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流的電子產品結構設計師應具備哪些素質和知識?

要成為一流的電子產品結構設計師(MD設計師),需要具備哪方面的素質、知識和經驗?希望同行老前輩不吝賜教。(來自百度知道的一個爛尾問題,求大神解答)


謝邀。

這個問題還是一分為二。

第一部分我們先說標準上的MD工程師(這裡主要是經驗和知識)

1,出色的3D建模能力是要有的。有了這個表達能力,一流的設計師才有展示空間么,總不能你想的出來的結構,畫不出來,或者曲面做不出來更或者做出來的曲面一轉IGS就上萬上萬的出破面。

2,廣泛的材料使用經驗。有了這個,你可以在外觀以及造型上更加隨心所欲一點,甚至可以玩點別人玩不了的結構、工藝或者表面處理。

3,全面的模具知識。要求不高,所有的知識淺嘗輒止就好,不指望你能設計全周滑塊結構或者計算斜頂的鎖死角度,但是不要設計出來的結構,模具開不出來就好。到底是外面走隧道滑塊,還是裡面走斜頂更或者做四向大滑塊,在部件設計的時候最好都想清楚。

4,懂點CAE。出問題的時候可以幫你少走很多彎路。

5,在和你工作相關的電氣工程師身上多多學點、多問點,有些問題結構做的細緻對於電氣性能是有幫助的。(以為我的經驗主要是ESD和EMI)

6,這個力學應該算是自帶能力吧,就放在最後了。

第二部分我們說有追求的MD工程師(這裡面主要是素質)

1,精準的日程管理能力。雖然這個破事是PM管的,但是保不住SB們喜歡亂提前日程,搞得我們老加班。所以懂點日程可以噎一下PM,最不濟提高一下自己以後也可以轉PM啊。

2,敏銳的單品估價能力。幹嘛要懂這個,你懂得。 :)

3,保持對市場的好奇心。用一個產品經理的心態去看市場,如果是你你會怎麼做,你們怎麼分析市場,你會如何定位,你會如何宣傳優勢,你會怎麼去做這個結構,用什麼材質。(注意這事自己心裡想想就好了,別到處亂BB,你這麼有腦子喜歡做別人的活,PM會很高興的)

4,不錯的溝通能力和協調能力。沒事多接觸接觸供應商里的核心技術認識,他們比較專,有的時候能學到很生僻的知識以及得到一些信息,說不定那天就有用了。產線也一樣。

5,手繪、美學、解構?我不知道,我不太會或者說水平一般。這個你自己斟酌吧。反正能手繪我還是很羨慕的,我空手繪的線條和簡易結構圖真心難看(不用工具的情況下)。

以上


這個問題提得非常好。一流的電子產品結構工程師到底需要哪些素質和知識,根據自己的工作經驗和感受,我簡單的提幾點拙見。個人觀點不一定正確,希望能拋磚引玉,大家一起探討。

電子產品結構工程師所做的工作,就是在一個電子產品的概念形成時,參與其方案的規劃,進行詳細的圖紙設計,然後驗證設計的可製造性,即通過模具或其它設備順利地將產品加工出來。其工作內容,可大致分為「規劃--設計--實現」三個階段。

結構工程師應該具備哪些知識和素質呢?又如何能成長為一流的設計師?

一、知識

電子產品的結構設計師,首先應該是一個機械工程師,需要具備機械原理和製圖的基本知識。這些知識的培養就好比練武中的精氣神,是形成一個機械工程師基本氣質的必要背景。有了這類知識做基礎,進行產品設計時對形成全局的概念和深入理解是很有幫助的;其次,由於電子產品多用塑膠件,結構工程師必須對常用的塑膠特性和加工工藝有一定的了解,既要了解到這種材料各種性狀,又要了解是如何能把它順利的加工出來。由於塑膠件的特殊性,多數情況需要通過模具來進行加工,因此,結構工程師又需要對模具有一定的了解,知道一個產品如何用簡單結構或低成本的模具實現,這對詳細的設計和後期加工是非常有益的。

電子產品不同於傳統的純機械產品,可以理解為塑膠外殼和電子核心部件兩大部分組成。通常,電子核心部件是一組PCB電路板和器件的組合,一定程度的了解電子器件的性能、加工工藝,對於結構設計時規劃方案有很大幫助。

另一方面,軟體的使用,是結構工程師的基本功。它實際上屬於技能的範疇,在這裡統一歸結為知識吧。軟體的精通使用,如同把刀磨快,剩下的就是發揮主觀能動性,充分讓設計思路爆發,然後在圖紙里實現它。3D建模的軟體是相通的,精通一種,同時嘗試其它不同的建模軟體,有助於理解不同的建模思路,對自己的設計也會有所幫助。

二、素質

前面提到的知識和技能,都是成為一個合格的結構工程師的前提。一流的工程師,可能有不同於一般人的特質。有些特質是與生俱來的,有些則是可以通過後期培養形成。

設計思路

多看多想多發揮,有時候覺得別人的思路特別好,殊不知,也是建立在更多的前人經驗基礎上的發揚和擴展。進行設計時,首先要養成全局的觀念,如同建造樓房,框架一定要事先考慮清楚,然後再進行細節的工作。前期規劃的越細緻,後期返工的概率就越少。在細節設計上,要經常鍛煉大腦,一個問題盡量的想出多種解決方案,然後評估哪一種更合理,更有效,更節省成本。把各種經驗進行積累,久而久之,就會形成良好的設計習慣和思路。

合作

結構設計作為電子產品整個設計形成的生命周期中重要的一環,是承上啟下的。方案形成時要與研發方案進行溝通,與外觀方案進行互動,大型產品設計時還有不同的結構工程師共同參與並行設計,後期的模具加工要跟模廠工程師進行最優方案的探討,生產現場要與模具及注塑師傅進行交流。研發人員關注硬體平台的穩定和功能的滿足,他們是嚴謹的工程師,卻不容易理解加工;外觀設計師屬於創意藝術類人才,他們思維是發散的但是頭腦風暴卻是卓有成效的;模具工程師更願意專註於模具機構和工藝的人,立場的不同會與結構工程師在某些方面產生衝突;而生產現場的工人,是最終把產品親手做出來的人,他們對於產品越理解,越能達到期望的效果。總之,結構工程師在整個周期中,具體的設計工作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更重要的工作是與不同環節的充分合作和溝通,把設計理念表現清楚,從而幫助產品順利完美的實現。

三、如何修鍊成一流設計師

刻苦,積累

大量的訓練和有效的積累,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這一點不用多講了。

責任

有責任感的工程師,通常會在第一時間發現問題,並及時做出調整。負責任的嚴格要求,所做的一切努力最終都會在產品上體現出來。

天賦

個人認為的確有些人具有更好的機械方面的感覺,他們在領悟力和創造力方面更勝一籌。而良好的空間想像能力,審美和秩序感,對把控設計細節也是有所幫助的。同樣是增加幾條筋,1000個工程師可以做出1000種模樣,粗的細的長的圓的,間隔均勻和隨意擺放的。如何從這其中脫穎而出,就要看自己的努力和造化了。:)


推薦閱讀:

機械研發跟機械設計差別在哪?
機械類工程師多久跳槽一次比較合適?
如何理解包容要求與最大實體要求?
讀機械的,在日本工作是怎樣的一種體驗?
怎樣機械製圖手繪能力才算合格?

TAG:職業發展 | 機械 | 電子產品 | 機械設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