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覺得《大話西遊》的評價虛高嗎?

這是我在豆瓣發起的討論。9.1的高分,我實在看不下去了。您要是覺得我說的不對撕我也行。


我只反駁你說的那一句

劉鎮偉自己親口說"每次開拍前,星仔都要改劇本,劇本不改到滿意星仔就不拍" 還有什麼台詞 別的不知道,但是目前可以肯定的是什麼愛你一萬年是周星馳坐在車上想到的,影片最後那一句被人認為點睛之筆的"他好像條狗啊"是周星馳對自己的自嘲,曾經李修賢當他面說,說他演個戲而已為什麼要像狗一樣賣力。

(這些都有參考採訪,只是很久以前看的,我也沒存鏈接,就不找來貼了,有興趣題主自己找吧)

以及對於周星馳插手導演工作,參考羅家英和吳孟達的採訪。當然這一部的時候他已經非常忙了,所以導演工作頂多算是會幹涉一點

個人覺得觀影是私人的事情,個人的想法是怎樣的都很正常。畢竟真正的好電影不怕被解讀,不怕被質疑,不怕時間。

但是評論之前要做好功課,了解清楚,不要亂帶節奏。


更新:有些人看了我的回答覺得我是扯淡搞笑,是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所以我簡單解釋一下(詳細解釋三天三夜也說不完)。

我已經說了,電影是用視聽來講故事,讓你在不知不覺中代入故事,為之感動。其實也就是周傳基老先生說的,電影是幻覺。你看電影所看到的一切,感受到的一切,都是電影人給你設計好的。所以你看電影,會發現在景別角度視點鏡頭運動等許許多多的方面,電影人會變著法給你拍,為的是什麼,為的就是讓你代入。如果你不同意這一點,你還不如直接去看話劇看舞台劇,那裡只有表演故事和調度,沒有鏡頭。

回到我的答案,我說了,那是兩次改變,身份的改變,心理的改變。

至尊寶變為孫悟空,完全可以直接掏出鏡子,給照妖鏡一個反打特寫,OK,你已經是孫悟空了,結束。對於普通觀眾來說,這就行了,完全沒必要拍一個運動的過程,浪費時間浪費膠片。但是,這是一個很重要的轉折點,所以需要用鏡頭運動來讓觀眾代入。但讓鏡頭運動也有很多方式,為什麼非要這樣拍?我說了,從照妖鏡背面拍,從右到左,弧形運動到照妖鏡正面,他是在暗示至尊寶最終回歸了孫悟空這個正式的身份,也就是電影里一直強調的,他本身是孫悟空,之所以沒有成為孫悟空,是因為還沒碰到給他三顆痣的人。ok,現在遇到了,所以他的真正身份得到了回歸,也就是照妖鏡從背面到正面的過程。並且,這段鏡頭還有一段配樂。用來增強這個轉變的感染力。如果你非要說劉鎮偉想的也沒我多,那就當我沒講好了。

心理的轉變也是同理。這也是影片很重要的一場戲分。所以為了表現至尊寶心理的轉變,有了這一段運動,他是從一側過渡到另一側,並且其實也是一個由遠及近的鏡頭。一側過渡到另一側代表著轉變,這一點在某些故意的越軸鏡頭中更為明顯,由遠及近能讓觀眾強化對人物的認知,走進人物以至於代入人物。當然,你要是非覺得我在搞笑那也沒辦法了,你就當我過度解讀好了。

---------------------------------------------------------分割線-----------------------------------------------------------

題主,說實話看到你的問題我很生氣,氣的半夜睡不著想寫一篇長篇大論來批判你一番。但是想想算了,因為我要以理服人,跟你撕只會讓你對《大話西遊》更沒好感。所以我將從鏡頭語言的角度給你說它好在哪。

在開講之前,先說明幾點:

1、文藝理論里經常會提到一點:「作者以為然,讀者未必以為然。」說白了就是文藝作品的內涵不僅在作者手裡,也和讀者的解讀有關。作者,讀者,傳播,這是文藝作品需要經歷的三個環節。唐詩研究領域有「千家注杜,百家注韓」之說,難道這也是過度解讀?

2、劉鎮偉說過度解讀我是不同意的,有些答案已經跟你說了,我只跟你提一點,周星馳以及彩星公司為了《大話西遊》投入無數心血,而且《大話西遊》也是作為周星馳的轉型之作,從喜劇轉向正劇,《大話西遊》上映之初票房口碑的雙失利對周星馳產生了很大的打擊,具體你可以自己百度,當然前提是你願意。只是你應該反過來思考,如果你自己隨便做出來一個東西,然後被批評了,你在乎么?你當然不在乎,你甚至會對批評你的人不屑。但是周星馳很在乎《大話西遊》的評價,以至於後來出國了一段時間只為了散心。

3、你需要弄清楚,自然科學需要專業人士來給你講解,文學藝術同樣需要專業的人士來給你講解,不是說有了一個平台就可以想當然的用一個「我覺得」來評價你並不了解的東西,你可以不懂,但別亂講。

4、《大話西遊》的火爆是從電影拷貝流入北京電影學院開始的,隨後席捲了北京高校。這段歷史你不了解的話也可以百度一下,我只是想說,北京電影學院的人肯定比你專業。

5、之所以有上述言論,完全是因為你的題目包括你貼圖裡的話,邏輯混亂,表達含混,不知道你是想批判《大話西遊》,還是想批判劉鎮偉,抑或想批判周星馳。你給我的感覺是三者都要批判。哦對了,稍微說一下,周星馳的粉絲和《大話西遊》的粉絲並不能劃等號,兩個有交集但不是包含與被包含的關係。

好了,下面簡單講一下《大話西遊》的鏡頭語言。(如果你把視聽分析也定義為過度解讀就別看了。)

《大話西遊》鏡頭語言簡單分析 - 知乎專欄

回答貼圖不顯示,在專欄里可以貼圖,大家想看請移步。

不需要分析太多,就從《大話西遊之仙履奇緣》里至尊寶的兩次轉變分析就行。一次是身份的轉變,一次是心理的轉變。兩者都是用運動鏡頭來表現的。

首先,身份的轉變是從他遇到紫霞仙子後,紫霞仙子給他三顆痣開始的。這時候他拿出了照妖鏡,發現自己成了孫悟空。

鏡頭怎麼表現的呢,照妖鏡特寫,運動鏡頭,從右到左,從照妖鏡背面到照妖鏡正面,這種運鏡就暗示了他身份的變化。

file:///C:Users11517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1clip_image002.jpg

file:///C:Users11517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1clip_image004.jpg

另外,鏡子是影視節目里很常見的道具,有很多種作用,其一就是幫助主人公透過鏡中的自己認識自我,發現自我。

從視聽的角度,分析聲音的話,這一段的地方用的配樂是《小刀會組曲》的序曲片段,你可以回去看一看,無需多分析你就可以感受到這個氣勢了。

其次,心理的轉變是他被殺死之後,回到水簾洞和觀音大士對話開始的。

這段鏡頭怎麼表現的呢,也是運動鏡頭,從左到右,從至尊寶左側到右側,這個運鏡在至尊寶的自述過程中也暗示了他心理的轉變。

file:///C:Users11517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1clip_image006.jpg

file:///C:Users11517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1clip_image008.jpg

配樂同樣是一段凄苦的音樂。建議你也看一看。

另外,上面的構圖也很經典。可以對比一下《美國麗人》的片段畫面。

file:///C:Users11517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1clip_image010.jpg

兩者是類似的。《美國麗人》的攝影師是康拉德·霍爾,得過兩次奧斯卡最佳攝影。本片為其一。

這是兩段非常小的細節,但是卻能看出這部電影的優秀。好的電影,就是靠視聽語言來講故事,讓你在神不知鬼不覺的過程中帶入電影,並且感動,《大話西遊》做到了。

如果你嫌不夠,再給你說一段,影片結尾處,孫悟空在附體夕陽武士親了她之後離開了,夕陽武士對著他的背影說出了「他好像條狗」,然後兩人擁抱在一起,鏡頭隨之切換為孫悟空離開的正面鏡頭,這同樣是運動鏡頭,長達十秒的鏡頭,攝影機跟著孫悟空慢慢離開,離開哪裡,根據前後景關係當然是離開剛才的人群了,但實際呢,是表明孫悟空徹底斷絕對情愛的念想,遠離塵世。因為下一個鏡頭是一個六秒的空鏡,昏黃的沙漠,起伏的山丘,這是孫悟空的主觀視角,是他前進的地方。兩個鏡頭組接在一起,寓意不言自明。

file:///C:Users11517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1clip_image012.jpgfile:///C:Users11517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1clip_image014.jpgfile:///C:Users11517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1clip_image016.jpg

可以再給你看一些《大話西遊》的構圖。

斜線構圖,緊張感。下面將要發生大戰。

file:///C:Users11517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1clip_image018.jpg

三角形構圖,穩定感。牛魔王心情愉悅。

file:///C:Users11517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1clip_image020.jpg

充滿動感與力量的畫面。

file:///C:Users11517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1clip_image022.jpg

再看這兩個。

file:///C:Users11517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1clip_image024.jpg

file:///C:Users11517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1clip_image026.jpg

前者是紫霞仙子呈攻勢,在場面上勢力強。

後者是夕陽武士呈攻勢,在場面上勢力強。

所以你看,這兩者都越過了畫面的中軸線,中心壓在對側。

這是前後景關係。

file:///C:Users11517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1clip_image028.jpgfile:///C:Users11517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1clip_image030.jpgfile:///C:Users11517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1clip_image032.jpg

file:///C:Users11517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1clip_image034.jpg

這就是《大話西遊》的鏡頭語言,就憑這些不容易被發現的細節,《大話西遊》擔當的起優秀。

如果要給你論述它的經典所在,要從方方面面來詳說,但還是算了吧,因為凌晨三點了,不早了,而且很多人說過了,但你也不看,你把它定義為過度解讀,所以我說了也白搭。

就這樣吧。

最後,我愛《大話西遊》,2014年重映我就看過一次,4.14重映如果可能我會再看一次。


其實我個人覺得看電影是一件很私人的事,因為不同經歷不同閱歷不同知識層次的人所關注的點是千差萬別的。正如有些人看星爺的電影關注的是笑點(早期的我亦如此),然而再回首去看這些電影,或是聽到電影中的一段音樂我都會情緒上來,目前我網易雲音樂聽得最多的幾首歌是《大話西遊》的背景音樂《蘆葦盪》(朱茵出場那段)以及片尾曲《一生所愛》,再就是《國產凌凌漆》中星爺彈唱的《李香蘭》。

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現在看星爺的電影,一些細節總是會莫名戳中我的淚點。大概是我太矯情了吧!

《大話西遊》我看了很多遍,即便情節都爛熟於心還是會被逗笑,被弄哭。那種情緒一上來簡直控制不住。

前幾天看一個綜藝節目,朱茵被問及關於愛情的問題時,我關注到她提到現在的丈夫黃貫中一臉幸福。所以電影始終是電影,難不成還非得現實中至尊寶和紫霞仙子在一起吧啊?大家總是遺憾星爺沒有和朱茵在一起。但回到電影本身,即便現實是朱茵已嫁作他人婦,星爺依然孑然一身。然而,我還是被至尊寶和紫霞的愛情所打動,其實電影中他們也沒有在一起。「我放下金箍就無法保護你。帶上金箍就無法抱緊你」

《大話西遊》中感人的情節數不勝數,網上解析的文章太多太多,如欲了解可參考豆瓣影評。在此我也不想做過多的分析。

以上我所說的是電影本就是一件私人的事情,就像現在的人喜歡的小鮮肉網紅臉我喜歡不來。他們為之瘋狂的當紅明星我也無法理解,但我不排斥,誰他媽沒年輕過?

有人說年少莫聽李宗盛,我也想說年少不懂周星馳。

前段時間一遍遍循環李宗盛的歌,聽得心揪著啊,哽咽著,大概是我太矯情了吧!這還沒到三十歲就改變得這麼大,以前我也聽許嵩,後弦,周杰倫,尤其鍾愛方文山的詞,寫得很美,還一度模仿過,可是後來林夕的詞直接將我心揉碎,有段時間直接不敢聽。

這是為什麼?這是經歷不同啊!這是閱歷不同啊!所以現在回頭去看中小學選取的文章會感嘆,這些文章,詩歌簡直寫得太特么好了,但是這符合中小學生嗎?他們能理解魯迅嗎?能讀的懂駱駝祥子的人生嗎?

然而,電影又是藝術,藝術之所以無國界正是由於其有某種共通的地方,一個牛逼的藝術家的藝術品不只是在自己的文化圈裡牛逼,它必定在人類歷史上偉大下去。

《大話西遊》被過譽了嗎?我不覺得,至少我私人不覺得。

《大話西遊之大聖娶親》豆瓣超過43萬人評分,評分9.1。

《大話西遊之月光寶盒》則超過37萬人評分,評分8.9。

它對得起這個分數。至於題主自己覺得它不能感動你或是沒有讓你覺得有什麼突出的一面那我只能說這是你的私人體驗,也許你還需要些時間,也許你一輩子都懂不了。但這並不能說明什麼,偉大的作品必將繼續偉大,而人至多不過活百年,何況有些人活了八十歲,但他二十五歲就死了。

說這句話毫無針對題主的意思。


首先先講一下,《大話西遊》中周星馳確實很大程度的參與了創作,從93年的《唐伯虎點秋香》開始周星馳就已經開始干預影片的創作了,甚至有與他一同參演這部影片的一位演員還說幾乎現場就是周星馳在導演了,只是他沒有署名而已。這也是為什麼很多導演和他掰的原因。《大話西遊》裡面的一些經典台詞確實是周星馳想的,這些都有與他合作導演的採訪視頻作為依據。

接下來回答問題。《大話西遊》虛高嗎?要是以現在的電影評分要求來看當然虛高。就像《東成西就》8.7一樣。但經典之所以成為經典是因為它能經得起時間的考驗,這麼多年過去了人們提到香港喜劇還是會想起大話西遊,想起東成西就,裡面的經典橋段幾乎人人都知這不是沒有原因的,更何況這些經典作品於那個年代而言,劇情的顛覆演員的表演都是足以被人記住的,它們也許現在看起來不那麼好,特效也low有些笑點也俗,但再也不可能有周星馳的至尊寶,也再也不可能有張國榮梁朝偉林青霞王祖賢等大腕在一起那麼開心地胡鬧。如今的喜劇電影大量產出票房也不低,但可以看看20年後人們還記得幾部,現在的喜劇與從前的經典喜劇最大的區別在於,以前的喜劇是在創作段子並且它們的段子到現在也依然流行,而現在的喜劇大多是在堆砌早已被講爛的段子沒有什麼記憶點人們笑過便忘。《大話西遊》更能使人在笑後還能忍不住流淚,說它是喜劇中的精品並不為過。《大話西遊3》同樣的導演同樣的編劇,但韓庚的至尊寶更使我感受到了經典就是經典,因為它不可複製,就算這個年代特效那麼厲害拍電影也不缺錢但也無法超越。那是香港電影最黃金的時代,而這些經典作品創造的角色已經活在了看香港電影長大的一代人的心裡,所以我認為它們都值得這樣的高分。


關於電影票的事情 星星早就說過不存在誰欠誰的 要欠也是他欠觀眾的

其次電影重映沒有一次和周星馳有關 撈錢賣情懷和星星沒有任何關係

以上


的確虛高了。純粹是年輕人幼稚又傻裡傻氣的吹捧,當你成熟了,你會發現周星馳的喜劇之王才是好的愛情片


虛高不虛高,其實都沒什麼,都是個人感受,或者說,你可以說虛高,也可以說中肯。

不同人對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看法、不同的感受。也許某樣食物對你來說很美味,你提出了非常高的評價,但別人不一定覺得美味,別人品嘗後大失所望,可能會說你給的評價虛高了——但對你來說,那食物確實值得那樣高的評價吧。電影也是這樣。

豆瓣給的評分,並不是有特定的、詳細的標準衡量的,它只是不同人喜好程度的平均值罷了,有人喜歡有人不喜歡。評分高,只能說喜歡它的人多一些罷了。

而如果題主您只是想表達眾人過於「低級趣味」,還是您的品質內涵不知道高到哪裡去的話,您只是在宣洩您的個人情緒罷了。和給大話西遊高分的人一樣,都是在表達自己的感受和觀點。

不同人都有不同的感受嘛。您若是想要他人和您有同樣的感受,或是他人想要您也有同樣的感受,都是不現實的。附和他人而表達虛假的情感,這在心理學中被稱為「刻奇」(kitsch),是不被支持的。


你只要看一下沒和周星馳再合作的那些導演還有什麼大作品就知道電影的靈魂是周星馳

題外話 不單針對導演 儘管是很多星女郎 或是配角 能成為經典的都是靠周星馳 一大把 不舉例了


我先來猜一猜題主的年齡,應該是九零後,最起碼是八五後。

我覺得,如果題主讀大學階段是在1997年到2007年這十年間,肯定不會問出這樣的問題。

大話西遊拍攝於1995年,上映時並不紅。從97年開始,逐漸在內地大學和網路上流行起來。網路以及相伴隨的QQ也是從九十年代末開始流行的,在我印象里,大話西遊和網路的流行是同步的。大話西遊對經典的西遊記故事做了另類的解讀,又有愛情,又有時間旅行這樣奇幻的橋段,語言方面則是典型的周氏無厘頭,這樣的影片和九十年代末網路時代來臨時年輕大學生一代在氣質上非常的吻合。什麼樣的氣質呢?我覺得用 天馬行空 來描述這一氣質 是非常形象的。

我看這個片 至少是看了三十遍。都沒辦法不看,因為大學宿舍和臨近網吧的電腦屏幕上好像永遠都在上映大話西遊。好像每個人 都能複述裡面的台詞。大話西遊成了那一代大學生的背景和坐標系。好像離開大話西遊台詞,那時的我們都沒辦法開口說話。如果哪天我們吃飽了撐了沒事想寫回憶錄,回憶錄里是不可能沒有大話西遊的印記的,因為在某種意義上,它就是我們隨風而逝的青春。

十幾年過去了,回過頭來看,我覺得,大話西遊的至高無上的地位不是因為這個片真的具有至高無上的品質,而是因為這個片的流行一時。它不是因為品質而經典,而是因為流行而經典。

如今的我,已閱片無數。從品質上來說,大話西遊進入不了我的經典電影五十名榜單。當時曾經感動年輕學生的至尊寶和紫霞仙子的愛情,至尊寶的深情告白,現在只覺得是虛頭巴腦騙小姑娘的橋段。

但大話西遊有一點我覺得非常好,就是對傳統經典的顛覆,把耳熟能詳的西遊記以最具時代性的方式解構 重新又講了一遍,打動了年輕人。很多人從此有了自信 特立獨行的去生活。這一點,是大話西遊最偉大的地方。


那些說大話西遊放在現在上映評分頂多六點幾的人得了吧,電影行業是在原地踏步的嗎?現在去新上映一部二十年前製作水平的電影你覺得能得幾分。

電影評分就是要考慮時代背景的,不然你現在再去看看希區柯克的作品看?按照你們的想法我覺得會給零分吧?

西遊降魔錄是好,劉鎮偉現在是坑,但是拋開製作水平來說大話西遊的故事結構絕對是優於降魔錄的,星爺的故事線路很清晰直白,而大話西遊的故事線非常複雜,這是星爺和劉鎮偉合作而生的一部作品,取得了他們各自的優勢才得以成功。

作品的創作是要看受眾的,畫家潑了一碗顏料在畫布上可能並沒有任何深意,但是被喜愛的人看到之後可能就會有各種解讀。可以說這也是運氣的一種。

好或不好各有評價,你可以表達不喜歡,但是要把大話西遊拿出來批判一番的話那我是不同意的。


我挺喜歡這部電影的 但它還沒有到那種讓我看了一遍一遍又一遍的 就是因為微博qq上面那些矯情的幾句話幾張圖 一些跟風 就開始吵吵著亂七八糟的什麼 我的一個朋友就是這樣 今年一月份陪她看了一遍 昨天她來找我讓我陪她去電影院里看  ̄へ ̄

說她矯情 但是還不得不陪她再看一次

煩!!!

經典留在心裡就好了

跟風就沒意思了(ノ-_-)ノ~┻━┻


問這種問題的人不是壞就是蠢


是虛高沒錯,互聯網不發達的時候還沒有那麼多意見領袖,當年的北影絕對是中國電影界獨一無二的意見領袖,等到觀眾被「大話西遊就是好」這個印象洗過之後,到了互聯網時代豆瓣上線,誰還會給大話一個差評?這就是為什麼互聯網時代之前盡出高分片,不是現在人不會拍電影了,而是以前不講宣傳策略。你看《西遊降魔篇》好不好?豆瓣7.1,差點滑六。主要的原因還是觀眾並不具有理智評分的素養,大多都是跟風一波,我一直說一個觀點,如果把大話西遊從時間線上刪去,放下個月上映,評分能到六點幾你信嗎?


最喜歡星爺的《功夫》


說實話,大話西遊我看了至少三遍才懂,不是因為看了三遍懂了,是因為我愛了三年付出了三年的女友因為我不珍惜牽了別人的手。有時候你看不懂一個故事,不是因為故事表達的不好,而是你還沒有真正經歷過,看懂後,已是傷心人,我的她就像是紫霞,而我就是那個至尊寶,平時根本不會落淚的人,看到至尊寶死後在水簾洞說的最後那一句誓言,那其實就是我內心的想法,曾經有一個女孩子死心塌地跟著你,你沒有珍惜,當她離開了,你又追悔莫及,世界上最痛苦的事情莫過於此。前幾天我跟她告別時,她帶著他牽著手出現在我面前,我不僅想起來城門上的兩人,而我轉身離去不就是像一條狗一樣嗎。所以說,你沒明白不是電影的問題,是你沒經歷過,是你沒有設身處地的想過,僅此而已!


還是那句話:人與人的情感是不相通的,當他們為了一個影片呼喊哭泣時,我只覺得他們吵鬧。

所謂對撕只是從一開始表達自己觀點,說服別人的討論變成了宣洩自己的情緒和非得爭到一個勝利的混戰,期間還帶有著無關最初討論本身的攻擊。


分頁阅读: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