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能抵達的「世界盡頭」究竟在哪?

世界盡頭真的存在嗎,它又在哪裡?那裡是陸地還是海洋,冰川還是沙漠?也可能它就在你心底的某個角落,在你每天都會經過的地方。

3月26日00:00-3月31日20:00,螞蜂窩未知旅行實驗室和知乎共同發起「尋找世界盡頭」活動。在本問題下,你可以寫出你心中認定的「世界盡頭」,只要你能自圓其說,最終評定的「世界盡頭」須是旅行能夠到達並且旅行安全性可以保障的目的地。

你也可以為他人投票,選出最打動你的故事,使那裡成為真正的「世界盡頭」,也幫助該答題者開啟TA的「世界盡頭之旅」。

當然,除了撰寫答案,你也可以通過其他的方式抵達,世界盡頭傳送門【往返世界盡頭的機票+1萬元螞蜂窩旅行基金】&>&>&> https://imfw.cn/l/1701215

【活動規則】

在本問題下,我們將選取一個獲贊高且最受知乎用戶歡迎的答案,將之認定為真正的「世界盡頭」。

螞蜂窩將為該用戶提供前往答案中目的地的往返機票與1萬元旅行基金,助TA開啟一場「世界盡頭之旅」。

【特別說明】

  1. 最終評定的「世界盡頭」須是旅行能夠到達的目的地。若獲贊第一的答案無法通過旅行抵達,「世界盡頭」將自動替換為獲贊第二的答案,以此類推。
  2. 杜絕一切作弊行為,如若發現,將取消該用戶前往「世界盡頭」的資格。
  3. 如獲贊第一的答案中有多個目的地,那麼出行只能選擇答案中的目的地之一。
  4. 該活動最終解釋權歸螞蜂窩旅行網所有。


在這個地球上,還有另一個愛丁堡。它的名字叫做「七海愛丁堡」, Edinburgh of the Seven Seas.這名字聽起來好像《冰與火之歌》中的地名,但它是真實存在的,並且我覺得這裡就是世界的盡頭。

我知道七海愛丁堡這個地方的過程比較隨機。有天閑來無事,在谷歌地圖上用滑鼠一通亂劃,屏幕上藍色的大海中間突然出現了一塊島嶼,這島嶼在非洲與南美洲之間的南大西洋上,它的名字有些中二,我又從沒聽說過。

一、世界盡頭的另一個愛丁堡

這個名字中二的島嶼引起了我的興趣,立刻去google了一堆這裡的資料。發現這裡早就被人定義為「the world"s remotest island」.

圖:七海愛丁堡鎮上的歡迎標語。

七海愛丁堡有多遙遠?它位於Tristan da Cunha群島,是整個群島,乃至方圓2000公里內唯一有人煙的地方,雖然人口也只有不到300人(據實時是統計,人口為260人)。這裡是地球上最偏遠的永久性人類定居點,離它最近的其它人類定居點位於2173公里之外的聖赫勒拿島。此外它距離非洲大陸2400公里,距離南美3360公里,到達這裡的唯一方式是從開普敦乘船,經過六天的航行才能夠到達這與世隔絕的村莊。

圖:七海愛丁堡與其他人類居住點的距離。

圖:小鎮實時人口統計表,共9個家族,260人。

七海愛丁堡所在的島嶼是個火山島。小鎮坐落在一座名為Queen Mary peak的,海拔2000米的活火山之下。小鎮居於懸崖峭壁的下方,而火山則隨時有爆發的可能。

圖:火山下的小鎮。

正如前文所說,七海愛丁堡這座小鎮非常難以到達,只有從開普敦坐船經過漫長的航行才能來到這裡。而一年中,來自開普敦的游輪只會經過這裡9次,這也就意味著小鎮一年只有9次與外界接觸的機會。

圖:往來於開普敦與Tristan da Cunha間的船隻時刻表。

因為島上的碼頭很小,所以即使來自開普敦的大船來到了這裡,也無法駛入港口,只能停在遠處,由小艇完成乘客與貨物的運送。

圖:駛入七海愛丁堡港口的小艇。

二、「史上最成功的相親」和「回歸火山島」

如此偏遠的島嶼為何會有人類居住?這個問題困擾了我很久,在我能找到的僅有的資料中,我試圖勾勒出小島的歷史。1506年,大航海時代,葡萄牙航海家Tristao da Cunha在前往好望角的路途中第一次發現了這座島嶼,並以自己的名字命名了這片群島。3年後,這片島嶼首次出現在當時的世界地圖中。

圖:1508年Waldseemuller版本的世界地圖,出現了疑似Tristan da Cunha的島嶼,但因為找不到清晰版本,我不能確定。

圖:1570年Ortelius版本的世界地圖,明確標註了Tristan da Cunha,雖然位置不太準確。

因為地處歐洲前往印度洋的航線上,所以之後的數百年,總有船隻經過這座島嶼。1643年2月17日,荷蘭東印度公司的Heemstede號上的船員們第一次登上了這座島嶼,在這裡做了補給。此後,來自美國的捕鯨船也把這裡作為補給點。19世紀初,還有人在這座島上建立了貿易點,但至此仍沒有人長期定居在這裡。

直到1815年,拿破崙兵敗滑鐵盧,被流放在聖赫勒拿島。英國軍隊擔心法國人通過Tristan da Cunha前往聖赫勒拿營救拿破崙,於是在次年登陸Tristan da Cunha,並宣稱對此的主權。此時,島上已經出現了一些永久居民:來自蘇格蘭的William Glass一家四口以及一些單身漢。(Glass家族至今仍是島上的主要家族,在上文的人口圖中可以看到Glass家族至今仍有37個家庭成員)

圖:紀念英國軍隊登島的郵票。

1826年,又有兩名水手在島上定居,這時島上有六名男性,但只有上文提到的William Glass有妻子,其餘五人全是單身狗,男女比例極不平衡。一位途經這裡的英國公爵覺得這種男女比例非常不健康,於是以「獎勵一袋土豆」為誘惑,在聖赫勒拿島招募女性前往Tristan da Cunha,次年,公爵真的帶回了5名女性「志願者」,解決了島上單身漢們的婚姻問題。五年後的1832年,島上的人口躥升到34人,包括6對夫妻和22個孩子。當地人把這個故事稱為「The world"s first and most successful Blind Date」.

在這之後,世界上發生了一些大的變革,讓這座島嶼越來越淡出人們的視野。1861年,美國南北戰爭爆發,原本把Tristan da Cunha作為補給點的美國捕鯨船數量銳減;1869年,蘇伊士運河通航,原本需要經由這裡前往印度洋的船隻也不再光顧。Tristan da Cunha也逐漸變成了「世界上最偏遠的島嶼」。

1885年,島民試圖重新與世界建立聯繫,島上幾乎所有的成年男性一起乘船向西航行主動尋求貿易的機會,但出發不久就遭遇了惡劣天氣,還沒有完全駛出小島就遭遇了翻船,船上的15位成年男性全部在海難中失蹤。此時,島上的只剩下4個成年男性,其中還包括兩位七旬老人,男女比例反轉。

圖:1885年海難紀念郵票。

1867年,英國王子「愛丁堡公爵」艾爾弗雷德訪問了這座小島,為紀念這次事件,官方宣布島上的定居點更名為「七海愛丁堡」(Edinburgh of the Seven Seas)。一戰爆發後,英國放棄了對小島每年一次的物資補給,這也是歷史上七海愛丁堡最孤獨的時間段——連續十年沒有任何船隻造訪這裡,這座小島彷彿消失在地球上。

時間來到了二戰,英國軍隊為了監視德國潛艇在大西洋上的行蹤,在七海愛丁堡建立了秘密軍事基地。與此同時,軍隊建立了宿舍、辦公室、醫院和學校,這些也大大促進的小島的發展。戰後,島上甚至建起了魚罐頭工廠,1955年起,每年都會有一艘船往返於七海愛丁堡與開普敦之間,讓島民與外界交流成為了可能。1957年,新的「愛丁堡公爵」,菲利普親王訪問了七海愛丁堡,島民們為紀念這一事件,建成了「Prince Philip Hall」,現在這座建築是島上唯一的一家酒吧:信天翁酒吧。

圖:Prince Philip Hall/信天翁酒吧

圖:今天仍然能找到菲利普親王為其奠定的基石。

因為七海愛丁堡坐落在一座活火山山腳,所以時刻受到火山爆發的威脅。1961年10月,火山爆發,好在當時的七海愛丁堡已經有與外界聯絡的能力,經過近1個月的輾轉,島上264位島民全部被轉移到英國的南安普頓。英國政府希望這次撤離是永久性的,他們為島民在南安普頓建立的定居點,也為大部分島民找到了工作。

但是島民們好像無法適應英國的生活:他們無法忍受英國寒冷的冬季,並且普遍對流感病毒沒有任何免疫力.....島民們始終盼望重回到七海愛丁堡,英國政府堅持挽留,並組織了內部投票,最終投票結果為壓倒性的148比5。終於,在闊別七海愛丁堡兩年後,所有島民全部回歸島嶼。這也被視作英國移民史上的奇蹟:所有島民寧願放棄英國生活,冒著火山再度噴發的危險,也要回到世界上最遙遠的島嶼。

三、島上生活

我想要弄明白到底是怎樣的生活才會島民們如此眷戀,於是我開始嘗試了解現在七海愛丁堡的居民們的生活狀態。島上的生活非常簡單,打魚、養牛、種土豆是大部分島民的日常生活。

圖:島上放養的牛群。

整個七海愛丁堡只有一條公路、一座學校、一間咖啡廳、一家小超市、一片墓地、一個郵局、幾輛汽車。人口不多,島民們幾乎都彼此熟悉。

圖:世界上最遙遠的咖啡廳。

圖:2007年,七海愛丁堡有了第一輛公交,運行線路是把老年人從家中載至農田。

如果島上需要修建新的建築,那幾乎是全島人的大事兒。2012年,島民們決定修建一座「茅草屋博物館」,當時的工作場景是這樣的:

圖:小牛在圍觀。

圖:全村齊上陣。

圖:小朋友們來參觀學習。

圖:博物館建成了!

因為自然環境很好,所以島上的珍奇動物很多:鳳冠企鵝、黃鼻信天翁、大剪嘴鷗、南極燕鷗、海豹、鯨.....

圖:七海愛丁堡的鳳冠企鵝。

圖:島民們為他們最喜愛的鳳冠企鵝製作了公仔。

圖:島上的企鵝、海鳥與海豹和諧共處。

對於外來者,島民們很友好,也很樂於與這些遠道而來的客人們交流。他們甚至會和經過這裡的船員們踢一場足球友誼賽。

圖:島民們與新加坡貨船「De hong」號的船員們進行了一場足球賽,主場作戰的島民隊10比5獲勝。

七海愛丁堡有自己的官方網站,網站上會更新小島上的新聞。可能是因為島民的生活真的很閑適,所以新聞更新的很頻繁,這些「新聞」的畫風也很有趣 。比如島上每一位老人的生日,都是全島的大事兒。

與之對應的,每一位新生兒的降生和受洗也是全島的重要新聞。

當然,每位島民結婚甚至結婚紀念日也會被大篇幅報道。

「島上發現了三隻海象」,「艾瑞克父子打魚時發現了以前沒見過的魚」也是島上的大新聞。

四、世界上最遙遠的信與工作

七海愛丁堡有一家郵局,他們也會出版自己的郵票。這來自世界最遙遠的海島的郵票自然很受集郵者的喜愛,島上也確實在出售這些郵票。

今年是菲利普親王訪問七海愛丁堡的60周年紀念,於是我也買了一套60周年的紀念郵票和首日封,並且與在郵局工作的Iris Green(島上最古老家族的一員)取得了聯繫。想想這真是件很有趣的事兒,可能過上幾個星期,我就會受到一封來自世界最遙遠島嶼的信件。

半個月前,七海愛丁堡的官網上發布了一則招募信息,他們在面向全球招募英語老師與數學老師。工作的地點是七海愛丁堡的聖瑪麗學校,這所學校一共只有23名學生,3-16歲的他們被分成了五個班級。

圖:聖瑪麗學校的教室

圖:聖瑪麗學校的招聘廣告。

自從知道了七海愛丁堡這個地方,我就對這裡十分著迷。隨著了解的深入,我更加嚮往這座小島的生活。

也許,下次更新知乎時,我的身份會是聖瑪麗學校的一位數學老師。

完。


烏斯懷亞港口有一塊西班牙語牌子。

翻譯過來就是:世界的盡頭。

這裡是真正意義上的『世界的盡頭』。

烏斯懷亞位於南美洲最南端,南緯54°47』,距離南極洲900公里。

從這裡出發,乘船穿越德雷克海峽即抵達南極大陸。港口裡都是去南極的郵輪。

我也是為南極而來。原本對『世界最南端的城市』,沒有任何期待。

現在,卻總想『從頭來過』。

這是一個自帶BGM的城市

烏斯懷亞到處都是魯冰花。走在街上,會不自覺哼出節奏:『爺爺想起媽媽的話,閃閃的淚光魯冰花』。我一直都沒有想明白,為什麼爺爺要想起媽媽的話。

在世界的盡頭跑一次十公里

在很多地方跑過10KM。這一次最糾結。

雖然是南美盛夏,然而,這裡靠近南極。有一種寒冷,叫忘穿秋褲。然後我念了一句咒語:來都來了!

剛出門的寒風刺骨:

這個早上,在一個小時里分別體驗了:大風、小雪、大雪、雨夾雪、陰天、艷陽高照。

就是這麼隨意,就是這麼自然,自然而然。

太陽出來了。晨跑偶遇小夥伴,紀念下『世界最南端的奔跑』

跑完遇到這樣的湖面

世界最南端的中餐館

『世界盡頭中國餐廳』,這家館子的老闆是位東北大姐。她說每年回大連半年,在烏斯懷亞半年。他家的烤羊肉不錯。在這個地方,除了去南極旅行的中國遊客,生活在這裡的中國人不多。如果來了,可以支持下老闆娘的生意。

窗戶上這幾個字真不是我寫的。友情提醒:文明出行,不胡寫亂畫。

不容錯過的帝王蟹

這裡的帝王蟹異常生猛。3kg重的一隻,大概85美金。特別提醒的是:兩個人是吃不完一隻的。(飯量特別大的請忽略)整個城市也不大,一下午就能走完一圈,沒有幾條大街。吃帝王蟹是下圖這家Villaggio Restaurant,很好找。

世界最南端的燈塔

如果有看過『春光乍泄』,那一定記得這個燈塔。當年的張震還略顯稚嫩。如果去南極,一定會路過。不知道你是否會想起:『黎耀輝,不如我們從頭來過』

企鵝的城

因為靠近南極,這裡到處都能看到企鵝的形象。不論是店裡,還是牆上。

Last minute ticket

很多外國驢友來這裡,等南極的最後一分鐘船票。

這裡很多街邊旅行社有代理各個郵輪公司的船票。可惜最後一分鐘船票的照片找不到了。

世界最南端的郵局

你已經發現,到了這裡,啥啥都要加個『世界最南端的』。

這個郵局位於著名的火地島國家公園。可惜我去的的時候,那個著名的老頭不在。休假去了。這個老先生把自己的肖像做成了郵票。

而我看到的,正在蓋戳的,是他兒子。

在這裡,給那個你默念了很久的人,寄一張明信片,寫上:

『我在世界的盡頭,我在想你。』

『我在世界的盡頭,可惜旁邊沒有你。』

或者,郵寄給自己:

『我在世界的盡頭,下一次,不要只有我自己。』

『我在世界的盡頭,這一次,為了我自己。』

我寫了什麼?我帶了蓋了郵戳的空白明信片回來了。真的。

火地島的小火車

在烏斯懷亞邊上的火地島國家公園不容錯過。火地島國家公園的小火車更不容錯過。遇到下大雪的時候,那就是人品爆發了。比如,我。

還有,如果你下次去,記得給這個列車員說:不要憂傷,你比很多影視明星都帥。

世界上最長的公路的盡頭

泛美公路是世界上最長的公路,全長約30000公里。它的終點就在這裡。火地島國家公園有塊牌子:3號公路的盡頭。

我走過最長的路,不是套路,是3號公路,雖然只來到了它的終點。

國家公園走到最裡面,盡頭有個牌子

我當時拍的時候沒有意識到,這將是我一年後要去的另一個世界的盡頭。

那一邊是智利的彭塔阿雷納斯。

烏斯懷亞是我去過的小城裡面,最喜歡的一個。

這裡有巍峨的雪山、清澈的湖泊、放肆的陽光、狂放的西風。

最後,一定住一家有大窗戶的酒店。

它的餐廳,對著雪山。

就像這樣:

早飯,看著窗外,對著雪山。

慢慢吃

直到,忘記

忘記這裡是世界的盡頭


《Lonely Planet》「從小我們就聽過它,卻從不知道它在哪。」 (It』s the name we all knew as kids, but never really knew where it was.)

--------

我出生在中國的南方,在我小時候,媽媽常用「西伯利亞」來代指遙遠得不可觸及的意象。

後來,我發現英國人也有同樣的表述方式,而他們用來代指的詞語,是Timbuktu,廷巴克圖。

"My company may send me to Timbuktu!"

這句子並不是說公司真的要把我派到廷巴克圖,而是說公司要把我派到一個無比遙遠的、未知的地方。這大概就是「世界盡頭」的另外一種說法吧,正如Lonely Planet對它的描述:an end-of-the-earth allure(世界盡頭的魅力)

可能很少人知道,「世界盡頭」的廷巴克圖曾作為非洲的代表,差點成為「世界新七大奇蹟」的一員。

(如今的廷巴克圖)

傳說中的黃金城

1324年,馬里帝國國王曼薩·穆薩控制了廷巴克圖,並開始了「黃金朝聖」之旅,6萬名手持金杖的僕人隨同而行。據說,他在開羅沿途拋灑大量黃金,使得當地金價暴跌12年。自此開始,尼日河畔的廷巴克圖,這一名號與黃金的傳說一起流傳於世。人們都說,廷巴克圖遍地都是黃金,找到廷巴克圖,就等於找到了無盡的財富。

廷巴克圖,這個陌生的名字或許一定程度改變了西非的走向、世界的走向。

當15世紀末的大航海時代到來時,無數的歐洲探險家懷著對黃金的幻想,乘上那雙桅的、三桅的帆船,前赴後繼奔向大西洋、奔向西非、奔向尼日河、奔向心目中的廷巴克圖。然而這一切都是徒勞的,對世界地理有著充分了解的現代人很容易知道:由於尼日河瀑布的存在,從大西洋沿著河道駛到廷巴克圖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時間流逝,在大航海時代開始的三百年之後,歐洲探險家轉而嘗試從陸路深入西非腹地尋找廷巴克圖。

最早的探險家名為帕克,是一名蘇格蘭醫生,他在1796年受英國皇家學會派遣,從西非塞內加爾海岸向內地進發。

可是,帕克小看了這一趟旅程,在不斷遭遇當地部落的打劫之後,他差點死在尼日河邊。幸而,他被好心的奴隸販子撿到,帶回大西洋的海岸邊。

9年後,帕克帶著35名士兵再次啟程。這一次,幸運女神沒有再次眷顧他,在當地土著的攻擊下,35名士兵全軍覆沒,他也葬身在尼日河之中。或許,他的屍體曾經隨著河水漂流而下,經過自己夢寐以求的廷巴克圖吧……

1825年,英國人萊恩在瀕死之際找到了廷巴克圖,然而他被當地的圖阿雷格人殺死,自己沒能傳出任何信息(相關記錄被後來者發現)。

緊接著,法國人卡耶假扮成埃及穆斯林來到廷巴克圖,歐洲人終於認識了這座傳說中的黃金城:「這座城市一點也不特別,只不過是一群外表醜陋、用泥土砌成的房屋。放眼四周,景色單調,儘是灰黃色的流沙平原。」

此時的廷巴克圖經歷了摩洛哥人的侵佔和掠奪,早已不復從前。

歐洲人的黃金幻想就此破滅。

(繪畫中的古代廷巴克圖)

聖騎士劍與大航海之夢

二十多年前,當電腦系統還處於命令行的DOS時代時,曾有一款無比經典的遊戲,名為《大航海時代II》。

那時的少年,在每一個周末、每一個假期,操控著16世紀的帆船,從葡萄牙的里斯本出發,航行於全球的水域。

遊戲里,有一個尼日河邊的港口,名為廷巴克圖。如果在那裡進行大量投資,它會出產象牙,運回歐洲可以賣出堪比黃金的高價。

後來,從一本叫做《大眾軟體》的雜誌上,少年知道:在城市南邊的河對面,有一座舊房子,每晚凌晨兩點走進房子,神秘商人會賣給你一把聖騎士劍。

手持聖劍,天下無敵。從此,少年記住了這座城市,廷巴克圖。

二十年後,大航海時代出了一款手游續集,名為《大航海時代V》。

遊戲里有一個重要的篇章,名為「失落的黃金城」,講述的仍是廷巴克圖。這一次,廷巴克圖終於產出了黃金。

已經成為中年的少年,再一次為這座城市而興奮著,從廷巴克圖不斷運回黃金。

曾經的少年,跟千萬人一樣,已經變成辦公室里的一個輪子,日夜轉動。

然而,閑余之時,他總不忘變身成為背包行者,追尋著少年時縱橫四海的夢。

歐洲只有10小時的飛行距離,西伯利亞也不再遙遠。

廷巴克圖,卻仍在世界的盡頭。

(大航海時代II的廷巴克圖,右下角的房子有隱藏的聖騎士劍)

安拉的智慧和知識來自廷巴克圖

公元10世紀,廷巴克圖是北非游牧民族圖阿格雷人的一個季節性定居點。每年旱季,他們來到廷巴克圖的一口水井旁安營紮寨,雨季時便留下多餘的物品返回北方。這口水井由名叫布克圖的老婦人看守,她也會幫圖阿格雷人看守著留下的物資。1087年,圖阿格雷人在此建城時,習慣性的把它叫做「布克圖的家」,也就是「廷巴克圖」。

後來的廷巴克圖,是西非首屈一指的經濟首都、文化中心、宗教聖城,那是在公元14世紀至16世紀。

馬里帝國國王曼薩·穆薩的「黃金朝聖」,為廷巴克圖帶來了大量的能匠和學者。1327年,桑科雷大學建成,那是人類最早的大學之一。學者們在廷巴克圖講學。津加里貝爾清真寺也在此時建成,並成為廷巴克圖的標誌。

當桑海帝國取代馬里帝國成為西非霸主之後,國王阿斯基亞·穆罕默德再次對廷巴克圖進行大規模擴建。全盛時期的廷巴克圖擁有十幾萬人口,擁有著十幾所大學和120多座圖書館,它既是跨撒哈拉商道的交通樞紐、也是伊斯蘭教的學術之都,它留下大量的知識和文獻,至今廷巴克圖仍存有20萬份古代手稿。桑科雷大學最盛時容納了2萬5千名學生,人們從中東前來學習和交流,而桑科雷大學也秉承著自由開放的氣度傳播著歷史學、天文學、地理學、數學、醫學的知識。

那時,伊斯蘭學術世界可以與廷巴克圖並稱的城市,只有開羅、巴格達、大馬士革。

然而,1591年到來的摩洛哥侵略軍毀滅了桑海帝國,也毀滅了廷巴克圖。

城市被洗劫、財富被掠奪、建築被焚燒。人們成為奴隸,與無盡的財富一起被運回馬拉喀什。

廷巴克圖從此衰落。

作為曾經的全球經濟和學術中心之一,廷巴克圖作為非洲的代表,在2006年進入「世界新七大奇蹟」的最後決選。

可惜,在這次全球1億網民的評選之中,由於非洲網民佔比過少,它落選了……

(廷巴克圖的津加里貝爾清真寺)

戰火中的哭泣之城

2012年3月,馬里發生政變。同年4月,極端勢力佔據廷巴克圖,並開始破壞那裡的歷史遺迹。直到2013年1月極端勢力撤出時,存有數萬冊古代文稿的Ahmed Baba圖書館已被燒毀、14座陵寢被完全毀壞、2萬多件珍藏手稿從此消失。

2014年戛納電影節的金棕櫚獎提名電影《廷巴克圖》,講述了這段處於恐怖統治下的小城故事,表現人們無力與寂靜的反抗。

極端聖戰分子強迫居民遵從他們的「法律」:不能唱歌、吸煙、踢足球,要求女性圍頭巾,戴手套。電影的主角,原本幸福生活著的牧民Kidane一家,也由於恐怖組織的審判而家破人亡。

雖然如今廷巴克圖已被收復,馬里卻仍處於長期內戰之中。

2015年11月20日,馬里首都巴馬科麗笙酒店發生恐怖襲擊事件,中國鐵建集團三名高管遇難。

2016年5月31日,聯合國駐馬里特派團營地遭遇自殺式襲擊,中國維和戰士申亮亮遇難。

如今的馬里,是全球最危險、最不適合旅遊的地區之一。

而戰火中的廷巴克圖,也成為一座只剩兩萬人的小城,也許滿是飢餓的難民。

或許從地理角度看,前往廷巴克圖不再如同數百年前那麼困難。但對於遊客而言,它仍在世界的盡頭。

(電影《廷巴克圖》的海報)

廷巴克圖,這座無盡遙遠的小城沒有宏偉的建築、震撼的風景,它的美麗只存在於歷史的文本里、人們的幻想中。

但它仍是我作為一名背包行者的最終夢想:在凌晨兩點的廷巴克圖、在尼日河邊的古老土屋,尋找一個並不存在的神秘商人、一把並不存在的聖騎士劍。

那就是我心中形而上的,世界盡頭。

(廷巴克圖的地理位置)

====傳送門====

如果對這類戰亂之中的旅遊地區感興趣,也可以看看這個:

有哪些危險的旅遊景點? - 知乎


我來說一個,比遙遠更遙遠的「憂傷之島 」

首先感謝這個問題下關於七海愛丁堡的那個回答,讓我眼前一亮,原來世界上還有地緣這麼神奇的地方且有常住民,於是作為一個從小熱愛喜歡看地圖的好奇寶寶打開了VPN和Google Map(衛星視圖模式),開始搜尋大西洋和印度洋南邊是否還有距離大陸非常遙遠的海島,然後一個形狀奇特的凱爾蓋朗群島Kerguelen Islands引起了我的注意

左邊紅心是七海愛丁堡,右邊紅心就是凱爾蓋朗群島

這片島嶼屬於法國,1772年2月13日法國人伊夫凱爾蓋朗的船隊首次發現併到達這裡,面積6675平方公里,距離南極大陸約2000公里,地理上也劃歸為南極洲。距離最近的非洲馬達加斯加約3400公里,距離澳洲大陸有4000公里之遙,被稱為世界的盡頭毫不為過

GE上的3D視角

島嶼被切割成陡峭的峽灣和半島

島的西側是高地和冰川,一直延伸到海中,從諾魯瓦灣可以看到南極冰川一般的景象。

島的南側是高峰羅斯山,海拔1850米,google map上甚至還有羅斯山的攀登路線。

島的東側的莫比昂灣北邊是法蘭西港,衛星視圖上都能看到零星的房屋還有公路,甚至還有一個衛星測控站,這裡的常駐人口約一百多人,主要是科學考察人員。

據記載1772年,凱爾蓋朗的船隊到達時天氣惡劣大浪滔天,船上兩個軍官冒著生命危險登上島嶼,把記載著發現日期以及發現船隻名字的文件,幾塊鑄有法蘭西君主頭像的金幣塞進一個瓶子,用鉛封住瓶口,以此宣布對島嶼的主權,船員們同時鳴槍三聲高呼「國王萬歲」。

船隊回到法國,凱爾蓋朗向國王彙報:那是一塊如同天堂般的陸地,就好像是「南半球的法蘭西」,宣稱這片島嶼有肥沃土地,茂密植被,豐富的生物群眾和各類礦藏,甚至有黝黑的原住民。

謊言在第二年就被戳穿,凱爾蓋朗本人也深陷牢獄,直到1776年英國航海家庫克船長駛入這片海域並進行考察,用凱爾蓋朗為該群島命名並為他恢復榮譽,同時庫克船長也承認這片土地的貧瘠與荒涼,他原本更願意稱之為「荒涼之島」,這座島也被後人稱為「憂傷之島」,似乎來到這座島上,就意味著被世人遺棄~

島上氣候比較惡劣,受魔鬼西風帶影響,整個群島常年處於狂風肆虐狀態,潮濕多降水,暴風雨雪是家常便飯,年平均溫度大約是4攝氏度,居住環境惡劣。

這裡最早的居民是一些海上船難者,最後僥倖獲救的遇難者描述他們的生存手段:靠獵殺海象獲得肉類,靠他們的皮毛取暖或搭建棲身所,除此之外還有信天翁的蛋可以選擇,維生素C只能靠島上的一種野生甘藍。隨後捕鯨船是這裡的常客,為了熔煉海象脂肪島上僅有的森林被砍伐殆盡,直到20實際中期法國在這裡建立氣象站,宣布法國的南極行政區成立,開展捕撈業,同時這裡成為科學家研究原始生態的最佳選擇。

從1994年開始,政府開放南印度洋四島的旅遊,從留尼汪島出發,包括克洛澤群島,聖保羅島,阿姆斯特丹島和凱爾蓋朗群島,但每年僅有4次,而且對遊客人數進行了嚴格限制(每年不超過百人),價格也非常昂貴,普通艙位8670歐元,單人艙翻倍,全程大部分時間住在船上,會視天氣情況讓遊客體驗在阿姆斯特丹島和凱爾蓋朗群島的居民常駐點住宿,更多信息可以參考網站:http://www.taaf.fr/Participation-a-une-rotation-australe-du-Marion-Dufresne

最後補充說一下上文所述的另一個島聖保羅島,先看衛視視圖,眼前一亮有木有!

聖保羅島

聖保羅島非常之奇特漂亮,距離凱爾蓋朗群島約有1000多公里,這個因海底火山噴發而形成的島嶼,噴發之後形成的破火山口剛好高出海面,卻又留了東部一個缺口,形成奇特的火山口海水湖(其實準確說是海灣)

先介紹這麼多,歡迎知友們補充:)

文中照片來自Google Map,侵刪


我到達過的世界盡頭應該在冰島,其實冰島再往北還有格陵蘭還有北極。但是格陵蘭北極距離普通人好像都比較遙遠。

今天我們來說說冰島的西部峽灣。

就是地圖上這個向怪物爪子一樣的地方。

冰島的西部峽灣一般都是夏天前往,冬天的時候由於氣候惡劣,降雪等原因,道路不是很通暢,因此去過冰島的人都很少有去過西部峽灣的。

首先我到達的是冰島小鎮Flateyri

一個炒雞小的城市,有多小呢?

谷歌地圖上放大到最大就這麼大。

我們在跟旅店老闆聊天的時候(因為我們的行程是在西部峽灣待3天,Flateyri在峽灣的中間,所以是把這個地方當成中轉站的),問老闆當地有什麼特色,老闆就介紹了一下周圍的景點,還說:我們這裡有鱈魚呀,哎呀,我兒子就是專門捕魚的,要不我送你們一條鱈魚吃吧?我們當然欣然接受了。。。

於是。。。

我們用鱈魚做了一盆酸菜魚。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驚不驚喜!意不意外?

是不是感覺有點奢侈?

因為同行的小夥伴帶了一包酸菜魚的料,於是就想到了用鱈魚做酸菜魚。

當然鱈魚很大啦,剩下的鱈魚我們還做了香煎鱈魚以及鱈魚粥。(傲嬌臉)

說完吃的該說說玩的了,這個小鎮很小,但是附近好玩的實在是太多啦。

當時在西部峽灣呢其實是為了看這種puffin鳥。

老闆跟我們說了一個地方,並且告訴我們:one hundred percent can see puffin,於是我們往返差不多開了14個小時的車,結果我們沒看到,微笑臉,還好冰島夏天是極晝。後來查了一下我們在的8月份,氣溫比較低,可能就飛走啦,萬幸的是,我們在黑沙灘看見了。

不過老闆說的那個地方雖然沒看到puffin,但是我們去了並不後悔。

為什麼呢?

看我的定位...最邊緣應該沒錯了...

被國家地理譽為全球十大看海景懸崖的經典位置。

直接上圖吧。

這是那處最邊緣的一角,真的很美。

被國家地理譽為全球十大看海景懸崖的經典位置。

看見遠處有沙灘了么?那是黃金沙灘.重點是沒人,一個人都沒有。最後我們去浪了一圈,放飛了自我。

再來看看沿途中的美景吧。

哦對了,這是Flateyri,就是這麼大的城市...不對,小鎮子。

這是路途中經過的一處峽灣,很漂亮。

這是全景

隨便一個地方就很漂亮

離Flateyri不遠的一處小農場,很有世外桃源的趕腳。

航拍一張

沿途

沿途的瀑布

這個地方叫游泳池...我也不知道為什麼會叫這個名字,泳池是人工建的,但是水都是天然的溫泉水,差不多離Flateyri 2個小時的車程。

再送一張極光照!

點個贊吧!


茫崖。冷湖。

我去過的地方里,說這倆是「世界的盡頭」當之無愧。而且總覺得這兩個地名很特別,從字面上就能想像出那裡的樣子,簡單粗暴又不失詩意。

地球是球型,球的盡頭是什麼?

無論這是哲學問題還是科學問題,我都不知道答案。

但是去了兩次茫崖以後,我想世界的盡頭差不多就是——什麼都沒有。

無盡的地平線。

卻並不枯燥——無盡、地平線,也可以有多種花樣。

鋪滿碎石子的戈壁:

堅硬泥殼的戈壁:

鹽湖:

鹽灘:

鹽丘:

鋪滿了晶體的古老湖床:

雅丹:

從無盡的雅丹中穿過:

陸地上也可以波瀾壯闊:

全身每個細胞都能感受到的澎湃:

甚至可以從水面上穿過:

春暖不會花開,秋意也無緣綿綿。

在這樣的路上奔跑,總是會哼起「How many roads must a man walk down ,Before they call him a man 」

無論什麼季節,這一路幾乎都是同一個樣子。

除了沙暴:

以及泥雨:

年輕的時候張口閉口風后面是風,天空上面是天空,如果不是在世界盡頭一般的地方親身經歷,哪能相信原來風可以這麼瘋,天空一點都不空。

狂暴的呼號、撕裂的咆哮、凄厲的嗚咽,遠方有,近處也有,左邊有,右邊也有,剛才還在左邊的突然又跑前面去了,剛才還在後面的一下子又躥到頭頂去了。沙子打在車身和玻璃上,密集的響成一片,混合著排山倒海的風聲讓封閉的門窗形同虛設 。 我非常信任我的車。不時尚不新潮,但是身姿低矮,風阻係數漂亮,超過1.6噸的自重,陪我走過萬水千山從沒出過狀況。此刻它卻成了一個壓抑混亂的聲音籠子,又有一個巨人,拿著這個籠子沒頭沒腦的搖晃——比聲音更可怕的是側風——總有一隻無形有力的手在搶方向盤。

你為什麼要去冒險?

就為了看一眼世界的盡頭?

對面來一輛車,都能讓人歡呼雀躍,至少前方不是地獄。

天黑很久才到住地,原來是荒蕪世界中燈紅酒綠的所在。(關於茫崖,我的另一個回答:如何看待新聞青海茫崖50多年前遇難者遺骨 或為巴中人李中華? )

披星戴月再出發,日出時拍兩張照片,發朋友圈告訴大家我還好。

卵地方毛都沒有,卻有信號。

這信號讓你有勇氣繼續前進。 中國YD你是有多屌!(這絕壁不是廣告)

二入茫崖,離第一次去間隔兩年,感覺路上的每顆沙我都認識。

我想無論經過多少次,看到的都將是老樣子。

不會起高樓,不會變桑田。

也不盡然,茫崖的旁邊就是冷湖。

一座在荒漠中突然降臨,又突然死去的城市。

大概2006、07年,打WOW當替補等待的時候很無聊,喜歡漫無目的的看谷歌地球,某次無意中發現了荒漠中一片巨大的廢墟,又搜了看了很多關於冷湖的消息,一直魂牽夢繞的想看看。

冷湖,這個方圓幾百公里的不毛之地,生命禁區,歷史上未設行政建制。1954年地質隊進入冷湖地區進行勘探,發現石油構造,人員陸續增加,從此寫下了開發、建設冷湖的歷史。1958年石油工人冷湖會戰,1959年冷湖成為全國產量第四大的油田,約佔全國原油產量的12%,來自全國各地的數萬拓荒者來到這裡定居,1959年建立冷湖市,此後撤市設鎮,1992年設立冷湖工委、行委,相當於縣級行政區。1991年青海石油局搬遷至敦煌,冷湖就開始大規模衰敗。【這段複製自百度百科】

現在完全無人居住,徹底廢棄(這裡說的是老冷湖,也稱老基地、五號。目前冷湖行委駐地新冷湖鎮,距離老冷湖十公里左右)。

先上一張網上找到的廢棄後的老冷湖衛星照片,大家感受一下:

曾擁有過一個城市所該有的一切:學校、電影院、貿易公司、公交、醫院、銀行、餐館兒、旅店。。。三十多年時間裡,這裡生活的和在這裡降生的幾代人,他們有很多故事,和我們的成長太過不同的故事。以下是網上搜來的冷湖人寫的博客或者帖子,對大家了解這個地方很有幫助。(侵刪)

冷湖五號-衣食住行-石油人冷湖的記憶_Phevos_新浪博客青海冷湖五號_地下流行_新浪博客

這是一座壽命只有30年的城市,廢墟中到處都是鞋靴鍋碗, 多少人來了又走了,多少火燃了又熄了。

故事有千百種開始,有千萬種進行,但是在這裡,只有一種結局——被風侵蝕,被沙掩埋 。

寸草不生的大漠,因為人的到來而喧囂繁華,又因為人的離去而回歸沉寂 。

愛過!

坐在廢墟上看夕陽,腦子裡反覆唱著《太陽》

「你看到沙洲漫漫點點荒綠,你看到一個人變老然後死去」

他們走之前一定喝了很多酒,廢墟里除了殘磚最多的就是酒瓶子。 幾乎每間房子里,都能看到成堆的酒瓶子。

瓶子里的江湖故事,已隨人而去,只留下破碎不堪的舞台,在這塗炭荒原的中央,在被時間摧成粉末之前,供人憑弔和遙想。卧槽理工狗寫下這些 ,自己都覺得矯情。但到了這樣的地方,必須允許矯情一次。

------------------------------------------------------------------------------------------------------------------------------------

茫崖和冷湖都在青海省海西州。

茫崖有四條公路(四個方向)可以到達:

敦煌經G215、S305。(這條路會經過冷湖)

G315青海德令哈方向。

G315新疆若羌方向。

青海格爾木走格茫公路。

以上四個方案,除了新疆若羌方向我沒走過,其他都走過一兩次(2014、2016年),路況都很好,底盤貼地的跑車也能開。G315有新老之分,從小柴旦直接往西到西台吉乃爾湖為新G315,路況超好。新G315北邊,魚卡到西台吉乃爾胡的道路為老G315,網上有不少幾年前的帖子,反映該路段被沙漠掩埋,無法通行。目前路況如何不得而知。

茫崖有三個,互相相距不遠。導航的話,目的地最好輸入茫崖行委或者花土溝鎮,這是個大鎮,燈紅酒綠鶯歌燕舞,甚至還有機場。住宿便宜而且乾淨衛生,選擇也很多。另外兩個茫崖特別是老茫崖無法住宿和補給。新茫崖鎮沒去過,網上了解其遠不如茫崖行委繁華。

冷湖有兩個,一個是新冷湖鎮,另一個是廢棄的老冷湖(又叫老基地、五號),附近還有一個廢棄的小鎮叫四號。新冷湖鎮為冷湖行委駐地,很小很小的鎮,只有一個快捷酒店檔次的賓館,條件不錯,國慶期間房價也才130,其他就是小旅館了,不推薦。上文中廢棄的老冷湖在新冷湖鎮北偏東方向十公里左右,公路可以直達,有岔路可以開進廢墟,但是廢墟中部分路段塌陷,最好不要駕車深入。廢墟很大,我去的那次活動範圍非常小,不敢走太遠,怕天黑迷路。一定一定要注意安全。叫天天不靈叫地地不應的地方!!!!

冷湖距離茫崖290公里。中間經過大風山,風景獨特。

茫崖附近的多處勝景無以倫比,時間不夠,兩次都沒去,網上可以搜到,注意安全!

德令哈旅遊見我另外一個回答:國慶節去德令哈旅遊怎麼樣? - 知乎

重要提示!!!!

重要提示!!!!

重要提示!!!!

冷湖附近很多雅丹地貌,號稱這個星球上最荒涼奇特的區域。正在開發中,2014年去的時候沒有正規鋪裝道路,不要輕易駕車前往景點。

荒漠區域行車一定一定一定要注意防止疲勞駕駛!有很多路段的公路都幾公里幾十公里不拐彎!某些路段某些時候有強烈的側風!路邊停車一定一定一定要注意選好位置,不要擋住正常行車道,因為來往車極少,路又很好,所以車速都超快,司機在突然發現意外的情況下來不及做出適當反應。並且停車不要停在坡頂!不然來車無法判斷坡對面是否還有來車,非常不安全!當對面一側已經有別人停車的時候,要遠離他,留出足夠的行車道!

路邊停車切記切記切記車輪不要離開路基!會陷車!陷車!陷車!出不來!出不來!出不來!前文說手機信號好並不是指全程!很多路段完全無信號!半天沒有路過的車輛!陷車等於完蛋!

不要學我!你沒有我的運氣!我遇到了三位菩薩心腸又天生神力的甘肅好人才得以脫險!

另外,不要太相信你的眼睛和感覺,在荒漠上,看著近,實際上遠得要死。

一定要合理安排停車觀景的時間,不然天黑到不了目的地會很危險。

比如下圖,從公路走到水邊來回要一個小時不止

——————————————————————————————————————

考慮到大家的流量,大部分圖都沒有放出。

關於茫崖、冷湖附近公路的回答在這裡:有哪些絕美的公路? - 知乎

其實沿途還看到了很多幻覺一般的景象,無法言喻,嗯,去了你們就知道了。

以上

除了一張衛星圖,其他照片都是我拍的。文字部分從以前的帖子里東拼西湊。請勿轉載。

第二次去海西州時拍的視頻:

視頻封面海西—在線播放—優酷網,視頻高清在線觀看視頻

再賤


世界的盡頭,時間會倒流,那個地方叫紐埃。

我要開始表演了!你們看!

地球界是圓的,所以在地理上,我們很難找到一個盡頭。

就像一個圓潤的胖子,只有直徑,但沒有身高。不信你們看下圖,是不是很有道理。

我們能到達的世界盡頭在哪裡?我想每個人心裡都有一個答案。但我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先問了自己這麼一個問題:
「世界的盡頭,對於我來說,是什麼意思?」
我想了想,應該是:
「在那裡,有我最想要的生活狀態。」

所以世界的盡頭,未必是地理上的概念,也可以是一個人心靈上的概念,通俗一點的話來說,當我們在尋找世界盡頭的時候,我們也在尋找一片心靈上世外桃源。

所以我心中的世界盡頭,是這裡,一個人口兩千人的島國,在紐西蘭的旁邊兩千公里,如果不放大了看,你幾乎不會注意這地方,它叫紐埃。

作為一個象徵著世外桃源的世界盡頭,景色不能差,紐埃的畫風這樣的。

哎…感覺大溪地,斐濟,好像也是同樣的畫風,但這裡勝在人少啊!一年都頭看不到多少遊客,氣候舒適,環境絕對算得上是人類的修仙勝地了。

環境好當然遠遠不夠,這裡氣氛也是極度安詳,作為一個人口稀少的島國,自然犯罪率也是極低的,說得直白點,幾乎沒有……凡事到過那裡的人都說島上的人太好了,你遇到點什麼事兒各種出來幫(可能也是太寂寞了)

紐埃作紐西蘭國的親兒子,每年都會獲得來自紐西蘭的一大筆補貼援助,人人安居樂業,犯不著偷雞摸狗,環島公路總長70公里,在這麼個地方,你犯了啥事兒街坊鄰里都會知道,犯不著啊,又沒什麼地方可以花錢。

那生活質量如何呢?還真不差,全民醫保,教育免費,吃的話…如果左右遊客你沒錢…那…那你只能吃吃海鮮去了。

少年,如果你身懷釣魚和捕獵技能,那這裡就是你的天堂。

在國內可以賣到上千的椰子蟹,如果你不想去買,那你可以親自去抓。在這裡不得不講個故事了:

在紐埃,據說居住著一個中國人,當年他被人忽悠到紐西蘭打工,沒想到一不留神,被人送到了紐埃,他當時以為紐埃就是紐西蘭,上島之後才知道被騙了!大意了!然後一臉懵逼的在島上開始求生活。

當時窮啊!買不上東西吃啊!怎麼辦呢!只能每天都跑去抓海鮮,抓野雞,當然現在已經有房有車了,據說那老大哥,當年最開始,就是自己抓海鮮度日的。

(咱中國人就是牛逼……出門只要帶張嘴,會動手,走哪兒吃哪兒。)

(是的,就是這個老哥)

事實上,很多當地人也是這麼乾的…

當然,如果你懶,不想自己動手,也可以,他們還有自助餐…各類海鮮牛排隨便吃,50紐幣,大概兩百多人民幣的樣子,這食物的新鮮度,幾乎不用懷疑,全是最新鮮的,不是國內同價位自助餐可以比擬的,吃一會兒累了,轉頭欣賞一下大海……嗯,完美。

整個島嶼,除了吃住,你幾乎感受不到什麼消費主義的氣息,自己動動手就有的吃,風景如畫,治安完美。如果能到這個地方,帶一雙跑鞋,一本電子書,自己的另一半,偶爾跑個步,逛下岩洞,游游泳,我想已經不能再完美了。

當然,如果你一定想花點錢,也是可以的…

你可以花錢……買錢……可能是這個國家幾乎沒什麼工業化,也實在想不出賣點什麼東西給遠道而來的客人,他們選擇了……賣錢……這尼瑪也太偷懶了……但他們的錢還是有點意思的,比如是這樣的。

這樣的……

還有這樣的……

(好想去這個世界的盡頭抓神奇寶貝)

不行了,這個世界的盡頭畫風歪了。

嗯,好了。

這就是我心靈的上的世界盡頭,紐埃,他遠離塵世,風景優美,生活質量有保障,沒有什麼生存壓力,還有萌萌的貨幣。

我希望有一天我會帶著我愛的姑娘到達這個世界的盡頭。
紐埃位於世界日期變更線的右側,而要去那裡只能從紐西蘭過去,紐西蘭又恰好日期變更線左側。這就很神奇了,如果你2號從紐西蘭起飛,在紐埃陸地的時間是1號。

所以我連台詞都想好了,在飛機上時,我會對她說:
「我會一直愛你,每一個明天都像今天一樣愛你,每一個今天,都像昨天一樣愛你,永不減少。」

當飛機跨越日界線著陸時,我會告訴她:
「你看,我對你的愛,讓時間都倒流了。歡迎來到世界的盡頭,紐埃。」

wb:平凡的尤物先生


謝了個邀。

地球是圓的,所以沒辦法說哪兒是世界盡頭。除非就是南極北極這兩個地方或者別的那些偏遠人跡罕至的孤島之類了。

如果要從廣義的「世界盡頭」來講,之於自己的出遊經歷,會讓我有世界盡頭的感覺的,是因為到了極盡孤獨只剩自己一人的地方里。

我曾有好幾次有這樣的體驗。

一次,我去到了沙漠里。

那天天氣非常好,艷陽高照,我從沙漠邊際往裡走。

那是我第一次認識到沙漠的「大」,一座一座沙丘,看著挺近,但走過去才知道距離的遙遠。

我往裡走了大概一個小時,沙漠邊界上的帳篷和一些駱駝群才失去了蹤影。

那時因為是大中午,雖然是一個人背著登山包,走在空曠無人的沙漠里,心裡卻只充滿了興奮跟好玩的念頭。

一到某些高聳的沙丘上,我就把背包直接往下一丟,然後一整個人助跑,翻滾下去。

玩得特別high

走得累了,我坐在沙丘上,喝了幾口水,歇息一會兒。突然之間,真的是突然之間,天竟然黑了。

完全沒有任何徵兆的就黑了,而且不止黑,還打雷!

說實話,沒有在沙漠聽過打雷聲的,你都不要先說自己不怕打雷聲。

以前我也覺得,打雷這種,應該只有小女生才會害怕的吧,那一刻,我卻打心底覺得,雷聲好可怕。

完全置身於浩瀚的沙漠里,獨自面對雷聲。

然後...下起了雨。

第二次,是去到了賀蘭山脈的河谷里。

同樣是晴光萬丈的中午,我走了進去,

賀蘭山的既視感是這樣的:

裡面一片荒蕪,光禿禿的都是岩石。

因為就一直沿著河谷往裡走,大概往裡面走了半個多小時,手機信號就已全無。

裡面沒有任何聲響,偶爾傳來幾陣風聲。山上的石碓,也會偶爾突兀長著一棵光禿禿的樹。

天氣好,給了人很多安全感和信心,雖然沒有任何信號,但也還是沒有覺得可怕。

我說這句話,就預示著,天氣即將不好。

豆大的雨點打了下來。

轟隆隆的雷聲傳來,抬頭一看,是這樣的:

那一刻,你會明白什麼叫真正的...絕望。

真的是感覺自己被丟到了世界的一個旮旯角落裡,

孤獨與恐懼襲來。

然後開始往外跑。

最不幸的是!

還崴到了腳!

還好沒有扭得太嚴重, 一蹦一蹦往外跑。

最後在接近河谷出口的地方看到了:

第三次,來到了甘肅的扎尕那。

扎尕那這個地方,可算是真正在很多驢友,特別是外國驢友眼裡是「世界的盡頭」。

它的既視感是這樣的:

這裡的山脈有著西方魔幻世界的風采,將整個村子包圍在群山之中,四周峭壁聳立,直接隔絕孤立,自成一個世界。

我去的那幾天,適逢雨季,雲霧繚繞。

其中有一天,一上午的天氣都好得很,可到了下午,竟下起了傾盆大雨。這可不好玩,我還打算去爬另一座更高的山看日落的。
在四點鐘的時候雨停了,我穿好衣服帶齊裝備準備出門的時候,又下起了大雨把我打了回來。
天台看出去,外面的山一片仙氣瀰漫,等來等去等不到雨停,最終還是咬了咬牙撐著雨傘背上單反往外走。那時已是接近傍晚六點鐘。


雨慢慢變小直至停了下來,也給了我足夠的底氣繼續往山上爬,雖然這一路泥濘,山石四處,非常難走。
道路的一側是一處山溝,由於大雨傾倒,讓河谷里的水洶湧奔騰,那急促的水聲配上漸暗的天色,真有森森的感覺。

天色已逐漸暗了下來,這讓我也不禁心生焦急。拿出手機看了一下,還在信號區內,狠了狠心繼續往上爬。終於在八點鐘的時候爬上了一處草甸,抬頭一看,幾座仙山毫無遮攔地顯現在眼前。

我丟下雨傘和單反包,四處跑,找各種角度,欣賞,然後拍攝。
一個不留神半個多小時過去了,天黑了下來。
最要命的是,重又下起了雨。

撐起雨傘抱著單反往回趕,這雨越下越大可就麻煩了。
天黑了下來,我打著手機閃光燈趕路,這四下無人的已經夠恐怖,為防再次崴到腳我只好克制著走。
突然間一個拐彎,前面三十米有一隻不明物體在樹叢下。
通體黑色,只有脖頸處是一圈白色毛髮。正直立起來在樹下。

我頭皮一陣發麻,立馬先關掉了手機閃光燈,靜立不動。
第一個念頭是,我沒帶三腳架,少了自衛的東西。

天完全黑了下來,我只能模糊地分辨出那是一隻動物。
「熊貓?呃,排除。」
「熊?挺像的,可是甘肅應該沒有熊吧。」
「野狗?這麼大的狗我要掛在這裡了嗎?」
也有可能是別的我尚還不知道的山中動物。

我慢慢蹲下去,拿起了一塊趁手的石頭。
我也不知道自己當時為何心那麼大,我就這樣靠山路另一邊慢慢走了過去想先認清是什麼動物。
一步,一步,一步,它還是沒動。

最近時離那動物只有幾米遠,因為下雨加上天完全黑了下來,沒有看清楚。我慢慢超過了它之後就往山下跑...

後來想想,應該是一頭氂牛...

第四次,跑到草原深處去拍星空。

在當地雇了一名司機,載著我到草原內里去,看鹽湖,拍星空。

草原的浩瀚也是得親身進去之後才能體會。年輕的我對範圍沒有概念,沒有想到的是,開車都需要開幾個小時,才到達目的地。

所以到了目的地時,已經夜晚六七點鐘,我扛著三腳架和相機,因為汽車下不去,所以跟司機約好在原地等我,等我回來時再給電話。開著汽車的遠光燈,到時我循著燈光就能找到汽車上來。

然後我就下去了。

可能北方的落日比較晚,剛到那裡時太陽還沒完全下沉。

沒有想到的是,從草原走到鹽湖邊,再從鹽湖邊走到鹽湖中間,竟然花了我差不多一個小時!

我開始拍照。

雖然漫天繁星,但我還是不夠滿足,想等到銀河顯現,於是一直拖著沒有離開。

後來等了實在太久,那一晚的月亮太大,估計得等到深夜月亮才會下沉。看了一眼手機,已經十點多。

於是想想就算了,往回走。

沒錯,我迷路了。

然後我打電話給司機,沒有想到...沒信號了。

我朝著內心以為的方向一直往外走,一座座草甸聳起,怎麼走也看不到邊界。最要命的是,隱約之中還聽到了幾聲狼叫。

這下真的是走到了世界的「盡頭」了...

還好,大概又走了半個小時後,手機開始恢復了信號。

於是打電話聯繫司機,司機把遠光燈打開,然後指引我怎麼走。

重點是我根本就分不清他們牧民所說的東西南北...在我的世界裡只有前後左右...

司機問我在什麼方位,我直接跟她說:我在月亮的下面...

還好低頭一看,三腳架上帶著一個指南針,最後,在司機的指引下...總算是逃出生天。

那天,在我頭上的月亮是這樣的:

The end...

這就是我作死去到的幾個「世界盡頭」。嗯...差點真的是我的世界盡頭了......

草原,深山,沙漠,河谷。越往自然的深處走,越能發覺自己作為單獨的人類來講是多麼的渺小。

但這好像並不會讓我有多麼覺得可怖,甚至讓我拳拳上涌的,是日後要去到真正的人跡絕滅的地方的決心。

立個flag,待去到更盡頭的地方,會回來繼續更這個帖子。


謝邀。或許提到「世界盡頭」,你們想到的都是南美阿根廷的著名小城烏斯懷亞吧。15000年前 Y染色體M3這一支遠古人類踏出美洲大陸,最終在南美的盡頭再也無法前行,於是如今人們紛紛認為這裡就是世界的盡頭。

可是你們有沒有想過,這一支古人類中,還有一部分人,他們沒有選擇往南,而是一路向北,去往北方苦寒之地,他們同樣被阻擋在了地球的最北邊,那裡同樣也是世界的盡頭。呃是的你們都猜到了,這就是我如今呆的地方——加拿大。在加拿大有很多至今荒無人煙的地點,命名也非常古怪,取自原住民留下的名字,很多地點風景美到恍若隔世,於是其中一些被開發成了國家公園。是的,這些加拿大的國家公園,就是我去過最接近世界盡頭的地方。

至少,論自然環境的純粹,論與世隔絕的荒涼,這些國家公園比烏斯懷亞那個人潮湧動商業化嚴重的小城,要配得上世界盡頭多了。

論我去過的世界盡頭級景區,首推納汗尼國家公園(Nahanni National Park)

這個國家公園被稱作「擁有時間之前的土地」,這種形容是不是逼格爆表?在這裡你會覺得好像來到了指環王中的中土世界。

其中的維吉尼亞大瀑布(Virginia Falls)是加拿大著名的尼亞加拉大瀑布的兩倍高。

因為實在是過於與世隔絕,畢竟它還是屬於原住民的自留地,也就相當於自治區吧,要想進入這個納漢尼國家公園,你只能乘坐直升機或水上飛機,需要提前預定。這也是為什麼很少有人去過這裡的主要原因,一般人怕花那個功夫,也不願意掏錢感受下真正的自然美景。

於是這就帶來了一個好處,在這個公園裡,你永遠不會見到國內景區那種紅旗飄飄鑼鼓喧天的既視感,甚至連黃石、班芙這些北美著名公園車輛滾滾的場景也見不到。在那一大片的原始地區,無論你徒步跋涉在苔原之上,還是架起皮划艇泛舟於溪澗之間,除了嚮導和你的旅行隊友,你基本不會看到其他的活人。

納漢尼地區最早為人所知,是在19世紀末,當時附近的育空地區的淘金熱進行得如火如荼之際,有冒險家試圖沿南納漢尼河進入育空地區。他們當中一些人的離奇死亡使這片地區留下了種種的傳聞與傳說,也留下了如「無頭溪」(Headless Creek)、「死人谷」(Deadmen Valley)等地名。「納漢尼」這名字本身也是來自土著的語言,意思是靈魂。我曾經和朋友在無頭溪用kayak漂流過,一個下午時而劃划槳,時而在水流中靜靜漂著,感受著暖暖的陽光和山澗間微微寒風的混合體驗。

如果你們也想去見識一下……我提醒一句:去這個國家公園最好的時間是夏天。因為氣候相對比較適宜,白晝時間也很長,可以看到許多奇特的地質景觀。另外還有一點,因為只能乘坐直升機(或者很貴的小飛機)進入,所以身上攜帶的物品有限重,建議輕裝上陣。這個公園主要的觀賞方式是乘坐直升機盤旋俯瞰(但是我覺得意思不大),另外也可以像我一樣,深入內部,在裡面的溪流進行皮划艇漂流。納漢尼景區的魚類資源極為豐富,在這裡一張釣魚證就可以釣魚(雖然理論上說你沒有證也根本沒人查得到你,畢竟實在太荒涼了)。

總之,對我而言,納漢尼國家公園最大的體驗就是原始,與世隔絕,基本上除了同行你不會看到其他人跡。

另外納漢尼國家公園離西北地區的首府黃刀市非常近,如果是冬季去的話,可以先去黃刀看極光坐狗拉雪橇再趁飛機去納漢尼國家公園。

說到黃刀,也是另一個著名的風景點(是一個小城不是國家公園),那裡是看極光的好去處。曾經也是一個人跡罕至的地方(從它的名字Yellow Knife,你就可以猜到這裡過去也是個原住民的部落所在)然而如今的黃刀,卻也因為商業化而失去了原始的風貌,到處都是旅遊團隊出沒,因此,我是不會將如今的黃刀稱為一個世界盡頭的,儘管極光真的很美。

除了納漢尼國家公園外,我個人認為瓦普斯克國家公園(Wapusk National Park)也可以算是一個堪稱世界盡頭的景點,畢竟這裡也相當難抵達。在原住民的語言里,瓦普斯克就是北極熊的意思。所以你們懂的,這個公園的最著名的特點,就在於它是全世界最大的北極熊棲息地,有超過1000隻北極熊世代生活在此。

瓦普斯克國家公園位於加拿大曼尼托巴省北部的哈德遜平地生態區。最適合去那裡觀賞的季節是秋季,特別是我當初去的10月份。因為那是北極熊開始捕食海豹的季節,可以看到這種世界上最大的陸地食肉動物在雪白的廣闊天地間漫步徘徊。如果運氣特別好的話,還可以看到花叢中的北極熊這種奇景(雖然我沒有看到)。

我知道你們想問什麼,怎麼才能近距離觀看北極熊呢?畢竟這裡不比八達嶺動物園什麼的,你開著自家的大眾豐田就大搖大擺進去了,還可以中途玩下車(大霧)……

參觀瓦普斯克國家公園,需要搭乘一種專用的苔原車輛。它的外形就是一個移動的堡壘,連力大無窮的北極熊也完全奈何不了它。因此,有著玩意兒既不用擔心在冰天雪地怎麼移動,也不用擔心會被北極熊攻擊。其實呢還要補充一句,北極熊是相當溫順的動物,大多數情況下都會比較友好,有的還會在晚上到你住的苔原木屋外面探頭探腦要吃的。

如果是冬季或者早春,想看到北極熊概率就會低一些,因為很多北極熊這個季節會躲在北極熊洞里。但是有一點和其他熊科動物有冬眠的習慣不同的是,北極熊只有懷孕的母熊才會冬眠。由於冬季是獵捕海豹的重要季節,因此公熊和未懷孕的母熊,並不會冬眠,依然會外出捕食。畢竟,錯過了這個大餐Party時間,就過了這個村沒這個店了……

在瓦普斯克公園裡,還有一種叫做苔原木屋的,其實也是一種移動的車輛,上部做成木屋的形狀,可以在裡面觀賞北極熊,還可以吃到新鮮的北極紅點鮭。噢你要問我口感的話,我覺得純野生的腥氣真的比較重。

另外,雖然我一直強調這些世界盡頭有多麼荒涼,多麼人跡罕至,但是,那些地方其實並不冷清。

我想你們也知道原因……因為在這些國家公園裡,你可能會遇到數不勝數的各種動物。我統計了一下我個人遇見過的野獸,包括海象、北極熊、馴鹿、麋鹿、北美野牛、大角羊、野山羊、北美灰狼、浣熊、海狸,還有棕熊,當然還有一些小動物比如著名的北美旱獺。

另外呢,我覺得在野外遇見動物和在動物園裡觀賞動物,最大的區別就是,在野外撞見一隻活生生的野獸,會有一種突如其來的驚喜和興奮,而不像動物園裡你知道自己走到那個位置,肯定會見到。其中最驚險的一次,就是路遇一頭真正的棕熊……

當時我們四個人在一條人跡罕至的野路里走,所謂野路就是那種不是官方的trail,或者是官方hiking路線的小路。這種路一般是護林員、伐木工人或者是地質勘探人員開出來的。由於那時已經跋涉了一早上,路也十分泥濘大家都比較累,就只顧著埋頭趕路連話也沒力氣說……(這是一種非常不科學的野外行進方式……敲黑板)

然後大概走到一座山谷深處,領頭的那個小夥伴就看到大概20米外一棵樹下,直立立站著一頭至少400磅的棕熊……噢,那個場景和畫面感,大概就跟荒野生存里的場景差不多,雖然那時候這部片子還沒上映。

當時的感覺就是,我去這不是真的吧……這怎麼整?它要是發動襲擊我們連跑都沒法跑,畢竟實在是很近啊!!

然後,還是領頭那個小夥伴經驗豐富,只是低著頭不對視熊的目光往後退,然後我們就默契地跟著他往後退,退到遠處就原路返回。然後那頭熊就從頭到尾目送我們後退,等我們退遠了才四腳著地,消失在樹林里。

然後這件事提醒我們,在曠野的森林裡千萬不能只顧著埋頭趕路,要帶上防熊的鈴鐺和噴霧,另外一路走一路說話最好,這樣附近的野獸就知道你們不是落單的,只要是人群而不是落單的人類,野獸一般都會自己避開。

不過後來我才知道,野外遇到熊並不算最危險的事情。後來有一次同行的一位朋友家裡是護林員,他說他念高中的時候,在野外遇到過美洲獅。不過那也是他有生之年唯一遇到過的一次。

不過呢,我說這些並不是想嚇唬你們,而是說,真正堪稱「世界盡頭」的地方,一定是沒有什麼人,並有著絕美自然風景的。

但最後也想提醒一句,千萬不要抱著什麼小清新思想,一股衝動就想去那些世界盡頭體驗下與世隔絕,感悟一下人生真諦……你必須做好充分的準備和足夠的經驗。否則,光是惡劣的自然環境和野獸的存在,就足以對旅行者造成危險。

個人公號:眾生尖叫(theycry)

http://weixin.qq.com/r/9DsmPjbEdmsJrXJd927m (二維碼自動識別)


MD,看到這個問題,實在是忍不住要來寫兩句。

每個人心中都會有一個地理意義上的世界盡頭的概念吧,視線和知識所及,恐怕那就是我們看得到的那個終點。有人以此為旅行的目標,一個一個「盡頭」地踏足,又一個一個「盡頭」的離開。

我也曾以此作為自己的目標,希望走遍世界角落。

但今年春節在環遊冰島的時候,我忽然發現,其實所有的終點,都是另一個起點。我以為抵達了自己最想要的那個目的地,以為那是一種盡頭,但後來我意識到,真正的「盡頭」,最終只能是自己內心不停歇的悸動和跋涉,那個盡頭,是自我意識和心靈真正安穩停歇之處。有的人用物質的途徑為自己去達到盡頭,有的人只能不停折騰尋找方向,探索路徑,比如我。

生於七十年代後期的我,從小就在廣東某海邊的國企里長大,從幼兒園到六年級,基本不需要邁出國企大院一步就能活得好好的。那時候覺得那就是整個世界,活得特別特別單純。我總說性格決定命運,決定你做事情選擇的方式,而從小就在一個簡單的環境里成長,加上自身性格上的「不願長大」,讓自我意識成熟得特別緩慢:簡單說,就是活在一種非現實的狀態里,不願面對外界那些現實。

在很長很長的時間裡,一直不知道想要活成什麼樣,不知道想要什麼。很多事情僅僅跟著興緻和情感衝動而走,全然不去想像後果和現實。包括高三畢業要選擇什麼專業,大學畢業能做什麼,戀愛之後不懂得適合不適合而只是簡單覺得要在一起就是死活要捆在一起不能分開……

那種對自我意識蘇醒的尋覓,才是很多人面臨的最大的「世界盡頭」。南極北極可以用腳步丈量,但是靈魂里的那個盡頭,只能以意識之路抵達吧?

再講一段自己的往事吧。

12年前,也就是2005年,我當時充其量只是一位喜歡汽車的愣頭青,還在為自己研究生畢業後到底從事什麼工作抓狂。話說本科我修讀的是一門名字很驚悚的專業,製冷與低溫技術,很多人聽完之後第一反應是:修冰箱?額,本人當時擅長的是中央空調的設計。我不懂自己動手修理冰箱,也不懂動手修理空調。你不要錯怪中國教育體制,因為修理冰箱和空調那是藍翔的地盤,不要跟人家搶活。當時我覺得我們專業可以就業的一大方向,就是負責設計出能確保會出紕漏的空調或者冰箱,滿足藍翔畢業生們未來的就業需求。而選擇這個奇怪名字的本科專業,真的……往事不堪回首。

儘管本科期間,我很無意地拿到了兩屆的一等獎學金,和一屆《羊城晚報》大學生獎學金,並且畢業設計的那棟大樓的中央空調方案也成為了同級里為數不多的「優」,但是,這都不足以支撐我從事這個專業的決心。說白了,我的興趣點不在那。

我不知道想從事什麼工作,只是不想從事製冷和低溫技術相關的工作。而轉行從事其他新的行業我更加沒有信心和底氣。於是想了半天,我決定要不去實現一下初中的幻想吧——就是跑到澳洲去娶一位農場主的女兒,順手將人家農場牽過來,然後就能每天都在草原上策馬狂奔,在落日的餘暉下趕著牛羊……

跟父母認真商量後,他們將我送上了前往澳洲這袋鼠島的航班。

可是自己太慫,那時候too young too simple,自我意識為零吧,我覺得,反正不太懂得自己的性格和需要到底是什麼……於是沒有出去找農場,自然也就找不到農場主的女兒,而是宅在house裡頭迷上了做自己的個人汽車網。翻譯國外雜誌和網站上精彩的汽車文章,以此作為課餘時間最大的愛好,除了讀書之外,大部分時間都泡在這玩意裡頭了,跟吸毒一樣,昏天黑地,不可自已。那時候最有成就感的就是收到很多很多網友的來信和評論,紛紛表達了他們滔滔不絕的敬仰。儘管很多時候我覺得他們都高估了我的水平,並且錯誤以為我至少是姚明的身高、霍金的智商或者梁朝偉的帥氣。你懂的,因為距離,所以美麗,因為陌生,所以勇敢。包括我清楚記得一位年輕有朝氣、學汽車專業的大學生,叫吳佩,跟我瞎掰了好多好多,我們彼此鼓勵啊,加油啊,其實我根本不知道我未來能往什麼方向加油,往什麼方向發展。我只是在干一件很喜歡乾的事情,以此為樂,以此為迷,並且認為那只是我的一個愛好,僅此而已。

當我的澳洲讀研工程就要步入尾聲時,忽然意識到,尼瑪本科畢業時不知道做什麼工作的問題再度跳出來,跟鬼魂一樣極其討厭。我繼續用做網頁來拖延做各種決定。

忽然某一天,我收到來自北京的一封email,是一家PR公司。他們邀請我為他們即將上市的一款新車撰寫一些背景資料。末了,問我,畢業後有啥打算嗎?我說,真的沒啥打算。他們說,你想上來北京試試嗎?

說實話,我從未想過,自己喜歡汽車那麼多年,忽然會有一個真實的機會擺在面前,讓我能從事跟汽車行業掛鉤的工作。這對我是一個巨大的誘惑,即使我對於PR完全不懂,唯一一點印象來自於1989年廣東台首播的《公關小姐》。

鬼使神差,我雖然不知道自己要成為什麼樣的人,不知道職業規劃,但是我有興趣和愛好,在那一刻,我只能投身於興趣所指出來的一條道路。

於是在2005年2月25日下午4點左右,我推著行李車從北京機場2號航站樓走出來,在涌涌的人頭裡看到一張笑容可掬的男人的臉。他就是我們公司寫email給我,完成勾引我來北京的男人。我看著他,真的不知道該說什麼,因為沒想到自己未來的12年,都這麼通過他的手,交給了命運。

而十幾年前那位跟我在QQ上海侃得熱血沸騰的汽車專業大學生吳佩,今天是汽車圈的KOL吳佩。我們前幾天坐在一起吃午飯,回想這場認識,不禁感嘆歲月啊。

是的,2017年是我踏入工作12年的日子。12年來未曾離開過這家公司。這12年對於我,有時候彷彿一個世紀那麼長,說自己沒什麼經歷和故事,都覺得難以服眾。這裡頭,也包括我跟大學時候的女友結婚、生子、分居、離婚、欠債、還債等等不堪回首的經歷。回頭一看,就是一場對於自我意識的蘇醒、掌控、對抗、質疑、再尋找、再確認……的繁複過程,折騰不止。

當年最低谷時候,交完房租後,身上和存摺里僅有百元。需要賣鏡頭才能有錢吃飯。當時朋友們逗樂說,再苦的日子,看看老梁,一比之下,覺得自己活得還行了。那時候究竟要怎麼活?真沒概念。

而2017年,我選擇裸辭,離開工作了十二年公司,離開北京,希望尋找新的方向。很多人不理解,少數人覺得我勇敢。其實我並非積攢足夠財富了而做出這樣的選擇,僅僅是我能看到五年和十年後自己的樣子,那估計未必是我想要的生活。這麼多年的自我意識的成長,我此刻只能說NO,但是我無法對某個明確的方向說YES。我覺得恐慌和猶豫,只能繼續尋找。

曾經因為一份對汽車的熱愛,走上了一個職業,並且還算做得可以。而如今,想跟著自己的心再走一次,也許是攝影,也許是旅行,也許是別的感興趣的事情,但是我知道那依舊是對自我最苦逼的探求。

裸辭之後,旅行的腳步更加放肆,區區兩三個月內,去了自己最想去的冰島,大冬天環島;去瑞典看最美的地鐵;背包去日本看我喜歡的安藤忠雄的系列建築;去以色列查證我腦海里那幾千年前的複雜歷史和宗教文化……還有即將到來的四月,我將搬到上海,開始全新的、茫然的未知生活。

在日本背包時,我在淡路島去看安藤忠雄設計的本福寺水御堂,特別感動。跋涉過一段山路,看到一堵長長的混泥土石牆,繞過這些灰色牆體,緩步來到圓形蓮花池畔(冬天蓮花不是季節),中央一條長長的樓梯將你從光亮但亂世之中引入逐漸黑暗的新世界。

下一級,光線就變暗一層,直到快接近黑暗,眼前適應了那份光線,逐漸看到隱約紅色,接著你沿著昏暗的圓形走道來到殿前,豁然開朗看到紅光滿布的佛主和大殿(內殿不允許拍照,sorry),如同一個滿堂紅的全新世界。這紅色啊,恰恰象徵了凈化重生的紅光。

面對佛像,面對那神聖的紅光,你跪拜也好,冥思也好,許願也好,在這樣環境下你總會不由自主洗滌一次自己的內心。靜到深處,是廣闊的虛無,是見天見地見自己。

最後恭敬地退出大殿,環路出去,回到樓梯處,抬頭一看:長長樓梯之上,是一塊久違似的新天空,透出清朗的光和雲,彷彿我們走上樓梯即可觸摸。

從煩囂亂世踏入地下,深入到最黑暗的低處,我們才能見心見性,明了貪嗔痴的虛幻,最後重新出來時,新的天地在接納你。這不就是每個人都需要去面對的迷惘、低穀人生,然後再重新突破自我的過程嗎?

前幾周在耶路撒冷,看著那座古城和哭牆的時候,還有一種感悟,就是當我們不知道自己的目的地在哪的時候,不知道方向在哪的時候,也許繼續認真用心地行走就好了。

快四十歲了,當身邊這個年紀的人都可能有房有車過得富足的時候,我還不太習慣別人跟我討論物質問題的。因為我沒有談資啊~ 依舊還在路上走著。說白了,還在到處浪,還在作。

我沒有試圖用旅行來找到答案,但是旅行讓人看懂世界的無窮可能。我明白,這區區的一些文字,描述不全自己對於世界盡頭的看法。可能最終停下來的一個地方,它不偏不遠,不寒不冷,它沒有任何看起來「盡頭」的感覺,但它就是我的「盡頭」。

願所有走在路上的旅者,都知道自己要抵達的「盡頭」。也祝願你們早日找到。

謝謝你們讀完這麼長的廢話。

(圖文視頻都是原創,未經許可請勿轉,謝謝)

【歡迎關注梁叔專欄】

荒梁 - 知乎專欄


【多圖預警 雪山之巔】

「世之奇偉、 瑰怪, 非常之觀, 常在於險遠, 而人之所罕至焉, 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

這是在烈日炎炎的赤道附近。非洲之巔,世界山體高度最大的山,乞力馬扎羅的雪。

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世界的盡頭

雲海就在腳下,頭頂是蒼茫烈日和已然深藍且深邃的天空,氣壓嚴重降低,每一口呼吸得到的氧氣只有平地的一半。

為了這絕美的風景,很多人冒著高反甚至生命的危險來欣賞。

我在沖頂的時候基本每走10步就要歇一下,每向上一步相當於平地的50步,頂著好幾倍的紫外線,腦中一片空白,只為抵達世界盡頭。

最終登頂,海拔5895米,但iphone已經凍關機,只能拿嚮導的30w像素山寨機留影,而由於過於疲憊激動,有兩個小時忘補防晒,導致面部嚴重晒傷

非洲之巔的日出

腳下的村鎮,頭頂的銀河

千年冰川,按照氣候變暖的速度,再過20年,非洲之巔再無積雪

而山腳下的景色是這樣的熱帶風光

半山腰是溫帶亞寒帶,還有奇怪的植物

願大家早日抵達世界盡頭欣賞美景

----------------------------------------------------------------------------------------------------------------

這是在南美米斯蒂火山之巔,海拔5500米

有積雪火山依舊在活動

巨大的山體將整個城市遮擋

-----------------------------------------------------------------------------------------------------------------

雲南最高峰

以上


世界盡頭到底是什麼?

球形的地球

有限而無邊的宇宙,並不存在一個空間中被稱作『盡頭』的地方。

而談論『世界』和『盡頭』,不如說是討論我們『能感知到的』世界的『邊緣』。

在我的理解里,盡頭可以是地理探索的極限。可以是人類文明控制區域的邊界。

這讓我想起北緯八十度,北極圈內斯匹茨卑爾根群島高低起伏的峽灣,黃河站所在地。

《山痕》系列。

科考監測站

海鷗,冰川,與遠處的科考船。

瘦弱的北極熊

有著中國畫韻味的山峰

極晝的夕陽下,斷裂的冰川

2.

另一種盡頭,則是一種可能性的極限——它與稀疏平常的樓宇街道路人車流相反,是極其少見極難感知的。

如果我們感知的世界,是一連串的構成要素的概率相乘,那麼『盡頭』,一定是一幅極低概率出現的畫面。那麼挪威lofoten群島上的山海相間,倒映著極光的柔軟沙灘,則讓我感覺看到了極其罕見的景象——堪稱『盡頭』

這一圈極光,形似胚胎,又像是神燈里放出來的精靈,有頭,有手,有尾。

而這張天地之間蜿蜒的河流和盤旋的極光正好相映成趣的畫面則讓我更加驚嘆

金色的日落

風暴之後的平靜

烈火在天邊翻滾。

3.

最後一種『盡頭』,則是一種圓滿的狀態。一種無法再改善一步的境地。

在貝加爾湖,這塊集聚著薩滿靈氣的土地上,感受到天地人合,萬物靈歸的狀態。

蒼茫的土地,清冷的空氣,浩渺的蒼穹,皎潔的月光。

站在這篇大地上,你會問自己,我還需要什麼?我的慾望將把自己推到何處?

OK,這便是我想談的三種盡頭。

當然每個人的世界裡,有每個人自己的盡頭,有時候是永遠回不去的童年,有時候永遠到達不了的他人的心底,有時候是永遠盼不來的恬淡幸福的生活。

而在我的人生之中,我必然會對著這三種盡頭邁進。追尋最遙遠的地理遠方;追求最罕見最絕佳的風光;追求最和諧的生存狀態。


看山這些年被知友們帶著去了不少「世界盡頭」:

2015 年和@汪惟 去南極,結識了很多企鵝朋友;

去年四月同@寧檸檸 去了美麗的紐西蘭,看降落傘治頸椎;

六月@Abby Deng 教看山潛水,狐生第一次看到活的鯊魚!

七月和@喵魚醬 一起登上科考船,以不一樣的身份(姿勢)回到家鄉;

今年初跟著@李夏流 去俄羅斯貝加爾湖撒歡兒;

看山還期待探索沙漠、草原、雨林等等,只要是跟知友一起,去再遠的「世界盡頭」也不會孤單。


這是我到過的世界盡頭,左邊的黑點是車玻璃上的水珠。中間的黑線據說是原住民在山頂用石頭壘的墳墓群。

這幅照片里有一片平原,平原盡頭有小山,山上有樹有石頭墓地,山後有天,天上有雲,雲在下雪。

在下雪,所以樹埋了山隱了,什麼都沒有了。

往前看也是,路是白的,路邊切出的雪堆邊沿是白的,前方是白的,除了路兩邊細細的橙色標杆,彷彿世界上什麼都沒有了。

這是從摩爾曼斯克去捷里別爾卡的路,就是拍攝《列維坦》的那個地方。


作為一個喜歡騎車(開車)旅行的人,我一生的追求不過一輛(一台)車,一輛由我的雙手養護、打理的車;一條路,一條遠離人煙、無限延伸的路。或一個人,或二三旅伴,風塵僕僕而無憂無慮,就像前往世界的盡頭。

我一直希望自己有機會騎車進藏,但是一直沒有足夠的時間。大學畢業前夕,找出一個多星期的時間,獨自去環青海湖,算是小小完成一下願望。從小在華北平原長大,看到如此空曠的草原、荒漠和湖水,感到無比新奇。停車在路邊休息,呼吸著涼爽的空氣,單車靜靜躺在我身邊,感覺不再需要其他任何東西(當然還需要一個女朋友——如果能和她一起環湖就完美了)……下圖攝於環湖途中,照片中是我在路上認識的旅伴。

後來到美國讀研,也用了幾千塊錢買了台10年車齡的二手車,在留學生圈子裡,算是比較寒酸的。但是和單車一樣,這台車除了解決變速箱的問題,都是我親手打理,從更換燈泡,到整理內飾。一直希望有機會走66號公路橫穿美國,但也是一直沒有機會。後來拿到了位於波特蘭的實習(俄勒岡那個波特蘭),於是駕車2000餘英里前往西海岸。為了趕時間,一路走州際公路,雖然失去了很多欣賞美景的機會,但是一路經過中西部大平原和西海岸的落基山脈,也是非常美好的回憶。下圖攝於 Cascades 山脈上的一個休息區。

我注意到這是一個機構賬號的提問,那麼我也隨便說一句商業方面的想法。在美國,有非常發達的自駕游文化,汽車旅館遍布全國各地。不論你是為了體驗風土人情住在當地旅店,還是為了可靠的服務住在聯鎖旅店,在汽車旅館,你一定可以得到一個免費的車位和一個便宜的價格。雖然沒有豪華的服務,但是對我來說,那本來也不是體驗旅行的一部分。隨著國內自駕游出行的增多,旅行機構是否可以考慮建立一套汽車旅館體系,供人們在旅行途中短暫停留呢?

(話說我在山區騎行時,住過一個星期15塊一晚門口寫著「停車加水」的那種簡陋旅店,國道旁邊每個鎮子都有,這套獨特的「汽車旅館」系統估計大家都沒體驗過吧~)


這事簡單,放狗搜唄。

所以在google地圖裡面真的有一個地方叫

edge of the world,在沙特的大沙漠裡面

傳送門 https://goo.gl/maps/4KyQnGR4ze32

14年出差的時候開車橫跨沙漠,真的到了這個點

照片本人拍攝,保留版權


為什麼一定要糾結於世界盡頭。

地球是圓的。

我們的每一步相對於另外一個點都是世界盡頭。

也就是說。我們的每一步都走在別人的世界盡頭啊。

又何必苦苦追尋我們的世界盡頭呢。

放鬆一點不好嗎?


寫在前面的話:感覺前部分我太啰嗦了哈哈哈,大家可以快速向下拖拽~~後面才是越寫越起勁了。(要把文章拉到最後喲~眨眼

希望大家能動動小手指給我一個贊~~(≧▽≦)/~能不能成就看你們的啦!愛你們!筆芯!

————————————————分割線~——————————————————

看到這個問題的時候,正癱在家裡的沙發上,我問我媽:媽,世界盡頭在哪啊?我媽放下開心消消樂想了想:毀滅的那一天吧。我又問我爸:爸,世界盡頭在哪啊?沉迷在《新亮劍》中的我爸頭都沒抬,說:你咋還不去洗澡?明天不上班吶?「答了這個問題有一萬塊呢還上啥班呀」我一邊想一邊打開了度娘

可是你看,度娘也給不出個標準答案的:

可不得靠自己掰嘛……

那就答個我自己心目中的盡頭:敦煌

歷史背景: 敦煌,古代位於河西走廊的最西端,屬於綠洲之地,是連通中原和西域的交通樞紐和必經之地 。地處甘肅、青海、新疆三省(區)的交匯處。敦煌是一座古老的歷史文化名城,是飛天藝術的故鄉、佛教藝術的殿堂,有「戈壁綠洲」、「西部明珠」之稱,是古絲綢之路上的黃金旅遊勝地,被譽為「世界的敦煌」、「人類的敦煌」。 敦煌歷史悠久,春秋時稱瓜州,以地產美瓜而得名。

敦煌八景: 兩關遺迹 干佛靈岩 (莫高窟) 危峰東峙 黨水北流(黨河) 月泉曉徹(月牙泉) 古城晚眺 ( 敦煌古城墩遺址 ) 綉壤春耕 沙嶺晴鳴 (鳴沙山)

先來解釋為什麼敦煌是世界盡頭的理由:

大家知道,佛教將天上和人間分為凈土和塵土,塵土以名為忍土就是人世間,凈土即是西方極樂世界。凈土宗是中國民間最普及的佛教宗派之一,在唐代已十分盛行。敦煌壁畫有大量宣揚凈土世界的壁畫,往生極樂世界的種種場面,顯示凈土宗對古今中國人心靈的影響。

敦煌莫高窟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的佛教藝術聖地。其中敦煌壁畫和雕塑等,反映著歷代的社會形態,人民的生活方式。尤其是壁畫,直接或間接的反應了佛教文化對當時人們的生活和內心需求的影響。其修鑿洞窟的原因就是為了供虔誠的佛教徒們頂禮膜拜,所以它本就是展現佛教文化的最終產物,是西方極樂世界的一個象徵。

那你說,世界盡頭,可不就是敦煌嘛?(我不管了,哈哈)

除了凈土、極樂, 一說起敦煌壁畫,大家絕對先想到了飛天

佛教中把化生到凈土天界的神慶人物稱為「天」,如「大梵天」、「功德天」、「善才天」、「三十三天」等。唐三藏〈金光明經疏〉中云:「外國呼神亦為天。」佛教中把空中飛行的天神稱為飛天。飛天多畫在佛教石窟壁畫中

說到敦煌壁畫,忍不住打岔提一個人:常沙娜

老太太年輕的時候:

(這身裝扮放到現在也不過時是不是?…)

 常沙娜是我國著名的藝術設計家和藝術教育家。她是「敦煌守護神」——常書鴻先生之女。 從12歲起,常沙娜隨父臨摹敦煌壁畫,後來在林徽因指點下進入到工藝美學領域。 年幼時,她跟隨父親常書鴻走進了茫茫的沙漠,走進了神奇的敦煌石窟,並對傳統文化有了深刻的學習和理解。她回憶說:「在臨摹敦煌壁畫的時候,董希文先生、父親常書鴻就常常給我補課,讓我了解中國的歷史和傳統。後來到了工藝美院,除了學習傳統,臨摹敦煌以外,還有老前輩的花卉寫生課。上世紀50年代,林徽因提出要把北京景泰藍進行重新設計,做成檯燈、煙盒、煙灰缸、和平鴿。林徽因的這個思路把我帶入了藝術設計領域。」後來常沙娜參加了新中國成立十周年的十大建築設計,到人民大會堂設計了宴會廳。

對不起我扯遠了……

切回正題吧,來介紹一下敦煌的八大景啥的~多圖預警啦啦,殺流量啦

1、鳴沙山

鳴沙山位於敦煌市南6公里的沙鳴山北麓,山體由流沙堆積而成,沙塵遊走會發出聲響因此得名「鳴沙山」,而著名的月牙泉就被環抱在鳴沙山中,在這裡能看到沙漠與清泉相伴為鄰的奇景。

超想試試騎駱駝的有木有~~

據說鳴沙山門票管2天吧,如果第二天還來,在入口進去記錄指紋,第二天也要拿著票進。

反正作為一個南方人……對沙漠充滿了嚮往(星星眼)

2、月牙泉

月牙泉與鳴沙山在同一個景區內,古往今來以「山泉共處,沙水共生」的奇妙景觀著稱於世,被譽為「塞外風光之一絕」。

亂入一張我在上饒拍的月亮島哈哈哈

3、雅丹魔鬼城(最最想去的地方!)

雅丹魔鬼城位於新疆、甘肅交界處,它主要是由風蝕作用形成的雅丹地貌景觀,是一座罕見的天然雕塑博物館,堪稱敦煌的又一奇觀,不親臨其境,無法領略

告訴我,是不是想起了她?

我們的紫霞仙子!

啊,大晚上的好想馬上就出發……

4、敦煌玉門關(小方盤城)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這裡是《涼州詞》中春風不度的「玉門關」,古代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因為和田美玉從這裡輸入中原,所以被稱為玉門關,但也曾隨絲綢之路的三通三絕而屢次興廢,最後終於淪為廢墟。

哎呀,我們祖國的大西北啊,咋這麼好看!(南方陰雨天里的我抹淚)

5、沙洲夜市

沙州夜市位於陽關東路,是敦煌市最大的夜市,也是是當地最有名的小吃一條街,水果蔬菜、古玩、紀念品、工藝品、紡織品、大牌檔,應有盡有。

其實作為一個湖南妹子,我最愛的是湘菜和火鍋兒,無辣不歡。對於大西北的美食一直不太感興趣。但是這羊肉串吧……這口水,我先流為敬……待我去了點上一桌!

好像走到哪個景點,都有類似的工藝品市場~

據說杏皮水是一定要喝的~我猜想是不是類似我們這邊的酸梅湯呀?

6、星空

你想一想……躺在沙漠里,挖著西瓜,看著星星就在眼前似的,是不是帥呆了!!

(先更在這兒了太晚啦要睡覺啦)

畢竟拿到這一萬塊的幾率太小了我不能把我工作落下啊哈哈哈

明天下班回來再完善(刪廢話)

來,給大家筆芯!

飛吻!


我心目中的世界盡頭有這幾個:

英國天空島、冰島、阿根廷、南極洲。

但是你們知道西方人心目中的世界盡頭在哪兒嗎?

在中世紀,許多西方人認為世界盡頭是英國的天空島,再往西走,人和船就會掉入永無止境的深淵。

那麼問題來了,天空島是如何享譽歐美的?

英文名為「sle of Skye」的天空島,原意為「迷霧中的島嶼」,因為它天氣變化多端,一個下午,就能經歷5、6種不同的天氣變化,山間一會兒像《呼嘯山莊》般蒼涼,一會兒又如《哈利波特》般奇幻,接著又變成《簡愛》里愛情至上的香艷風景。所以,天空島是很多人夢寐以求的攝影必來之地。

(攝於天空島)

在遠古時代,古蘇格蘭人把此地幻想成世界盡頭,許多版本的傳說里認為若有人跨過這個位於歐亞大陸最西端的島嶼,乘船再往西走,靈魂就會掉入不可想像的深淵。而此地的城堡大多為抵抗中世紀的維京人而建,喜歡歷史的親們,千萬別錯過天空島的歷史古迹。

(維京人攻擊蘇格蘭復原圖)

在地理大發現和工業革命爆發後,天空島幾乎被世界遺忘。而如今,它火遍歐美,不論是好萊塢的追夢人,還是布魯克林的紐約客,他們在失意時,很大概率會出現在天空島,盡情的釋放壓力,因為這裡的風景實在太夢幻。

(圖片攝於天空島:來自布魯克林的美女)

然而在中國,幾乎沒人知道它的存在,現在,你是屬於知道的少數人。如果你也是追夢人之一,不如加入我們的行列,去天空島再嗨三天三夜!

為什麼去天空島適合當地參團?

天空島地廣人稀,交通不便,離蘇格蘭最大城市愛丁堡也有5~6個小時車程。自己單獨過去玩,不太方便,除非選擇苦行僧式的徒步旅行、租車自駕或者開私人飛機。

(自駕去天空島路線圖)

但租車自駕,又很難規划出一條非常合理的路線,很難兼顧大部分走心的景點,例如:水怪出沒的尼斯湖、色彩繽紛的波特里、蒼涼的Cuillin山脈、充滿傳奇色彩的愛蓮·多娜城堡、《哈利·波特》出現過的蒸汽火車、還有位於天空島的威士忌酒廠等

(攝於天空島)

(攝於天空島)

另外,作為突然想去天空島的旅行者,很難預定到天空島的民宿或酒店,因為一般住宿預定名額在數月前就已經被歐、美、日、韓的旅遊公司、旅行者搶完,而選擇當地參團並讓旅遊公司代搶酒店位置有一定優勢,否則你就得離開天空島住在3個小時車程以上的威廉堡,大家看看威廉堡有多遠,下圖:

如果「親愛的」英語OK,參團後,說不定你會和當地嚮導成為路上的朋友。港真,如果不和當地嚮導聊天,你很難設身處地的理解當地人的行為、思維、生活,也很難了解中世紀的維京人如何瘋狂進攻天空島,也一定不會知道某個失落貴族流落至此的愛情故事。

什麼樣的當地團才能驚艷天空島?

作為一枚經常來往於天空島的旅行者,深知當地團也存在優劣之分。這段時間,嘔心瀝血,披星戴月,我為大家選出3個非常棒的當地參團:

A線路 標準天空島之旅

Day1 愛丁堡—羅蒙湖—拉斯(luss)—格拉斯哥—威廉堡—峽谷格倫科峽谷—因弗內斯—天空島

Day2 天空島(英國最佳天際線觀測點 )

Day3 愛蓮堡—尼斯湖—八月堡—奧斯湖—布萊爾堡—福斯鐵路橋—愛丁堡

B線路 優雅天空島之旅

Day1 愛丁堡—蘭諾赫高地—格倫科—本尼維斯山—艾琳朵南城堡—天空島

Day2 天空島(英國最佳天際線觀測點 )

Day3 Cuillin山—Duich湖—五姐妹山(five Sisters of Kintail)—尼斯湖—Blair城堡

C線路 魔幻天空島之旅

Day1 愛丁堡—佩思郡—尼斯湖—愛蓮·朵娜城堡—天空島

Day2 天空島(英國最佳天際線觀測點)

Day3 唐納德城堡花園—威廉堡—格倫科峽谷—蘭諾赫高地

它們各有優點 ,雖然具體線路稍有不同,但A線路自由度更高,B線路體驗更華麗,C線路更魔幻。

3條路線都會去的亮點是哪兒?

3條路線的第二天,行程類似,我們會欣賞天空島的自然奇觀。

北波特里北部是星羅密布著壯觀的懸崖峭壁和岩石Trotternish ridge,例如神秘的老人岩,蘇格蘭短裙岩石和quiraing(win10的桌面背景)驚人的山路。

(攝於天空島)

(攝於quiraing)

在neist點欣賞壯觀的海景、neist點壯麗的海崖(在島嶼的最西端,你可能很幸運地發現一些鯨魚和鯊魚!)然後往西眺望格蘭岱爾市的翠廉山。

(攝於neist點)

在麥克勞德家族的第十三世紀之家——鄧韋根城堡,導遊會為您講述Dunvagen城堡的麥克勞德家族史。

(攝於鄧韋根城堡)

傍晚時分,選擇B線路和C線路的小夥伴,我們會重新回到波特里住宿。

(攝於天空島某酒店)

我曾在天空島住在這個小鎮,波特里給我的感覺就是安靜、祥和。我和朋友晚上去了一間酒吧,裡面放著音樂,電視里播放球賽,我們要了兩杯啤酒,看著店主和朋友打撞球,然後回來的路上,天下著小雨,街上沒什麼人,覺得非常安靜,我非常懷念這種感覺。

Tip:A線路的小夥伴自己訂酒店每晚均價在1500元人民幣左右,也可選擇豬悠遊代訂酒店。

A團標準天空島之旅有哪些特別的閃光點

該團自由度非常高,如果你另有參加其他活動或線路,就可以不用必須晚上住在天空島,但也可以讓旅遊公司代訂酒店。最重要的是,該行程的路線在所有參團里安排的最為合理,甚至很多人完全不知道這條線路。

Talisker distillery(威士忌酒廠)

這是天空島唯一出產的單一麥芽蘇格蘭威士忌的酒廠,在思凱島以西的科侖山丘的庇蔭之下。該酒廠出產一種獨特的單一麥芽蘇威士忌,它誘 人,香甜,酒體飽滿回味溫暖綿長。

(攝於該酒廠)

正如天空島一樣,如此輕鬆就能享受,但卻久久難以忘懷。你可以走進泰斯卡酒廠參觀,並品嘗醇美的蘇格蘭威士忌。

格倫科峽谷Glen coe

第一天我們會經過該地,格倫科峽谷是蘇格蘭高地著名景點之一,終年雲霧繚繞。1692年英格蘭的坎貝爾部族在此地對麥克當納部族大屠殺的所在地,《勇敢的心》曾在這兒取景。

地址:Glencoe, United Kingdom

尼斯湖Loch Ness

第三天,當我們離開愛蓮堡後,我們會來到傳說中經常鬧水怪的尼斯湖。

福斯鐵路橋Forth Bridge

在返回愛丁堡前,將途徑著名的福斯鐵路橋,為世界上第一座鋼鐵橋,建於1890年,但至今仍是世界上著名的橋樑之一。當天19:30左右,客車將抵達愛丁堡,結束本次愉快旅程。

當地參團預定:最愛天空島 天空島尼斯湖蘇格蘭三日游(天空島住宿)

B團優雅之旅有哪些特別的地方?

Tip:除了天空島

該團全程梅賽德斯賓士車接送,逼格極高。全團人數保持在16人以下,氛圍極好。而該當地團所屬的旅遊公司是英國排名第一的公司,提供的服務和專業嚮導都非常棒,在英國找不到第二家實力相當的團。

最重要的事情是全團成員連續兩晚住宿在極難定酒店的天空島,超過90%的旅行團因為其他欠缺,不得不帶大家住在島外的威廉堡。

本尼維斯山Ben Nevis

這不是我們這趟行程的第一站,但是很唯美的一個景點。第一天下午,我們會抵達這座不列顛群島最高的山峰,《哈利·波特與火焰杯》中「三強爭霸賽」的場景就是在這裡拍攝的。

票價:往返6.75英鎊

地址:Glen Nevis Visitor Centre,Glen Nevis,Fort William,PH33 6PF

開放時間:夏季9:00-17:00,冬季9:00-15:00

愛蓮·朵娜堡Eilean Donan Castle

這座據說是蘇格蘭最浪漫的城堡最早建於13世紀,用來防禦維京人。我們離開本尼維斯山,就會在嚮導的帶領下經過這座城堡。

門票:成人£7.00,60歲以上老人£6.00,家庭2大3小£17.00,5歲以下免費

地址:Eilean Donan Castle,Dornie,Kyle of Lolalsh,IV40 8DX

開放時間:2-3月10:00-17:00,4-6月、9-10月10:00-18:00,7-8月9:00-18:00,11-12月10:00-16:00

五姐妹山five Sisters of Kintail

第三天,嚮導會帶我們翻山而過,瞥見Duich湖和五姐妹山(five Sisters of Kintail),蘇格蘭高地的五姐妹山也是當年《勇敢的心》華萊士鬧革命的根據地。放眼遠眺,你會被這裡別無二致的美景所傾倒。

當地參團預定:蘇格蘭高地 天空島 尼斯湖三日游(天空島2晚住宿)16人白金小團 ,品質不是說說而已

C團有魔幻之旅哪些特別的地方?

Tip:除了天空島

最富有魔幻感覺的團來了,雖然是當地人帶你去玩,但是全程都有MP4格式的中文語音導覽,全都是英國人為你準備的哦。

至於行程中有關天空島的路線和其他幾個團一樣扎心、扎靈魂。

最重要的是《哈利波特》里出現過的蒸汽火車,你也可以坐哦。另外,在第三天,我們還會乘船從天空島返回內陸。

至於住宿,也同樣扎心,連續兩晚住天空島。

哈利波特小火車(自由選擇)

在第三天,我們乘坐Jacobite號蒸汽小火車穿過格倫芬南高架橋到達威廉堡。這座高架橋是蘇格蘭高地西部鐵路線威廉堡(Fort William)至馬萊格(Mallaig)段的必經之地。

《哈利波特與密室》中霍格沃茨快車和飛翔的藍色福特轎車穿過西部高地,飛越格倫芬南高架橋的場景便是在這裡拍攝的。若您選擇不乘坐小火車,將跟隨司導一起乘坐梅賽德斯-賓士巴士到達威廉堡。

當地參團預定:蘇格蘭高地 天空島 尼斯湖3日游(中文語音導覽,哈利波特蒸汽火車,輪渡,天空島兩晚住宿)

小結

3個各帶娛樂屬性的當地團,待行程結束後會把你安全送到格拉斯哥或者愛丁堡。如果你也想去天空島放鬆,我們就一起去吧!


她的心裡。


推薦閱讀:

我趣網的境外團靠譜嗎?
聖誕去美州波多黎各旅行有什麼推薦與建議?
求美國西部自駕游攻略小tips?
二月初國內旅行有什麼好去處?
有什麼比較好的國內酒店比價網站?

TAG:旅行 | 旅行攻略 | 螞蜂窩 | 世界盡頭 | 未知旅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