是蘇聯和美國的整個軍事體系和戰略思想是不一樣的,另一個原因是蘇聯的精密加工能力確實不如美國,所以蘇式武器總是給人一種簡單粗糙的感覺。

大家都很熟悉AK47和M16,當然我並不是又要把M16拽出來批判一番,然後表揚下AK47。

首先蘇聯的戰爭體系講究的是全面動員,有極為完善的預備役和民兵體系,一旦開戰可以短時間內組織起大量的軍隊。所以蘇聯的步兵武器擺在天字一號位置的性能就是生產性,生產性好才能大量快速的武裝部隊,避免拿鐮刀鐵鎚上戰場的尷尬;然後的性能是可靠性和維護性,因為兵員素質參差不齊訓練時間也不長,不能指望他們能夠精心維護保養武器;最後才是武器的戰術性能,畢竟再好的武器也要精銳的士兵才能發揮威力。

美國和歐洲的軍事戰略正好相反,他們強調軍隊的職業化,雖然戰時也會擴編,但總體上依然是依靠精銳的職業軍人。所以對於他們的步兵武器天字第一號的位置是戰術性能,精銳的職業軍人能夠充分發揮戰術性能優越的武器,反過來武器性能不好再精銳也白搭。然後是可維護性和可靠性,但也不是說他們不追求這個,而是因為性能和可靠性往往是不可兼得的,所以相比之下可靠性要讓路,最後才是生產性,畢竟都是大戶人家,生產性啥的說白了還不是沒錢?反正有錢任性,不怕貴就怕東西不好。

所以蘇聯選中了生產極為簡單,可靠性超棒,維護簡單,威力大的AK47,美軍選中了射擊精度優良,射程遠,但相比之下可靠性和生產性不太好的M16。

當然一個東西如果生產簡單,可靠性好又好維護自然不可能精緻的起來,而任何人都能發揮的武器性能就是威力,蘇式武器側重的性能本身就是簡單粗暴。自然能夠雀屏中選去得了蘇軍法眼的武器都是簡單粗暴界的翹楚。

實際上蘇式武器的簡單粗暴往往在設計上要花更多心思,而美國的精緻的武器其設計的指導思想基本都是簡單粗暴。

比如F4戰鬥機和Mig21,F4有雷達有導彈(紅外製導和雷達制導都有)在當時非常先進,而Mig21則平平無奇,主武器依然是機炮和火箭彈大部分沒有雷達,導彈只有紅外製導的。但F4的設計指導思想很簡單,要機動更好就加更大馬力的發動機,要攻擊力更強就看的更遠(加雷達)打的更准(加導彈)。而Mig21的設計思路則更加複雜,中間有很多妥協和取捨,為了保障生產性,所以高科技產品就別想了(沒有雷達),想提高攻擊力就只依靠優異的機動力貼身狗斗,同時為了攔截高速目標也為了能夠更快的接近目標還要要求更高得速度,這兩項本來相互矛盾的要求通過三角翼得到了一定的平衡。


你看到的所謂很多傻大黑粗的問題,有時候更多是技術問題。

舉個例子,蘇聯火炮膛壓不行,要保證威力就得加大口徑提高裝藥量,這不就大了嗎。

還有,蘇聯半導體行業不行,晶體管質量不過關,小型化做的也不怎麼樣,同樣一個東西,真空管和晶體管大小當然不一樣,你就覺得大了。

雖然說傻大黑粗,但是不得不說,蘇聯雖然基礎工業不行,但是設計師確實厲害,米25的雷達根本無視電子干擾,啥都能給燒穿了,飛得比導彈還快,西方以為是啥黑科技,別連科同志學習國際主義精神叛逃,把米25拆開一看,不鏽鋼機身,密密麻麻堆砌著大功率真空管的雷達,都不怎麼先進,但是你不能說不實用。

蘇聯的裝備要結合他的科技水平來看,很多東西不是不想,而是不能。


我覺得還有兩個非技術性原因:

1,選型方式:美國武器是通過招標方式選型的,開發廠商需要抓住客戶的第一印象,除了各種參數外也更注重外觀,這樣可以獲得更大中標機會;蘇聯的武器定型是下達任務,研究所根據需求設計,基本上沒有競爭,也不需要公開競標,所以更追求實用性,對外觀不是首要考慮。

2,美學觀念:俄羅斯民族的主流宗教和文化與美國差距很大,對美的觀念也大相徑庭。這在暴力美學上一樣有體現,看看歐洲人設計的飛機,很多人認為很醜,但很多歐洲人真心覺得好看。俄羅斯藝術中表達更直接,與美國文化追求的現代藝術完全不同,在武器的設計上,俄羅斯也更追求直接的表達。


你要看和誰比,中國26萬高精狙的原型槍,精度為4.5Moa,SVD為2.5Moa


以前見過一個話題,討論日本人為啥特別細緻,凡事做到極致。

當時看到的答案是,人多資源少,啥東西都得省著用。

現在看到你們討論蘇俄,我覺得,大概是因為和日本完全相反的國情吧?


1.蘇德戰爭的經驗。蘇軍發現飛機的實際戰場壽命只有幾十分鐘,沒有必要做得太高精尖。

2.對於武器安全性的理解。歐美軍隊認為武器越精準越安全就越好,但是蘇軍認為把武器的穩定性寄托在一件兩件武器上是愚蠢的。蘇軍的選擇是大批量的廉價武器,當武器數量變得龐大的時候安全性則非常高。

3.蘇聯軍事技術落後。蘇聯軍事技術一直是學習西方的,一些武器的技術短板從思路上迴避了,所以簡單粗暴,能用就行。

4.俄羅斯的傳統國防觀:以空間換時間,在防禦戰中擊潰敵人。持久戰需要大量廉價易得的武器。

暫時想起這麼多。

-+-+-+-+-+-+-+ -+-

補充:

5.蘇聯工業能力的薄弱。本來戰前蘇聯的工業能力為歐洲第一位,但是由於戰爭的突發性,希特勒短時間內攻佔了大片的工業產區,多年戰備毀於一旦。有資料證明,蘇聯在戰爭初期喪失了一半的軍工生產能力,相當於被希特勒砍斷了一隻手,於是蘇聯只能用一隻拳頭迎戰敵人:大批工業民轉軍,生產技術上降低標準,以快和簡單易製作為要求。


這個話題很大,牽涉到軍事戰略、研製什麼武器服務于軍事戰略、如何研製武器和如何使用武器等多方面的問題,說專業一點就是需求定義、指標工程、系統開發和系統運維等,要系統講清楚足以寫一篇博士論文了。

有人說,美國相對蘇聯每類武器都先進,如何如何……首先蘇聯的核武器不落後,特別是陸基核武器,至少在二十世紀蘇聯崩潰前。蘇聯在長時間內其軍事戰略就是核武洗地,具有三防系統的裝甲部隊大縱深快速突擊,直到阿富汗戰爭被教育了才開始變化,因此長期蘇聯就是優先發展核武的。從蘇聯的經濟實力和經濟模式看,這是維護國家安全和爭霸地位最經濟的辦法。

其次蘇聯整個體系很僵硬,可能與人種有關,在戰略這塊很少有大的突破,個人認為缺乏思辨;整個工業體系始終沒解決好軍民融合的問題,導致無法形成良性循環。一方面武器研製所規定的指標必須達到,另一方面經濟無法支撐全面開花的開展研發工作所需要的龐大的預先研究和基礎實驗所需要的更為龐大的經費,這導致那些天才蘇聯設計師們不得不與較為落後的技術水平,特別是工藝技術水平,做鬥爭。因此蘇聯的武器系統就單個論不如美國,但以體系論各有千秋吧。

最後提一下中國,我們是後進的國家,要吸取蘇聯的教訓,但也要吸取美國的教訓。美國的教訓在哪?自滿。特別是冷戰後,錯誤的估計了形勢發展,發展了一些耗資巨大但幫助不大的系統,比如ddg1000等。自大,追求過高的指標,意圖形成絕對的軍事優勢,支撐其單邊主義的戰略。

不編了,第一次寫這麼多,累死了。


國情決定的。每個國家都選擇了自己戰能輸出的最高方式。蘇聯對於歐洲各國來說是人口大國,而且集權政府徵兵動員能力強,總的來說以人換裝備效率最高。德國兵力相對少得多,特別在戰爭初期,因為是民選政府動員的兵力有限,且士兵金貴。選擇的方式是以裝備質量換人員。這在短期小規模戰爭中非常高效。但在世界大戰中相持能力比較弱。老兵損失之後很難補充,裝備補給精良化難以維繫。

如果說二戰蘇聯裝備的簡單粗暴是由於戰時應急,那麼戰後蘇聯繼續武器簡單粗暴的做法主要是出於對於三戰的戰略考慮。現代俄羅斯裝備改革也在開始向常備化方向發展。俄軍武器的使用壽命逐步在增加的。


推薦閱讀:

國際共運中的霍查派到底是什麼樣的?
馬克思原始文本與蘇聯-官方教科書表述有多少偏移?
當年蘇聯解體、美國贏得冷戰之後,美國為什麼沒有為此大肆慶祝和紀念?
現在中國體質可以理解為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嗎的交集嗎?我們是不是修正主義?
如何評價「英國脫歐公投是多數人的暴政,民主的失敗」這樣的觀點?

TAG:歷史 | 政治 | 軍事 | 科技 | 蘇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