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5G可以應用在哪裡?

第五代行動電話行動通信標準,除了看視頻還有什麼地方可以應用?

或者有什麼應用場景是4G干不好而5G可以干好的?


謝邀。

過去的三十多年,移動網路經歷了一次又一次革新,幾乎每十年就會有一代全新的移動技術誕生,從而帶來效率和體驗上的飛躍。1G時代,人們從固定電話中解放出來,2G又解決了1G的各種局限,3G第一次引入了移動寬頻,而4G帶來了更快更穩定的移動寬頻。 那麼5G,又會帶給我們什麼驚喜呢?

與前幾代移動網路有限的應用領域不同,5G將在許多行業大顯身手。原因就像我們在知乎首個回答——制定一個移動通訊標準都要做什麼?中提到的:除了大幅提高傳輸速率,5G要做到的還要有超高的可靠性、極低的時延、超大範圍的覆蓋、超高的網路承載力。

做到以上幾點,5G就有能力承擔更艱巨的任務了。按照3GPP的規劃,5G全球統一標準(Release 15)將最早於2018年發布,基於這一標準的全球範圍大規模商業部署最早開始於2019年。根據我們的構想,屆時5G將主要應用於三大方面,即:增強型移動寬頻(eMBB, 即enhanced Mobile BroadBand)、關鍵任務服務(Mission Critical Service, 也稱為高可靠低時延連接URLLC,即Ultra-Reliable Low Latency Connection)以及海量物聯網(Massive IoT)。不過,單說這三個名詞其實很讓人不明所以,而且這也只是根據5G技術三大特點粗略的構想,具體到場景,其實還有很多可講。所以下面我們就從這三大方面展開具體闡釋。

增強型移動寬頻

5G對移動寬頻(移動網路)的增強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其一是覆蓋範圍更廣其二是提升網路容量的提升。覆蓋範圍更廣的也意味著信號更好,這項提升對於在大規模建築中的體驗提升尤其明顯,比如辦公樓,工業園區,購物中心,大型體育場;而網路容量的提升意味著移動網路的帶寬提高,能夠支持更多設備同時使用大量數據,具體到每個人就是網速更快了。這兩項改善的最終結果是,無論在任何位置,你都將在使用移動寬頻應用時享受更一致的增強體驗。

增強型移動寬頻最典型的應用場景莫過於VR和AR(虛擬現實和增強現實)。雖然我們早已實現了千兆級LTE,但目前廣泛應用的LTE網路還難以支持實時VR/AR傳輸。而5G由於一系列新技術的應用和對現有技術不同程度的改進,將實現傳輸速率的極大提升,現在看似「黑科技」的千兆級下行速率,到5G時代只是常態。5G理論下行峰值可以超過10Gbps,足以支持計算密集型的AR/VR用戶交互。

當然,VR/AR只是增強型移動寬頻的眾多用例之一。得益於覆蓋範圍和網路容量的改善,5G還可以應用在數字廣告牌、遠程培訓教育、遠程醫療、多人線上會議、改善人口密集地區移動網路使用體驗等領域。不過這些其實主要還是4G價值的擴展,就經濟價值而言,5G這方面的特性不如海量物聯網和關鍵業務型服務那麼有變革性,但就普通用戶的日常體驗而言,無疑是意義重大的。

海量物聯網

所謂物聯網,就是「萬物互聯」,所謂海量物聯網,指的是每平方公里至少有100萬台設備無時無刻不在連接(3GPP定義)。這一數量看似很唬人,但要知道,物聯網設備其實是很簡單的,需要傳輸的信息量也不大,因此少量的低頻頻段帶寬就能滿足這一需求,而且因為低頻的衍射能力強,覆蓋範圍廣,信號可以深入地下,或到達其它偏遠地區。物聯網雖然「簡易」,但實現以後帶來的好處是巨大的。

海量物聯網的應用場景大致包含以下部分:資產跟蹤、智能農業、智慧城市、能源/公用事業監控、實體基礎設施、智能家居、遠程監控、信標和聯網購物。海量物聯網是5G相比於前幾代一個全新的應用領域。在這些用例中,我們可以看到5G變革性的影響。

以資產追蹤為例。目前只能在高價值商品上實現。而在5G時代,由於像感測器、數據機之類的硬體成本下降,網路又能提供低功耗、低成本的連接,資產追蹤將擴展到更多的在途商品中。想像一下,以後你可以知道每一件網購包裹的位置。但這還不是最主要的。更重要的是它可以讓物流公司實現精細化管理,從而提高物流行業整體工作效率。

再比如智慧城市。5G時代,更多基礎設施會被移動寬頻連接起來,比如路燈、水表、垃圾桶,城市的管理者可以精確地知道每個基礎設施的狀態,比如路燈哪一盞壞了,水管哪一段漏了,垃圾桶哪一個滿了,這對提高城市的運行效率和方便人們生活來說,無疑意義重大。

關鍵任務服務

相比當前的4G LTE網路,由於採用了像「自包含集成子幀」(Self-contained integrated subframe)、可伸縮傳輸時間間隔(scalable TTI)這類新技術,延遲顯著減低,5G將支持低於1毫秒的時延,可靠性也遠遠超過4G。因此也就可以用在那些對網路延遲很敏感的領域,比如無人機、工業流水線,還有即將實現的自動駕駛汽車等等。

無人機是典型的對移動網路要求低時延、高可靠性的用例。因為「反應快」對無人機的安全操作至關重要。而且隨著在無人機上越來越多地使用高清攝像頭和感測器套件,5G增強型移動寬頻所具備的處理大量數據的能力也十分重要。

儘管目前無人機的主要用途還停留在拍照、遊戲階段,但商用和工業用無人機將很快到來。電商巨頭亞馬遜在去年年底就完成了首次無人機送貨,國內也頻頻傳出類似的消息,甚至已經有企業開始培訓「無人機飛行員」了。可以預見,無人機被大規模用於物流已經不遙遠了。另外,政府對無人飛行器的需求也在逐漸增加,未來的潛在用例包括公安偵破、反恐、防暴、巡邏、搜救、跟蹤、公共安全、交通管制、勘探和天氣監測……

以上就是我們構想的5G三大應用場景,但5G的潛力絕不僅限於此,隨著時間的推移,還會有更多全新的應用場景在你不知不覺中出現。不過對於未來,我們誰也無法預料,就像在2004年4G LTE構想之初,沒人能想到智能手機會給世界帶來這麼大的改變。所以,如果你覺得以上5G應用場景還不夠科幻,不妨留點想像空間,期待5G帶來更多驚喜。另外,5G的部署也需要相當長的時間,雖然最早的商業部署可以從2019年就開始,5G真正大範圍普及預計要等到2025年。

想了解更多前沿科技,請關注微信公眾號:Qualcomm中國(ID: Qualcomm_China)、高通驍龍(ID: SnapdragonWeChat),或微博搜索:Qualcomm中國。


謝邀 @劉天一

5G雖然技術細節尚不明朗,但性能需求已經日漸明確。

3GPP(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
)定義了5G的三大場景:

  • eMBB:增強移動寬頻,顧名思義是針對的是大流量移動寬頻業務;
  • URLLC:超高可靠超低時延通信,例如無人駕駛等業務(3G響應為500ms,4G為50ms,5G要求0.5ms);
  • mMTC:大連接物聯網,針對大規模物聯網業務;

其中URLLC和mMTC的場景應用一目了然,我就不多介紹了。

下面我主要談談eMMB場景,也就是題主所說的看視頻,分享一些不一定成熟的見解。

上表歸納了5G相比於4G的變化,包括速率更快,功耗更低,延遲更短,穩定性更強,能支持更多用戶。而且很重要的是,能夠支持500Km/h速度的移動設備的服務,也就是再也不用擔心高鐵上沒信號或者信號差了。

當然,高速移動的高鐵並不是典型場景。從目前來看,4G的速率和功耗已經能夠滿足大部分用戶需求,但從發展的眼光看,移動終端(手機)也在迅速更新換代。

在2007年,iPhone初代僅僅標配8G存儲空間,而如今這個數字翻了好幾倍,高達256G的存儲空間的手機也愈發普及。此外,手機屏幕解析度和視頻清晰度也大大提高。設想未來的五年內,手機的存儲空間破T量級,4K視頻普及,那麼想要流暢的觀看體驗,更高的速率便是切實的用戶需求

如果進一步設想,我還能想像出更加美妙的未來,例如移動計算。以後手機無需承擔複雜任務計算,而是將計算任務通過5G網路,傳輸到雲端伺服器,伺服器計算完成後將結果傳回用戶手機。這個思路並不複雜,但現階段的實現瓶頸在於4G網路速率不夠高,能耗和延遲較大,導致用戶體驗極差。而未來,高速穩定低延遲的5G網路,能夠讓用戶體驗到如同本地處理般的流暢無延遲的體驗。如此一來,可以打破手機設備的性能和功耗之間的矛盾,極大節省手機電量。

http://weixin.qq.com/r/EDsCGsnEkpTtrY15924C (二維碼自動識別)


轉發下我菊軟文

5G對於自動駕駛,究竟是怎樣的神隊友?
2017-07-05 華為

自動駕駛與無人駕駛,無疑是目前最炙手可熱的辭彙。車聯網被看作是未來跨界最多、市場最大、技術最複雜的領域,很誘人卻又荊棘叢生。傳統車商猶如名門正派一身武功已修鍊到極致,但是面對如特斯拉、Google、百度等異軍突起的互聯網新秀,也是身不由己,紛紛投入到自主駕駛平台的開發中,並積極開展了跨界合作,這無疑也將加快整個智能網聯市場的快速發展,使消費者早日受惠於科技帶來的便利。

通信驅動自動駕駛升級

典型的自動駕駛就是將車培養成為高速移動下的人工智慧。車輛需要像人一樣具有「環境感知、分析決策、行動控制」這三個功能。

針對每個項功能進行流程分解,使每一個微小環節突破技術瓶頸,達到極致安全和可靠,是整個業界正在努力的方向,比如感測器的探測精度、距離、面對惡劣天氣的補充功能,高精地圖對路況的全面輸入和及時更新、機器視覺的升級和精度(對圖片、數字、信號燈甚至模糊路標的識別能力,在某些信息缺失下的經驗判斷)、對大數據處理的及時程度和永遠在線……甚至車窗玻璃、車內座椅在事故發生時的二次毀滅性的降低……都在研究範圍,目的就是為了根本上提升安全和可靠性,消除人們對自動駕駛安全性的疑慮,真正推動自動駕駛的快速和規模商用。

而通訊技術的升級,將是自動駕駛汽車研發的必經之路。5G,是自動駕駛達到極致安全和99.999%可靠性的必要手段。

5G對於自動駕駛的神助攻

沒有V2X的自動駕駛技術難以達到高度的高效、安全交通,未來必須是連接自動駕駛一體的智能交通體系。V2X,是指車與外界的信息交換,包括汽車對汽車(V2V)、汽車對路側設備(V2R)、汽車對基礎設施(V2I)、汽車對行人(V2P)、汽車對機車(V2M)及汽車對公交車(V2T)等六大類。V2X與自主式雷達、攝像頭同等地位,功能互補,共同組成未來自動駕駛的基礎。

自動駕駛的大部分應用場景如緊急剎車,V2P、V2I、V2V、V2N 等多路通信同時進行,需要瞬間進行大量的數據處理,並及時做出決策,因此也需要網路同時具有大帶寬(10Gbps的峰值速率)、低時延(1毫秒)和高可靠性(99.999%)和高精度定位等能力,唯有5G能同時滿足這些條件。

? 遠程駕駛

近日,在2017世界移動大會?上海期間,中國移動、上汽集團和華為揭幕了其在嘉定車聯網試驗區完成的遠程駕駛演示。該演示基於上汽集團自主開發智能駕駛汽車名爵iGS。據悉,該車已經在美國、中國等多個封閉道路進行路測,已達到L3-L4自動駕駛水平。此次進行的遠程駕駛演示,在MWC展館(上海浦東新國際博覽中心)中國移動展台搭載遠程駕駛操控台,iGS真車則遠在30多公里之外的嘉定。

在中國移動與華為搭建的真實的5G網路環境下,iGS車輛上安裝的多個高清攝像頭將240度駕駛視角的多路高清視頻實時回傳到遠程駕駛台,現場實測上行傳輸速率達到50 Mbps;而在遠程駕駛台上,駕駛員直接根據傳回的多路高清視頻進行駕駛操作,其對方向盤、剎車和油門的每一個動作,也在10毫秒之內傳輸到了嘉定的車輛上。高清視頻的及時傳入、控制信號的及時傳出,使駕駛員彷彿置身於幾十公里之外的車輛上,輕鬆準確的進行駕駛操作。而這一切,都得益於5G網路所使能的大帶寬、低時延的能力。

遠程自動駕駛未來具有廣泛的應用場景,尤其對於在惡劣環境和危險區域如礦區、垃圾運送區域、地基壓實區等人員無法達到的區域,可進行遠程駕駛操控,提升效率,並節省人力。同時,遠程駕駛也可作為自動駕駛的補充,比如在租車和共享汽車場景中,一名駕駛員可以管理多輛汽車,通過遠程駕駛將汽車從偏遠區域移到人員密集區域,提高車輛利用率。

? 車輛編隊

車輛編隊控制在近年來成為廣受關注的一個問題,尤其在客運、貨運和港口物流等場景中,通過對車輛隊形、間距、速度和協同駕駛一致性的自動化控制,能夠有效提升公路交通的效率和安全性,並降低運輸成本和運輸風險。

從今年年初到現在,華為與德國航空航天中心(DLR)及中國某高校分別在德國和中國進行了一系列基於5G網路的車輛編隊自動駕駛測試,並順利完成了緊急制動、緊密跟蹤、協同變道等多個場景演示。

在這些場景演示中,兩輛車或多輛車同向行駛,前車作為領航車,有人駕駛,後車為無人駕駛。前車在進行緊急制動、變道、轉彎時,實時將操控信號通過5G基站傳達到後車,後車在極低時延下收到信號指令,及時做出與前車協同一致的動作。現場測試表明,基於5G的高可靠和超低時延的V2X方案,前車和後車指令傳輸的端到端時延最低可以控制在5毫秒,大大縮短後車延遲反應的時間,從而使整個車輛編隊步調一致,車輛間的安全距離也可縮小,直接降低風阻造成的燃油消耗,同時使整個車隊的安全性也得到保障。

高密度車輛編隊中使用5G所使能的自動駕駛或無人駕駛,將大幅降低燃油損耗,節省僱傭司機的人力成本。在車輛編隊行駛中,車與車通信的端到端時延直接決定了車車之間的最小安全距離,也直接降低了燃油的損耗。5G在該應用場景中,5毫秒以內的端到端低時延以及99.999%的可靠性,是安全高效車輛編隊行駛的關鍵。

在世界移動大會?上海期間,華為與中國移動合作建設並開放了其在上海金橋的5G真實網路環境,在用戶移動的場景下,由5G低頻段所構成的容量覆蓋層能保持1.7Gbps的平均用戶體驗速率,而峰值體驗速率最高可達5Gbps;與此同時,通過5G高低頻雙連接技術,在保證連接可靠性的前提下,毫米波可有效地提升熱點區域網路容量,單用戶體驗速率可以達到18Gbps,5G空口時延也在1毫秒以內。

隨著5G的腳步越來越近,我們相信5G自動駕駛也會加速到來。此外,華為Wireless X Labs正積極與業界合作夥伴共同探索5G在無人機、智能製造、VR/AR等多個領域的應用場景研究,讓我們共同期待5G使能的全方位智能社會快速到來!


【本文版權歸「鮮棗課堂」和小棗君所有,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她堪稱當今通信界乃至科技界冉冉升起的最耀眼新星。。。

未來也將制霸行業至少十年之久。。。

她就是江湖人稱「五姐」的——5G (真名:IMT-2020)

五姐的「證件照」:

移動通信的五朵「金花」,終於湊齊了。。。

▼以下開啟「回憶模式」。。。

那一年,小棗君還在上大學,買了人生的第一個手機。。。松下的GD76,就是下面這款。。。

那個時代,是屬於「二姐」(2G)的時代。。。

相信大部分人和小棗君一樣,從「二姐」時代才和手機結緣,和無線通信網路結緣。。。

當然,還有她。。。

也許你要問小棗君,「大姐」(1G)長什麼樣,小棗君表示沒有親眼見過。。。

大部分人都只在電視上見過吧。。。

後來,苦苦等來了「三姐」(3G),我們全面邁入了智能機時代。。。

再後來,又迎來了「四姐」(4G),也就是現在還在陪伴我們的她。。。

(騷年,別搞錯了,是左邊這個)

現如今,「四姐」我們還沒有完全了解,「五姐」又來了。。。

▲回憶模式OFF

長江後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灘上。。。

通信標準的更迭,來得太快了。。。

姐妹們的速度,也是蹭蹭漲。。。

1G/2G/3G/4G速率對比▼

五姐的速度,到底有多快?

作為「頭牌花旦」的五姐,速度當然是她的看家本領。。。

10Gbps是什麼概念?

如果4G按100Mbps算,那5G是4G的100倍。。。

一部電影如果按2000MB算,

2000 MB=2000×1024KB=2000×1024×1024bit=2097152000bit

2097152000bit/10,000,000,000bps=0.2097152秒。。。

0.2秒就下載完了。。。

如果你以為她只是快這麼一個特點,那就大錯特錯了。。。

5G相對比4G,在網路性能的各個方面都有大幅提升。。。

如果說4G主要還是為了解決人上網聊天、玩遊戲、看電影的問題,那麼5G已經遠遠超越了這個範疇了。。。

她是為他們而生。。。

物聯網、車聯網、虛擬現實、增強現實、大數據、雲計算。。。

個個都是速率和容量的大戶。。。

但是在五姐的眼前,都不是個事。

需求總是無止境的,技術發展的腳步也不會停歇。。。

電信運營商們盼著五姐拯救他們的市場,設備商也盼著五姐來拯救他們的飯票。。。

不過,雖然現在江湖上到處都是五姐的威名,但真正想要牽上五姐的手,你還要等幾年。。。

2020年東京奧運會一定能看見,2018年韓國平昌冬奧會,也許能一睹真容。。。

在我們國家,最快也要2019年。。。

不管怎麼說,讓我們拭目以待!

覺得對你有幫助的話,請一定要關注鮮棗課堂的公眾號哦。^_^

鮮棗課堂,分享有趣又實用的知識。

http://weixin.qq.com/r/3jkmPtnEXoQhrZ1d92zM (二維碼自動識別)


作為一個曾經的多年通信行業從業者,對於這個問題,我也是非常的困惑。

我們都知道,技術的發展是受多方面的原因驅動的,一方面是真實需求驅動,其次是競爭壓迫驅動。

我當初在實驗室測試3G基站的時候,拿高通的終端連接電腦放視頻,那個時候還沒有iPhone,所有人都不知道在2G完美解決語音和簡訊的通信需求後,我們拿3G做什麼?理所當然想到的就是視頻通話,恩,這個一定是未來的核心應用場景(當然,讓我這個還背著房貸的窮哈哈浪費這個流量錢去視頻通話,那是不可能的,你當我瘋了嗎?有什麼事是發一條簡訊搞不定的?發兩條!)。

iPhone登場,其實解決的是需求問題,技術上雲管端的架構正式建立,3G到4G飛速發展。

從4G到5G,問題來了。智能手機帶來的需求驅動,在LTE階段已經得到了比較好的滿足,那麼5G的驅動力是什麼了?目前階段,我看到的是競爭壓迫驅動,運營商互相的競爭,設備商互相的競爭,導致了大家依照慣性向前繼續推進。

但用戶真實的需求驅動其實已經減弱甚至消失了。

eMBB,對用戶基本無感,對於目前的應用需求,LTE已經足夠好了。

mMTC,想做toB的生意,運營商成功過嗎,toB裡面的那些彎彎道道,嘿。

URLLC,還號稱助力自動駕駛,我就呵呵了。全鏈路的時延,是那麼容易提升的嗎,莫非3GPP還能管固網的事?別說提升一個數量級,提升10%20%就要磕頭了,騙小白吧。

————————————————

行吧,繼續回憶視頻通話那個梗......


當前最火的科技話題莫過於人工智慧(AI)、物聯網(IoT)等,但這些科技在現實領域的廣泛應用都必須以快速、可靠、大通量的通信為基礎,這也是5G垂直行業的應用要求(vertical requirements)。

關於什麼是5G、有哪些特點等,網上已有詳細的介紹,本文結合下面的一張Word cloud的關鍵字圖譜簡要的歸納一下【1】。

5G關鍵詞

這是一張根據2013年~2016年,美國、歐盟、中國、日本、韓國和全球電信組織ITU-T與3GPP發布的所有5G白皮書而研究出的關鍵字圖譜,主要包括5G應用場景、性能要求、技術選擇等。

和4G相比,5G有什麼不同、應該達到什麼樣的技術標準呢?從上圖性能指標關鍵字我們可以看到 Spectrum(光譜)、rates (速率)、latency(時延)、reliable(可靠)、broadband(帶寬)、massive(大量的)、access(接入)、capacity(容量)、wireless (無線)、safe(安全)、Power(能耗)等。

根據GSMA(全球移動通信協會)對5G技術的定義,其需要滿足下列7個要求【2】:

  1. Rate:1至10GB端點連接數據速率;
  2. Latency:低於1毫秒的延遲;
  3. Broadband/Capacity:1000倍的單位面積帶寬;
  4. Massive Device:10至100倍的連接設備數量;
  5. Reliability: 99.999%可用性;
  6. Access/Coverage:100%覆蓋範圍;
  7. Power/Cost:續航達10年的低功率機器類型設備,節約90%的網路能耗

從上圖的場景應用關鍵詞,我們可以看到Network (網路)、Vehicles (汽車)、IoT(物聯網)、Video(視頻)、Device(設備)、infrastructure(設施)、cloud(雲)、experience(情景體驗)、smart(智能)、 home(家居)、medical(醫療)等出現的頻率最多。根據3GPP的總結,可以把這些場景分為三類【3】:

  1. eMBB(增強型移動寬頻) -- 超高清視頻、下一代社交網路、沉浸式遊戲等,對網路帶寬和速率要求較高;
  2. mMTC(大規模物聯網) -- 智慧城市、智能家居、工業機器人等,這些感測器設備非常密集,且大部分是靜止的,對時延和移動性要求不高,但數據通量大;
  3. uRLLC(超高可靠、超低時延通信)-- 自動駕駛、移動醫療、工業互聯網等垂直行業應用,要求超低時延和高可靠性

其中,medical和e-health加在一起是僅次於vehicles的5G應用領域。

那麼,有著高通量、低延時和物聯網的5G會給醫療和健康帶來什麼樣的變化呢?先看一個Philips公司提供的應用場景圖【4】。

5G時代的醫療和健康

  1. Healthy Living(健康生活):如無處不在的手機健康應用和健康數據分享
  2. Prevention(預防):如醫療穿戴設備帶來的病情實時監控和預防
  3. Diagnosis(診斷):如醫學圖像的共享、遠程會診等
  4. Treatment(治療):如基於個人大數據(病例、基因、生活習慣等)的精準醫療
  5. Home care (家庭護理):如COPD(慢性肺阻塞)等慢性病護理

對於整個醫療生態鏈帶來的積極促進作用表現為三個方面:

  1. 消費者/患者更高的參與度,比如與醫生的互動,對自身健康的關注等
  2. 醫療資源更有效的配置,比如遠程醫療帶來的優質資源共享
  3. 更低的醫療成本,如物聯網支持下的慢性病家庭護理

同時,5G也重塑了醫療價值分布:醫療供應的核心價值從硬體設備轉移到信息軟體和醫療服務。

最後,第一張關鍵字圖譜的最高頻率詞是 Citizen (公民)。所有的科技都是以人物中心,為人服務的。Citizen還有一種深層的意義:公平。每個人都有權利和機會接入到這個信息時代,分享科技帶來的福利。


我認為大用處主要體現在工業物聯網方面。現在很多智能機器設備都有速度快、傳輸穩、安全可靠的數據交換需求。典型案例就是高鐵、智能汽車這種既要高速運動又要有大規模數據傳輸的設備。(另外比如野外水質、空氣檢測器和安全攝像頭等都有植入sim進行數據傳輸)

早幾年就有電動自行車廠商找到運營商,要求定製sim卡植入在車體里,一是防盜可以定位,二就是使電動自行車智能化多功能化。

5G的應用對於個人只能說網路體驗更好 ,而在工業方面 將會有更多的不可能發生。


5G技術可以應用於 新互聯時代。

手機將只是聯網工具。

通過網路,連接上家裡的工作站。

手機外設鼠鍵,通過網路,在全世界的任何地方都能對家裡的工作站輸入命令。

手機外設圖像外放設備,通過網路,接受工作站輸出的畫面。

南極科考隊將不再需要攜帶笨重又耗能的工作站,只需要攜帶小巧的手機與外設即可。

只要有網的地方,你就有工作站。

因為傳輸速度的要求,這是5G才可以做到的,而4G根本無法做到。

………

新互聯網時代到來幾年之後,7,8G技術出現了,於是私人計算機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台台大型計算機。大型儲存設備。

window?

谷歌?

都將被大洗牌。

新的操作系統:對接系統。

哪家公司製作的大型計算機,計算力購買者就得用哪個公司的操作系統。

計算力決定市場佔有率的時代。

後來,外設改進成可植入人體,用思維控制的了。

再後來,已經是10G網路以後的事情了。

你,能感受到嗎?這全互聯。


之前在長春參加《中國通信》時提到一個VR應用。現在的VR都得拖一根線來實現高速傳輸數據,有5g的話可以無線傳輸了。低延遲還可以減少不適感


典型業務:

廣覆蓋,低速率業務。

智能水表,油井管道探傷。

小覆蓋,高速率業務。

無人駕駛,智能交通智慧。

其他擴充:

智能家居

遠程醫療

基於MBMS的智能廣播

智能停車

環境監測


5g,應用在用戶通信(智能上網終端),智能設備(家電,汽車。。。)等等。由於使用毫米波,在不久的將來基站密度可想而知。


我比較好奇5G的軍事運用


推薦閱讀:

絕地求生掉包是什麼意思?
數字對講機能否與模擬對講機共用?
不同国家的船舶或者飞机,是如何使用无线电通讯的?
有了485通信,還要4-20毫安模擬量輸出做什麼呢?
《數字信號處理》與《信號與系統》有什麼關係?

TAG:通信 | 5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