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懂為什麼<阿甘正傳>里Jenny不一開始就嫁給阿甘?

倆人青梅竹馬,阿甘之後也很優秀,當兵阿獲榮譽勳章阿什麼的,一直在保護她,為了她打架,這麼好的人,為什麼Jenny就喜歡和那幫渣男廝混,不願呆在阿甘身邊呢?是覺得她墮落成這樣配不上單純善良的阿甘了?


珍妮童年有很深的創傷經歷,電影里有交代,珍妮母親去世得早,他父親經常猥褻她,這種經歷對於小孩子來說是毀滅性的。

所以珍妮的童年都沒有得到來自於家庭的穩定的愛,她不知道什麼是安全和幸福,這樣家庭成長起來的孩子後來都是漂泊四海,因為他們的內心從來都沒有得到過穩定的愛,所以他們窮盡一生尋找,也還是找不到。

珍妮面對阿甘真摯的愛情時,她的第一反應是害怕,她不敢相信美好的東西,因為她害怕再次失去,與其讓她再次失去,倒不如從來都不曾擁有過更好。如果你未曾體會過什麼是愛,那樣清澈滾燙的灌注會使你碎裂。

直到後來珍妮有了阿甘的孩子,她通過愛自己的孩子了解了什麼是愛,她才敢於接受阿甘的愛。

以上。


因為阿甘一直是個小孩,而珍妮獨自長大。

珍妮曾擁有那些最美好的品格,但是世界向她證明這一切無濟於事。無論是歌藝品貌方面的長才,還是對愛與和平的美好願望,都不能帶她走出失敗。所以在最後她選擇回去,回到哪裡?

回到阿甘身邊。

阿甘是誰?他是一個夢想,一個始終屹立的神格。他帶領球隊屢戰屢勝,他對高能物理了如指掌(小說情節),他在戰爭中不會碰到子彈(除了最後那個million-dollar wound),他出使就救到毛主席(小說情節),他回國就萬人擁戴,他下海就滿載而歸(像奧雷里亞諾第二的農場)。

阿甘是不可能的。

你代入阿甘,是對這部作品最輕鬆的誤讀。

終其一生,珍妮都是個勇敢的失敗者。但至少還有阿甘愛著珍妮,忠貞無二,謝謝阿甘。


Jenny是個性很獨立的女性,她想做歌星,想追求自由奔放的人生,和阿甘一起過平凡的生活並非她的首選。所以她一直在流浪,一直在打拚,可惜現實骨感以致她的前半生基本在非主流里度過,嬉皮士,毒販,黑豹黨……(沒有貶低flower children的意思,其實我也很欣賞那種人生態度),她的追求,她的抱負最後被證明只是一場迷夢。回到阿甘身邊更像是發覺自己病入膏肓後無奈的妥協,當然,有個堅貞不渝的愛人,有個始終在那裡的歸宿,也算是種幸福了。

其實我覺得最耐人尋味的還是阿甘出征前那一晚,他們到底做了沒有……反正表達得很含蓄,好像在說阿甘對Jenny的愛太純所以沒敢動手,而Jenny未必真愛阿甘只當他兒時玩伴……二十年前看的,很多細節記不清了。


We accept the love we think we deserve.

我們只接受自己認為自己配得上的愛。 --《壁花少年》


因為jenny不喜歡阿甘。。有必要過度解讀么?


因為她是綠茶婊,想要的太多,回答完畢


世界那麼大,她想去看看。


因為老實人只有接盤的時候才有用啊


從電影片段可以看出,Jenny的父親是酗酒的,拿著酒瓶喊Jenny,而Jenny則害怕的躲起來,根據阿甘的旁白:" Her daddy was some kind of farmer. He was a very loving man. He was always kissing and touching her and her sisters. " 如果真如阿甘所說,他父親是個有愛的人,那麼Jenny為什麼不想回家。Jenny沒有上學的那天,阿甘去找她,Jenny的裙子右邊袖子撕壞了,但是他們第一次見面時,Jenny穿的也是這個裙子,是完好的。再加上很多年後Jenny拿石頭砸房子,嘴裡說著:「How could you do this。。」因此推斷他父親應該是有戀童癖什麼的,對她做了不好的事。因此給她的童年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心理陰影,也間接的導致了她的後期墮落。

一開始她並不知道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麼,一心想要出名,所以一直去外面的世界追尋,那時候她並不認為阿甘能給她什麼,所以也沒有考慮過要嫁給阿甘。她在外面的私生活也一直很混亂,這也是為什麼後來阿甘向她求婚時,她說了一句,「You don"t want to marry me.」 阿甘就是傻,Jenny是他生命中的唯一,所以他無所謂,但是如果他是一個正常人,知道Jenny所有的一切,他是不會想娶她的。

最後也像上面的朋友說過的,她有了孩子之後,漸漸明白了愛的真正含義,再加上自己得病以後會沒人照顧小孩,所以最後嫁給了阿甘。

很羨慕他們這種一輩子能有一個這樣的朋友兼愛人,最喜歡的一段是,Jenny問阿甘,你為什麼對我這麼好,阿甘說:「You』re my girl.」


一個是典型的白左嬉皮士,一個是保守基督徒,三觀完全不同啊,希拉里能嫁給川普嗎


珍妮一直迷茫自己到底「想要什麼」

阿甘的生活再普通不過,而珍妮嚮往自由,剛開始那種「世界有多大我想去看看」的心情縱然使她嘗試了很多沒有嘗試的東西。

等到她經歷了許多,最後像開篇的羽毛一樣,終於落地了,知道自己想要的那種生活。

也許珍妮剛開始只是尋求樂趣使自己沉浸在「痛快的世界裡」忘記童年受過的虐待和委屈,後來逐漸變成習慣完全和周圍環境合為一體,待到疲憊了,回頭了,看到一縷一直照在她身後的陽光「阿甘」,阿甘真的做到了,照到她的心裡,她也明白了,原來自己渴望的是一個很簡單而又溫暖的家。


電影你們不是說了么,她覺得自己配不上阿甘


我們總希望可以遇到更好的人卻忘了我們已經擁有的便是最好的。


熟到沒法做夫妻。。。


」多少人曾愛過你容光煥發的楚楚魅力,

  愛你的傾城容顏,或是真心,或是做戲,

  但只有一個人!他愛的是你聖潔虔誠的心!

  當你洗盡鉛華,傷逝紅顏的老去,他也依然深愛著你! 」

與其說阿甘傻,不如說他天真,他會天真的等待一個人,同樣也會天真的得愛上一個人。


因為這不是一部敘事電影!!!

阿甘不是一個人,珍妮也不是一個人,他們都是一個符號,是一群人。

珍妮如果過得好,那麼阿甘/既得利益者/美國人還怎麼愧疚啊?那麼這部電影的主旨也就沒了。

在我看來,這部電影最妙的地方就在於,你必須看過很多遍才能看明白你必須站在反面才能看懂。看懂那對整整一代人的愧疚。

這需要對過去半個世紀的美國歷史,有一個感性的認識。不是冷冰冰的背年份,是感同身受的感性認識。就如同昨天播放的《歡樂頌2》中安迪的親生父親來到安迪面前,送給她兩本書,《回家》和《孽債》。從情節發展來看,安迪顯然沒有看。而年輕觀眾們,怕是也不會理解這兩本書那種深沉的情感。理解安迪父親的行為和心態,需要對那段歷史有一個感性的認識,而鑒於安迪的成長環境,顯然她沒有。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伊娃格林的長相?
對於專業的電影人來說,什麼樣的電影算是佳片?他們跟影迷的評判方式有哪些不同?
如何評價「這種電影就是看特效,吐槽劇情沒意義」這種觀點?
剪輯師的創作邊界(相比於導演)在哪兒?剪輯涉及鏡頭的組織,難道不應該是導演要關心的嗎?
熱播電影《末日崩塌》里有哪些地理學上的錯誤嗎?

TAG:電影 | 阿甘正傳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