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日本與德國的國民性都體現在哪些方面?


主要體現在某第三國的雞湯文里。

哦對了,日本人不知道,德國人酒量普遍比我們不知高到哪裡去。


一億玉碎

工業化屠殺猶太人


根據當地媒體調查,日本人對中國沒好感高達百分之93,德國緊隨高達百分之90。

有好友在德國留學,德國新聞天天講中國藥丸,經濟馬上崩潰,不民主不自由。而德國失業率正在穩定(實際上是極慢)下降,大德意志帝國復興就在明天…

我一直搞不懂德日為什麼這麼厭惡中國。

後來想明白了,德日低端和中段製造業全方位受到天朝衝擊=_=

高端製造業可能被彎道超車。

有人說這兩個民族嚴謹,認真,那為什麼對中國看法如此極端?

這兩個民族的嚴謹在於製造業和在製造業氛圍下影響到的服務業。日德早在上個世紀製造業就飛速崛起,要想贏美國製造,在市場中佔有一席之地,不嚴謹不認真的都被淘汰了,認真才能賺錢。

現在跑出一個搶生意的,巴不得你死,巴不得你分裂,世維會就是在德國慕尼黑,人家東突是恐怖組織!德國人養著,德法一起喊tibet喊得最響亮。他們真心為世界和平民主正義?是擋著我財路的都得死,我干不死你也要噁心你一輩子。

就像中國人常常被認為努力一樣,窮啊,努力才有好生活。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勤儉節約?在四人幫全方位推進作物改良之前根本吃不飽,節約?excuse me?

人性都tm一個艹蛋樣,哪有什麼優越性。

——————————————————

備註:答題時原題目為日本和德國的國民優越性體現在,我答題的時候語氣也很不好是因為這個,我在反駁優越。題目更改後我的答案就顯得答非所問了,我懶得刪了就當反駁原題主吧。


感謝邀請回答問題,關於這個問題我只能回答一半,因為對歐洲人實在不了解,所以我就說說自己對日本的國民性的了解好了。 比較日本的國民性,常常會提到《Chrysanthemum And Sword》-《菊與刀》這本書,菊花是日本皇室的象徵,武士刀則是最能代表日本武士精神的象徵。

菊與刀分別用來象徵日本文化中這最具特色的兩個方面,這是書名的由來,Ruth Benedict以嚴謹的筆觸對日本文化的特徵進行了詳細認真的分析,不過總的來說過於嚴謹和有點脫離現代年輕人的文化。

說到日本的國民性就要說到大唐,十幾次的遣唐使和之前的遣隋使,讓中華文明的巔峰的佛教、茶道乃至官制、兵制、田制、學制、稅收、法律一股腦兒統統傳到了日本。之後的日本雖然經歷了明治維新的那段時代的西洋文化衝擊,但日本卻將借鑒過去的那些東西完整的保存了下來,之前有種說法說想看唐朝的中國就去日本,想看明代的中國就去韓國。當然,在許多方面,日本所繼承的只是外在的形式性的東西,對其中的內涵從未真正理解,然而,與本土的消亡殆盡相比,這些留存在日本的殘缺而扭曲的文化斷片,依然是研究消亡已久的大唐文明時極為珍貴的參考資料。

而日本這一代二十歲上下的年輕人的國民性要和二戰後那一代的要分開來說,戰後那一代的日本國民存在很嚴重的矛盾性,雖然天皇最後沒有被當成戰犯處理保住了他們精神信仰的最後一道遮羞布,但是之後長達幾十年的物資貧乏,戰敗後的恥辱,戰敗國被美國半統治的日子後,那一代的日本人是堅韌的,並且對戰爭是厭惡的,因此反應在那一代人身上的多元性就很多了。而且那一代人因為物資的原因是充滿狼性的,日本的各代商社人和各個行業的翹楚也都是靠著那代站起來的並走到世界前沿的。之前有一部電視劇的SP說的就是其中的典型人物們《經世濟民的男人們》

到了日本經濟漸漸復甦的年代,日本的國民性中另外一部分出現了,那就是對國家主權的重新認知以及對戰爭的反感,追求和平生活和基本人權的幸福。

1960年那次安保鬥爭將這樣一種情緒推向了高潮,反對日美安保密約的東大安田講堂事件中,樺美智子(當時東京大學文學部,22歲)死於遊行,於是掀起了反對政府的大規模遊行,將國會議事堂整個包圍了起來,那是一個民主和人權讓人感動的年代,也是日本國民的那種深處的東西爆發的年代。他們可以為了政府對國民的欺騙而戰,他們可以為了死去僅僅一個無辜少女的而死而戰,那可以說是日本國民性最光輝的年代。

不過到了80年代末期90年代中,日本泡沫經濟完蛋,整個國家和社會進入很低迷的狀態,而那個時代的十歲左右或者孩童的那一代到了現在漸漸長大,沉浸在動漫和宅文化中無法自拔,正如《EVA》中的主角碇真嗣,是日本那個時代年輕人的一種整體性格代表。EVA可以說是在當時社會背景下的產物,整個日本經濟低迷,整個日本社會都很消沉,年輕人對現實感到迷惘,對未來失去了希望,於是就宅在家裡,用動漫和二次元逃避現實,這些年輕人也就是「御宅族」,他們性格內向,不願意與別人接觸交流,這就跟碇真嗣的性格一樣,碇真嗣就是當時御宅族的縮影,他反映當時社會的年輕人的處境,所以罵碇真嗣廢柴的宅就等於罵自己廢柴。在EVA中,隨著劇情的發展,碇真嗣不斷被「補完」,最後他也走出了自己陰晦的心理,走出幻想,之後慢慢地敞開了心扉,接受現實,最終解決了自己的心理問題,完成了「補完計劃」.在EVA中,「AT力場」象徵著「心之壁」,也就是當時很多御宅族所共有的心理:拒絕和排外,整天宅在家裡不出去,不願意與人交流。

說白了EVA的主旨是:讓我們宅走出迷惘,走出內心,走出孤獨,走出幻想,回歸現實,重新認識自己和世界,多出去走走,多與別人溝通和交流,現實世界還是美好的.說得不好聽,EVA告訴我們:「二次元很危險,快滾回三次元去!」.這就是EVA為什麼能引起很多人共鳴和引起社會現象的原因。

於是在新世紀過去了十多年的現在,這兩個種群的人生活在一起,日本的現狀比起過去的「菊與刀」作為代表,我個人的意見更傾向於用「冰與火」來形容,老一代的人特別是四五十歲那一代的日本國民的頑固,討厭戰爭,堅韌工作和新一代日本國民的無所事事,對政治的不關心,形成了現在日本國民的斷層文化,中間是無法調和的斷層,每次和日本人聊天會說到這個問題,特別是計程車司機(這個群體以四五十歲大叔為主),他們常常感嘆這個年代的日本年輕人沒有了狼性,沒有了野心沒有了追求,只能被不停的外國人口慢慢取代,如果四五十歲這代日本人死光,那麼日本就真的走向滅亡了。

2015年8月30日,國會議事堂周邊出現了針對安保法案的抗議活動。主辦此次抗議活動的市民團體稱「有10萬人參加」,日本國會前擠滿高舉標語牌的人。此外,日本民主、共產、社民、生活等主要在野黨代表都到場發表演講,抗議活動迎來高潮,日本國民對政治的參與性還是很強的,不過僅限於40歲以上的那個人群。

http://weixin.qq.com/r/CTo6Im3EijD1rSlB928b (二維碼自動識別)


瀉藥

認真算一個吧。


謝邀

並沒有覺得有什麼民族優越性, 德國不是很清楚, 至少這些年接觸日本人, 以前以為日本人都是勤勞的 認真的 守規矩的 如何如何, 但是漸漸見到一些腐爛的日本人也就覺得現在社會, 民族這個東西有些淡化, 已經很難作為這一群人的概括了。感覺這個概念也越來越模糊了。

畢竟 我們的民族精神還是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呢, 不過是一些人做的總結定義而已


舉一個日本人的栗紙:

著名的和平主義者、反核武人士山口疆,曾在兩次核爆炸中倖存。

在廣島,他在上班路上經歷核爆,然後爆炸後繼續去上班......

公司被炸毀,他回到老家長崎,然後...

又去上班了,並遭遇了第二次核爆。

隨後身體不適,略康復後,彼時戰爭結束,他又去上班了......


兩國的小電影都獨樹一幟。


從經常被掛在嘴邊的,兩國國家似乎都很嚴謹的角度談談。

我在日本生活近十年,是工科的科研從業者。我爸退休前是生物學教授,在慕尼黑GSF(德國環境與健康研究中心)長年工作過。所以對兩個國家都有一些主觀感受。(從研究室回家路上,純手機打,原諒各種語焉不詳)

兩個國家在中國國內都是以嚴謹,認真而著稱,但如果細分的話,形容德國更多的「刻板」,「教條」;形容日本更多的則是「細緻」等等。這咋一看起來好像文字遊戲了,兩個國家的區別好像又要變成糾結中文辭彙區別的趨勢了。

因為從小我爸的影響的關係,我大學畢業剛到日本之初挺愛問日本人,覺不覺得日本人和德國人很像,問過好多人其中包括自己的碩士和博士導師,一開始他們很奇怪我這麼問,想來半天說,那可能是有點像吧,比如比較擅長製造業,比較會造汽車……後來我慢慢發現,日本人其實並不覺得德國人和自己有什麼異常類似的地方。或者說,並不覺得德國比起其他的歐美國家有什麼特別嚴謹的地方。(這句話可能要被吐槽了,其實說白了,日本人就是覺得自己最嚴謹認真所以看別人就都差不多了)

在我看來,從製造業上來說日本人的嚴謹體現在1.對生產流程的高度管理(這個德國美國也是同樣)。2.大量的,具備高度手工技能的技術工人們對加工精度的極致追求。(日本獨特的優勢,其實令人意外的,很多大型機械的生產是高度依賴手工的,比如渦輪等等)。3.對於人機工程的高度考慮。4.對過程的重視大於結果。(不走shortcut)基於這幾個特點(可能不盡全面),所以我們發現日本的工業產品有幾個特點是德國工業產品所沒有的,一個是可能會為了易用性和耐久度而對產品的性能做出讓步。(這點很重要,德國產品往往以性能為第一要素,日本產品往往以使用者為第一要素),再一個日本產品更多會考慮到外形工業設計上的美感,最後一點日本人更善於統合人數眾多的長時間的項目(集體主義意識)。最後一點的例子,我想舉日本全國的軌道交通系統,在基本上的所有中型和大型城市裡,日本的軌道交通都能做到幾乎不會晚點(除非發生人身事故);另外新幹線自從開始運營起沒有發生過一起事故,要知道在一個自然災害多發的國家裡要做到這點是有多難,這是高度嚴謹的系統工程的典範。而德國的這方面並沒有比其他的歐美國家表現的更突出。

說說汽車,唉,還是不說了,知乎有名的常黑德國車(好吧,是大眾…)

最後隨便總結一下吧,日本人的嚴謹體現在細心,對於環境和用戶全方位的換位考量(對他人的),重時過程超過結果。德國人的嚴謹更體現在對於規則和信條的遵守,認真更多是對於自己的苛刻。

看到有人說,服從這個問題……其實就從二戰來看,好像不論德國還是日本,對上級的服從好像都不是那麼嚴謹啊~


瀉藥。

不過個人對於所謂的民族優越性從來都是不屑的,人都是一樣的,無所謂優越與否。


沒有哪個民族真的有什麼優越性,和環境因素,歷史影響有關。

現在的日本,德國的年輕人和老一輩的感覺完全不同。

如果有優越性,那多半和政府的民族主義宣傳的洗腦有關,洗腦洗的多了,便也成了真的。


日本留待日後再說,先說德國。都說德國人嚴謹,仔細,甚至刻板,其實大多數這樣的人還只是北部普魯士人。南部真的不太這樣。。。穆勒是個好例子。我認真的。


流淌在中文的雞湯文里。


夏令營與下水道啊


這是個多好的問題呀,為什麼就被妖魔化了

【日本】

憑和朋友們的溝通以及對日本新聞的分析,日本有許多個性鮮明之處,只談其二。

一,危機意識

秀筆記的時候到了,哈!哈!哈!

二,禮貌和尊重

鞠躬九十度,出門必要化妝,大和名族就像被禮儀束縛了一樣,先不提享受到的尊重,讓中國人在日本生活可是有些不習慣。

你出門不化妝,人家認為被看輕了,你鞠躬沒有九十度,人家認為沒受到尊重。

【德國】

一,胸懷。

難民危機和德國有什麼關係?英法收納難民那是他們應該有的負罪感,德國呢?贖二戰的罪。

德國和穆斯林這麼多年友好相處,若真說的上有點聯繫,就是二戰德國殺了太多猶太人,導致沒有強大勢力和穆斯林抗衡。

但是德國帶頭收留難民,鼓勵歐盟成員國接納難民,在國內,為難民加薪引起兩黨紛爭,可是德國有什麼義務收留這些人?只是歐洲倒霉,只和敘利亞北非隔了個地中海,難民想要更好的生活和福利只有偷渡北上,誰讓美國太遠,迪拜生活條件慘。

當然,客觀上講默克爾考慮到了難民中大多數知識分子以及本國勞動力缺乏的原因。

二,道。

德國掌握了道。

物質都是可以被建設被毀滅的,但是方法和道,是永存的,道具象下來,就會變成各種物質文明,所以毀了也可以建。

這其中有許多值得我們國家深思、分析和借鑒的地方。

和朋友交流之下,我們認為德日共同點是愛乾淨,間接看出這兩個民族對自身的要求十分之高。


日本人對內團結的像一坨麻繩,對外國人十分排斥,由於島國根性和危機意識 日本人比德國人更加勤奮刻苦 任何事情都盡心儘力 因為不這樣日本遲早會沒了

德國人一直有優秀而光榮的歷史(不算上兩戰的事情),看不起其他人,而且德國人嚴謹,踏實,勤勞,重工作質量,所以在歐洲是頂天立地的國家

二戰中日本死傷遠不及德國慘重 保留了更多活力

日本二戰後不僅沒有被他國大力制裁 反倒被美國扶持培養 羽翼逐漸豐滿 反觀德國比較慘 國土割讓 分裂出的東德在拉後腿 而且賠款遠遠多於日本 而且旁邊一圈鄰土國家在壓制德國

總體來說 日本更優秀更強大也更排外


分頁阅读: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