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海戰的本質是不是空戰?

今天看了龍媽燒船想到的。從珊瑚海海戰開始,人類海戰的本質就是對制空權的爭奪了,航母在裝載與戰列艦相當質量的彈藥時,由於艦載機的精確打擊與超遠距離優勢,使戰列艦在對戰航母時的劣勢被無限放大。到了現代,感覺關於海上霸權的爭奪也是圍繞航母來進行的,一切的海上部署,其目的都是為了摧毀敵方航母或保護自家航母,而航母的發展方向也是向更高艦載機質量、裝載更多彈藥、起降更多飛機發展的,而航母歸根到底,只是一個起降飛機的平台而已。那可不可以這麼理解:現代海戰只是為近海及大洋空戰服務的工具,雙方爭奪的其實是局部海上的制空權而已,對航母的打擊其實是對臨時陸基基地的打擊。而真正意義上的海戰早就隨著巨艦大炮的滅亡而消失了

綜上,求大神指點,我的觀點是不是正確的?錯誤的話,正確的觀點是什麼樣的?


對,是這樣,不光是海戰,也包括陸戰。

當然空戰這個說法不準確,是報了空中偵察,制空權爭奪,防空,空中打擊,空中對地監視,空對海監視,空中運輸作戰行為的綜合。

當然,其他軍兵種也是需要的。

但是很多人不願意承認這一點。陸軍和火箭軍不願意承認是因為影響他們就業了。海軍基本上是認可這些的。至於知乎眾很多拒絕承認這一點,一方面是因為他們的信仰,畢竟空中戰爭是高度精英化和去人民化的,畢竟現在無論是人民民主還是憲政民主,都是基於人民廣泛參戰這一事實來的。二是他們理解不了現代戰爭的運行。

至於龍母。我是希望她趕緊燒燒燒,把雪諾燒死最好。

戰爭實際上是決定統治的幾乎唯一也是最好的方法。戰爭模式的改變往往導致舊的統治階級喪失對軍隊的控制權之後被推翻,比如一戰,騎兵作戰的滅亡導致了封建統治階級徹底被掌握內燃機技術的資產階級趕出了軍隊,之後國家政權易主於資產階級(工業資產階級)


不是。

空戰的最終目的是消滅敵方在該空域的反制力量,奪取區域制空權。

而現代海戰的最終目的是奪取制海權,封鎖敵方海上出路和海上補給。僅從這一點上來說,海戰和空戰是兩個性質。

另外:我們普通民眾目前對「艦隊防空」要進行這樣的理解:即艦隊防空所反擊和攔截的不僅僅是敵方奪取海域制空權的戰鬥機和對艦對海攻擊機,也有敵方為各種目的而發射的、經過艦隊所在防空區的戰術導彈和戰略導彈。簡而言之,海軍艦隊的防空任務是針對一切敵對空中目標的。

畢竟航母的使用在珊瑚海海戰之前就有眾多的戰例。

比如1941年5月丹麥海峽海戰中,英國皇家海軍「勝利」號航母上起飛的劍魚式雙翼機對俾斯麥號戰列艦進行的魚雷攻擊;

離珊瑚海海戰更近的例子便是眾所周知的偷襲珍珠港事件。

要知道純種航母這個概念出現之前,水上飛機母艦是一戰中唯一能搭載艦載航空器的艦艇。而在一戰最大的海戰——日德蘭海戰中,艦載機當時的作用是提供空中偵察,也就是插眼。

作為首先使用航母的兩支海軍,英國海軍和日本海軍對純種航母的使用在二戰初期都是非常亮眼的。因為這種新興海上力量正在挑戰大炮巨艦的權威,並逐漸顯示出了必將成為未來海軍主力的地位。

只是日本海軍到最後還是走了彎路。他們對「戰列艦核心」的巨大依賴和戰略失誤導致了聯合艦隊的最終覆滅。

笑到最後的是結合了英國海軍開創性航母使用思路和日本海軍主力航母使用經驗的——美國海軍。

還需要說明的是:二戰中艦載機的命中率並沒有現在這樣高,因為當時的制導武器並沒有量產列裝(你非要說德國黑科技的話我只能說那只是當時的一兩個戰例而不是普遍戰爭現象)。起碼我認為達不到「精確打擊」這個概念。這主要是因為武器具體性能、洋流對魚雷航跡的影響、飛行員技術素質和敵方防空火力攔阻,甚至還因為天氣。

在中途島海戰中,美軍攻擊「蒼龍」號和「飛龍」號的魚雷機編隊前後兩個攻擊波都無一命中,且自身都造成了巨大傷亡和損失。這就得歸功於IJN的巡洋艦戰隊和驅逐艦戰隊的對空火力以及四艘航母上空的護衛戰鬥機編隊採取了有效反制措施。

而當俯衝轟炸機的四枚炸彈命中赤城號引發大爆炸的時候,恰恰赤城號上空正好沒有護衛戰鬥機。赤城號上面的人員聽到俯衝轟炸機來襲的呼嘯聲時,美軍轟炸機已經從雲層里勢不可擋地發起攻擊了。

我們目前為止的整個戰爭史中,除了各種為試驗目的而製造建造的奇形怪狀的海上怪物——比如航戰,對我黑的就是伊勢和日向兩艘航空戰列艦——之外,航空母艦、護航航母。航空母艦戰鬥群的產生也只是為海戰而服務的。

海戰、陸戰和空戰並不是涇渭分明。嚴格意義上說現在已經沒有純粹意義上的三軍,而是集成化、綜合化的作戰集團。集團內所有的作戰力量,包括海軍陸戰隊和陸、海軍航空兵,甚至是電子情報船、預警機、軍事衛星都可以靠信息鏈接,為同一個作戰目標而服務。何況我們現在還有「某複雜電磁環境下的軍事演習」呢。

要想明白這個概念,可以參考美國海軍陸戰隊和美國空軍的發展歷程。以及美國空軍是怎樣變成「US Airforce」的。

題主你所說的航母只不過是搭載飛機的平台,我覺得你應該意識到航母現在是一種投射力量。屬於能在戰爭和極端情況發生時最快到達目標外海域的海軍艦隊。

而且航母在作戰時已經不會是單艦行動了。整個航母戰鬥群才是一支協同作戰和防禦的艦隊。

在這個航母戰鬥群中,依然還包括了對艦、對陸、反潛、防空的作戰艦艇,比如區域防空驅逐艦、區域反潛驅逐艦、導彈護衛艦和攻擊潛艇。

我是自己來的,屬於不請自來,就不謝邀了。

如有泄密或疑似泄密,請聯繫我刪除。


現在都是立體化戰爭沒有單獨分離出來的某一平面上的戰爭,陸海空三位一體的戰爭其實從二戰開始就有了雛形,而從冷戰開始不斷進化。參戰的任何一方都不能忽視任何一個位面上的掌控權對於整個戰局的影響,因為陸海空三方面是可以互相壓制與反制的。例如掌握制空權要保持著一定對陸地上的控制權來確保制空權,而制空權反過來也可以增加對於陸地的控制。所以就目前來說已經不存在任何一個單位面的戰爭。

個人觀點,純手打,如有異議歡迎討論


哼咳,嗯呵,

你這樣說,赫魯曉夫同志會生氣的。


只能說航母存在的目的是以空制海。但是現代海戰是非常複雜的系統對抗,空中、海面、水下、電磁空間都有激烈的對抗。


請去研讀美軍空海一體戰相關文獻


很顯然,不是。

海戰的核心是取得制海權,或者說航行自由權。取得這個幹嘛呢?無非是兩樣:保證海上貨物運輸,典型的英國本土的最大需求之一,還如我國的石油。另外一個,是可以自由的由海向路投送兵力。

而海上的空戰,只是獲取制海權最有力的武器之一,但遠不是全部。如果你僅僅看日美波瀾壯闊的航母大戰,你很容易得到結論空戰是海戰全部。可惜,航母大戰本身就不是海戰的全部。

英國在大西洋戰場上和德國一直在打生命線之戰,戰鬥的主力是驅逐艦和潛艇。德國僅僅靠潛艇這一單一兵種,就差點把大英帝國掐死。

太平洋上,粉碎日本拳頭的是航母和空戰。但掐死日本脖子的是潛艇部隊。日本後期如此缺油少料,基本拜潛艇所賜。

英國地中海艦隊,無航母,無制空權,仍舊在德國飛機翅膀下,保證了大英帝國北非的補給。雖然損失慘重。

空戰就是海戰?當然不是


沒錯,現代海戰本質就是海上空戰。

但要注意,這裡的空戰不是單純指戰鬥機BVR或者狗斗。這裡可以理解為一切使用海軍航空兵甚至空軍執行的海洋上空作戰任務。

現代海戰,航母/具備較強航空支援能力的艦艇是核心,因為海軍航空兵的鳥巢就是航母,其他的水面艦艇圍繞鳥巢設計和發展。比如航母需要防空艦艇,反潛艦艇。

而航母要保護的對象是精確制導武器的發射平台,典型的例子是美軍的俄亥俄改巡航導彈核潛艇。這些平台上搭載的射程遠,用途多樣,依靠飽和攻擊突防的巡航導彈是艦隊最鋒利的長矛。

航母上的艦載機是艦隊的耳目和盾牌,同時可以做艦隊的長矛參與進攻。

世界上的海軍大國無不以航母戰鬥群建設作為艦隊發展的核心,並致力於發展射程更遠,隱身性更好的巡航導彈。

順便提一下,某些小粉紅看到45型沒裝反艦導彈就嘲笑人家,不知道要是看到伯克IIA也拆了魚叉作何感想?


當然不是,海戰包含很多方面,大洋之上爭奪制海權是海戰,在海邊打海盜一樣是海戰,作戰環境和目的不同當然不可概而論一。

再來說說大洋爭奪制海權,其實至少從一戰開始,海戰的核心就是信息的獲取,包括敵人在哪?航向速度如何?我們在哪?友軍在哪?包括當地水文資料、溫躍層深度等等等等,而航空母艦之所以能取代戰列艦,是因為她強大的信息獲取能力、超過戰列艦的打擊範圍和更優秀的消費比,其中信息的獲取是很重要的一環。(其實航母取代戰列艦本人不認可,應該是空射反艦導彈的出現取代了戰列艦)。現代海戰同理,你首先需要關心的就是敵我的位置、數量、航向、航速等,而部隊接觸之後,還有很多次要但影響戰局的信息,包括接觸的究竟是什麼?究竟是敵人還是中立的商船甚至僅僅是海洋生物?如果接觸到的是敵人,它為什麼會在那?是敵艦隊的一部分還是誘餌?當獲取(包括取得和判斷)出足夠的信息後,指揮人員下定決心,接下來的事情,究竟是用飛機低空接敵後飽和攻擊還是潛艇佔位發動魚雷攻擊還是路基飛機起發攻擊乃至發動空-海-海下的立體攻擊,完全看戰場態勢,但是肯定不可能出現雙方戰鬥機大張旗鼓爭奪制空權,然後才發起攻擊的情況,戰鬥機的作用往往是艦隊防空及一些戰術行動,爭奪制空權的任務應該是對航母發起攻擊的兵種的事情。

現代海戰其實是高度複雜的作戰模式,而且耗損極高,雙方博弈的時間可能很長,但實際作戰時間極短,甚至幾個攻擊波次幾個小時就可以分出勝負了,在這種情況下,就算一方的空中力量幾倍於對方,但如果信息上處於劣勢的話還是很有可能被突然翻盤(當然這點可能性非常小,空中力量佔優勢的一方信息獲取能力一定更強)。所以戰機僅僅是現代海戰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海戰的本質當然不是空戰,因為可能打空戰之前戰鬥就已經結束了


歪個樓。不請自來。不過是自己的淺薄看法。

首先,制空權是一個什麼東西。個人認為是一種資源,可爭奪的資源,並不是可以固有擁有的;同理,制海權也是。

以lz的說法建立的脈絡,我猜是

「現代海戰的本質是在佔有制空權這個優勢資源的條件下,對其他資源的再分配行為」

然後當然有人反駁,「海戰是以佔有制海權為目的的行為」,「空戰是以佔有制空權為目的的行為」。

個人認為這樣微妙的偏離了靶心,和lz的思路並不一樣,所以這種反駁並沒那麼有效。

現在問題是,原本的海戰在lz的這個思路下的定義,與lz理解的現代海戰的定義的差別

原本的海戰「在佔有制海權這個優勢資源的條件下,對其他資源的再分配行為」。

兩者都是再分配,都是在佔有優勢資源的條件下的再分配行為。

所以,如果lz的定義為「在佔有優勢資源的條件下的再分配行為」的話,海戰的發展在lz的世界裡就變成了諸如——

以為制空權比制海權重要,所以有制空權之後更容易獲得制海權,然後就可以則用控制海上通道了,甚至直接跳過控制航道,直接對資源再分配了

這是空海地一體化的思路?


現代海戰的本質和重點都是爭奪制空權,除非海戰的一方或雙方落後到沒有空中力量。


今天五大流氓戰爭的本質,已經是天戰了

二流國家打個空戰,或者球賽...


先說是不是,海戰不是空戰。

航母首先是一個作戰編隊,為毛需要編隊,因為有現代有太多武器能威脅到航母。

你即使有飛機預警,

可是面對潛艇怎麼辦,

遇到EMP後,對方用線導魚雷怎麼擼,

如果海豹用小型潛艇接近搞破壞咋弄,

就更別提坑爹的水雷了,

海戰中,雷達是很關鍵,而預警機是比艦船好,可是在無人機智能化的發展趨勢,以後的海戰將是智能微型魚雷的天下,空中佈雷,速度快,遇到特定聲紋自動開機鎖定,水線以下360度飽和攻擊,你宙斯盾還防不到海面以下吧。

其實和艦艇大炮時代一樣,技術在發展,戰場在變化,現代海戰絕對不是空戰,用2戰的經驗來猜測現代海戰的形式,你讓土鱉國大力發展的北斗系統放在那裡,現代子彈都開始作為智能引導的時代,你認為美帝2戰就在用的VT如果能微型化,在相控陣雷達的防禦半徑,再用大口徑電磁速射機槍來防禦,射程300公里,飛機的反艦導彈數量再飽和能和子彈比多?

而且人作為飛機駕駛員有著天然的缺陷,過載9G就是極限了,超視距現代戰機能有1次半的機會發生制導導彈,然後很大概率就進入格鬥戰,飛機可是很貴的啊,海戰如果需要的是摧毀對方的武器平台,用無人機搭載智能水雷,我相信性價比會高出很多。

為避免給人噴太過科幻,上XM-7「蜘蛛」網路化智能地雷的鏈接,你就知道土鱉國在下很大的一步棋。


海戰爭奪制空權是為爭奪制海權服務的,航母艦載機是海戰打擊的有效手段之一,而不是全部。


推薦閱讀:

國外的軍隊長途行軍為什麼不打綁腿?
有哪些著名戰役是將領想複製經典戰役結果玩脫的?
歷史上有哪些原本準備誘敵深入卻反被對方一波捅穿的戰例?
美軍在朝鮮戰爭中戰鬥力表現如何?志願軍如何看待美軍還有美軍俘虜?
作為一名重裝步兵,組成方陣正面對抗敵方重裝騎兵的衝擊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TAG:軍事 | 戰爭 | 戰術 | 海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