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條黃河水都變清澈可能嗎?如果可能,請問是什麼原因呢? ?

看歷史書上說,漢桓帝時期有一次黃河水突然就變清澈了一段時間,不只是上游,中游到入海口,整條黃河都變清澈了,這種說法可信嗎?如果是真的,有什麼科學依據嗎?


昨天在觀察者網看到一篇相關文章:

黃河變清調查:泥沙每年減少7.6億噸 大洪水幾率增加

除生態建設工程外,氣候變化、水利工程、經濟社會發展也是導致黃河泥沙銳減的重要原因。近十年來,黃河中游地區城鎮化提速,在基建和房地產拉動下,出現了「采沙熱」。而且,隨著黃土高原產沙區大量農民外出打工或遷居城鎮,導致大量坡耕地撂荒或棄種,從而引發植被自然恢復。

《黃河流域綜合規劃》認為,目前的水利水保措施年均減沙4億噸左右,到2030年適宜治理水土流失區得到初步治理後,每年可減少入黃泥沙6億~6.5億噸。屆時,入黃泥沙可減少至9.5億~10億噸,遠期可減少至8億噸。雖然入黃泥沙銳減,黃河水沙調控體系建設已取得初步成效,但黃土高原輸沙規律未變,黃河下游持續數千年的「人沙賽跑」遠未到散場時。

從開封直至入海口,黃河變黃;但與10多年前相比,色澤偏淺。專家解釋,在非汛期,小浪底水庫下泄的是清水,演進中衝起了河底淤沙,才再現黃河「本色」。據了解,1999年小浪底水庫下閘蓄水後,即進入攔沙運用,2000~2015年,黃河下游年均輸沙量僅為0.64億噸,較1950~1999年均值減少11.39億噸。

小浪底水庫是調控黃河水沙的一張「王牌」,攔沙庫容為75.5億立方米,按原設計,運用14年後攔沙庫容基本淤滿,但目前僅淤積32億立方米。

近20多年來,黃土高原生態治理成效卓著,正發生著由「局部好轉、整體惡化」向「整體好轉、局部良好發展」的歷史性轉變。1999年至2015年,延安累計退耕還林1070萬畝,覆蓋了當地19.4%的國土面積,植被覆蓋度達67.7%。據試驗,當坡面生態治理後,使徑流不下溝,則溝壑地的徑流、泥沙分別減少58%和78%。榆林市一項調查表明,僅由於淤地壩建設,就減少水土流失量三分之一。

水利部黃河水利委員會(以下簡稱黃委會)提供的數據顯示,近20年來,通過水土保持措施,平均每年攔減入黃泥沙4.35億噸。

專家指出,除生態建設工程外,氣候變化、水利工程、經濟社會發展也是導致黃河泥沙銳減的重要原因。

黃河流域潼關以上地區共有大型水庫26座,中型水庫170座,但大多分布在水土流失輕微地區。黃委會等組織的課題組實地走訪了90%的大中型水庫,分析計算得出近期水庫年攔沙1.734億噸,其中黃河幹流水庫攔沙0.81億噸。另外,由於上游水庫大量攔蓄汛期水量,導致黃河內蒙古河段淤積嚴重。目前巴彥高勒至三湖河口已形成268公里長的地上「懸河」,每年淤積泥沙0.52億噸。

與黃河勘測規劃設計公司課題組在黃河中游一路調研中,《瞭望》新聞周刊記者發現晉陝峽谷河段,采沙場星羅棋布。據了解,近十年來,黃河中游地區城鎮化提速,在基建和房地產拉動下,出現了「采沙熱」。

從山西保德縣城出發,順沿黃公路開行40公里,沿河兩岸共32個沙場。馮家川鄉馮家川村聚集著4家沙場,沙場工人馮在連說:「黃河沙是天然水洗沙,是最好的建築沙。沙場一天可挖沙20多卡車,一車能裝30噸沙。」本刊記者順綏德縣沿黃公路前行30公里,在綏德一側看到31個沙場,對岸的山西柳林縣還有27個。在山西興縣、吉縣、河津等河段,也存在相同量級的沙場。同行的黃河勘測規劃設計公司專家估測,每年沙場約挖走1億噸泥沙。

初步估算,以上減沙因素大致每年減少入黃泥沙7.6億多噸。至於近期氣候變化對入黃泥沙增減的影響,爭議巨大,沒有明晰的成果。

簡而言之,一來是中上游多了植被,減少了沙的來源,二來因為采沙,大量沙泥被挖走,三來水庫欄沙,均導致黃河含沙量大降。

安利一下筆者有關地理的專欄文章:脫苦海的文摘【地理】

專欄短網址:http://blog.tokuhon.org

相關問題:

脫苦海:對於小白來說,哪些地理書值得推薦?

脫苦海:國內有哪些地方擁有喀斯特地貌?

脫苦海:地球上哪個點的視野最開闊?

脫苦海:在黃河上修建發電站減少水患了嗎?

脫苦海:形容一下你的城市有多熱?


讓黃河水變青的唯一方法就是保護環境,上游多種樹,防止黃土高原水土流失!不過小可還是不希望黃河水變青,作為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黃河本身就是一個搬運工,把上游的泥土帶到下游,形成黃河沖積平原,滋潤這下游。而且大量泥沙堆積在山東東營的入海口,一年能給山東增加30多平方公里土地,30多年就增加一個香港,學過地理的都知道,天津就是黃河填海造出來的城市,因為古代黃河曾經在天津附近入海!如果水變青了,就沒有這些功能了! 解釋一下樓上,每年冬天黃土高原上都結凍了黃土成了凍土,凍土不會隨著河流流入黃河所以每年冬春交替季節黃河水質都比較清。然後逐漸混濁,秋冬交替季節最混!古代黃河水變青只有一種可能,上游氣候長期寒冷,凍土增多,水土流失減少。


瀉藥。

我只是住在黃河邊上啊,完全不是專業人員,不了解具體原因。

不過根據觀察,每年春夏交接,開始降雨但是雨量較少的時候,我們這段黃河是清的。夏季就開始變赭黃,秋季完全是黑褐的泥漿色。

所以……當時上游半乾旱了一段時間?


「聖人出則黃河清,太守廉則越石見。」

——《幼學瓊林》


推薦閱讀:

漢末三國時期的孫策能力如何?
王莽專權,劉秀起兵,兩軍混戰時,中原是一片混亂。那匈奴為什麼不乘機打回來?有什麼顧忌嗎?
東漢末年時的教育情況如何?
如何看待關毛的這句話?

TAG:水質 | 東漢 | 黃河 | 綠色環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