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能科普一下朝鮮簡史及近代中韓關係?

這個月在韓國大田訪問,閑的時候四處轉轉,發現挺有意思的。誰能給講一下朝鮮簡史,以及近代中國和朝鮮何時建交,相互關係。切身體驗,韓國還是一個不錯的國家,東西文化結合得比較好,環境保護比較好,人們心態也很平和,也許因為我在的是大田,不是首爾。


朝鮮的近代史,就是在日本勢力不斷滲透並控制下,逐步脫離宗主國大清,並最終亡於日本的過程。

==================================

1644年,明亡。朝鮮成為大清蕃屬國。 朝鮮人自信地認為,振興中華的使命已經歷史地落到了他們的肩上。朝鮮雖屈服,但開始一步步的抗爭。朝鮮人堅信:「中國有必伸之理,夷狄無百年之命。」他們將記載朝覲細節的報告書《朝天錄》改叫《燕行錄》。朝鮮在相當一段時間內,其內部文件多將大清皇帝蔑稱為「胡皇」、大清使節為「虜使」。除了對清公文,朝鮮官方文件仍沿用崇禎年號,直到南明小朝廷滅亡,「復明」大業無望,才改用干支紀年和國王在位年號,而絕不使用大清年號。

1646年11月,日本派遣使節訪問朝鮮,表示已經收到台灣鄭氏政權的邀請,動員討伐清國。朝鮮國王李倧大為稱許,派出使節回訪,並敦促日本幕府及早出兵。

清軍入關當年,多爾袞下令減少朝鮮歲貢,同時將朝鮮王儲昭顯世子李澄釋放回國。但這位王儲被朝鮮群臣看成是「滿洲走狗」,歸國不到兩個月就被毒死。多爾袞隨後將另一人質李淏(後繼位為孝宗)放回。

李淏於1649年即位,繼續反清復明,秘密準備北伐,還試圖利用抗日為掩護進行擴軍。清政府對朝鮮的異動相當懷疑,遂展開了秘密調查,發現朝鮮並沒有受到日本威脅。憤怒的順治皇帝特遣使赴朝問罪,朝鮮一面應付,一面用金錢美色賄賂使節,終於僥倖過關,這就是朝鮮歷史上著名的「六使詰責」事件。

三藩之亂時,朝鮮再度興起北伐熱潮,但肅宗李焞在口頭上贊同。其真正目的只是利用北伐動員民意,以便鞏固和加強王室集權,轉移民眾對內政的注意力,並進一步削弱中國在朝鮮的影響。

此後朝鮮開始大張旗鼓尊明尊清並行。1704年,崇禎皇帝自縊甲子紀念,朝鮮下令設立大報壇,專門祭祀萬曆皇帝,表示不忘其在日本侵朝戰爭時拯救朝鮮的再造大恩。這是朝鮮祭奠明帝的開端。

1749年,朝鮮開始將朱元璋和崇禎也挪到大報壇上一併祭祀。大清對此選擇了容忍, 採取了綏靖政策,並給朝鮮王室更多自主空間,由此導致了一系列的災難後果。

1871年6月1日,美國打響了其歷史上第一次「朝鮮戰爭」。 史稱「辛未洋擾」的事件。 與同時發生的與法國的軍事衝突「丙寅洋擾」。 兩次「洋擾」事件都將朝鮮的宗主國大清國推上了左右為難的尷尬境地。法國、美國都要求中國發揮宗主國的優勢,對朝鮮施加壓力,希望朝鮮在傳教通商方面更加開放,並獲得相應的賠償。 朝鮮方面則要求中國以宗主國的身份對列強進行嚴正交涉。朝鮮拒絕列強通商的主要理由,正是朝鮮作為中國的藩屬,不能單獨對外締結條約。主持外交工作的恭親王敏銳地覺察到了朝鮮正在大打中國牌,從中漁利。他在奏摺中一針見血地寫道:「朝鮮上於中國文件,居然自行抄給美國,全不隱避,窺其用意,其所謂求中國保護者,並非盡出真忱,不過欲借中國為卸肩地耳。」一方面是實際上的自主,一方面是出事之後由中國出面善後甚至埋單,諳熟韜略的大院君,欲將各大國玩弄於股掌之間。

在兩難處境中,大清國唯一能做的就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清政府耐心地告訴法美,朝鮮雖名為屬國,但「中國向來聽其自為主持」,無法對其施加壓力;同時也告誡朝鮮,凡事「自行處理」。這種鴕鳥政策,令列強與朝鮮都難以滿意,中國在朝鮮問題上的權威性被不斷削弱。同樣的政策,也令中國在琉球、台灣問題上處處被動。

1873年9月,朝鮮再度與日本發生衝突,日軍隨後攻佔炮台。之後,日本與中國進行交涉。但大清再一次選擇了韜光養晦容忍放縱強調朝鮮內政中國無力干涉。這正中日本下懷,日本隨即與朝鮮訂立《日朝修好條規》,指出「朝鮮國自主之邦,保有與日本國平等之權」,這成為朝鮮脫離中國藩屬的開端。

大清國不敢理直氣壯地行使宗主國的威權,其嚴峻後果不久就體現出來。1879年,日本強行吞併了琉球國,大清國顏面掃地,朝鮮更是表現出了離心的傾向。

琉球事件對中國的朝貢和藩屬體系是一次巨大的衝擊。中國駐日公使何如璋明確提出「琉球既滅,行及朝鮮」。李鴻章亦擔心:「若隱忍緘默,彼且疑我怯弱,或將由琉球而及朝鮮,不如早遏其萌,使無覬覦。」

1879年,中國終於決定強硬起來,開始大幅度調整朝鮮政策,一方面是幫助朝鮮建立與列強的條約體系,以國際勢力的均衡制約來維持朝鮮半島的現狀;另一方面是加強宗主國的權力,借朝鮮內亂之機向朝鮮派駐軍隊,並隨後命令袁世凱統管朝鮮事務。

在日本的鼓動下,朝鮮成立新型軍隊,由日本軍官出任教官,待遇遠超舊軍。1882年,舊軍因長時間沒有領到糧餉,發生兵變,與新軍發生衝突,攻打日本公使館,擁立歸隱多年的大院君重新攝政,史稱「壬午兵變」。大清政府應朝鮮要求出兵,逮捕並軟禁大院君。從此,中國開始在朝鮮駐軍,重申「朝鮮永列藩封」,並獲得了領事裁判權和海關監管權,幫助朝鮮訓練新軍、開展「洋務運動」,加強了宗主國的權力。同時,中國也與列強一樣,在仁川等港口城市設立了租界,大批華商進入朝鮮。

隨軍的張謇提出了《朝鮮善後六策》,主張廢除朝鮮王國,設置郡縣,納入中國版圖。李鴻章看了張謇的建議,痛斥其「多事」。最終中國採用的依然是將朝鮮問題國際化、中立化的和平發展政策,吞噬了自己本來充裕的外交迴旋餘地。

隨著朝鮮的被動開放,國內形成了一個主張學習日本進行的開化獨立黨,主張徹底獨立,中國成為他們的最主要假想敵。1883年中法戰爭,中國在軍事上獲勝的情況下與法國簽訂《順化條約》,將越南拱手相讓,令天朝上國的威望在朝鮮一落千丈。

隨後,朝鮮國內親華勢力與親日勢力開始了激烈的交鋒。在開化黨的大力宣揚下,朝鮮反華日益高漲。有關袁世凱要另立國王的政治謠言也開始在漢城廣為傳播。袁世凱焦急萬分。

1884年,開化黨在日本支持下發動「甲申政變」,誅殺親華人士,並企圖軟禁國王,驅除中國勢力。袁世凱在危急時刻,當機立斷對政變者及日本駐軍進行軍事圍剿,大獲全勝。若沒有袁世凱的果斷,朝鮮則早已脫離大清,日本將可能提前十年將勢力延伸到鴨綠江邊。李鴻章贊袁世凱「血性忠誠,才識英敏,力持大體,獨為其難」。

雖然開化黨被打倒,但朝鮮「去中國化」的意識卻日益增強。1887年,朝鮮決定要向列強派駐使節,並在這一問題上與中國政府各種周旋,對於中國的各種嚴正抗議交涉虛心接受,堅決不從。

1894年,朝鮮發生大規模的東學黨起義。危機之下,朝鮮政府請求中國出兵救難。中國出兵後,日本以「護僑」為名大舉興兵入朝,朝鮮危機立即由內部動亂轉為中日的軍事對峙。英、俄等國多方調停未果。就在甲午戰爭打響前幾天,英國拋出驚人提議:沿仁川、漢城一線分割朝鮮,由中日兩國分別佔領。大清總理衙門認為,將朝鮮分割為南北兩半,中國控制朝鮮北部,與此前軍機處提出的將駐朝軍隊往北收縮是相符合的,遂決定接受分佔朝鮮的建議。

這時,日本變卦了。日本認為分佔朝鮮的方式只對中國在外交和軍事上有利,堅決反對這一建議。日本政府並不准備接受這一和平獲得朝鮮南部的機會。日本所希望的,不是漢城以南,而是整個朝鮮!

1894年7月23日凌晨,漢城王宮爆發了激烈的槍戰,朝鮮守軍敗退,日軍劫持朝鮮國王。隨後,漢城街頭貼滿了日軍的文告,宣稱朝鮮從此從清國手裡解放出來,成了一個真正獨立自主的主權國家。當日,日軍裹挾大院君再度攝政。

7月24日,中國駐朝鮮各口岸的領事館撤旗回國。在日本的壓力下,朝鮮政府宣布廢除與中國簽訂的所有條約,並「邀請」日軍代為驅逐在朝鮮境內的一切中國軍隊。這是朝鮮第一次向中國發出宣戰書。可以說,在中日甲午戰爭之前兩天,率先爆發的其實是「中朝之戰」,只不過朝鮮方面由日本人代勞了。

同時,日本陸軍向鎮守朝鮮牙山的清軍發起攻擊並擊敗清軍。大量滯留在朝鮮的華人成了無家可歸的敵國僑民,英國領事館立即宣布對華人和他們的財產予以保護。隨著清軍在戰場的節節敗退,朝鮮漢城府突然宣布,英國領事無權庇護華商,所有華人不得享有領事裁判權。不久,朝鮮官方又宣布在朝鮮的中國商民「難保盡屬善類」,可以隨時拘拿。此令一出,華人徹底無法立足了。

1894年11月22日,日軍佔領旅順,進行大屠殺。朝鮮的反華氣氛也達到了高潮。

1895年,中日雙方訂立《馬關條約》,正式宣告朝鮮獨立。至此,中國所有藩屬國全部喪失殆盡,門戶洞開。

1897年,朝鮮宣布建立大韓帝國,大韓皇帝終於可以和大清皇帝平起平坐,自稱為「朕」了。大清國予以正式承認,再度展現泱泱大國「以德報怨」的奇怪胸懷。

1904年,日本和朝鮮簽訂保護國條約。朝鮮那些在李鴻章年代捉迷藏般的自主外交,在日本人的嚴密控制下寸步難行,連大韓皇帝的玉璽也被日本人奪走,加蓋在日本人希望達成的對外條約上。

1907年,大韓高宗皇帝派使節秘密前往海牙,控告日本侵略,但無人理睬。高宗皇帝也因這一「無組織,無紀律」的行為,而在日本人的逼迫下禪位給了太子,本人則被軟禁。同年,朝鮮軍隊解散,日本徹底控制了朝鮮的國防和內衛。

1908年,朝鮮向中朝邊境上的間島地區派駐官方機構,與中國邊民發生衝突。這一地區,本是中國為了收留朝鮮難民而特許其開發的中國領土,朝鮮卻聲稱是其領土,中朝兩次領土談判均因朝鮮的蠻橫而失敗。同年,朝鮮停止祭祀明朝皇帝。

1909年,間島問題被列入中日重要談判議題,面對中國方面提供的過硬證據,作為朝鮮「保護者」的日本人同意中國對間島享有完全的主權,但中國被迫在其他涉及滿洲的事務中作出大幅度的讓步。

1910年,朝鮮與日本簽訂《日韓合併條約》,朝鮮亡國。

==================================

附:間島爭端背景:

1869年及其之後數年,朝鮮連續發生自然災害,餓殍遍野,加上官員腐敗,災民無奈,成群結隊渡過圖們江,在中國一側肥沃的邊防空虛的延邊地區進行開墾。

對於如此大規模的越境犯禁,大清決定既往不咎,1881年並在吉林設立通商局負責對朝的常年經貿交流。但門禁一開,朝鮮人蜂擁而至,商務上並沒有多大起色,私下墾荒卻日趨普遍,大清稅收流失,墾區處於無政府狀態。

1884年,大清政府決定另設越墾局,將圖們江以北長約700里、寬約50里的地區劃為特區,供朝鮮人專墾,給予他們比內地闖關東者更為優厚的扶持政策,由政府提供或補貼農具、耕牛、種子,唯一的條件就是歸化為大清臣民。

這無疑是一項雙贏的仁政,但朝鮮當權者並不領情,他們一反常態地開始「關心」起這些流離的棄民,不顧他們死活,要求大清國將越境墾民「刷還」回國。

朝鮮政府在提出「刷還」墾民的請求後不久,突然改口宣稱這塊土地本就是朝鮮領土,要求重新勘測邊界。

為了顧全大局,大清國同意重新勘測本就十分清晰的兩國邊界。1885年和1887年,雙方進行了兩次聯合勘界和談判。儘管大清作出重大讓步,但朝鮮方面毫無誠意,兩次談判都最終破裂。

大清政府遂根據勘界情況,在邊界上設立10座巨大的界碑,一碑一字,鐫刻10個大字「華夏金湯固,河山帶礪長」,從小白山頂開始,綿延100多公里直到圖們江主流匯合處。朝鮮一則不佔理,二則畢竟是大清藩屬,只好將覬覦之心暫時掩藏。

甲午戰後,朝鮮脫離大清,升級為大韓帝國,而為了對抗日本,它又實行一邊倒的「聯俄」外交。1900年,俄國出兵東北,並支持朝鮮在中朝邊境聚集大量軍隊,向中國派任地方官員。朝鮮「北墾島管理使」李范允甚至向中國境內的朝鮮移民私運軍火、抽取壯丁、籌集軍餉,組織非法武裝,製造了大量流血衝突。

19世紀70年代中期,為幫助朝鮮救荒,中國政府將圖們江光霽峪前一片2000多畝的灘涂租給朝鮮邊民耕種。1881年,朝鮮墾民掘渠引水,令這塊灘地成了一個小島。

朝鮮以此認為這與中國領土並不相連,在1903年行文中國越墾局,正式提出領土要求。隨後,「間島」概念被擴大到中國境內所有朝鮮墾民區,大有將整個延吉地區化為朝鮮領土的勢頭。

1904年4月,朝鮮組織了6000多人的軍隊越過邊境,向中國守軍發起武裝攻擊。清軍自衛反擊,迅速擊潰並殲滅了入侵者。日本對於朝鮮的輕舉妄動十分惱怒,它要集中精力對付俄國,就必須保證中朝兩國不發生衝突。在各方壓力下,中朝雙方簽署了《中韓邊界善後章程》,將間島的領土問題暫時凍結。日本成為這一協議的最大贏家。

日俄戰爭結束後,1906年,朝鮮政府正式請求日本代為辦理對華交涉。日本立即以「憲兵」的名義向間島地區派遣軍隊,在延吉地區公然張貼文告,宣稱延邊為朝鮮領土。

中日間島問題談判,是20年前中朝談判的翻版。由於中國掌握了充分的歷史依據,日本難以否認中國對間島的主權,他們隨即提出要獲得朝鮮墾民的領事裁判權,也遭到大清政府嚴拒。

但日本人高明的是,將間島這一主權問題納入與其他五項有關鐵路和煤礦的談判。談判延續到了1909年,日朝在間島地區加強騷擾,清政府不堪其擾,決心在路礦談判上讓步,以確保領土主權。

1909年9月4日,中日兩國簽訂《圖們江中韓界務條款》,完全確認了中國對間島地區的領土主權。

一塊自家領土,只因收留了落難鄰居,反而引起了覬覦,幾經折騰,以巨大的代價才換來對應有名分的確認……宣統新朝就這樣不斷地為大清當年的慷慨埋單。

==================================

資料來源:《國運1909:清帝國的改革突圍》雪珥著


這個問題要從半島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朝鮮王朝說起,在整個朝鮮王朝時期,是半島歷來與中華的宗蕃關係達到歷史的頂峰,是明清中國朝貢體系內八大屬國關係最為穩固和密切的兩個,另一個是琉球國。

1392年,李成桂廢黜高麗國王,自立為王,明太祖朱元璋取「朝日鮮明」之意,賜名朝鮮,定都漢陽(今韓國首爾),史稱朝鮮王朝。後來的李氏朝鮮繼續長期是明清兩代的附屬國。

朝鮮王朝實行推崇儒學、排斥佛教的政策。對中國採取「事大主義」。(詳見附錄)

1592年,日本的豐臣秀吉派兵16萬第一次侵入朝鮮,一度佔領朝鮮全境,同年5月8日朝鮮國王李昖倉皇出奔平壤,但在1592年5月27日日軍第一、第二、第三軍團追擊而至,突破臨津守備攻陷開城,於是宣祖李昖不得不在1592年6月11日離開平壤,再繼續流亡至中朝邊境的義州,並遣使向宗主國明朝求援。當時朝鮮全國八道已失,僅剩平安道以北,靠近遼東半島之地義州一帶尚未為日軍所陷,宣祖李昖知道若沒有明朝的幫助,根本沒有可能光復朝鮮,因此便派幾批使臣去明朝求救。朝鮮的使臣們除了向萬曆皇帝遞交正式的國書外,分別去遊說明朝的閣臣、尚書、侍郎、御史、宦官,甚至表示願意內附於明朝,力圖促使明朝儘快出兵援朝。而明朝朝廷亦認為「倭寇之圖朝鮮,意實在中國,而我兵之救朝鮮實所以保中國」。因此,不久後便答應宣祖李昖渡過鴨祿江,居住在大明領土遼東半島的寬奠堡,等於正式受到明廷的保護,同時出兵援助朝鮮。1593年,明日開始議和。1597年,日本的豐臣秀吉再派水陸兩軍約17萬人第二次侵入朝鮮,經朝鮮求援,明朝再援朝鮮。1598年,日軍被擊退。朝鮮史稱「壬辰倭亂」,中國稱「萬曆朝鮮戰爭」。

1618年,明朝和後金作戰,朝鮮派兵協助明朝。1623年,朝鮮內部政變,擅自廢黜國王李琿。大明登萊巡撫袁可立嚴辭主張「待中國更立」。1636年,後金攻佔朝鮮全境,朝鮮國王李倧投降,改向後金朝貢,成為清朝的附屬國。

1895年清朝在甲午戰爭(1894年–1895年)敗給日本,與日本簽署《馬關條約》。依照條約李氏朝鮮不再是清朝的藩屬國]。為了遏制日本,明成皇后試圖拉攏俄國,成為日本吞併李氏朝鮮的絆腳石。1895年,明成皇后在景福宮玉壺樓被日本右翼暗殺並焚屍,史稱「乙未事變」。

1897年,高宗在韓國內外支持獨立的政治壓力下,從王國駐俄國公使館回到德壽宮登基稱帝,宣布大韓帝國的成立,並開展了光武改革。1905年日俄戰爭中,日本在旅順口海戰戰勝沙俄,雙方簽署了《朴次茅斯和約》,使得日本在滿洲和朝鮮半島的勢力進一步加強。

1905年11月17日,大韓帝國被迫與日本簽訂不平等條約《乙巳條約》[48]。大韓帝國成為日本的保護國。 日本的勢力控制整個半島,而大批不願做日本屬民的朝鮮人,渡江進入中國避難,成為今天中國朝鮮族的主體部分。1906年,日本在朝鮮設立日本派出的「統監」政權。1907年,日本強迫高宗退位,由皇太子繼位,即朝鮮純宗。 伊藤博文成為日本在朝鮮的第一任統監。1909年伊藤博文在哈爾濱被朝鮮民族主義者安重根刺殺。

1910年,《日韓合併條約》簽訂,朝鮮半島正式併入大日本帝國領土。

1919年,高宗暴斃,廣大民眾認為高宗是被日本人暗中投毒至死,全國各地群情激憤,紛紛醞釀大規模的抗議示威活動。1919年3月1日,韓國獨立人士在首爾塔洞公園宣讀《獨立宣言書》,向世界宣布韓國的獨立,引發首爾和韓國其它多地民眾的大規模反日遊行示威,是為「三一運動」。三一運動的獨立浪潮很快席捲整個朝鮮半島,有200萬以上群眾參加了上千起反日示威和武裝起義。根據日本官方縮小的統計數字,三一運動期間被殺害的韓國人數有近8000人,1.6萬人受傷,數萬人被捕[51][52]。三一運動被日本人鎮壓後,韓國獨立人士紛紛流亡中國或者蘇聯遠東地區繼續從事獨立復國運動。1919年4月13日大韓民國臨時政府在中國上海成立。

1939年上海淪陷後,臨時政府幾次遷移,最終於1940年9月遷至當時中華民國的戰時首都重慶。此時,中國重慶成為兩個國家的首都,分別為中華民國戰時首都和大韓民國臨時首都。

在中國政府幫助下,朝鮮復國運動人士在中國成立「韓國光復軍」和「朝鮮義勇隊」。1941年12月7日太平洋戰爭爆發,臨時政府於12月9日向日本宣戰。1942年5月15日,中國軍事委員會決定將兩支武裝合併為韓國光復軍,交由臨時政府直接統轄。1945年11月23日,大韓民國臨時政府遷回國內,光復軍也於次年返國。

從1932年起,金日成在中國東北地區開展抗日游擊活動。金日成抗日部隊曾在1937年攻佔朝鮮北部軍事重鎮惠山(兩江道首府惠山市)附近的普天堡(普天堡大捷),是朝鮮武裝力量首次攻回朝鮮本土,1941年在日本關東軍的打擊下,金日成軍損失慘重,被迫退出朝鮮半島轉去蘇聯休整。

二戰後,1948年八月和九月朝鮮半島南北分別建國,是為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和大韓民國。由於在朝鮮日據時期,中華民國對韓國的幫助,韓國在1992年與大陸建交之前台灣一直和韓國保持高度密切的關係。

大韓民國聲稱其為朝鮮半島唯一合法的政權,自稱「韓國」(??/韓國),而將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稱作「北韓」(??/北韓);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亦聲稱其為朝鮮半島唯一合法的政權,自稱「朝鮮」(??/朝鮮),而將大韓民國稱為「南朝鮮」(???/南朝鮮),或蔑稱「南朝鮮傀儡」(??? ??/南朝鮮傀儡)。兩韓目前也因環境及歷史文化問題有許多紛爭,長期影響國際的情勢。

中華人民共和國在1992年與大韓民國建交以前,一直將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視為朝鮮半島唯一合法政權,拒絕承認大韓民國,並稱其為「南朝鮮」,1992年與大韓民國建交以後,已經改以「韓國」稱之。新加坡及馬來西亞兩國也同時與韓、朝兩國有邦交關係,當地主流媒體也正式稱兩國為「韓國」及「朝鮮」。

附錄:

關於朝鮮韓國古代史問題,請題主參見「朝鮮人和韓國人對於朝鮮和韓的認同感分別怎麼樣?」這一問題我的回答。

在明朝時期,朝鮮王朝對中國的事大主義主要表現。

第一,在政治上向明朝稱臣,奉大明正朔,定期朝貢,並於節慶時遣使朝賀,朝鮮派遣的使節名目有謝恩使、進賀使、冬至使、聖節使、陳奏使(或奏聞使)、進香使、問安使、告訃使等,統稱為「事大使行」。《大明會典》載:「李成桂代王氏,請更其國號,詔更號朝鮮,永樂初賜印誥。自後每歲聖節、正旦(嘉靖十年,外夷朝正旦者俱改冬至)、皇太子千秋節,皆遣使奉表朝賀、貢方物,其餘慶慰謝恩無常期。若朝廷有大事、則遣使頒詔於其國,國王請封、亦遣使行禮。其歲時朝貢,視諸國最為恭慎」。與之相應的,朝鮮國王、王妃、世子必須經中國朝廷冊封才為合法,並且其死後必須由中國朝廷主持祭祀,並賜予謚號,因此作為宗主國明朝亦派遣冊封使、弔祭使等使節。在中國敕使抵達朝鮮首都漢城(今韓國首爾)時,朝鮮國王必須親自前往西郊迎恩門,舉行盛大的「迎敕」儀式。可見朝鮮王朝的事大主義在形式上是非常完備周到的。

第二,朝鮮王朝盛行「慕華」思想,一切事物模仿明朝,並以中國的儒家性理學統一思想,正如朝鮮古書《象院題語》中所說:「雖在海外,三綱五常,中國一般了;敦行孝悌,遵守禮法,刑政法度,依著大明律條行。」這種「慕華」思想,既是事大主義的思想基礎,也是事大主義的重要體現。1444年朝鮮世宗創製諺文(訓民正音),大臣崔萬理等便上疏反對道:「我朝自祖宗以來, 至誠事大,一遵華制,今當同文同軌之時,創作諺文,有駭觀聽。……若流中國,或有非議之者,豈不有愧於事大慕華?」可見在朝鮮士大夫心目中,「事大」與「慕華」是緊密相關的,朝鮮的所作所為不能絲毫違背於中國,否則就是違背事大主義。在這種事大慕華觀念的影響下,朝鮮將宗主國中國奉為「天朝」、「中華」,而自詡為「小中華」。

第三,朝鮮依附明朝,獲得明朝保護,確保國家安全。16世紀末日本豐臣秀吉1要求朝鮮借道,以便日軍「超越山海,直入於明」,遭到朝鮮的嚴正拒絕。豐臣秀吉遂於1592年發動大規模的侵略戰爭,史稱「壬辰倭亂」。朝鮮不敵日本,國王宣祖直奔中朝邊境的義州,向「父母之邦」明朝求援。明神宗遂派大軍援助朝鮮抵禦日本侵略,到1598年終於驅逐全部日軍。

朝鮮通過明朝庇佑得以復國,亦將此視為「再造之恩」,事大主義更加強化。總而言之,朝鮮王朝誠心事奉明王朝,政治上朝鮮依從儒家禮儀制度,外交政策則採取朝貢方式,思想文化上歸依中華文化,並接受明朝保護,就是朝鮮王朝高舉事大主義的大旗的體現。

在清朝時期,朝鮮王朝仍然奉行事大主義的基本國策,但相比明朝已有所變化。1627年,清朝的前身後金入侵朝鮮,史稱「丁卯胡亂」,朝鮮與後金確立了「兄弟之邦」的關係。1636年,皇太極率領清軍直搗漢城,征服朝鮮,史稱「丙子胡亂」。朝鮮國王仁祖被迫投降滿清,向清朝稱臣,其「事大」的對象由明朝變成清朝。在1637年春朝鮮與清朝簽訂的確立兩國宗藩關係的「三田渡盟約」中,明確規定:「其聖節、正朝、冬至、中宮千秋、太子千秋及有慶弔等事,俱須獻禮,命大臣及內官奉表以來;其所進表、箋程式及朕降詔敕,或有事遣使傳諭,爾與使臣相見,或爾陪臣謁見及迎送、饋使之禮,毋違明朝舊例。」也就是說,朝鮮對清朝的事大主義在形式上完全繼承明朝,特別是1644年清軍入關、逐漸統一全國以後,中朝關係恢復了明代的正軌。不過,正如韓國學者全海宗所說:「朝鮮對明朝真誠地奉行著事大主義,而對清朝只是採取事大的形式」。朝鮮對明朝「事大」不僅僅是由於明朝是大國,更是出於內心對明朝的仰慕與認同。朝鮮對清朝則不然,完全是屈從於清朝強大的力量,內心則鄙視和仇恨滿清,甚至在朝鮮孝宗即位後掀起了「北伐論」,而「尊周思明」的思想也瀰漫著整個清代朝鮮社會。這一方面是出於儒家思想的「華夷之辨」、朝鮮自居「小中華」而將滿清視為蠻夷所致;另一方面則是因為朝鮮不能擺脫舊的主人(明朝)的陰影而對其異常懷念,對於新的主人(清朝)則一時無法適應,這在本質上也是事大主義。隨著時間的流逝,朝鮮對清朝的仇恨逐漸減少,甚至在18世紀後期發展出「北學」(即學習清朝)思潮,到19世紀以後已經心甘情願地做清朝屬國,在繼續尊崇明朝的同時內心承認清朝為宗主國,接受清朝保護。進入近代以後,在英國、法國、美國等歐美列強相繼叩關之時,朝鮮即以事大主義標榜,恪守「藩臣無外交」,拒絕與之通商。19世紀後期朝鮮政府中主張效忠清王朝的官僚也被稱為「事大黨」。


原內容閩敢被刪 發截圖


推薦閱讀:

如果中國真的鐵心拒絕加入TPP並與美國展開全面貿易戰,有幾成勝算?
如何看待土耳其向俄羅斯提供軍事基地?
如何評價土耳其軍隊12月4日進入伊拉克境內的事件?土耳其究竟想幹什麼?局勢會如何發展?
土耳其目前在軍變,叛軍會奪走北約在土耳其部署的核武器嗎?
法國爆炸後一天土耳其發生軍事政變,這有什麼警示?

TAG:歷史 | 文化 | 國際政治 | 朝鮮 |