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國內為什麼這麼少質量高的推理小說?

我覺得他們不懂推理小說,把推理小說單看成兇手殺人偵探破案這個模式,最多來個動機描寫。我認為真正的推理小說是描寫人性的,表達真善美的,而不是簡單的兇殺案。


個人以為推理小說進入了一個比較尷尬的時代。這裡的討論僅代表個人立場,且不討論流派風格詭計高低等細節。

我自己的看法是:各個國家各種流派的推理小說很大一部分的魅力就來自於依託於當地文化,建立起富有本土化特徵的一個群體,然後在這個群體內製造偵探推理故事,換言之,複雜神奇的詭計不難發掘,最難的其實是如何用中國自己的現代文化和語言環境烘托出一部推理小說。

舉幾個小例子:

先比如眾所周知的阿加莎女士,個人認為她筆下的波洛和柯南道爾的福爾摩斯是推理小說史上塑造最成功的兩位偵探。波洛雖為比利時身份,但是優雅的舉止和談吐,友好廣泛的人際關係,諷刺式的幽默,無處不在的正義感,以及偶爾的小自負很好地塑造了一個英國上流社會的偵探典範,和之前福爾摩斯的較為孤僻古怪、瀟洒不羈的形象劃開了明顯的界限(也是因為這點給後人再塑造偵探形象設置了巨大的障礙,因為之後的偵探要麼就神似福爾摩斯,要麼就神似波洛,直到硬漢派的出現)。波洛的案子主要發生在英國上流社會或者中產階級(這也是考慮到故事的劇情深度和反差),讀者一篇篇讀下來可以感受到那個時代的英國的特有魅力。故事大部分發生在莊園、城堡、舞會、游輪、高級車廂之類的場所,被害人和兇手相關大多為這個爵那個爵,這個官那個官,人人背後有不可告人的秘密(也為了混淆線索),一般動機都是錢來錢去,不是繼承遺產就是搶奪珍寶,刻畫出了一個個道貌岸然的英式偽君子。此外,語句措辭優雅至極,對話來往禮貌透頂,英國人說話那種顧左右而言他的腔調從始至終,應該說非常生動。

阿加莎東西說到底就是 很「英式」。

再說幾乎同時期稍晚一些的艾勒里奎因(也就是曼弗雷德·班寧頓·李和弗雷德里克·丹奈表兄弟),幾大傑作(國名系列和悲劇系列)很生動地描繪了一個30年代的美國社會:外來人口眾多,民族成分複雜,社會關係暗流洶湧,普羅大眾見錢眼開,警察如無頭蒼蠅缺乏能力,公眾如菜市口看斬除了起鬨沒有別的作用。奎因筆下的偵探卻是整個時代的反坐標,或者可以說是奎因寄予希望的美國人,奎因父子富有正義感,老爸兢兢業業一輩子,兒子年紀輕輕博覽群書陽光開朗,兩人集合了優點屢屢破案;雷恩則是一個古董演員,在對古典和英國的崇拜中自命不凡。奎因的作品行文複雜,引經據典,但對話充滿「廢物」「該死的」「我敢打賭」之類的美式口語,劇烈的衝突下彷彿可以看到那個年代的美國電影里特有的對白感。另外,奎因的書里始終透著一股對英式文化的讚譽,可能多少也能反映出一點那個年代美國人的心理活動。

奎因的作品說穿了就是 很「那個時代的美式」。

再說個跨度比較大的,東野圭吾(個人非常推崇)。東野圭吾的作品水平參差不齊,神作上天,二流遍地,但是東野的文筆個人認為目前是推理的第一流。東野桑喜歡發掘社會之中的陰暗角落,往往靠陰暗或雷人的動機和說不清道不明的情感關係取勝,語句簡明扼要,很少很少有累贅的形象描繪(比如一定要塑造一個不同於常人的偵探形象,刻畫他的奇異生活)。他的幾本神作主角都是普通到不能更普通的人,而最常出場解決案件的人都是警察,他筆下的警察無不體現出走過漫長職業生涯的苦澀和勞累,平凡之餘,還透露出一股無奈的辛酸。字裡行間讀者可以看出一個人情關係淡薄,社會分工明確,人與人友善但互不往來,每個人心裡活動劇烈但表面平靜如水的日本社會。

東野的推理可以說非常的 「社會式日本」

說了這麼多,其實閱讀量也有限,很多作家的作品都沒有看全,但是總而言之,中國現在要寫出上乘的推理作品,其實面臨兩個問題:

第一個是時代的問題(這個問題也是全世界都在面臨的):

時代畢竟不同了,中國沒有趕上私人偵探盛行的時代,那時警察刑偵能力有限,證據取樣往往遭遇瓶頸,從前的時代很少用到指紋做直接證據,又沒有DNA檢測技術,大部分鑒定都只能靠外表和衣著,最多動用血型,但是幫助確實有限,警察不敢隨意起訴生怕錯失良機,所以會求助於私家偵探,靠他們的大腦,加上警方的社會資源,聯手破案。現在的刑偵技術遠遠超乎人們想像,基本命案要想告破,一堆調查取證之後就能八九不離十,DNA加監控,互聯網追蹤,銀行卡,消費記錄,車船機票,兇手已經沒有什麼調查盲區可以遁形,雖然美國的迪弗(非常推薦)現在殺出了另一條血路,但是放眼中國以及全世界,要想獨立於警方自己辦案,基本是說笑。

第二個就是社會文化的問題:

中國現在處在一個社會現象爆發的時代,各種各樣的事迹都能上新聞頭條,其實這些都是推理小說的可用題材,無奈聯繫到上一個問題,加之大部分推理作品缺少語言魅力,一方面沒有中國特有的文化特點,一方面缺乏對社會問題的控訴。雖然社會派只是推理各派系中間的一支,但是不管哪個優秀的推理作家,他們筆下的案件和主角,都浸染了那個時代,那個社會特有的一系列特徵色彩。反觀中國的作品,很大一部分語言雖然清晰流暢,但是絲毫沒有中國式的生活氣息,在走訪參考人和嫌疑人的時候都是一個路子,語言沒有特色是非常致命的。

如果設定主角為警方人員,沒有從事相關行業的人很難了解真實破案的流程和難處,如果設定為社會人員,又很難不依靠警方的政府資源。之前看過一部高速公路收費口車子消失的推理小說,可圈可點,但是動機和命案的相關人員,還是逃不出臉譜化的窘境。

個人覺得在這個尷尬的時代,推理小說想要另行其道寫出屬於我們的特色,一方面可以從社會問題入手,一方面可以再推敲文字和背景,畢竟有了時代文化背景的作品還是有一定的吸引力,好歹大宋提刑官之類的作品還是值得一看的。


題主的問題似乎主要是認為「國內沒有優秀的社會派推理小說」,在這點上我贊同 @茶葉人 答案中的大部分。國內的推理小說似乎很難把人物弄的鮮活, 而且除了主角外,讓我感覺的是其他人物更多在作為「道具」而不是「人物」使用。再加上環境仍然需要靠作者花工夫(作為推理小說,能用到的「大環境」因素要遠小於其他類型),造成的生澀感其實可能比各種翻譯作品還高。

不過歸根結底,在絕大多數的推理小說中,優秀的文筆都也只是推高下限,而對決定上限的貢獻度很低。我覺得比起「高質量」來,這個答案更像是留給「水準以上」這個等級的評價——呃我的意思就是連這個水平,我都沒太見國內的推理作家寫出來。

題主認為「真正的推理小說是描寫人性的,表達真善美的」,但是這或許並非大多數推理小說愛好者的共識。簡而言之:這樣的因素,你可以在其他許多類小說中找到,而且它們中的頂尖作品,我相信至少90%在這方面勝過最優秀的推理小說。僅僅把推理作為形式而去拷問人性一類的,近似於捨本逐末。

推理小說所獨有的魅力仍然是一種基於邏輯思維的快感,表現形式一般是在翻到解答部分時——

哦草!

為什麼我沒想到!!

原來是這樣!!!

完全合理啊!!!!

誠然,能做到這樣的推理小說不是多數,不過做到了的一般都被捧到了神作或至少是良作的地位,也就是所謂的「高質量作品」。事實上,有可觀數量的國內推理作品(至少在我看的比較多的那個時候……)也是往這個方向上努力的。但作為決定上限的部分,這大概真不是一個靠努力就可以搞定的事兒。也不僅僅是國內作家,越往後,發掘出新的超級詭計就越難,人類的思維速度總是領先了科技進步一點點。

本格方向上很難突破,那麼走個人的特色化道路其實是非常可行的(很接近於 @茶葉人 的描述),日本推理差不多就是靠這麼一批不同方向上的優秀作家撐住了。國內的話雖然我不感興趣,不過雷米的心理罪系列算是這方面不錯的嘗試,其他人就沒留下什麼印象……往這個方向上走,其實多少是有些功夫在詩外的意思。而這個怎麼說……國內的推理作家,往往也是最早的一批(年輕的)推理愛好者,推理以外的積累很看個人,從整體上而論,十多年的時間大概是少點積澱。

所以從總體上概括:

1、純本格推理靠天賦和運氣,這個強求不來,全世界都一樣。

2、在本格派基礎上搞特色,需要作者在其他方面的積澱。由於愛好者群體的局限,這個也存在一定困難。

3、僅僅是含推理元素的小說——其實只要文筆撐得起下限(像東野圭吾、宮部美雪這個水平的作家),在國內環境下量產也可以做到水準以上。然而由於這個部分,最重要的部分是文筆——一個和推理小說關係最不密切的元素,這個傢伙完全可以去寫仙俠或言情——這可比推理賣座多了。

然而從中長期上,我還是堅定看好國內推理的發展前途。


只是沒有你愛看的那型吧。

我兩次參加某徵文寫的全是推理小說,第一次是鬼怪推理,第二次是日常推理,評分毀譽參半,直接死在初審。

推理小說的讀者們愛好差異太大了,愛本格的瞧不起變格的,安樂椅偵探瞧不起硬漢派,社會派推理也經常被人批判,而一堆人甚至不承認有日常系推理。

所以你跟我中國沒有好推理我是不信的,有好推理我也是不信的。

有的只有狹隘的讀者。我自己就是。


給你推薦一些。

包含純推理的,懸疑,獵奇之類。

我想起來就更新啊么么噠~

還有古代破案蓮花樓之類的,看了再來推薦。再推薦一些純推理。

——————————

16. 《致幻夜》

一個精神不正常的男人,老婆死了,他產生幻覺破了案。

15.《別和她說話》

那天我看了這本書。哈哈哈哈。心理暗示相關的。有一點扯淡

14. 作者:紫金陳

《謀殺官員》1-4 一部殺一個貪官。主角都是高材生,高智商。

《壞小孩》幾個小孩目睹一起殺人案,殺人犯和小孩完成了雙殺。只有主角才能活。

13.作者: 寧航一

《1/14必須犯規的遊戲》每人講一個故事,把你的故事我的故事串一串。

12.作者: 老夜(張海帆)

《冒死記錄中國神秘事件全解》作者太出名啦,寫了好多有名的都拍成電視了,五大賊王,大魔術師,青盲。

關於一個叫做深井的組織哈哈,我是神經病。這個不是推理小說,但是我覺得挺好看,不錯。有四部,第一部我都看哭了,根本停不下來。

11. 作者:杜撰

《純屬杜撰---杜撰探案集》《第五元素》

這是推理世界上面的作者寫的,那幫作者寫的都很不錯。第五元素真好看,我沒看哭啊哈哈。

10.作者:海鑫

《靈異第五科》真不錯,一個又一個案件,好基友一起解決。我聽的有聲小說聽完的。

9. 作者:周浩暉

《死亡通知單&>我看過這個的電視啊哈哈。達可兒殺人啦~

8 強烈推薦。 作者:小妖UU

第一部,《非常童年》我都看哭了。雖然是鬼故事,但是太有童心了

第二部,《完全變態手冊》出版後改名《看不見的心靈獵手》

主人公叫做丁厭,她麻麻生她的時候難產死了,她爸爸討厭她所以取這個名字。第一部講她小時候,真的是純真的鬼故事,看哭了一次。 第二部是她長大後,跟幾個變態的人住在一起,開了一個公司幫助別人自殺,這個書就是鬼故事,但是真的很感動

7 作者: 林斯諺

《冰鏡庄殺人事件》《雨夜庄殺人事件》典型的密室殺人,大家都在一個別墅裡面,一會死一個人。

6 作者:那多

《那多靈異手記》這個作者寫恐怖的,搞笑的,感情的都有。恐怖的做好看。手記是多個小故事組成。有些小故事都把我嚇哭啦

5 作者:雷米

《心理罪》

4 作者:黯然銷魂蛋

《今夜哪裡有鬼》很基情你懂得

3 作者:遠寧

《大唐狄公案》古代的我不是很喜歡,但是將就看看嘛。

2 作者:言桄

《七宗罪》《千年殺》一個沒事的下午隨便讀讀。

1 作者:蜘蛛

《十宗罪》名氣很大的啦,根據真實事件改編。


給題主推薦一套雜誌:歲月推理和推理世界

一個是月刊一個是半月刊

我是看著歲月推理雜誌社由歲月推理增加到推理世界的,同時歲月推理也由a5長大到接近a4大小的

不過最近幾年看的比較少,高中時候書店的阿姨只要書來了就會跟我留一本,後來上大學都不知道哪裡買了,現在家裡還有厚厚一沓


健全的知識產權保護和成熟的紙質書籍市場需求,才能催生大批的作家。不僅僅是推理,國內類型化作品的整體質量都還有待極大的提升。

另一方面,小說歸根結底是消遣類讀物,不僅僅是中國,全世界的優秀推理小說作家都不多。日推就像是韓國星際一樣屬於國粹,現象級的文化,不可複製。

而放眼全世界,屬於推理小說的盛世早已結束了。


 在華語地區有一個非常龐大的偵探推理小說讀者群,但在這個地區卻沒有很好的偵探推理原創作者和作品,這是為什麼?

詹宏志:確實還沒有。首先是寫作歷史我們沒有那麼長,但更重要的是,台灣雖然已經是一個法治地區,但也還很新。推理小說的前提是法治社會,必須用智慧去贏得案子的勝利。在台灣,我們很難想像一個警察要這麼費力地去找證據,放在以前,抓起來打一頓不就好了嗎?明明那個人是壞人,你還要用這麼大力氣去找證據,這種情況在非法治社會是不需要的。一個社會的法治還沒有成熟到那個地步,推理小說的那個氣氛是很怪的,如果你要讓我相信家鄉那個警察腦筋很厲害,我是不太相信的,寫得再合理我也不太信,因為他們不是這麼辦案的,這是不可能的。而在英國社會,這是可能的,福爾摩斯那樣子在他那個社會是合理的,並不是什麼怪人。而在亞洲社會,日本勉強有這樣的偵探氛圍,中國台灣可能過一陣子可以,大陸這裡似乎還沒有這個條件,如果有偵探推理小說就有點矯情。

原答案改了,我記錯了,這話是詹宏志說的,因為這篇採訪上文他提到了唐諾就被我記混到唐諾頭上。

他的這個觀點當然不能概括全部的偵探小說的情況,但還是蠻一針見血的…


一部經典的推理小說能流傳下來的原因是什麼呢?不在乎詭計高超、邏輯推理嚴謹到天衣無縫,情節曲折吸引人,主角人化而不是神化,帶有那個時代的特色,國家的本土文化在裡頭,作家對那個時期的社會百態的個人見解,如此種種而被人記住。

如果只是簡單謀殺案,沒有任何特色,又如何能稱得上是經典?


1、推理文學不管怎麼說都是小眾。當然再大眾的東西相對於現今中國這個龐大的人口基數而言都是小眾。推理作品中的邏輯感、引導讀者和消費者主動參與的解密興趣,都需要花很長時間進行培養。我們今天看到的作品似乎都很容易,信手拈來坐享其成,但是他們都是那些大師和無名耗盡一生精力的結果。認為他們很容易做到一切,並且覺得中國推理模仿他們就能如何如何,我認為是對那些偉大的不尊敬。推理文學甚至推理愛好的發展對於今天的中國來說,是起步期和積累期,不是享受期。

2、讀者、消費者的取向問題。其實我們今天看到任何的獨立創作,都是從商業創作或者社會性需求起步的,無論是中國古代催生了明清小說的評話、評書(這一點算是個人看法,不同意見的各位可以存疑),還是古希臘的戲劇、大仲馬狄更斯還有柯南道爾們的連載,都是這樣。現代的中國大眾,輕鬆簡單又稍微有點起伏的劇情就足以滿足他們放鬆娛樂的要求了。很多推理小說其實比較陷入作者本身的主觀情趣,太過於個人沉迷的作品很難大範圍的流行。

3、我覺得中國推理的前方應該是形成自己的風格。日本的推理之中有很強的和風,無論是獵奇的犯罪手法還是中二的動機或者題主說的小白式的人性真善美(絕無貶義),還是歐美派現今流行的冰冷文風,甚至包括黃金時代的三巨頭,艾勒里奎因的作品完全就是上半個二十世紀美國歷史的側面,這些東西一方面需要很長時間的積累,另一方面是對風格和現實的挖掘。而中國的推理作家做的並不錯,上面的幾位答主都有提到在專業知識並不全面,新鮮血液難尋的現在不錯的平台和作者。你不能去用經典大師的作品去要求今天的作者。你看到的經典作品,如果是簡體中文版,在幾年之前第一次看的時候,就都是人家玩了至少十年的老梗了。現在的推理作品走的是什麼風格,推理作品是否真的像你的個人愛好里理解的那樣是全世界文學作品或商品里的精英作品,請認真的做一些了解再下結論。

4、至於題主所說,我建議題主真的多讀一些不同類型的推理作品吧。不要僅限於推理小說,還有推理漫畫甚至電影。比如去看看校園推理。還有可以被稱之為推理戰爭、偵探會戰的死亡筆記(我一直都想嘗試去寫作偵探會戰的類型),還有以代號D機關為首的間諜推理(因為最近很關注這個系列,對伯恩和鐵匠等等前輩絕對沒有不敬!)推理小說不是萬能靈藥,不是救市佛經(哈哈,就是救市),你會發現推理小說甚至只是一種結構上的寫法,它沒有解析人性,或者讚美真善美的責任。更何況人性也不是只有真善美的。善良溫柔寬容感恩和貪婪懶惰暴虐仇恨一樣都是你無法迴避和難以迴避的人性一部分。令我痛哭的推理小說中,有為了親情忍辱負重的父母,也有為了追求的認定的正義和尊嚴,不惜化身罪犯,犯下滔天大罪,最後葬送自己一生名譽和信仰的名偵探(哲睿雷恩的最後一案、帷幕),還有那些為了更重要的事情,將殘酷的真相獨自隱瞞,葬身黑暗,孤獨終老的罪犯,如果我們真的要談人性,就聊聊這些吧。他們也許不是題主眼中的真善美,但他們是活著的人。


不知道題主看過哪些國內推理小說。。還是僅僅靠感覺這樣得出的結論。。作為推理世界死忠飯必須要來說兩句了!(--〆)推理世界上面很多作家都很贊啊啊,遠寧,蘇簌,騰騰馬,林斯諺,言桄,午曄,暗布燒,北極光……太多太多辣,中國推理文學進些年也一直在發展,出現了很多新生代的作家~而且國內許多作品文風優美,情節跌宕起伏,迷題設置合情合理,寓意深刻令人反思,並不是簡單的兇殺案喲。遠寧的唐案無名系列,吉羽的探春探案系列這些古風推理,也是十分別具一格~歐美系的許多高水準推理因為語言習慣的原因我是不怎麽看得下去,有些可惜~_(._.)_


然而題主並沒看過多少國內的推理小說。


我認為,題主在描述中就已經暴露了幾個問題。

1.認為描寫人性的社會派才是真正的推理。

2.鄙視推理中的兇殺模式。

3.尤其鄙視只注重以驚險離奇的情節與耐人尋味的詭計,通過邏輯推理展開情節的本格推理。

哪怕在歐美黃金時代的推理小說產物絕大部分也都是兇殺模式,描寫人性,傳揚真善美實在寥寥。

因為社會派是日本在20世紀50年代才興起的派別。事實上,兇殺模式是推理小說中最普遍的元素,就社會推理派小說而言,兇殺模式也佔據極大比例(事實上很多情況下,正是因為有人死了,造成了足夠的後果,才能深入探討人性,在此基調下挽救罪犯等等一系列的治癒描寫才顯的不突兀。)。

所以題主產生「國內為什麼這麼少質量高的推理小說」的疑問。

完全是因為,題主認為質量高的推理小說=剖析人性,描寫社會的社會派推理小說

然而推理小說不是只有社會派一個派系。

最後推薦《平行塔》,這是國內少數社會派小說中的佳作。


紫金陳的《推理之王》系列

艾西(又名艾西恩),心理醫生兼推理小說家,《耳語娃娃》,《碎便士》等(個人認為他的每一本書都好看)

雷米,警官學校教官兼推理小說家,《心理罪》系列,也都是比較優秀的推理小說

丁一鶴,他的全國大案系列,基本上是原汁原味的再現了轟動一時的大案要案,推理和懸疑度也許不夠,可貴的是真實再現了許多不可思議卻又實實在在發生過的案例,並且幾乎都是根據他本人一手的採訪資料改編。

我看過的推理小說應該還算是蠻多的,印象特別深刻的就是以上幾位。前三位都是傾向於我比較偏好的推理+心理學,重度刻畫的除了案件本身以外人性上的探究更加令人深思。

後一位就是以紀實的手法了,但是也是比較生動真實,還聽說他是根據手上很多媒體未曾報道警方未曾公開的一手資料撰寫,好像是被評為中國要案年鑒的

不知道題主都有看過沒,都有怎樣的感受呢?


我一直在看推理小說,從初中入坑以後就難以自拔了(╯3╰)我看過歐美的,日本的推理小說,但是我覺得中國的也並不遜色啊。但是感覺中國的由於起步晚了點,所以知名度等等都比不上外國的。但是我覺得單就小說本身而言,中國的也有很多優秀作品。本人最愛的是鬼馬星。我覺得她的小說里明明沒有一句關於環境的描寫,但是往往可以讓你有一種情境代入的感覺。莫蘭系列一直是大愛啊*^_^*先去補報告了,補完再補充


我的高中同學 @劉垚 曾經告訴過我(也許不是他原創)一個主要原因是沒有一流的作家寫推理

雖然我和題主的看法完全不一樣,我認為推理小說的核心是【謎】。但假如沒有及格線的文筆以及講故事的能力,再好的【謎】都有可能不能吸引讀者。

假如一篇小說讓讀者沒有興趣看下去,那多半是作者的錯,尤其是推理這種大眾文學。

舉個例子吧,比如同為類型文學的科幻就有劉慈欣這樣的明星作家,《三體2》在「解謎」這個意義下其實很像推理小說。「面壁者」計劃就是推出謎團直到後來進行解釋,這個和推理小說流程一致的。但是我看不到國內有和《三體2》一樣好看的長篇推理小說存在。(歡迎推薦。)

順便一提,也許這個時代推理題材最好的表現形式不一定是傳統小說,也有很多很棒的視覺小說(文字ADV)存在。關於這一點,我也不了解,順便求 @張珺 推薦下吧。

(再順便一提,也許也有其它有趣的形式需要我去認識。)


10年推理迷。

首先,題主你要知道推理小說有本格派(重推理和詭計)和社會派之分(重人性描寫)。也許你更喜歡社會派或只看過社會派,但請不要盲目地評論寫本格的人不懂推理小說。

然後,國內確實沒有寫社會派的好手,善於人性描寫的都不會去寫推理,畢竟在國內推理屬於小眾的類型。前排提到的《謀殺官員》這樣介於本格和社會之間的作品,也還過得去。

推薦兩個寫本格的優秀國產作者

1.御手洗熊貓。看筆名就知道他粉島田莊思,寫純本格。核心詭計很驚人。

2.林斯諺。是個台灣的作者,也是偏本格。伏筆埋得很好,看到最後的核心詭計往往有豁然開朗的感覺。


分頁阅读: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