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產能」為什麼不能交給市場去做?有何制度障礙?
這個問題我也想過挺長時間,有點思路:
1.產能是什麼。
就是生產要素的組合。簡單來說分三類:人、機器設備、礦和田。
2.如何去掉過剩產能。
人最容易去,轉行相比起處理機器和礦,容易得多。
機器設備有兩條路:一是賣到國外,二是賣廢鐵。注意賣給國內其他企業不算去產能,因為國內總產能沒變。
礦山和油田就只能暫時關閉了,這一部分大都屬於戰略物資,賣給國外企業屬於優先順序非常靠後的行動。
3.難點在哪。
機器設備最好的出路肯定是賣到國外,具體來說就是賣給印度和越南。這事德國和日本也干過,買家就是咱們國家。不過咱們面臨的情況和德日有兩個重要區別:第一是7、80年代德日和我國發展水平之間的差距,要遠大於當前我國和印度越南發展水平之間的產局;第二是7、80年代德日人口加一塊也不到我國的1/5(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數據為10.3億人),而當今我國人口則大致相當於印度+越南。
這兩個因素對我國淘汰設備在國外的需求都是負面影響。所以能賣到這倆國家的,多不到哪去。至於為什麼不賣到非洲沿海國家,情況比較複雜,我也不夠了解沒法說。
那麼明知賣不到國外,為什麼不賣廢鐵呢?賣廢鐵起碼能騰出資金來干別的啊。
這是私企的思維,也是私企的優勢——「船小好調頭」。但國企受的束縛更多。具體來說,持有過剩產能的國企面臨兩個主要的束縛,一個是就業任務,一個是「國有資產流失」的罪名。
第一個束縛是歷史遺留問題。有些大型國企,在一個地級市就要背負數以萬計的家庭的生計。20年前那次國企改革的實踐也證明了在這些家庭的生計上動刀斧帶來的社會成本有多大。具體的不細說了。
第二個束縛看上去相對容易應對些:賣廢鐵造成「國有資產流失」的原因,在於舊設備的賬麵價值高於設備在賣廢鐵這一途上的變現價值。假定賣廢鐵已經是最好的途徑了,那麼相關國企管理層面臨的二擇其實是:要麼不賣撐到退休,這樣設備在賬上自然折舊報廢,不是他的責任;要麼拍板賣,讓設備在報廢之前變成(少量的)現金,但是有可能背上「國有資產流失」的罪名。
可見,假如國家不出別的東西,選擇後一項對於領導層來說是需要魄力的。魄力是稀缺品質。一兩個人,一兩個班子做了,成了,我們把他們當成英雄和典型來傳頌。但指望那麼多人那麼多班子都拿出魄力來,不現實。
不能指望所有人都有魄力,又想做出改變,那麼政策引導就成了唯一途徑。至少有兩個可能的方案,一個是發行政命令,一個是改會計制度。兩者各有缺陷。
發行政命令的主要缺陷有兩條:一是從中央到地方,在執行上會一環一環打折扣;二是高層政府班子的周期性更替會弱化具體執行者對行政命令中「保證後路」部分的不信任。
改會計制度看上去是個很美好的方案:國有資產流失的鍋不讓你企業領導背了,而是讓國家背。你只管放心把設備當廢鐵賣掉,騰出資金來干別的。但是這只是在落後產能這一個局部看上去美好,更改會計制度會對整個經濟產生影響。
原因是,要改會計制度的話,要改的是折舊方面的制度。但是這個制度一旦真改了,市場上其他企業的設備也會減值,這就會導致資產價格的系統性下跌。資產價格的系統性下跌,對於一個銀行主導融資的經濟體來說是非常要命的,殺死經濟的機制就是金融加速器那一套。一旦發生,只會比08年的美國更慘。
4.制度障礙?
從上面的分析,可知面臨的困難是「外部環境改變不了,行政命令落實困難,折舊規則牽一髮而動全身」。後兩個或許可以看作是「制度障礙」。但是要拿掉這兩個制度障礙中的哪怕一個,都會面臨巨大的社會成本。和淘汰落後產能的收益比,值得嗎?
5.解決方案?
我沒有數據,拿不出來。
================================
評論里 @司空摘星問資產價格系統性下跌會導致什麼惡果,其實就相當於問金融加速器是怎麼回事。我在這簡單講講直覺吧。
一般來說,企業向銀行貸款需要抵押點東西——資產。如果資產價格下跌,那麼那些把資產全部抵押出去的公司(即面臨融資約束的公司),獲得新貸款的能力就會降低。而且,在獲得新貸款之前,有可能需要把手裡的資產以低於市價的價格賣出去(fire sale)還款。所以一個負的資產價格衝擊,對於這些面臨融資約束的公司,會有兩個影響:1)被迫出售資產;2)形成新資產的能力——投資能力下降。假如資產價格一直不上升,這些公司的資產規模可能會越來越小,直到被拖垮。
如果資產價格發生系統性下跌,很多公司都會面臨這樣的困境,fire sale的規模也會變大,並且大規模的fire sale行為會繼續拉低資產價格。這樣一來,在企業這一側會出現大規模的破產,銀行那一側也會出現大規模的壞賬,經濟危機就這麼來了。謝謝邀請。
政治和歷史課本中,
資本主義危機爆發時,資本家殺掉奶牛、往河裡倒牛奶的情形,
諸君難道都忘記了嗎?
經濟危機,
西經把其解釋為供給過剩和需求不足,這是表象,
政經則一語道破了他的實質,那就是剩餘價值的擷取和過度積累。
我國現在炸掉高爐,即所謂去產能,和殺掉奶牛,有什麼本質的區別么?
市場是按照西經觀點運轉的,如果仍然以西經的方法解決,只能是矛盾進一步積累,問題爆發之後,才能解決。
市場,這隻看不見的手是盲目的,這時候政經過來插手,我認為是極其高明的。
在當今全球化的背景下,經濟危機早已經不是哪一個國家的危機,
這是全球性的生產過剩和需求不足,我國作為鋼鐵大國,是救市場也是自救。
2015年全球粗鋼產量推測為16.23億噸。中國粗鋼產量高達8.0383億噸,排第一 ,市場佔比 50.3% 。
為什麼最近幾十年,世界沒有爆發大的經濟危機呢?
一個是社會生產效率高,社會福利提高,基本生存條件容易達到,政府利用稅收緩解M的過度積累。
另一個是,作為世界主要貨幣,美元一直用超發的方式,用超發的數額抵消了M積累數額,讓大眾手裡有錢可以去消費(在經濟危機前超發貨幣,會刺激消費,而經濟危機爆發時超發貨幣,只會造成物價上漲,消費進一步停滯)。當然,現代國家普遍不在純粹的執行市場經濟,干預市場增多,也是一方面。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當世界經濟震蕩不安時,中美兩國作為主要的生產國和貨幣供應國,坐到一起開個會,一定程度上,就可以定錨世界形勢。
市場自身在資源配置上有缺陷,例如林毅夫等論述的潮湧現象,帶來企業一窩蜂的進入某個產業,帶來過剩產能。但是我國產能過剩的問題很大程度上不是市場失靈,而是政府失靈,主要原因很大一部分應該歸結於沒有讓市場配置資源,而是讓政府配置資源了。例如政府賦予國有企業很多社會目標,就業呀,防止員工鬧事呀,稅收呀。以至於明明不行了還得接著生產。或者很多盲目追求gdp的粗放增長,是在錦標賽下地方政府競爭,從而干預經濟帶來的。所以不是可以讓市場來,而是必須讓市場來。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發揮的作用越來越大。
因為市場是逐利和不負責的。而我們讓企業負責的相關法制還不完善。連小小的假期私企都可以不執行,別說其他的員工保障了。
比如我是一個私營鋼廠,設備比較落後,人員10萬。我想要保證自己良性運作,要做的第一步就是海量裁員。更換生產設備,提高生產效率,壓低生產成本。落後產能也同樣包括技術能力相對差一些的人。
一下子,一個廠,數萬人失業,如果全國呢???
國企總是效率差,其實也有這個原因。更換了世界頂級的設備,但還得養著沒法自謀生路的人。。。。
你作為北方大佬,對著南方說你們要去「黑人產能」,還想要南方自己去,可能嗎?資本的歸資本,先進的歸先進,市場選擇少賺錢,可能嗎?
去產能涉及到的企業大多是之前資源優勢集中的國有企業,讓市場去做會傷害到太多既得利益者,就像現在股票的註冊制,是不能立馬執行一個道理,一旦執行後,哪些產能落後企業將一文不值,在一個開放市場,國有資源貶值將使國家資本失去其原本的壟斷地位。
市場萬能會發生經濟危機?多讀書才重要
什麼都交給市場的話
反而去不了產能
很有可能想淘汰的沒淘汰
不想淘汰的被淘汰了
面臨被淘汰的解決方式就是升級。
技術升級 產品升級
但是成本比較高
所以有些會走另一條路
產品降級
好一點在符合各項產品指標的情況下不擇手段的降成本
不好的乾脆 連產品指標都不顧了 生產劣質產品
過分的降成本 必然出現 原材料替代品 就是使用不該用的材料
三聚氰胺就是典型
為了提高氮含量 添加不可使用的三聚氰胺
造成重大後果
堅決不能盲目的迷信市場
真心不想說。去產能的本質不是市場化,因為市場化意味著國企丟盔棄甲,這是萬萬不行的。所以,去產能的本質是,國企做大做強。國企如何能做大做強呢?太陽底下,再無新事,必有陰影。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吧,現在除了zz特區重慶做的有聲有色gdp一馬當先。其他省都在掙扎和觀望。抵押補充貸款現在看起來有點問題,說明很多地方都在觀望,不敢像四萬億那個時候大幹快乾了。
去產能不是私有化的春天,這是可以確定的,股市將更加具有不穩定性和投機性,因為去產能不是市場化,更多帶了行政性。
忘了說,計程車改革方案,國家不知道還記不記得有這事呢?還有,很多產能是和政府有關的,包括光伏,風能,都和政績有些千絲萬縷的關係,本來不完全是市場失靈的結果,去產能對當地領導政績帶來負面影響,所以積極性不高。大家都想讓自己的做大做強,吃掉別人,因為總部經濟。都不想自己成為被吃掉那個。如果主政者如此,去產能有多大阻力可想而知。而且本地企業被吃掉就意味著很多當年掩埋起來的舊賬會被暴露在陽光下,微笑:)。還有,我反對將產能去不了視為市場經濟的鍋,不能把劣幣驅逐良幣作為市場化的表現。打個比方,一個地方國企鋼鐵廠鋼鐵成本3000/噸,然後民營企業鋼鐵成本是2000/噸。如果去產能是為了去掉成本高的,那麼當地政府按照每噸1001補貼給國企,結果反而變成了國企鋼鐵成本是1999/噸,神奇般的比民營企業的成本要低。然後民營企業為了再壓成本,採取偷排等手段降低污染費用,再將成本降低。而因為政府監管手段的滯後導致這種情況發生,這也能怪市場?政府的補助又可以說是給企業補貼「社會性支出」的成本,而這個社會性支出,同樣和市場沒關係,只是企業被安排了承擔社會職能。因此不給補貼或者企業倒閉會帶來社會風險性因素,這也同樣不是市場的錯。產能去不掉,歸根結底就是因為不是市場經濟不按市場規律辦事。而不是說因為市場經濟所以去不掉。(1)什麼是落後產能?
所謂落後產能,直觀上理解就是本應被淘汰的,但實際上並沒有被淘汰的某些技術條件下的生產能力。(2)短期視角下為什麼市場不能淘汰落後產能題主說的市場缺陷就是主要原因之一。例如,落後產能往往以污染環境、浪費資源為己任,由於市場制度缺陷這一部分負外部性根本無從定價,因而我們每個人都在為落後產能默默的支付著運營成本,使得落後產能的實際賬面是可能盈利的(但是顯然給整個社會帶來的福利是負的)。不僅如此,落後產能還有當年計劃經濟時期的遺留問題、晉陞錦標賽過度競爭下的產業同構,這些因素也能跟市場制度扯上一定關係。(3)長期視角下為什麼市場不能淘汰落後產能
如果從產業結構角度來理解「去產能」,實際上就是產業結構優化的一個組成部分。從經驗上來看,政策能解釋一個國家/地區產業結構的很大一部分。市場因素佔比較小一部分。市場完善的情況下,企業的盈利目標自然會激勵企業自我提升產品品質(突然想起了供給側改革。。。),但是從全球產業結構上而言,高端產業的市場(就簡單理解為高品質產品市場)早已被轉型的發達國家所佔據,因而中國企業向通過市場自發的從低品質過度到高品質總會遇到這樣那樣的瓶頸。碰了頭的中國企業往往會陷入了一個淘寶貨惡性循環怪圈:在價格已經低到無法再降低的情況下就想盡一切辦法降低成本,產品品質不再降低就已經是好事了。如果每個企業都是這樣的話,通過市場來升級產業結構也就不存在微觀基礎。綜上。舉個簡單的例子。幾年前客廳的射燈壞了,我拆下燈泡發現是個35W的白熾燈。後來在網上搜索了一下相同外部尺寸和介面的燈泡。那時發現有兩種選擇,價格2元的白熾燈,以及價格12元的小廠LED,功率2.5W。
算了下,只要點亮400小時,省出的電費就能抹平兩者的價格差。如果再考慮壽命,白熾燈約2000小時。LED燈優質的可以做到10萬小時,小廠的也可以做到2-3萬小時。
但是!
因為初始價格低,所以負責裝修的人肯定會選初期成本低運行成本高的白熾燈。一部分不會算術的消費者也會做出這樣的選擇。
部分落後產能就像白熾燈,初期成本已經投入進去了,可以湊合著運行,但運行成本很高。其成本包括企業資金上的,也包括政府為維持就業的補助,環境成本等等。而更符合未來趨勢的產能就像LED,初期投入成本高,但運營成本低。如果是已有的廠子,如果預計未來要運行足夠長的時間,那麼改造使用新技術也是划算的,哪怕當前生產能力還沒問題。就像是只要預計能用滿400小時,那麼白熾燈沒壞就換LED也是划算的。我們園區搞去產能核查,那可是上上下下去年最大的事情,市裡面把幾乎所有所有其他事情都停下來,就是不斷證明我們的產能是合法的。
但是,搞生產,這麼多年過去了,有的沒有合法手續,有的時候,政府為了推動項目進展,應當在省里批的結果當時放在市裡批了,或者說有市裡會議紀要,允許他擴大產能,但是這個東西,真查起來,你就上下很難一致。你也很難解釋,為什麼市政府會議紀要能夠代替省里的紅頭文。
省裡面反正一條,我批的產能才是合法的,其餘市裡批的,我就當不存在。
沒辦法啊,最後認定的白名單,完全從國家到省里,完全一致的,什麼規範都沒有突破的,我們起碼只能追認實際生產的40%,而且已經盡量保國企了,私企什麼的,全部被判定去查能,最關鍵的,利潤從來不是評判指標,私企這些年房地產回暖,趕上去產能,去年利潤很好,但是因為是去產能的大背景,所以就是沒辦法進名單。
好不容易去產能白名單認定結果下來了,對於主要國企存在的問題,包括環保安監下發了一個整改意見。居然還提了利潤不足的問題,但是明明就是你定的規範有問題,按你的規範來生產,在省層面思考出的一個地級市園區的企業產量,居然還能有道理?哪能找來盈利的企業?
然後今年我們再去批,國企PPP去年做新能源電池,效益很好,要走二期,現在省裡面的意見來了,必須符合去產能白名單,我們說去年你們不是查了一年么,他符合啊,省里說沒有,國家只下了一個整改意見,那個不是去產能白名單。
我當時嘴巴被驚得合不攏嘴,中央把我們園區翻了個底朝天,所有的數據全部備案,我們要求中央給個良民證,中央連這點責任都不擔?
也許支持的人會覺得,哇,真好,社會主義國家主動調控生產,避免經濟危機,基層園區只會覺得,多了一項說不清道不明的審批,逼著我們送禮。
簡政放權,要落到實處,真的好難。
大家都說去產能好,那麼現在煤價暴漲是誰的鍋?是前段時間煤炭去產能時候算錯數了么?去多了?
中證網綜合報道,近段時間以來,煤價持續上漲,發改委一個月更是連續召開五次會議,以多舉措增加煤炭產能,保證供應。
如果說去產能並不能決定價格漲多少是市場決定的,那麼通過行政手段去產能又有什麼意義?因為產能本身就不是市場化的,至少部分不是。另外,市場化去產能需要有一個周期,市場化效率最高也是理想狀態。
1,中國存在完善的市場嗎?不久前歐盟否認了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2,中國的經濟體制完善嗎?如果體制完善會出現中國M2/GDP=2.06(2015年底統計數據),美國M2/GDP=0.69這麼強烈的反差嗎?3,「改革」這個字眼從1978年就開始使用了,中間經歷了幾次版本升級,大家仔細回顧一下這麼多年來究竟是行動多還是空話多?——近15年最著名的口號就是「房價調控」,可調控的結果每一次都是空調。
鋼鐵價格從2013開始進入下跌的區間,一直持續到2015年10月,從最高的5500到最低1750元。在價格最低的時候,國企和民企鋼廠大部分沒停而是在繼續失血生產,不規範的民營冒著黑煙繼續生產出現,國企為了養活工廠繼續失血生產。這是開始出現民企關掉高爐或找國企託管包養情況。也出現工人集會要工作機會和生存的情況。如果等著價格跌到100元每噸,面對鋼鐵這樣的重資產重負債的行業,企業家賠不起,大面積的企業破產,銀行呆賬,金融危機出現。社會不安定加劇,這些社會成本都不會被市場和企業家計算成本之內的。而政府則必須考慮,也就直接主動出手。市場各方都過不好,等著市場自行淘汰社會成本太高,風險太大,所以只能政府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