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散夥人》作為第一個行業網路劇,怎麼評價?
《中國散夥人》最近頻繁出現在朋友圈,覺得名字挺有意思就點進去看了看,還可以吧,但也沒覺得特別出彩,也可能是沒看完吧,作為非VIP,無法看完全集,想問問這個劇有人看了嗎?到底怎麼樣?畢竟我的朋友圈很少會有人轉網劇!
昨晚本來就想看一集的,因為騰訊視頻上也就公布了2集,剩下的得VIP會員才能看。結果先是看到演職人員表裡面看到了熟悉的名字,然後竟然在第二集還看到了真人客串,果斷髮了微信過去,有一陣子沒聯繫的朋友竟然以這種方式出現在你面前感覺特別有趣,接下來注意到片尾曲竟然是在創投界工作的南大師兄編曲、演唱的,簡直文藝到骨子裡了,突然想起上個月不小心還放過人家一次鴿子,趕緊發微信過去跟師兄道歉。這一下子就勾起了我的好奇心,加上這個劇講創業相關的故事,因為我也正在創業,很多梗要麼是自己經歷過、要麼是聽別人說過,所以狠下心買了騰訊視頻的會員,昨晚一口氣把10集全看完了。
玩知乎的人有個習慣,就是看到一個有意思的事情總想去知乎搜一搜,看看有沒有其他人注意到這個,如果有正好看看別人怎麼想的;如果沒有,就來「佔個坑」。我純粹從有創業經歷的觀眾的視角談一下我的觀後感。
——————————————————觀後感——————————————————————
1. Perfect Timing:這部劇的發布時間選得特別合適,正是上一輪創業/投資高峰剛過去(2015年),經歷了慘痛的創業失敗、投資失敗,以及資本寒冬的環境下出現對全民創業尤其是大學生創業的質疑【大學生創業熱是偽命題嗎? - 黃宇人的回答】。這個時候出這部劇,會引起特別多的共鳴。不過這就意味著楊同學在2015年甚至更早的時候就已經看到了盛況下隱藏的危機,這點是令人佩服的,當然也許跟他之前創業失敗過2次有關。入坑比較早,當越來越多人往坑裡跳的時候,他已經爬出來——準備跳下一個坑(這部劇應該是他第三次創業的公司突觸映畫出品,所以他仍然在「坑裡」)。
2. 關於宣發:假如我不知道這部劇的總製片是南大的校友,甚至沒注意到參與的演職人員中其實有好多南大校友的身影,我仍然能夠感受到一種撲面而來、渾然一體的熟悉風格——低調(特指」營銷/宣傳」)。這似乎就是一種特質,這部劇從名字到內容其實都很張揚的、很有個性的,然而在讓更多人知道這個層面上南大人總是不喜歡那麼主動、所做的努力也極為有限,骨子裡有沒有一種文人的孤傲?即使投身商業,仍然保持著遺世獨立的清高——我用心做出好的產品但我不願意去兜售。內心上我覺得這種方式是很舒服的,我喜歡不是因為你的兜售而是我發現了你並因此而欣賞——但同樣作為創業者,我非常苦惱,因為商業是殘酷的,大眾的「關注」是極為稀缺的資源,你不去搶就被人家搶走了,即使產品沒你好,又怎樣?會有多少人在乎呢?我依稀記得半年之前在「毒舌電影」公眾號上第一次看到過有關《中國散夥人》的信息,然後因為最近看到「南大侯老濕」的公號發了《中國散夥人》正式播出的評論才讓我想起這回事,否則我真得很可能就錯過了。我們太容易錯過有意思的人、有意思的事,所以我覺得如果自己認可和自豪於自己的產品,要努力去推廣,為的是減少大家的遺憾。
【儘管我們營銷也做得不咋地,但我還是臉皮特厚地給楊同學 @楊天桓 出幾個點子:1. 媒體發布會(網劇正式開播,如果的確是作為中國第一部行業劇的話,那可以引起很多的討論) 2. 請大號發影評在眾多渠道引發討論和轉發(微博/知乎/微信/豆瓣/貼吧) 3. 去各個大學做創業話題(比如:大學生如何理性地看待創業)的演講,估計會很受歡迎啊,而且也蠻有意義的,這一群人不正好也是這部片子的受眾么? 4. 被talk show的大咖當作話題討論(比如梁老、瑪尼王)
3. 受眾:這部劇的受眾其實是很廣泛的,不僅是創業者、對創業懷有任何不理性幻想的人、創業工作組織者、風險投資從業者、還有出資人。哦喲,差點忘了還有擔心創業者入坑的父母、兄弟、姐妹、七大姑八大姨,etc——在一個全民創業的時代,這部劇可以設定一個點擊率的小目標,比如一個億。未來應該會有更多行業劇出現,比如梗/段子/狗血劇情特別多的律所、投行、諮詢、娛樂業,現在幾個不同行業的好朋友聚會的時候聽他們講段子真是好玩,如果放到熒幕上估計會有超多共鳴。
4. 演員的選角:雖然我不專業,但作為觀眾,我喜歡這個角色的搭配:蘇植南有點情懷但是不中用,但有義氣,並且很直,也有些大男孩的幼稚(這個設定屬於創業分分鐘被坑,要麼被別人坑,要麼被自己人坑);韓江雪人如其名高冷洋氣顏值擔當但內心善良也有義氣(和蘇植南有一縷青梅竹馬的淡淡情愫也很溫暖)但終究她不能永遠陪著幼稚的大男孩一直耗下去、有能力有顏值的女生終究還是屬於大叔的(咳咳,羨慕嫉妒恨了又);田蘿傻白甜小人物的喜怒哀樂從內心深處只是想開一家自己的酸奶店所以其實結果不見得是壞事她不喜歡不以酸奶為中心的商業拼殺並且資本也更喜歡不擇手段的bitch(bitch才懂賺錢好嘛!跟職業投資經理談情懷?滾!)、張可(天啊,我覺得我已然落伍,因為從來不看直播,看來她是這裡的角兒)、袁華圓滑屬於「丑角」辦事不行有好處不能少了他一份的這類人(這就是我前面說對於幼稚的創業者,最怕就是這種坑爹的自己人)、葉一凡geek有能力看似不爭但內心其實很有主見(香港人講普通話都是吳彥祖么?還是吳彥祖配的音??我也要學這個口音啊啊啊啊!)我猜裡面除了「張可」之外,其他應該都是有表演訓練的,演技還不錯哦,不過酒吧老闆好像是友情出演,略靦腆和生澀,下次找個老司機來當人生導師吧,哈哈哈。
5. 編劇:這部劇到底講了啥?這部劇和《屌絲男士》不一樣,雖然每一集都有小故事,但有一條內在的主線,就是一開始創業遇到財務危機之後,幾個人要使出洪荒之力解決這個問題。他們選擇了用「新創業項目的融資」解決「舊創業項目的財務問題」(一開始就埋下了坑),然後讓觀眾看到了創業最起步過程中的各種梗/坑,最後當其中一個新創業項目有融資希望的時候,就不可避免地發生這個結局——散夥。散夥往往不是因為失敗、低谷散夥的,而是因為一開始存在的不穩定因素(比如:股權分配不合理等)等到利益出現的時候出現了分歧和爭執,這也是「悲劇」的地方。其實創業真的失敗了大家還能好聚好散,兄弟仍然是兄弟、朋友仍然是朋友,大不了我們下次再來過或者好好地祝福與告別。但那些在上升期或者即將出現黎明曙光的散夥才令人唏噓扼腕,年輕的創業者們總是比較稚嫩,一開始大家一起干,中國人的內斂和面子也不願意先講講清楚,結果後來就出問題,有時候還會有投資人和想加入的人從中挑撥——的確,合伙人如果不能保持差不多的進步狀態,就會落後,而商業是殘酷的。要麼自願減少股份,要麼被替代。其實合伙人也是一種「夫妻關係」,都是契約關係,兩個人步調不一致了、不在一個層次了,禁不住小三從中插一腳了,如果無法開誠布公地尋求解決方法那就只能撕破臉鬧離婚咯。如果只是因為其中的一些搞笑、誇張的情節而定義為喜劇可能是不夠的,我想看到這部劇的不少人估計內心在流淚吧,本質上其實是一部「悲劇」呢。
6. 關於拍攝的技術性的問題:不懂我就不裝逼了吧!
———————下面是關於《中國散夥人》中提到與創業有關的梗(術語解讀)————————
- 跟誰找投資:盡量不要找個人、也盡量不要找熟人/朋友,只有職業化的機構更清楚投資的風險,說白了,真決定投一個項目了,某種程度上這筆錢在會計上就差不多屬於「壞賬準備」了。另外,對於很多投資公司來說,他們自己也是「創業者」,他們也要去拉投資,就是常說的找LP(limited partner)募資,這些LP往往是有錢人但是可能對風險投資不專業,或者自己有大企業要管,沒空去看這些小項目,對他們來說就是另一種形式的理財;而這些投資公司的管理者叫GP(general partner),這些人決定投哪些項目,他們要麼有較為豐富的業界經驗了解某一行業、要麼出身諮詢公司,總之相對來說有專業能力而且說服人的水平不錯(俗稱「忽悠」),他們動輒要從LP口袋裡掏出幾個億的好嘛,初出茅廬的創業者跟他們比豈不是小屁孩?GP從若干個LP那裡募到一筆錢,然後成立1個或多個基金,一般會約定一個期限(通常是5年),然後用這個基金再去投好多個項目(不把雞蛋放一個籃子),然後這些項目大多數會虧錢,但偶爾有賺的,甚至賺大發了,使得整個基金都盈利了;那麼期限到了之後,GP從利潤中拿20%作為自己的收益,剩餘80%收益歸LP;但如果基金虧損或者虧得血本無歸嘞?呵呵,LP自認倒霉唄,GP的每年的工資還是照拿的哦。所以當創業開始熱起來的時候,很多有點錢的人也想玩這個遊戲啊,就很容易被不靠譜的GP忽悠,然後GP拿著這些錢花天酒地,騙騙小姑娘們,逗逗創業者們,然後隨便找幾個項目投投,虧完了告訴LP投資有風險的嘛。所以當無數創業者覺得自己被坑的時候,還有無數LP也在默默流淚——老子有苦還不敢說,怕被仇富或者扣上「剝削的資本家」的帽子。所以,今年的資本寒冬本質上是LP們虧怕了,並且上一輪募資的期限快到了(5年),所以GP們就變得很謹慎了。
插一個笑話:有一陣子投資特別熱的時候,GP說服LP投錢的套路:「如果你有一大筆錢,可以怎麼花?做慈善?雖然能獲得名聲但是經濟收益實在太低了;去豪賭?雖然有極大的獲利機會但這個幾率客觀來說太低,而且風險極高;所以來做投資吧!我們有專業的投資管理經驗(主觀上看上去風險沒有那麼大啦,但客觀上和賭博還真沒啥差別),說不定你有機會發現一家可以改變世界的公司哦!即使虧了,你也獲得了「天使」的榮耀啊,就當做慈善了嘛。(想想真的很有道理哦!)」 - 有限責任:這是一個「偉大的制度」!公司以其資產獨立承擔有限責任,這個有限指的就是公司的資產(註冊資本,以及這幾年來的盈利轉為公司資本的部分),但這個之外,就跟個人無關了,這也是為了保護商業冒險者,鼓勵商業的一種制度。所以公司的註冊資本可不是鬧著玩的,不要一味地虛報註冊資本,現在不需要驗資導致很多創業者想通過高額的註冊資本顯示實力,但這個風險是萬一公司背負債務,那麼如果當初實繳資本不夠的話還是要補齊的(註冊資本500萬,但是當初實繳50萬,認繳450萬,那麼要後來要補齊450萬,因為這屬於公司資產,即公司的責任範圍),這種情況下你個人的房子也許也得搭上去還債咯。
- 眾創空間的盈利模式:在國內,目前很難直接從入駐眾創空間的創業者中收費盈利,因為國內入駐眾創空間的更多是沒拿到投資的團隊,沒錢。而一旦有了投資,第一件事就是搬出去自己租獨立的辦公室。所以這就是眾創空間只能考慮羊毛出在狗身上了。通過篩選創業者,近距離地觀察和感受項目、團隊,然後有針對性地推薦給投資人,相當於自己當FA拿傭金;或者自己入股(所謂股份換房租),等這個項目拿到下一輪融資就可以套現。做得比較出名的比如36Kr的氪空間,一個項目能入駐也成為一種更加快速獲得投資人青睞的途徑,而投資人也樂於通過36Kr來做一輪篩選,如果項目成功率高的話就會形成良性循環。但更多小型的眾創空間其實生存空間就很窄,說白了,成功的眾創空間得有優秀天使投資人的眼光。
- 創業不應該是賭博:在一個成熟的創業環境,「VC」是必不可少的一環,他們存在的價值就是讓創業者更加勇敢地邁出第一步,而不用自己完全去承擔所有的風險,或者只需要承擔「時間的機會成本」就可以了,資金上的風險就有這些風險投資機構來承擔吧。因此,所有堵上自己身家的創業者都是不成熟的創業者(那些所謂的成功的幸運者只是極少數成功的賭徒而已,絕不是可以作為榜樣來效仿),我們所聽到的那種勵志的故事有多少是經過誇張和渲染的?當台上的人說自己已經賭上自己的全部的時候,他沒告訴你他父母名下或者妻子名下有多少套房哦。結果你理解成把自己全家陷進去,那隻能說明你自己幼稚、傻並且不負責任。
- 投資人的錢到底要不要隨意花?我也問過很多拿了投資的創業者,發現一個規律,如果這個項目從一開始就是拿到投資再展開的(因為不少項目初始投資比較高或者需要資本來幫助迅速拓展市場),那麼創業者往往並不很在意花錢,這不代表著這些創業者不靠譜,雖然有很多是不靠譜的,因為覺得錢不是自己的如果準備玩票或者就是想攢一份經歷就拿投資人的錢玩玩唄;對於那些比較靠譜的創業者來說,就是不斷地需要尋找融資來保證花錢的速度,讓公司變大(但很少會考慮盈利)。對於那些一開始完全靠自己出資做起來,做到一定程度需要擴張的時候引入投資的創業者,往往對花錢比較謹慎——並沒有誇獎的成分,這樣的創業者往往是看重「盈利性」的,否則早死了,而且懂得成本控制,因為自己的錢花著心疼;但也會出現放不開手腳,從而失去快速擴張的機會。我們團隊就有這樣的問題,說白了花錢也是跟能力和眼界有關的,比如我們這個團隊都是學校出來的,見得多的就是幾百、幾千塊,上萬就覺得蠻貴了,那我們捨得花十幾萬、幾十萬砸廣告?用人也是,3萬/月在北京可能是很常見的,但對於我們來說可能需要適應。只有隨著我們公司整體業務的規模的擴大,資本的增加,見識的增加,花錢的能力也慢慢增加了。
- 投資項目,還是投資人?純技術創新就更多的是投資項目,技術有專利,只要有商業應用的價值,花錢找人運營就可以;但凡要靠人運營的,都是得看人,因為一旦你開始做這件事,很快就有很多其他人做類似的事,怎麼從中勝出則基本看人(團隊)了,所以大多數的投資其實是投資「人」。這也就更好理解為啥BAT出來的更容易獲得投資,人家有經驗、有些有帶團隊的能力,你一個大學生小屁孩有啥?人家說一件事能做就是能做,你說同樣的事情能做就人家就不見得買賬——所以成功過一次之後,更容易獲得認可,創業圈就是這樣的。
- 投資經理和投資人的區別(第7集):真正能被稱作「投資人」的是GP,投資經理就是幫GP進行項目初篩,提供一些意見但是沒法自己決定。所以如果對方只是投資經理,你別拿他/她的話當真就是了。而且基本上他們是廣撒網,也就意味著很難靜得下心來認真判斷一個項目,所以如果你不是那種一眼就看出是金子的項目,就不要跟投資經理浪費時間了,想辦法直接找到GP,impress them. 【風險投資公司的金字塔結構:GP—投資經理—實習生】
- 怎麼找靠譜的投資人:說白了還是看人!請靠譜的人推薦,而投資人也是抱著這種想法。我們的天使投資是我的師兄推薦的,他了解我,而投資人信任他。這種初步的信任才是良好的開端,否則完全的陌生的創業者和投資人之間說白了就是「博弈」(我覺得你會虛高估值,我覺得你會刻意打壓我的估值,沒法談!)
- 以「投資人」為名的騙子:最常見的是騙BP的,就像劇裡面的Sabrina,當然她是自己做了(的確有不少以投資為名尋找創業idea的,由於這幫人有點資源,而且執行力更強,知道怎麼玩商業遊戲),一旦獲得核心idea絕對青出於藍勝於藍;另外就是那些已經投了類似項目的投資人,以投資為名去搜羅競爭對手的BP獲取戰略意圖和經營數據給自己投資的團隊作參考,所以作為創業者也要做投資人的盡調喲!然後是騙錢的投資人,可能不是真的騙你一大筆錢,而是騙吃騙喝騙招待,伺候好了才給你投錢好嘛!(當然這種我沒碰到過,不過之前我記得有一篇微信文章傳得挺流行的)。騙色的投資人——這個真沒遇到過,而且聽說得也幾乎沒有,原因可能是創業者清一色男的居多,而且屌絲居多,實在很難有吸引力~即使有女性創業者也因為很忙而疏於打扮之類的吧;另外女性投資人也很少哦,見過的不多的幾個都凶凶的樣子,嗯,沒想法了~不過呢,這年頭在酒吧和夜總會裡假裝自己是做投資的,手上管著幾個billion倒是一個很好的迷妹套路。其實創業者桃花緣最少了,投資經理其實也沒什麼錢但好歹出入CBD辦公場所穿著精英套裝啊,創業者窩在郊區創業園裡面還每天穿個T恤算了算了不忍直視啊。
- 創業者的孤獨:創業隨時有失敗的風險,即使正在走上坡路也隨時有資金斷裂或者競爭對手突然融到新一輪融資之後全面競爭的壓力,壓力永遠伴隨左右;這種感覺員工不會完全明白,尤其是一家沒什麼企業文化的公司,員工只要按時拿到工資就行,大不了換一家公司再干唄;我不知道這部劇裡面大家叫蘇植南老闆,是不是意味著他是唯一股東,但至少如果像韓江雪有股份的話也只是非常小的聯合創始人,也無法要求她要承擔和大股東一樣的壓力,所以我僅從個人的經驗出發,覺得股份和壓力是成正比的,年輕閱歷淺的時候承壓的能力也許有限,那麼就找合適的可以共同作戰的合伙人,要捨得讓出股份,否則出了事,你只能獨自孤獨、抑鬱。投資人呢?可以找投資人談心啊?他們不是說遇到困難了隨時找他們嘛?想想父母跟我們有多親,我們還不是喜歡報喜不報憂?再說投資人養了幾十甚至幾百個崽子,只關心長得壯的,長得瘦的自生自滅吧你。
- 保護好自己的知識產權:商標、域名、專利,千萬不要認為自己才剛開始,不見得能做大哦,但萬一做大了呢?省錢別省在這方面吧。尤其是現在搶注你商標的往往是競爭對手,明槍易躲,bitch難防,good luck!
現在全集要VIP才能看,所以我只看過公開播放的前2集。現在的總播放量還只有140萬次,我看的時候開了彈幕也基本沒有彈幕出來,暫時看不出爆款潛質,還要努力啊。這劇不是那種全程高能的類型,我想導演應該還是比較想走一個走心路線吧。我很喜歡走心路線的,不過這個劇走心路線而論,內心戲的篇幅太少,(好像沒有內心戲,男女主的臉演不出來,配角們倒目測很有潛力可以挖掘,)代入感起不來。旁觀路線而論,高能程度真的需要再加密加密一點才好在現在的網劇市場脫穎而出。
看你的問題描述……感覺劇很不錯。謝謝邀請,我找時間看看。不過恐怕看完之後……不一定會回來答題了呢。
推薦閱讀:
※女的叫女漢子現在更多的是一種誇獎,而男的娘炮為什麼一直被吐槽呢?
※中國五個經濟特區里,海南面積最大,底子也不錯,為什麼最貧窮?
※這個世界真的會越來越美好嗎?
※如何看待的一位婚禮攝影師母親病危告假被新娘拒絕?
※如何看待《漢人的音樂能力是文明民族中最低的,至今依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