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排長同志,1956年時,我國炮兵的觀察和校射是如何進行的?(若依然涉密請說明)

特別再追問一下老爺爺以下的幾個問題:

0,我軍炮兵又是如何反敵方炮兵偵察的?(或者是此任務炮兵不承擔,由其他兵種負責?)

1,炮兵的部署的問題,一般炮兵會怎樣部署,在射擊之後會不會快速的改變部署位置,做到所謂「打了就跑」,從而躲避敵軍炮兵的回擊?

2,當時炮兵的彈藥供給問題,比如榴彈炮和火箭炮等遠程火炮需要集群射擊達到火力面積覆蓋,每一次的集群射擊都對彈藥有巨大需求,如何保證這樣需求?

3,請推薦一些當時炮兵的著作,如果可以的話。


1952年時,我國炮兵的觀察,靠蘇式的方向盤、炮對鏡。

校射,我靠軍用帶比例的地圖 量取距離,靠地圖 經度線 加 減方眼偏角,求出方向,讓火炮試射。

然後我在前線觀察彈著點,再用方向比和修正率,修正彈著點。


首先,老先生已經說明白了,我就我知道的說一下

0,偵查並發現敵軍炮兵陣地是步兵偵察兵和專門偵查單位(比如偵查機,60年代後發展起來的炮兵雷達之類)的事。如何發現並消滅敵人炮兵觀察員,對於前線士兵來說始終是一件讓人頭疼的事情,因為放任敵人炮兵觀察員存在,就意味著敵軍經過校準的炮火落到自己頭上來只是時間問題。通常前線士兵在受到火力打擊以後,都會在可視範圍內尋找可能藏身敵人觀察員的位置——這是一場你死我活的貓鼠遊戲。

1,炮兵部署,沿敵人方向橫向一字排開的布置是國際炮兵慣例。

會,但也要看敵人實力。美軍自持空軍強大,在多場戰爭里炮兵都是不轉移陣地的,因為相對於其他前線兵種,炮兵幾乎就是穩坐大後方安心ADC,在操炮時甚至會不帶輕武器。後來在朝鮮戰場被志願軍突擊隊教了做人。相反朝鮮戰場志願軍炮兵,尤其在後期僵持階段就是打完就跑的典型,購買蘇軍的喀秋莎火箭彈,打了就跑進山洞或者就地偽裝,美國人劇烈頭疼。

總的來說,炮兵打了就跑是一門必修課,只是很多時候敵人太菜雞,根本沒有空襲或者反火炮能力,就不是那麼必要轉移陣地了。不過,炮兵雷達正在改變這種平衡。

2,炮兵後勤有專門的彈藥輸送車隊。

3,愛莫能助。

有朋友問到是怎麼炮兵觀察員校準的?

首先,我方炮兵陣地位置和首發炮火的參數(彈道屬性,這一發發射時的發射參數:射擊方向,火炮俯仰角度)是已知的。

其次,第一發彈藥的落點是可觀測的(目視可見)。

最後,這個首發落點和目標位置之間的差距,是可估測的。

最後,通過反向計算落點與目標間差距所需要的發射參數修正,來實現最終火力覆蓋目標。這個過程可能是需要多次這樣的循環才能完成。

舉例子來說,炮兵觀察員和炮兵陣地之間的關係就好像,你(炮兵觀察員)在指揮一個眼睛被蒙起來的小夥伴(炮兵),用彈弓去打一個玻璃瓶子。

「勁太小」

「高了」

「偏左一點」

「好嘞~!」


就好像集結號裡面炸橋的鏡頭一樣 一群偵察兵跑到目標附近 通過儀器測出目標點坐標 引導炮兵打擊 打不準的話通過儀器測量偏差然後繼續修正 直到打擊為止

現在科技發展了 以前的火炮很難發揮大的作用 因為一打幾發敵軍的雷達就會算出你的陣地位置 然後炮火反擊就來了 然而傳統的牽引跑撤收和架設特別麻煩 很難及時撤退 所以自行的就會走上歷史舞台 因為走的快 不過也分對手 對於一些落後的渣渣對手 傳統的火炮還是有用的 比如敘利亞的內戰


推薦閱讀:

迫擊炮炮彈是怎樣被發射出去的?
口徑、倍徑、膛壓和彈藥哪個技術含量最高?
20世紀的大口徑艦炮的殺傷力是怎樣的?
如何評價17磅炮?

TAG:軍事 | 中國軍隊 | 戰術 | 陸軍 | 火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