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巴黎聖母院》講了這麼多與情節無關的東西?

如題,且本人高中生感覺那部分看不懂,(正常么←_←)


雨果寫的不是故事,而是巴黎,是法國的文化與歷史。在《悲慘世界》你會讀到更多與劇情看似無關的章目。有的人覺得雨果對城市與社會的描寫是為了烘托小說內容,但我認為雨果在小說中流淌出的那可歌可泣的革命,纏綿悱惻的愛情,細緻入微的心理,跌宕起伏的人生都只為了一個目的。就是全景展現他心中那個榮譽與悲哀並存,偉大與罪惡同在的法蘭西。


剛看完這部名著。寫點感想。看前面的時候,確實有很多大篇大篇關於巴黎城區,街道的詳細描述,還有聖母院建築的各種詳盡的描寫,讓我一度感嘆雨果同學對聖母院建築的喜愛程度,讓我覺得他是為了寫一個建築物編造了一個故事。那些文字有沒有用不知道,我自己的感受是,讀起來雖然很枯燥,但是很有意思。你可以清楚的看到15世紀巴黎的樣子,甚至可以看到當時站在聖母院鐘樓頂上俯瞰全巴黎的景象。這是多麼不可思議。通過文字15世紀的巴黎可以世代流傳下去。那時的穿著,那是人們的生活,等,當時法國巴黎的歷史,文化,語言,政治,都可窺見,包羅萬象呀,甚至路易十一的口頭禪你都知道了,從這點看尤為珍貴呀。所以我並不排斥這些看似沒用的文字,反而覺得幾個世紀後的我能讀到這些文字感受當時的巴黎真是太奇妙了。


賺稿費


《巴黎聖母院》一書由兩部分組成:主要情節、與主要情節看似毫無聯繫的環境和歷史背景描寫。

我們先來看主要情節:醜人卡西莫多和窮詩人兩個痴漢追求平凡卻又美麗的姑娘艾斯梅臘達,姑娘痴情於花花公子。卡西莫多的養父一心想得到她,使出各種陰謀詭計。最後把得不到的東西毀掉,送艾斯梅臘達上了絞刑架。卡西莫多認為自己看透了養父的真面目,與其同歸於盡。

縱觀故事中的所以主要人物,他們每個人都有值得我們同情和理解的地方,但是無論如何也無法讓我們感同身受。換句話說,就是他們三觀有問題

舉出兩個主角的例子。

艾斯梅拉達:出場後做的第一件令人印象深刻的事,是為了救素不相識的甘果瓦的命與之結為夫妻,表現出了一個少女的博愛。但是她沒有考慮到的是,明明沒有感情,這一行為卻能給痴情於自己的甘果瓦「遞出橄欖枝」的幻覺。這只是更會讓這個痴漢傷心而已,而這樣表現出來的善,就是偽善。再來看她與弗比斯,這時的她表現出的是花季少女對戀愛的憧憬。卡西莫多為追求艾絲美拉達付出很多,但只因為沒有為她請來弗比斯,他們之間的小小聯繫便都徹底斷裂了。我們縱然可以說她對弗比斯的痴情是忠貞不渝的愛情(雖然是單方面的),但當旁人道出真相時還是毫不懷疑自己的心上人,這就有點傻了,換句話說,這段感情註定會以悲劇收場。這兩點都可以看出她很不會處理這方面的事情。艾斯梅拉達這個形象上,包含了善良、愚蠢、堅強、悲慘的遭遇。一句話來總結:一般來說,擁有善良、堅強的品格和悲慘的遭遇的女性角色都能獲得讀者的同情,但讀者卻忽略了她們悲慘的遭遇往往都是愚蠢導致的。

卡西莫多:卡西莫多真的是雨果塑造的「美與丑的對比」的一個典型例子嗎?如果雨果的初衷是這樣的,那他一定在塑造這個人物的時候與自己的初衷出現了偏差——卡西莫多非但沒有表現出與醜陋的外貌相反的美麗的心靈,反而,他的道德觀就如同外貌一樣扭曲。他是被克洛德收留的,沒有克洛德他也許早就餓死街頭。不管克洛德待他如何,這撫養長大之恩,至少也要湧泉相報。可他卻恩將仇報,將自己的「再生父母」摔成碎片。這不是大義滅親!親確實是滅了,但這不是大義而是自己的意氣用事。如果說艾斯梅拉達的痴情造就了她的愚蠢,那麼卡西莫多的痴情造就的就是他扭曲的道德觀。在愛上艾斯梅拉達之前,他可以做克洛德的幫凶,把克洛德隱藏的惡展現在自己身上;愛上艾斯梅拉達之後,又可以為了心上人做盡惡事。這樣的人已經站在了「善」的對立面了。退一萬步講,就算惡的不是他本身,那他不過就是個聽人使喚的傀儡而已。最後補一句:卡西莫多自願跳進艾斯梅拉達的墓地,可艾斯梅拉達無論如何都不會樂意與他合葬

……

主要情節中人物表現出來的「惡、丑」已經完全蓋過了表現出來的「善、美」。甚至,當仔細品味之後,作者原本想塑造的「善、美」的形象身上,也能發現「惡、丑」的影子。這樣的「善與惡的對比」、「美與丑的對比」無疑是失敗的

最後,回答你的問題。因為,政府的黑暗、教會的迂腐、人性的醜惡——主要情節帶給人們的不是深思,只有深深的恐懼


增加視野,使場面宏大,整個社會百態盡收眼底,使小說不單調,從宮廷到民間,各種面相,我覺得一般人不容易寫好,足見作者對人世百態體會之深,總之不好寫,就像紅樓夢,作者寫出了百科全書的味道,你覺得沒有足夠的功底能寫好嗎。


這就是經典文學


因為這是雨果的風格,不只是巴黎聖母院,悲慘世界,九三年,笑面人都有大量與主要線索無關的知識普及。


挖個墳了。

唉,我現在就停頓在雨果描寫巴黎聖母院和巴黎街道這裡,本來想著放一放再看,這一放就放了好幾天,就是看不下去了,想著來知乎看看書評找找感覺,我準備硬著頭皮先看一遍,然後再二刷細看。 心塞。


我剛開始讀到雨果描寫巴黎聖母院和巴黎城的時候也覺得很乏味,尤其是有些東西真的是很難讀進去。但是我感覺這一部分應該是最可能被中國教科書選進去作為精讀的部分。寫巴黎聖母院時,作者有說,巴黎聖母院的傷痕大概是來源於三種因素。一是時間,一是宗教和政治的改革,最重要的是藝術家們帶來的新的建築樣式。寫這一部分大概是為了抨擊不知所謂的藝術家對巴黎聖母院藝術性的摧殘。寫巴黎城的時候,我甚至還跟著作者的描述畫出了巴黎城的構造。由於本人實在是沒有什麼藝術天分,所以最後也是不了了之,上知乎搜大神的成品。可惜沒有看到。作者有講巴黎城三個城區的由來、作用等等。至於這一章節的後面我還沒有看完,所以不能再細講。見諒。


我當初第一次讀雨果的時候是在大學一年級嘛,因為《巴黎聖母院》是和其他西方文學名著一起讀的,很明顯的一個感覺就是雨果的作品文學性很強,文學與小說雖然是同一個範疇但是還是可以感覺的到,文學比小說晦澀(請注意這裡沒有高低之分),或者說描寫的側重點不一樣。比如與我同時讀的塞萬提斯的《堂吉訶德》,大仲馬的《基督山伯爵》等等,就發現是不一樣的,《巴黎聖母院》對一個「初學者」的吸引力沒有那兩本書的吸引力強,這就是他們的區別,但是並不能因此下結論,因為我並不覺得塞萬提斯不如雨果,這僅僅是區別,而沒有高低之分,都是大家,不同而已!

一個人在寫作的時候他心裡是怎樣考量的這很值得懷疑,這會影響這個人的思路,布局,以及文字風格。各種類型的文字都會被各種類型的讀者所認同,這種意義上來講,作品就是成功的。每個作者都有自己的寫作風格,不能因為後世將他們的作品歸為同一類而就用橫向的眼光來看待(我覺得先用縱向比較好,比如你看雨果就看雨果,看巴爾扎克就研究巴爾扎克),沒有任何作者可以被籠統的劃歸一類而被比較,因為這樣肯定是違背他們寫作時的初衷的。

舉個例子,假如當我在創作的時候我心裡想著「嗯,我要寫一本小說,一本關於批判現實主義的小說,我要和狄更斯齊名,至少也要和他成為一個類型」,試問如果一個人這樣想,他的創作會很出色嗎?他能寫出什麼出類拔萃的作品?肯定不會的,大家都是充分發掘自己的才能,進而用自己的視角與特點來寫作,但是卻由於某一小小方面的相近而被後世學習者研究者劃歸為同一類作品,這是被動的。

所以,雨果就是雨果,《巴黎聖母院》就是雨果的文字,就是雨果的風格,如果誰非要說它是浪漫主義的,小說的,批判現實主義的那也可以,但是不要類比,因為雨果也只是雨果,他不是按你心中想的那樣來寫作,他可以有他獨特的方式與風格。


首先,增加文章寬度。

其次,烘托更大的主題。


推薦閱讀:

看完《五天學會繪畫》後,你產生了哪些改變?
《飄》中,白瑞德愛情被耗盡,心力交瘁的他終於離去。如果斯嘉麗去挽回,白瑞德會如何抉擇?
狐狸讓你第一時間聯想到什麼?
為什麼覺得英文原版教材很啰嗦?
一個追求多樣性、異質性的作家所寫的小說卻反覆以類似的暗喻表達同樣的追求,會影響你對他的喜愛嗎?

TAG:閱讀 | 巴黎聖母院書籍 | 讀書體會 | 讀書心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