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齊魯之爭中齊國滅掉了魯國,中國的歷史會發生什麼變化,當代中國人意識形態和現在會有什麼不同?

相比之下,魯國偏向於保守,齊國偏向於開放


齊文化註定只能成為華夏文化的支流,這不是由齊國的軍事政治實力決定的。就如同楚國雖然滅了孔孟的故鄉魯國,但楚文化也只能是支流而不是主流。

齊文化的核心不是「開放」,而是「實用主義」。

齊國和魯國在這方面的區別,是從立國開始就註定了的。在面對異文化的東夷部落時,姜子牙選擇因地制宜適應當地文化,伯禽則是將周文化在當地複製重建。

(這一點得到了考古實證。直到其他諸侯國都已經不流行人殉了,齊國還在搞人殉。)

後來齊國兩個最重要的政治家,也就是管仲和晏嬰,都是典型的實用主義者。

管仲把「禮」和「法」都當成工具來用,只要能富國強兵,黑貓白貓都是好貓。

晏嬰認同禮的重要性,但卻反對孔子那一套,因為晏嬰認為孔子太重視形式上的繁文縟節,不符合齊國簡易務實的傳統。晏嬰認為明明是人規定禮,而不是禮控制人。

(說起來晏嬰和孔子是最萌身高差。)

這兩人在《史記》及以後常被並稱為「管晏」作為能吏的象徵,但也是「有用無體」的象徵。

後來孟子來到齊國,費老大勁也沒能說動齊宣王。因為齊宣王是齊國五百年實用主義教育傳統培養出來的,思想始終停留在霸道上,未能接受孟子的王道思想,坦承自己好貨好色只會假裝看風景。

這種實用主義最終發展成了功利主義與享樂主義,未能向著更高的水平發展。

在很多後世政治家身上都能看到管晏的影子,他們對法家、儒家都產生了很深的影響。但他們本身的思想卻不足以成為華夏文化的核心,只能作為支流匯入主流。

因為他們的學說只有「用」的部分,卻缺少核心的「體」。

(本答案主要觀點來自宣兆琦、王志民、陳書儀等齊文化學者。)


@那山那海 第一春秋時期的特點決定了齊國不能滅魯國,因為春秋很少出現滅像魯國這樣中等國家的事情,退一萬步講,齊國就想滅魯國,當時的中原霸主晉國也不會答應,因為魯國一直尊晉國為老大,自己甘當小弟。而齊國在春秋時期除了在齊桓公時代稱過霸外(春秋早期),一直是二流國家,齊國大多數時候也拜晉國為老大(春秋時期一般是晉楚爭霸,這兩個國家都是當時的超級大國)。齊國既然在春秋時期滅不了魯國,孔子是春秋後期人,儒家學派已經形成,左丘明也是春秋晚期人,對古代中國人影響不小的《左傳》也完成於這個時期。戰國時期不論齊國或楚國或秦國滅魯國都影響不大了(魯國是戰國末期被楚國滅的),因為諸子百家各學派本來就不會呆在一個國家,為了讓諸侯採納自己的學說,不斷遊說各國,儒家已經在各個諸侯國散枝開花了。

第二齊文化的特點,如前面答主所言,齊文化是一種實用主義文化,齊國最有名的兩大賢臣管仲和晏嬰都有著作傳世——《管子》和《晏子春秋》,他們的學問都具有經世致用的特點,就傳承而言,這兩個人的學問對繼承人的天賦都要求很高,傳承的容易度都太低。也就是說,假如管仲和晏嬰像孔子那樣講學授徒,能夠學到他們的本領的不會有幾個。還有齊文化和楚文化一樣,都具有非主流的特點(齊國的非主流特點,請看分割線下面部分),楚文化有很濃厚的地域特點,一向被認為和中原周文化差異很大,被中原接受的程度度很低。

另外不論春秋還是戰國,魯國被各諸侯國公認文化最發達,宋國次之,你以為聖人孔子出現在魯國是偶然?許多人弄錯了關係,以為魯國這樣國家,一直沒有顯赫過,借孔子出了大名,這是錯的。實際上,孔子出現在魯國,是因為魯國有讓孔子出現的土壤,並且,孔子的先人是宋國貴族孔父嘉(孔父嘉是宋國宋戴公的後代,孔子臨死前曾經說我是商朝人的後裔啊,是否讓人難以理解?這是因為宋國本身是商朝王室後裔建立的,孔子又是宋王室的後裔),靠魯宋這兩個春秋時期文化最發達的國家才孕育出孔子這樣的大聖人,其他諸侯國絕無可能出現孔子這樣的聖人,因為沒有這樣的土壤。

第三不論是春秋還是戰國,那時的文化正朔是周禮,而周禮保存最好的國家是魯國,孔子的儒家學問不過是周禮的簡化版,或稱為周禮孔子改造版,而孔子所處的春秋晚期,當時的名臣或賢臣都還是把周禮奉為行為準則,例如和孔子同時代的晉國正卿(執政)趙簡子就曾經向鄭國執政子大叔(又叫游吉)請教過周禮的事情(晉國是當時的霸主,趙簡子是晉國的實權掌握者,鄭國只是當時晉國眾多小弟之一),並且拜謝說,我要終身遵守周禮啊!可見周禮在當時人們心中的地位。————————————————————

補充說一下齊文化另外一個特點,就是鬼神故事和神仙傳說特別發達。莊子就在《逍遙遊》中提到「齊諧」,就是當時齊國的神話志怪集,有人考證干寶的《搜神記》中的《宋定伯捉鬼》就是採集自《齊諧》,之所以把宋定伯捉鬼拿出來說事,是因為這個志怪故事很有點古希臘神話的精神,中國的大多數神話志怪故事,或被神靈妖怪迫害或依仗神仙方士搭救,總之個人是不能和妖魔鬼怪所對抗的,《宋定伯捉鬼》這個故事卻開了人通過智慧戰勝鬼之先例。春秋戰國時的齊國本是方士(求仙之士)大本營,後來的秦始皇和漢武帝都希望能夠長生,皆從齊地招募大量的方士以求長生不老之術,最著名當屬徐福率幾千童男女東渡東瀛之記載,徐福是琅琊郡東海人(現在連雲港),琅琊郡屬於齊地,他們的出海地在當時的琅琊郡夏河城琅琊台,即現在的青島黃島地區。漢武帝時召見許多齊地方士,希望從這些方士身上獲得升仙之法,許多方士都封侯拜將,富可敵國,成為當時一大奇觀。齊文化這種方士傳統以及各種神仙鬼怪的傳說在當地民間很是盛行,且對後世影響巨大,這種影響終於在明朝孕育出古典巨著之一《西遊記》(吳承恩是淮安人,淮安古屬齊地,西遊記中花果山的位置在連雲港,就是徐福的家鄉),在清朝產生了《聊齋志異》(蒲松齡是清代臨淄人,臨淄是齊國故都,現在的淄博市),在我朝讓莫言(莫言在不同場合多次提到高密老家的神話傳說和蒲松齡的聊齋對他文字創作巨大影響)拿到了諾貝爾文學獎。


"魯公伯禽之初受封之魯,三年而後報政周公。周公曰,何遲也?伯禽曰,變其俗,革其禮,喪三年然後除之,故遲。太公亦封於齊,五月而報政周公。周公曰,何疾也?曰,吾簡其君臣禮,從其俗為也。(周公)乃嘆曰,嗚呼,魯後世其北面事齊矣!夫政不簡不易,民不有近,平易近民,民必歸之。」

以上記載可以看出魯齊兩國立國之初的施政方針,魯循周禮還舊俗,齊則是因俗簡禮,通工商,便魚鹽。這兩種基調決定了兩國後世數百年的施政風格,因此,魯守成有餘,難擴疆土,齊則變通以利,不重教化,能興卻難長久。

春秋時期,循禮還是主流,戰爭也只是各國貴族的高端遊戲,大家打仗,講究師出有名,點到即止,因此,雖然齊強於魯,但不存在亡國之憂。

到了戰國時期,禮崩樂壞,各國戰爭頻率,參戰人數和死亡人數都比春秋高了不止一個量級。這一時期齊國的主要對手是楚和三晉,另外魯國也學會抱大腿,齊國也需要一個戰略緩衝地帶。當然,個人認為最重要的還是齊國帶走工商特色的實用主義文化決定沒有滅魯的必要。印象中,秦楚齊三強,齊國似乎是滅國最少的。

回到題主的問題,假如齊國滅魯對文化有何影響呢?

首先要說的是,我並不贊同有些朋友所說的春秋戰國主流文化論。春秋主流尚可稱禮文化,戰國呢,如果非要找一個代表性的文化,我認為是兼并攻伐。不論是魯國的儒,齊國的稷下宮學,還是楚國的老莊,秦趙的法,都是周禮崩壞之後百家爭鳴中的普通一支。事實上,即使齊滅魯,也未必能滅孔儒學派,因為魯國只是恪守周禮的一個代表,即使滅了儒家,齊國還要面對老莊派的楚國和法家代表秦國,歷史已經說明,齊國文化在秦楚文化面前是沒有優勢的。也就是說在戰國時代,沒有主流文化,只有更利於擴張兼并的文化。

最後一點,法秦統一六國,法家文化一度成為統治階級的主流文化。但就如陸賈所說,可以馬上得天下,不可以馬上治天下。單純的法家文化不能應對太平盛世,所以西漢初期搬出黃老文化,到武帝時,要開疆裂土,又需要法家文化,強化君權,還用上了經過董仲舒包裝得儒文化。

所以說,春秋戰國時期各派學說,為華夏後來的執政者提供了足夠多的選擇機會,至於選擇哪種,則要因時而異。

總的來說,中國古代君王執政思想的選擇,一般位為外儒內法,間以老莊無為。

因此,齊滅不滅魯,並不足以影響後世思想文化。


推薦閱讀:

你知道哪些關於中國橋的故事?
古人讓你覺得很風雅的玩法?
大家有哪些小眾的但很好的詩句?
台灣是否比中國大陸更好地保留了中國文化?
有沒有中國精神?有的話,中國精神是什麼?

TAG:歷史 | 中國文化 | 山東 | 中國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