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學史上有哪些有意思的打臉?
比如說,泊松亮斑這個教科書級別的打臉事件。
這只是一個故事,不一定是史實———————————————————————————————————————————據說錢德拉塞卡(Subrahmanyan Chandrasekhar)剛剛提出錢德拉塞卡極限(Chandrasekhar limit)這個概念的時候,當時著名的天文學家愛丁頓(Sir Arthur Eddington,就是那個通過日食證實了廣義相對論並狂妄地宣稱這個世界上除了愛因斯坦本人以外只有他自己懂相對論的那個愛丁頓)當眾對錢德拉塞卡進行了羞辱。當時錢德拉塞卡在一次學術會議上宣講了自己的論文,然後詢問底下坐著的天文學權威愛丁頓的意見。愛丁頓走上講台,拿起論文,撕了個粉碎,然後說:「這就是我的意見。」
當然,後來被證明,錢德拉塞卡是對的,愛丁頓錯得離譜。
打臉啪啪響。愛因斯坦的宇宙學常數為了保持靜態宇宙,愛因斯坦在引力場方程中引入宇宙學常數。1929年哈勃觀察到星系光譜紅移和距離的線性關係,即所謂哈勃定律。據傳,當愛因斯坦得知了哈勃發現「宇宙在膨脹」的事實後,承認自己引入的宇宙學常數是一生中最大的錯誤。於是常數被抹掉。可近來的研究--被認為是暗能量導致的宇宙加速膨脹,使得科學家又傾向於重新引入宇宙學常數。愛因斯坦表示:好吧,你們開心就好⊙▽⊙總的來說,這是偉大科學家才能享有的雙重打臉。
說一個關於毒舌大大泡利(Wolfgang E.Pauli)的。
1957年2月15日,吳健雄宣布自己用實驗驗證了β衰變下的宇稱不守恆。
順便帖一下吳健雄這篇文章Phys. Rev. 105, 1413
然而兩天後,即2月17日,一直堅信宇稱守恆的泡利給朋友Weisskopf寫信,表示他認為宇稱必定守恆,上帝不可能是一個左撇子。
原來泡利沒有及時關注吳健雄的實驗結果,所以直接把臉伸過去讓人打了。
開爾文爵士的兩朵烏雲也可以算吧
EPR佯謬啊,居然沒人說這個。
柏松亮斑
1818年,法國科學院提出了徵文競賽題目:一是利用精確的實驗確定光線的衍射效應;二是根據實驗,用數學歸納法推求出光通過物體附近時的運動情況。在法國物理學家阿拉果與安培的鼓勵和支持下,菲涅耳向科學院提交了應徵論文。他用半波帶法定量地計算了圓孔、圓板等形狀的障礙物產生的衍射花紋。菲涅耳把自己的理論和對於實驗的說明提交給評判委員會。參加這個委員會的有:波動理論的熱心支持者阿拉果;微粒論的支持者拉普拉斯、泊松和比奧;持中立態度的蓋.呂薩克。菲涅耳的波動理論遭到了光的粒子論者的反對。在委員會的會議上泊松指出,根據菲涅耳的理論,應當能看到一種非常奇怪的現象:如果在光束的傳播路徑上,放置一塊不透明的圓板,由於光在圓板邊緣的衍射,在離圓板一定距離的地方,圓板陰影的中央應當出現一個亮斑,在當時來說,這簡直是不可思議的,所以泊松宣稱,他已駁倒了波動理論。菲涅耳和阿拉果接受了這個挑戰,立即用實驗檢驗了這個理論預言,非常精彩地證實了這個理論的結論,影子中心的確出現了一個亮斑。這一成功,為光的波動說增添了不少光輝。 泊松是光的波動說的反對者,泊松根據菲涅耳的計算結果,得出在一個圓片的陰影中心應當出現一個亮點,這是令人難以相信的,過去也從沒看到過,因此泊松認為這個計算結果足夠證明光的波動說是荒謬的。但是恰巧,菲涅耳和阿拉果在試驗中看到了這個亮斑,這樣,泊松的計算反而支持了光的波動說。過了不久,菲涅耳又用複雜的的理論計算表明,當這個圓片的半徑很小時,這個亮點才比較明顯。經過實驗驗證,果真如此。菲涅耳榮獲了這一屆的科學獎,而後人為紀念泊松的實驗提供了方法稱這個亮點為泊松亮斑。 菲涅耳開創了光學的新階段。他發展了惠更斯和托馬斯·楊的波動理論,成為「物理光學的締造者」。摘自百度百科
------發現了什麼,在寫一點----我又去看了一下……發現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8526319 這個寫的很好,那我就不獻醜了
近代物理學波粒二象性和量子力學就是兩個大坑啊,坑了無數偉大的物理學家
湯姆生和盧瑟福的故事初中高中的物理化學記得提過四次。還有亞里士多德,我們初中物理老師直接說,選擇題裡面,只要是亞里士多德說的,都是錯的。
湯姆生提出了葡萄乾蛋糕模型,他的學生盧瑟福否定了他的觀點,提出了行星模型。據說
做薛定諤的貓的實驗的薛定諤是為了駁斥有關量子疊加態的說法【一隻貓怎麼可能又死又活嘛!(??へ?? ╬)】結果別人聽了之後【(′▽`)ノ對的就是又死又活的】
算是個輕微的打臉,不過挺有意思的一個記者採訪愛丁頓時說:聽說世界上有三個人精通相對論。愛丁頓沉默了好久,記者問:有什麼問題嗎?愛丁頓說:我在想第三個人是誰?這自信,真打臉。
密立根測量光電效應物理量。
密立根當年並不認為愛因斯坦光電效應方程正確,後測量金屬遏止電壓與入射光頻率以此算出普朗克常量,並與普朗克根據黑體輻射得出的h比較,以檢驗愛因斯坦光電效應方程正確性。
實驗結果是兩種方法測得普朗克常量在0.5%誤差範圍內一致。愛因斯坦由於發現了光電效應的規律獲得1921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以上。泊松光斑
泊松亮斑。上課的時候物理老師講到這事兒差點笑死我了。
很早的時候看過一本關於學術造假案例的書,有個物理的例子印象很深,不過具體人名忘了╮(╯_╰)╭大致就是說某物理學家故意寫了一篇捏造的文章,但是由於其中用到大量名詞和讓人看不懂的分析和推理,順利發表在了某著名刊物上併流傳,之後他曝光說,其實我是胡亂寫的,打編輯的臉,哈哈哈
泊松亮斑。。。
湯姆遜發現電子以後高調的宣布,原子的結構和組成世界的物質的結構已經被徹底解釋了,後續的科學家們只需要在細枝末節上做些修改就可以了……然後,你懂的。
原話肯定不是這麼說的,但是意思是這個。牛頓的宇宙觀認為光傳播需要某種介質,即光以太,在那時,牛頓的許多觀點都得到了完美的證實,於是為了證明光以太的存在,邁克爾遜莫雷用光的干涉條紋進行了著名的實驗,結果反而證明了以太不存在,還因此招來了一片「烏雲」
MM實驗
五行相生相剋,和古希臘的風火水什麼理論交相輝映。都認為水素是最基本的元素,不可分解。
氣體定律,蓋呂薩克和普魯斯特vs貝索勒。
說個化學的,李比希和溴元素的發現。
生物,我國bug存在的童第周,啪啪打了歐洲人的臉。
其實網上一查一大堆。key Word找對就行了。推薦閱讀:
※知了是怎麼死的?
※有哪些半路出家的學術大牛?
※如何看待國內13個課題組的實名發聲表示沒能重複NgAgo,韓春雨表示:「我不做任何評價」?
※癌細胞分裂的時候,DNA端粒不會減少,我倒是覺得癌細胞是人類通往永生的鑰匙,大家覺得呢?有人切過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